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6&rec=130&run=13

【自然地理】
孔村镇位于县城南10千米处,东邻肥城市石横镇,南接孝直镇,西靠东阿镇,北与平阴镇接壤,国道105线和济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2005年11月,孔村镇、李沟乡合并为孔村镇,办公场所在原孔村镇政府驻地。总面积126平方千米,辖4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4.05万人,耕地面积5267公顷。
孔村镇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为沙壤土,土地深厚肥沃;全年平均气温13.6℃,无霜期200天;年平均降水量630毫米,地下水水位在40米左右,PH值属中性,比较适宜人畜饮用及浇灌农田;生物种类丰富,农、林、果、菜生产良好,经济林木有葡萄、苹果、梨、核桃等十几种,林木有杨、槐、柏、桐、柳等几十种;饲养牲畜有牛、羊、鸡、猪等。主要河流有南北走向的汇河。
【经济概况】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孔村镇以工业强镇、产业富民为目标,经济形成了以炭素企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李沟乡突出工农业均衡发展,抓好招商引资、对上争取、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载体建设五大经济工作重点建设。2004年,孔村镇农业增加值完成0.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7亿元、工业销售收入完成6.92亿元、工业利税7479万元,完成财政收入3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5元;李沟乡农业增加值完成0.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9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71亿元、工业利税3218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1元。
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孔村镇确立"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稳定固本"的工作思路,形成炭素和食用菌"一黑一白"两大主导产业, 以炭素工业为龙头。 炭素工业特色鲜明,2009年产能达100万吨,占到全国的1/6,成为全国炭素第一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特色基地及品牌建设,打造"东菜西菌"的特色产业格局。2010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6.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0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1.3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9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29元。
【农业经济】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孔村镇农业经济主要以红提葡萄种植为主,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禽类养殖也有一定规模发展,其中大白菜为特产;李沟乡以发展干鲜杂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核桃、花椒、柿子等干鲜果蔬。2004年,孔村镇小麦种植面积1240公顷、玉米1624公顷、油料作物660公顷,粮食总产量2.16万吨;蔬菜面积511公顷,总产量3.8万吨;畜牧业收入4079万元,林果药材收入384万元,农业总收入7117万元。其中红提葡萄、大白菜被省农业厅评为绿色无公害品牌。李沟乡新发展养鸡5万只以上的山鸡养殖基地3处,羊存栏量4万只,肉牛7500头;所生产的核桃、柿子、山鸡蛋注册了"玫乡山里人"商标,被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农产品;重点培植壮大了食用菌生产,主要生产鸡腿菇、灵芝,先后被评为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济南市灵芝生产第一乡,全乡食用菌产业保护性栽培面积达24万平方米。
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孔村镇先后投资1000万元,实施蒋沟、菩萨山两个小流域治理工程和王楼片等5个土地整理项目。大力发展食用菌、干杂果、有机蔬菜、药材、大蒜、畜禽养殖等一批有基础、有效益、有市场的农业产业,重点培植食用菌、有机蔬菜等主导产业。东部沿汇平原发挥沼气池建设优势,发展高效农业,推广有机蔬菜种植。西部山区大力发展土洞培植鸡腿菇,成功突破了沟壑地无人要,种养经济作物缺水的瓶颈,在土洞内培植鸡腿菇实现了节地、节水、环保,一年四季生产。食用菌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反季节鸡腿菇生产基地,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至2010年底,全镇有食用菌土洞3000余条、干杂果花面积2万余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有涉及奶牛、肉食鸡、蛋鸡、肉食兔、养猪等方面的大型畜牧养殖基地18处,形成食用菌、有机蔬菜种植等协会7个,辐射带动农户2400户;带动培育农业特色品牌5个,获"万寿山"牌小杂粮、"孔村"牌鸡腿菇、"合家乐"牌有机蔬菜等有机食品认证7个。有农业龙头企业7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各类注册协会16家、 合作社22家, 涉及农户3541户。中部中药材种植面积253.33公顷,其中核心区33.33公顷。济南禾宝中药材基地2008年被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财政厅命名为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平阴县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2010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64亿元,粮食总产量3.63万吨。
【镇村企业】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孔村镇炭素工业企业从依托山东平阴铝厂生产铝用预焙阳极炭素起家,到自主膨胀发展,逐步发展起平阴龙山焙烧公司、济南万方炭素有限公司、济南丰源炭素有限公司、济南澳海炭素公司4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生产各类炭素产品近20万吨,完成工业增加值2.4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6亿元、利税4945万元。农业龙头企业有昌盛葡萄酒厂、长凯面粉厂、大地药材公司、六顺食用菌协会。李沟乡通过内引外联,先后培植平阴四建、平阴永盛机械、济南格蓝压缩机等5家规模企业。其中济南格蓝压缩机公司在李沟乡注册,在济西工业园设立分厂,年产压缩机配件1万台(套);平阴佳龙制衣有限公司年产各类服装50万套,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孔村镇以炭素工业为支柱,按照"个体做优、骨干做强、群体做大"的发展思路,加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全镇炭素企业从4家增加到8家,产能从30万吨增加到100万吨,实现了从工业立镇到炭素强镇。先后培植了济南万方炭素、澳海炭素、丰源炭素、龙山炭素、海川炭素、华阳炭素、汇发科技等29家规模企业,特别是2008年引进了济南鲁源电气集团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济南海川炭素公司综合炭素项目。2010年炭素产能达100万吨,实际利用内资4.66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55.12亿元、工业利税6.3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1亿元。
【园区建设】
孔村镇炭素工业聚集区建设始于2002年,占地3.5平方千米,由铝用炭素阳极生产项目区逐步发展而来。2004年后,先后投资200万元完成两条1万伏线路建设,投资260万元接通天然气,投资60万元埋设供水管道,投资36万元开通通信电缆。2010年,全镇天然气年供应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孔北110千伏变电站建成。聚集区内绿化规划完成,共有企业10家,涉及炭素、化工、纺织等行业,其中作为主导产业的炭素企业有6家。
【镇村建设】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 孔村镇投资520万元完成22个村26.7千米的高标准水泥路面硬化,实现了20个村通上健康、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以农田林网和道路林网建设为重点,栽植速生杨树10万余株,栽植侧柏、黄栌等绿化苗木4万株。2004年,全镇楼房建设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两证"发放率达100%,村庄规划覆盖率达40%以上。李沟乡投资800万元改造水泥路(柏油路),达到村村通,累计完成总长60千米的552线改造和村内街道硬化,全乡1/3的村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先后投资200万元实现"打井配套丰水村,联村供水贫水村",新打配套深井8眼,建设前大峪、高路桥两处联村供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孔村镇自2007年起,借助全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试点镇的历史机遇,聘请山东省鲁建设计院修编完成第二轮城镇总体规划,将城镇框架拉大到8平方千米,形成工业、商贸、文体、生活4个布局合理的功能区。筹集资金3000万元实施镇驻地建设及高标准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治理,镇驻地形成"四横四纵"道路框架,新安装路灯500盏。铺设水泥路、柏油路达130千米,16个村实现了"户户通"。建立起连接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自来水大管网,实现了"东水西调",全镇自来水普及率100%,户户通率98%。推进农村"一池三改"(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新建沼气池3000个,改厕3000户,新安装太阳能5000个。
【科教文卫】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孔村镇先后与10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经济协作关系,邀请省市专家30人举办种养培训班50次,培训农民1万人次,60%的农民普遍掌握1~2门致富技术。李沟乡有各类产业经济合作组织12个,会员600人。投资260多万元改造校舍,建设省一类标准的实验室,投资30万元新建市二类幼儿园1处。
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孔村镇有各类专业技术协会18个,会员1100人,其中145人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先后投资改造了李沟中学,通过了济南市"双基"验收;2006年,新建中心小学综合教室2700平方米,达到省一类标准。2009年投资500万元,改造孔村镇中心中学学生宿舍楼、新建了学生餐厅;2010年,顺利实施李沟中学和孔村中学合点并校。新建镇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处、镇图书室1处(藏书5000册)、村级文化大院30处、村级文体广场46处、农家书屋20处。"王皮戏"和"渔鼓书"被分别列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子讲学"杏坛遗响"遗址坐落于孔子山下;西部山区有天主教堂、车厢峪等自然文化遗址。2007年,成立李沟书画院大学生写生基地;2011年,引进青岛绿泽画院项目并投入运营。投资260万元,新改造孔村卫生院综合门诊楼,投资80万元,新建孔村镇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楼,新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21处。至2010年底,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
【居民生活】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孔村镇投资3000余万元相继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养老难、上学难等问题。李沟乡投资60万元新建敬老院高标准房屋40间,总占地面积达9530平方米,达到了省级敬老院标准。
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孔村镇46个行政村实现了联村供水。2010年全镇有大型农业机械65台, 农民人均纯收入7329元;农村用电实现了"户户通";电话户通率达75%;有线电视户通率达70%;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92台,摩托车、电动车、机动三轮车93辆,电话、手机97部,安装有线电视65户,冰箱、洗衣机、电脑,随家电下乡开始进入平民百姓家;先后投资320万元,改建扩建了敬老院, 将两处敬老院合并为一处, 达到了省一级敬老院建设标准。扶助农村低保1021人、农村五保164人。矛盾纠纷调解超市经验得到全国司法部的认可,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调解超市暖民心"栏目在全国推广;成立了孔村镇社区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办理事项1500项、服务群众2100人次,承办件办结率达到98%,群众满意率100%。(申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