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畜禽品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1&rec=188&run=13

牛 建国前以本地牛和鲁西黄牛为主。本地牛个体较小,性急耐劳,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成年体重350~400公斤。鲁西黄牛体躯高大,肌肉发达,挽力大。建国后多次引进外地种牛, 与本地牛杂交改良。 1952年从梁山县、菏泽县引进鲁西黄牛。1971年从陕西省秦川地区引进秦川牛,体躯较大,易于育肥,役用性能强。1977年从泰安徂徕山林场引进22头黑白花乳牛, 体形较小,成年体重800~1200公斤,年泌乳期305天,年产乳4500~5000公斤。1980年从黑龙江省引进4头海伏特牛和9头短角牛。海伏特牛系典型肉用牛,成年体重2000~2500公斤。短角牛亦为肉用牛,体躯比海伏特大。至1987年全县有本地牛、鲁西黄牛、秦川牛、海伏特牛、短角牛和黑白花乳牛6个品种,其中本地牛和鲁西黄牛占60%以上。
马 建国前品种是本地马(即蒙古马),饲养历史悠久,精悍易驯服,适应性强,富持久力。 1957年引进阿尔登马1匹。60年代引进苏重挽、苏高血、奥尔洛夫和伊犁马。70年代引进部分阿尔登一代马。
驴 建国前只有本地驴, 中等大小, 精悍灵活,抗病力强,性温驯。1960年和1971年从德州和无棣引进3头德州驴,用于配种繁殖。80年代又引进部分德州种驴。
猪 建国前只有本地黑猪,饲养历史悠久,体长,抗病力强,产仔率高,但生长发育和育肥速度慢。 1960年从聊城引进大约克夏猪,生长发育快,成年公猪300公斤以上, 母猪250公斤左右。1966年从聊城、泰安引进新金猪,早熟易肥,饲料利用率高,产仔率高,性温驯。1975年引进四川内江猪,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和繁殖性能较好,但抗病力差,瘦肉率低。1985年从郯城县和胶南县分别引进杜洛克猪和里岔黑猪。 杜洛克猪瘦肉率在60%左右,为80年代推广品种。里岔黑猪体型接近瘦肉型,是生产杂交一代商品瘦肉猪的理想体。
羊 建国前品种有本地绵羊和山羊。 本地绵羊俗称"山匹子", 背白毛者居多。1956年引进考力代羊。1960年引进新疆细毛羊和寒羊。新疆细毛羊全身白色,体躯长,四肢良好,产毛量高,适应性强。寒羊体躯较大,产仔率高,发育快,成熟早,产肉率高。 1965年引进苏联美利奴羊。1982年又引进考力代羊和100只寒羊。1986年10月至1987年3月从新疆引进143只美利奴羊,净毛率高,毛质优良,适应放牧饲养。
鸡 建国前地方鸡饲养历史悠久,个体小,觅食力、抗病力和就巢性都较强,产蛋壳厚个小。建国后50年代引进芦花、九斤黄等良种鸡。60年代引进来航鸡,母鸡长至160天左右开始产蛋, 年产蛋220枚以上。80年代引进星杂"288"、京白系、京白Ⅱ系、 京白Ⅲ系等良种鸡。星杂"288"产蛋性能比来航鸡好,1985年占县内良种鸡总数的90%。
鸭 建国前麻鸭为主要品种。50年代引进北京鸭。
鹅 主要有中国白鹅和狮头鹅。白鹅数量最多,分布于山区、湖区一带。
兔 建国前主要品种是地方兔。背毛为白色或黑色,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繁殖快,成活率高。50年代引进部分安哥拉兔。80年代初引进西德长毛兔和日本大耳兔、青紫蓝兔、西德巨型兔、加里福兔等肉用免。
貂 70年代末开始引进黑貂。 1980年貂存栏4683只。1981年7218只。1984年684只。1987年328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