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技术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1&rec=179&run=13

土壤改良 建国前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农民无力改良土壤。几次黄水泛滥,黄河决堤,十几万亩良田被水冲沙压,淤沙30~70厘米。建国后政府组织沿黄地区农民翻淤压沙,改良土壤6万多亩。对2万多亩粘性过大的红胶泥地,每亩掺沙20多立方米,土壤得到改良。对山区丘陵地发动群众修梯田、整地堰、挖排水沟、修水簸箕、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对高凹不平的山地深翻整平,加厚活土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对平原涝洼地则采取疏通沟渠, 修筑条台田,使沿汇8万多亩洼地减轻内涝。1977年政府组织2500名干部、群众开赴分水岭,在乱石滚滚的山坡上,起石垒堰,填土造田,小块并大块, 深翻整平,将原来1203块小地并成57个大方411块高标准的样板田,推动了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1977~1979年全县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达10万多人, 占整半劳力的63.2%;整地改土10万多亩;完成土石方1401万立方米;修土石堰3304条,其中石堰709条,长98公里;扩大耕地1300亩。
科学施肥 建国前农业以农家肥为主, 每亩施肥量在50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施用少量饼肥。建国初亩施肥1000公斤,改施铺肥为集中施肥,改施明肥为暗肥。1952年开始施用化肥, 全县化肥施用量为70吨。1958年施用化肥420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0.8公斤。 60年代亩施土杂肥3~4立方米。玉米用三攻追肥法(攻苗肥、攻穗肥、攻粒肥),小麦重施底肥、巧施追肥的新技术。70年代推广秸杆还田。1984年施用化肥54905吨,平均每亩施用100公斤。1987年平均亩施农家肥3~5立方米,亩施化肥71公斤,由施用氮肥为主,改为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灌溉 建国前水浇地只有2400亩,多是村边菜园地。建国后水浇面积逐年扩大。50年代小麦仅能浇"救命水",60年代能浇"丰产水"。1965年全县水浇面积8.68万亩。70年代小麦一般能浇三水(封冻水、返青水、灌浆水),玉米能浇拔节水、抽穗水;棉花可浇保桃水。 1975年全县水浇面积17.5万亩。1987年18.3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9.41%。
合理密植 建国前平阴无密植习惯,小麦大背垅播种,行距1.5尺或2尺。玉米每亩留苗500~800株, 地瓜亩栽1500~2000棵,谷子8000~20000株。50年代初推广合理密植。1958年盲目强调密植,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口号下,小麦亩用种量提高到30公斤, 有的达100公斤, 造成严重减产。 1962年后逐渐加以纠正。1965年小麦由宽幅种植改为畦田麦, 行距5~6寸,每亩用种8公斤左右;玉米每亩留苗3000株左右;地瓜3000棵左右,密度较1957年增加30%。
大棚蔬菜 1984年开始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生产,1987年812个,面积252.7亩,每棚年产中、 高档蔬菜3500~4000公斤,比露地栽培经济效益高5.6倍,缓解了蔬菜供需矛盾,在严冬季节群众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高产典型 1981年东阿公社白塔大队第五生产队种植的"跃进5号"大豆单产285公斤。1984年平阴镇于庄村200亩冬小麦平均亩产542.5公斤,孔村镇减庄村368亩"鲁棉1号"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08.5公斤, 孔村镇孔子山村50亩地瓜平均亩产鲜地瓜4500公斤,洪范池乡书院村2.7亩"鲁谷5号"谷子平均亩产469公斤。1985年洪范池乡侯庄村5亩"海花1号"花生平均亩产1500公斤, 东阿镇赵庄村2.5亩"鲁玉2号"夏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