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粮油·食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1&rec=244&run=13

粮油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有油坊40家。1919年油坊15家,资本49427元,职工257人, 年产值243461元。1933年有阮二庄的福善堂、毛铺的隆盛源、孝直的永盛号、 孔村的德兴号等油坊12家,资本23827元,职工173人,年生产豆油21.62万公斤, 花生油84750公斤,豆饼173.2万公斤,花生饼20.29万公斤,总产值221318元。1949年有油坊11家。
1957年泰安公私合营榨油厂私方代表来平阴建公私合营榨油厂。油厂占地15亩,利用原有房屋安装简易设备, 用人力搬榨,日加工大豆7500公斤。1958年5月县在现面粉厂址征地18亩, 建成制粉车间、仓库,安装4盘对锥磨,以柴油机为动力,办成面粉厂。1963年榨油厂改人力搬榨为柴油机动力拉杠,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965年开始使用电力。1966年油厂取消私方定息,改称平阴油厂。同年与面粉厂合并,改称平阴县粮油加工厂,属县粮食局领导。1972年投资10万元,增加面粉加工设备,改造制粉车间, 日加工面粉提高到50吨。1976年改造榨油车间,安装2台95型榨油机,日加工大豆8吨。 同年开始大量榨制棉籽油。1979年粮油加工厂又分为县面粉厂和县油厂,均属县粮食局领导。1986年面粉厂建等级粉车间,安装全套自动化设备,1987年投产,日产等级粉100吨。1987年县粮油加工业主要有面粉厂、油厂2家,职工92人,年产标准粉7533吨,特二粉15066吨,食油216吨;全年产值1050万元。有乡镇办粮油厂2家,面粉厂2家,油厂2家,共有职工78人。
食品 清末,县内有日升祥、德明斋、积盛和、增盛合、恒兴源、联谊号生产糕点、 酱菜、食醋。1933年日升祥、德明斋有资本4500元,职工17人,年生产食醋6.9万公斤,酱油1.75万公斤,年产值6300元。1938年日军侵占县城后停产。
1956年由增盛合、积盛和、恒兴源、联谊号等四家酱园11人组成公私合营食品加工厂。加工厂属县烟酒专卖公司领导。生产糕点、酱菜、食醋、酱油等。同年东阿镇的源盛东、济成斋也和供销社合资办起东阿副食品加工厂。县城附近的个体肉食加工户30多人组成公私合营肉食加工厂。日宰杀牛3头、羊6头、猪1~2头、鸡60只,供应市场。1958年各公社供销社相继办起副食品加工厂、肉食加工站。1966年公私合营的副食品加工厂、肉食加工厂取消私人定金。1978年成为独立核算单位,属县商业局领导。 肉食加工有过去的宰杀牛羊鸡为主,改为宰杀猪为主,年加工量由过去的500头增加到8000头。1975年曾一天收购200斤以上生猪300头。1982年以来,县副食品加工厂先后新建糕点炉1套,安装自动馅机1台,改造食醋曲室1处,增加合面机4台,饼干机2台,电炉1台,打蛋机1台,粉碎机2台。糕点制做逐步由原来的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生产。 1985年食品加工厂又建成50吨酱油罐2台,30吨醋罐1台。安装5万大卡冷冻机1台, 日产冰糕2.7万只。同年又投资140万元,新建酱油生产车间2646平方米,安装酱油生产线一条。年生产酱油能力4000吨。1987年又投资50万元,新建饼干生产车间800平方米,安装日生产能力9吨的饼干生产线一条。副食品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肉食加工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1987年县食品工业中的副食品加工厂占地25104平方米, 车间仓库建筑625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90.7万元。职工85人,年生产糕点1187吨, 其中高中档饼干1107.4吨。酱油1848吨,食醋359.5吨,工业总产值166万元, 年利润总额12.5万元。糕点适应广大农村市场需求,畅销山东、河北、河南3省8市28个县。1986、1987年生产的钙奶饼干被济南市评为最受欢迎产品。同年肉食品加工厂有固定资产4万元、职工22人,加工生猪5000头,销售额39.73万元,毛利率16.8%。
1985年后乡镇村办食品工业逐步发展, 到1987年乡镇办食品加工厂5处,村办25处;乡办糖果厂1处;乡办肉食加工厂1处,村办5处;乡办蛋品加工厂1处;乡办罐头厂1处,村办2处;村办粉丝、豆制品加工厂29处。乡镇村办食品厂共70处,固定资产133万元,从业人员1724人,年产值919万元,上交利税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