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生活资料采购供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1&rec=303&run=13

1907年由私商从外地购进布匹、 日用百货值银4万多两。1949年前生活资料采购供应全由私商自由经营。1949年后国营商业建立批发机构,采购多由泰安、济南批发进货。 经营食盐、煤油、火柴、食油、布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1951,1952年沿黄发生水灾,供销社代销供应粮896.9万公斤。1952年始采购供应煤炭。销售自行车18辆,茶叶254担,卷烟1047箱。1953年生活资料采购供应以计划分配为主,自由采购为辅。对当地产品采取加工定货、包购包销等形式进行购销。同年根据国合分开、城乡分开、商品分工的原则,对百货、副食品、五金由国营公司进货,日用杂品、陶瓷器皿、手工纸类、铁木家具、饮食用具、夏令商品由供销社购销。
1955年在采购供应上除抓好计划物资调拨供应外,还从外地寻找货源,从当地加工和外地调剂工业品货源,扩大渠道,充实库存,增加品种,市场供应较为活跃。年供应茶叶989担, 卷烟1728箱,酒343吨,布1755817米,自行车98辆。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人民群众对生活资料特别是日用生活品需求,出现量大、质高、品种多的情况,年销售自行车237辆,手表40只,缝纫机90台。商品销售额比1952年增长7倍多,达2292.19万元。 1959年冬,市场上的副食品和日用工业品供应趋向紧张,肉食、禽蛋、蔬菜尤甚。1960年农业遭受严重灾害,部分工业品、手工业品减少,影响日用消费品和副食品的供应,对某些商品采取平均分配,凭证、凭票供应。煤炭交煤建公司专营。1962年主要生活资料棉布、针织品、各种服装凭布票供应;食盐、煤油、火柴等日用品定量凭证供应;民用线、手帕、肥皂、香皂按人定量凭证供应;布鞋、球鞋、卷烟凭票定量供应;食糖、茶叶、酒类适当安排特需和节日供应,同时实行烟、酒、茶高价供应。保证县城计划供应。同年,恢复了部分小商品的自由选购,国营商业日用百货的年购进额达191万元。1965年549万元。1966年供应酒566.6吨,茶叶27750公斤,棉布976673米,化纤布13749米,糖226.9吨,自行车770辆,收音机129架。1967~1976年期间,货源一直比较紧缺,多种商品按计划分配,凭证、凭票供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除计划分配商品外,扩大了选购、订购、自购范围,购销商品货源充足,商品丰富。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成了热门货, 年销售自行车2502辆, 缝纫机1064台,手表1225只。生活消费品零售总额3523.6万元。1979年商品购销形势进一步好转,群众对生活用品有了新的需求,高中档商品畅销,化纤布、木制家具供应量增加,仅化纤布年销333900米。1980年群众购买力提高,在原来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的基础上,又开始购买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棉织品销量受阻,化纤布、涤棉混纺布和成衣销量上升;烟、酒、茶、糕点销量大增。采购供应商品发展到3000种。消费品零售总额4097万元。1982、1983年为山区农民供应碘盐。1985年供应卷烟9683箱,酒2001吨,食糖1574吨,茶叶2510担,棉布1665900米, 化纤布455200米,缝纫机2768架,收音机4149台,各种服装133800件,自行车10347辆,手表9778只,电视机1925架,电风扇3522台,家用洗衣机360台,家用电冰箱19台, 销售额10478万元。1985年后,商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1987年供应卷烟12900箱,酒2362吨,茶叶145吨,棉布1341400米,化纤布408000米,食糖1400吨,各种服装186000件,缝纫机2990架,手表7330只,自行车8690辆, 电视机3400架,收音机1126架,录音机1790架,电风扇5200台,洗衣机460台,电冰箱50台,年供应额110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