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产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1&rec=235&run=13

平阴阿胶历史悠久,平阴县东阿镇为正宗阿胶产地,所产阿胶具有滋阴养肾、壮阳生精、补血安胎等特效。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开始出现阿胶作坊。清咸丰年间,于氏创办"天德堂"阿胶作坊。光绪年间,邓氏创办"树德堂",涂氏创办"怀德堂"。民国初期,先后设立"乾豫泰"、"怀仁堂"、"济盛斋"和"华丰东"。1914年(民国3年)"怀德堂"所产阿胶获农商部一等奖, 1915年"树德堂"所产阿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牌,1916、1922年"怀德堂"所产阿胶分获山东物品展览会最优等奖、山东省历史博物展览会甲等奖牌。 1933年"天德堂"资本3300元(银元) , 年产阿胶200公斤,产值2400元, 销往山西、陕西等地;"树德堂"资本2100元,年产阿胶200公斤,产值2400元, 产品大部分销往江南;"怀德堂"资本1300元,年产阿胶200公斤,产值2400元,主要销往江南, 部分产品销往国外;"乾豫泰"、"怀仁堂"、"济盛斋"、"华丰东"等4家资本8500元, 年产阿胶750公斤,产值9400元,产品主要销往无锡、常州、东北、河北等省、 市。 1935年"树德堂"有制胶房10间,技工5人,年产阿胶750公斤左右。1949年东阿镇阿胶总产0.5万公斤,主要产品有"福字阿胶"、"禄字阿胶"、"寿字阿胶"、"禧字阿胶"、"九天贡胶"、"藏红花胶"、"龟板胶"、"柏枝胶"、"尚清胶"、"黄明胶"、"参茸阿胶"等十几个品种。
1952年县供销社投资2000元,在东阿镇老城建立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阿胶加工厂,私营阿胶作坊相继歇业。阿胶加工厂聘阿胶作坊老制胶工担任技术工,有熬胶锅6口,水缸10个, 晾胶床子几十张。主要生产传统阿胶和水丸、散剂等中成药,年产0.5万公斤。1956年10月阿胶加工厂移交县药材公司,固定资产8000元。1957年在东阿镇南1公里处的狮耳山下、 浪溪河畔新建厂房,改称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阿胶厂,时有熬胶锅10口。1958年年产阿胶0.75万公斤。1959年阿胶厂改属工业局,职工40人。1962年因原料不足,暂停生产。1964年逐渐恢复。1970年产阿胶18550公斤,产值24.49万元。1973年阿胶厂成为独立核算单位,改属商业局。1974年山东省药材公司确定阿胶厂为省阿胶重点生产厂,投资添置发电机组、锅炉和切胶机,完善给排水设施。1976年阿胶厂移交泰安药材站,改称山东省平阴阿胶厂,年产阿胶2.5万公斤,产值44.18万元, 品种7个。1977年出口阿胶8000公斤。1978年采用水蒸汽加热制胶的新工艺实验成功。年产阿胶3.5万公斤,产值62.19万元,利润1.82万元。1979年10月东阿镇牌阿胶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1年阿胶厂设立质检科,建立化验室、菌检室,被山东省卫生厅、 医药管理局评为一类企业,批准生产"东阿镇牌阿胶"、"参茸阿胶"、"福字阿胶"、"海龙胶"、"新阿胶"、"鹿角胶"、"益母草阿胶膏"和"阿胶膏"8个品种,年产阿胶2.21万公斤, 出口2350公斤,产值69.65万元,利润1.94万元。1982年全国阿胶评比,平阴阿胶厂生产的"福字牌阿胶"、"东阿镇牌阿胶"名列第二,年出口阿胶1650公斤。 1983年包装车间安装空调设备,开始无菌操作工艺,8月"福字牌阿胶"由国家医药管理局评为优质产品, 年出口阿胶1800公斤。 1984年产量达7.5万公斤, 产值150.63万元, 利润16.54万元。1985年3月被泰安地区评为"文明单位"。5月改属济南医药公司, 称山东平阴阿胶厂。12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为阿胶厂题词:"狮耳山前,浪溪河畔,千载珍品,扬名中外"。是年出口阿胶1850公斤。1986年全国中成药同品种质量评比,山东平阴阿胶厂生产的阿胶获总分第一名。1987年阿胶厂冷冻车间建成, 年末有主要设备85台(套),职工152人,年产量10.1万公斤,总产值260.45万元, 实现利润85.89万元,缴纳税金26.68万元,主要产品有"福字牌阿胶"、"福字牌参茸阿胶"、"东阿镇牌阿胶"、"东阿镇牌海龙胶"、"东阿镇牌鹿角胶"、"东阿镇牌龟板胶"、 "东阿镇牌黄明胶"、"东阿镇牌新阿胶"8个品种和以阿胶为主要生产原料的"阿胶饴"、"阿胶膏"等,其中"福字牌阿胶"出口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是年,山东平阴阿胶厂被评为济南市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