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6&rec=18&run=13

【概况】
2004年,县委组织部内设办公室、调研信息科、干部科、组织科、干部教育科、干部监督科6个科室,另外隶属组织部管理的有县委组织员办公室、县下派包村工作办公室、县远程教育中心(党员电教中心)和县委老干部局4个正科级单位。至2010年底,有干部职工32人。
2004年~2010年,全县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中心,依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针,找准服务经济的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全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培训,7年间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1356人次。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探索实行主体班次的阶段化、专题化培训,提高了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目标,完善程序,创新制度,扎实做好县乡换届、乡镇撤并的干部调整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部分县直部门和单位公开考选副科级干部15名,在县直部门选派18名干部到乡镇挂职担任书记助理。探索实行差额考察、二次考察、延伸考察、全过程认定、常委会票决等办法,干部工作的规范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逐步提高。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建功创业"六个一"(签订一份责任书、开展一次调研活动、提一个合理化建议、举行一次报告会、结一个帮扶对子、出一项科研成果)活动,培养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先后对101名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开展"学习创建、强基固垒、玫乡先锋"三项工程,在全县党员中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全面做好城乡携手共建工作,在县直帮扶单位选派第九、第十、第十一批干部574人次驻村帮扶,7年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3097.69万元。同时,做好对市直21个共建帮扶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坚持"建、管、学、用"并举,全县建成远程教育接收点365个, 覆盖率达100%,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制作完成各类课件100多部。 (付茂勇)
【领导班子建设】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注重品德用干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了解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坚决克服重才轻德现象,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或"带病"上岗。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研究起草了《关于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关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考察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重要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管理的意见》《关于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事项中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的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科学运用跟踪考察、延伸考察、集体面谈、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综合考评办法;注重在应对金融危机、推动项目建设中考察干部,在解决复杂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中识别干部;实现班子年龄结构、知识层面、男女搭配、性格气质的合理配置,着力倡导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面推行干部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全过程纪实制、试用期制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率先在全市实行了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票决制。 (刘涛)
【干部队伍建设】
贯彻执行"一法(《公务员法》)、一纲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三条例(《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十一个法规文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至2010年12月,全县有县委管理的科级领导干部577人,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69人。2005年11月、12月,调整了涉及撤并的乡镇领导干部。2006年,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县(乡)党委换届要求,对部分领导干部进行调整。2006年12月,中共平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平阴县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共平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007年12月5日至7日,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召开,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县委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工作的通知》,通过全额定向推荐、二次会议推荐等方式,组织考察了乡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面,2007年、2008年先后两次面向全县公开选拔县直部门副科级领导干部15人。选拔中,首次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招考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2010年3月,结合全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关要求,对5名县直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进行公推选任,对其他干部进行适当调整。5月,根据全省统一要求,公开选拔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1月,根据县纪委派驻机构改革意见进行干部调整,公推选任4名归口派驻机构正职。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模式,推行以基层一线、信访一线、发达地区一线和急难险重一线"四个一线"为载体的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工作法。先后选派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办事处、选派15名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到县信访局、选派8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到胶州市、选派100余名领导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了培养干部和促进工作的双赢效应。 (刘 涛)
【基层组织建设】
2004年,全县有党(工)委40个、党总支96个、党支部959个、党员22381人。结合庆祝建党83周年,对全县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和表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济南玛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被省委表彰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启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三个批次的特点,在县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七个一"活动(上一次党课、参加一次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参加一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一次中心组学习座谈交流、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一个联系点、出台一个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联千户、访万家、察民情、送温暖"活动,在乡镇机关党员中开展"争当八大员(深入基层做乡情民意的调研员、心系百姓做排忧解难的办事员、管好干部做村级班子建设的监督员、教育群众做政策法纪的宣教员、维护稳定做化解矛盾的调解员、树立新风做文明建设的指导员、扎实工作做中心工作的战斗员、促进发展做帮民致富的服务员)、树立新形象"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为民服务"十到户"活动(政策法规宣传到户、致富信息介绍到户、科技指导服务到户、实际困难帮扶到户、邻里纠纷调解到户、赡养问题劝解到户、村民义务督促到户、计划生育监督到户、封建迷信劝阻到户、联户联防责任到户)。2006年,在群众工作中采取"点、线、面"工作法,《人民日报》对该做法作了宣传报道。结合庆祝建党85周年,全县评选表彰了10个先进党委、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0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孝直村党总支书记殷景玉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借助上级政策,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2007年,实施"学习创建、强基固垒、玫乡先锋"工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建成全县党内信息库。出台《关于对在职村干部补贴实行财政专项支付的意见(试行)》,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对建国前农村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进行摸底,统一发放生活补贴。对流动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党员管理五项制度,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孝直村党总支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和济南市党员教育基地。2008年,结合庆祝建党87周年,全县评选表彰了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孔村镇党委被表彰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局党委书记丁勇被表彰为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开展"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破解发展难题。在汶川大地震
后,将党员缴纳的特殊党费汇总上缴,并发放了党费收据。借助上级政策,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8个。2009年3月,启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县党员分两批参加,编印辅导教材《科学发展在乡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村级工作运行规范(试行)》,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四议决策、六步公开、三定管理"("四议决策"指村级重大事项通过"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的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六步公开"指村务公开通过"提出方案、审查完善、讨论确定、实施公开、意见反馈、整理归档"六个步骤实现全程公开监督,"三定管理"指实行党员定岗管理、干部定责管理、村民定约管理)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报告制度的意见》,并建立半年书面报告、年终专项述职会议报告制度。接收10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2010年3月,启动"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5月,启动"创先争优、争做玫乡先锋"活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召开全县村级工作运行规范现场会,打造了一批村级党建品牌。建立村干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落实村干部报酬和村级组织运行经费,完成44个村级活动场所新建任务。探索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成立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和县委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接收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在孔村镇食用菌基地挂牌成立济南市首批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至2010年底,全县有党(工)委38个、党总支63个、党支部946个。
2004年~2010年,每年制订《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期间发展党员3011人。2010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发展工作, 探索实行发展党员回避制度。至2010年底,全县有党员23998人。(刘 波)
【干部教育培训】
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通过县委党校主体办学与部门、乡镇自主培训,热点专题培训,挂职培训等有机结合,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质量,走出一条多渠道、开放型、大规模的发展路子。7年间,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1356人次,其中县直党政事业单位科级及以下干部23112人次、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0412人次、企业管理人员7869人次。举办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4期、省市县外挂职培训6期。全县600多名副局级以上干部5年累计脱产培训人均达到2个月以上。 (王大勇)
【人才工作】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发展第一要务的理念,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县工作大局中去考虑和定位,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实施建功创业"六个一"活动、优秀人才关爱行动等主题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在全县营造公平、公正、平等、择优的和谐人才发展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相继开展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乡村优秀科技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评选活动。命名表彰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两批30人次,评选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两批40人次、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两批30人次,表彰战斗在各条战线的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57名。有24人次被评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济南市乡村优秀科技人才,1人被评为济南企业英才, 1人被评为省"乡村之星"。 (王大勇)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2003年,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成立。2004年8月~2005年6月,总投资420多万元,分三批建设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365个,行政村覆盖率100%。2005年6月,通过省委组织部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检查验收。 2005年, 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投资20多万元统一制作制度展板、"三簿一册"(《规范化收看记录簿》《设备运行维护记录簿》《信息反馈记录簿》和《管理员考核手册》)、设备标签、门牌等,使每个站点经过整治均达到县级规范化站点标准,部分优秀站点达到市级规范化站点标准,平阴镇东关居站点建设成全县第一个扩展型站点,达到省级规范化站点标准并通过验收。探索施行远程教育教学十二法,提高教学水平,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学积极性不断提高。2006年,全县70%以上的基层站点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 成立网络党校, 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2008年4月,成立县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解决了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维修难的问题。2009年10月,建设开通"平阴党建网",网站设12个栏目,建成远程教育空中课堂,使远程教育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2010年10月,建成山东省首个新农村综合视讯平台,农村党员群众不出村就能及时接受县、乡各类培训,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水平。
7年间,抓好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提高制片水平。2005年,投资20多万元,对采编设备进行数字化更新,制片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不断拓展远程教育宣传、培训、教育职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拍摄制作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优秀课件。7年间,在全市党建电视新闻展播和课件资源展播活动中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0个、优秀撰稿奖2个。《为民书记》获2006年度全省优秀课件观摩评比二等奖, 《俺的事俺做主》获2009年度全省优秀课件奖。 (题 辉)
【下派帮扶】
2004年4月~2006年4月, 从县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含双管部门) 及部分县域骨干企业选派200名干部对80个经济基础薄弱、班子团结稳定的村进行重点帮扶。具体任务主要有推动驻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转变机关作风、深化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五项。2006年4月起,连续开展第九、第十、第十一轮下派帮扶工作,89个县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县域骨干企业(含20个双管部门)组成80个工作组,分别帮扶80个驻村(其中县明确的10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中,有下派单位帮扶的为49个村)。先后开展了"走千家、访万户、察民情、送温暖"活动、"五送五帮"活动(送政策,帮助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增强村级班子战斗力;送科技,帮助建设一个好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送资金,帮助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新农村建设装备水平;送文化,帮助建设农家书屋,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送温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构建和谐村庄)、"六个一"活动(到共建村上一次党课、开展一次调研活动、参加一次组织生活会、办一批实事好事、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帮助制定一个长远发展规划)等主题活动,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形成长效机制。先后选派第四批、第五批挂职干部赴乡镇挂职担任书记(镇长)助理。7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3097.69万元。2008年6月,全市启动"城乡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21个市直部门(企业)与平阴县21个村结成共建单位,三年一轮,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2938万元, 涌现出孝直镇薄庄村、丁屯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付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