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分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5&rec=19&run=13

传说早在唐代就有僧人慈净在翠屏山下种植玫瑰。明清两代已遍植于翠屏山周
围及玉带河流域,清末种植面积达1300亩左右。1918年,平阴玫瑰遭受严重雹灾、
旱灾, 成片枯死,产量大减。民国《续修平阴县志》(1936年成书)载:"南山一
带,玫瑰花近年滋植甚繁,花时采之,造酒作酱,人多欢迎,若能提倡远出,诚一
利源。"至1937年面积逐步恢复,年产鲜花100余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由
于战乱频繁, 外销困难,致使农民毁花种粮。至1948年3月平阴解放时,全县玫瑰
花主要栽植在翠屏山周围、玉带河流域的南石硖、北石硖、赵台、夏沟、王桥等村,
栽植面积三四百亩,主要栽植在沟边、地堰和山坡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玫瑰花生产。1950
年起政府开始部分收购玫瑰花。 1957年把玫瑰花列入国家统一收购物资。1960年3
月调查,全县玫瑰花面积恢复到1175.5亩,主要集中在玫瑰公社南石硖、北石硖村
至李沟公社孔庄村一带。受"以粮为纲"影响,从1960年始玫瑰种植面积又开始减少,
至1974年全县仅有玫瑰花面积420亩。 1978年开始,在玫瑰公社推广大田栽植玫瑰
的经验,翠屏山周围和玉带河流域的李沟、玫瑰、孔村、城关、孔集、东阿等公社
栽植玫瑰1280亩。至1980年全县玫瑰花面积发展到6855亩。1984年至1986年,平阴
县连续三年召开了玫瑰花生产专业会议,出台了发展种植的优惠政策,提高了收购
价格,扩大了栽植面积。玫瑰花种植由原来的山坡、地头发展到部分平原、水浇地
种植,加上嫁接玫瑰等新品种的推广,提高了玫瑰花的产量。1985年玫瑰乡在良田
内栽植玫瑰2700亩,是年全县玫瑰总面积9300亩。至1987年,以玫瑰乡夏沟村为中
心,东至蒋沟、分水岭,南至李沟、安子山,西至南台、郭套,北至堡子岭的平阴
中部山区6个乡镇的80余个自然村形成9681亩的玫瑰花集中产区, 产鲜花35.3万公
斤、玫瑰油50公斤。1987年后,玫瑰花销售开始面向市场,由于流通不畅,出现了
卖花难、卖油难的问题,同时粮食价格上涨,农民开始刨花种粮,至1992年五年多
时间,全县玫瑰面积减少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点,仅剩下2580亩。从90年代开始,
加工户开始新上烘干设备用于加工干花蕾。因市场广阔,干花蕾价格不断上升,鲜
花蕾收购价格连续五六年保持在每公斤10元以上,农民种花的积极性又一度高涨。
至1998年,全县玫瑰花面积恢复到4000亩以上,其中盛花期面积1300亩,年产鲜花
蕾570吨。2000年,各级各部门倒包、反包农民土地,兴建玫瑰园,建立示范基地,
以实际行动带着群众干,玫瑰镇等乡镇出台了发展玫瑰花生产的优惠政策,全县玫
瑰花面积迅速发展到9000亩。2001年是平阴玫瑰生产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年,因玫
瑰花遭遇寒流袭击造成减产,加工企业、大户纷纷抢购,每公斤鲜花蕾价格最高达
到48元,平均价格达到40元。一般玫瑰种植户收入均在二三万元以上,刺激了种植
的积极性,全县玫瑰面积迅速扩大,2002年发展到2万多亩,至2004年达到3.5万亩,
为历史最高。 从2002年开始,占全县玫瑰产品4/5份额的干花蕾价格持续走低。价
格最低时的2003年,鲜花蕾每公斤仅有0.40元,再次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玫瑰
花面积又迅速减少。 2005年与2004年相比,全县玫瑰花面积减少1.4万亩。为稳定
全县玫瑰花生产,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引进、扶持玫瑰加工企业开展玫瑰产品
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2005年,济南惠农玫瑰花精油有限公司
等玫瑰加工企业新上玫瑰精油提炼设备26套, 玫瑰干花蕾烘干炉发展到100多套,
提高了玫瑰花加工能力,稳定了玫瑰花生产。2006年后,平阴县根据国际市场玫瑰
精油香型需求,在保持平阴玫瑰原有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发展了格拉斯、大马
士革玫瑰新品种,在平阴镇胡山口小流域和玫瑰镇开展了油用玫瑰基地建设工作,
先后栽植40万株。 2008年,全县玫瑰花面积2万亩,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年产鲜
花(蕾) 2291吨,其中鲜花175吨,鲜花蕾2116吨。几年来,玫瑰产品价格不断回
升,2008年鲜花蕾价格每公斤达到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