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县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7&A=1&rec=10&run=13

平阴城始建于东汉, 城墙原为土筑。唐、宋、元时期经过4次修筑。旧城周长
625丈, 高1.8丈, 宽1丈;城门4座;护城河深1丈,宽2丈。明万历九年至十一年
(1581~1583年)改土城墙为石基砖垛,重修城门楼4座,新建腰铺8座,角楼4座,
巡更4座。 自黄河改道以后,每逢伏秋大汛,黄水围城,内外浸灌,城墙倾圮。日
本侵略军占据平阴城后,几经战乱,城墙已成废墟。
唐、 宋时期,平阴城内分为东、西关,南、北门,主要街巷6条。衙署前东西
街及大小隅首商户较多。清末民初县城商业有山西、长山、周村、邹平等省、市、
县的客商和本地商人开设的店铺四十余家,主要经营绸缎布匹、日用百货、糕点、
酱菜、果品杂货、银号、盐店、药铺、饭店、当铺等,生意比较兴隆。老城古建筑
有文庙、药王庙、清凉院、城隍庙、魁星阁、普济堂、报恩祠等,现除文庙部分古
建筑保存外,其它均被水火兵灾所毁。
解放后,平阴城是县、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因老城地势低洼,于1952年将城址
东移1公里始建新城。 新址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依老城,南北长2500米,东西
宽2000米, 总面积5平方公里。 1987年县城共有人口21849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11863人, 占54.3%。 机关、 企事业单位(包括市属单位)129个,市政建设占地
3130亩,建楼房226座。城内主要街道7条,中共平阴县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平阴县委员会、平阴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平阴县人民政府、县经委、乡镇
企业局、工商局、公安局、法院、广播电视局等机关驻府前街,交通局、邮电局、
商业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检察院驻榆山路,县人民武装部、农业局、建委、
建设银行驻五岭路,县委党校、粮食局、县供销合作社、药材公司驻东关街,农业
银行、外贸局、供电局、平阴一中、物资局驻翠屏街,多数部、委、办、局分别在
县委、县政府两大院办公,榆山路、翠屏街也是繁华的商业区,有商场、百货大楼、
城关供销社及大型国营集体商店门市部28家。个体有证商店(铺)三百多家,国营、
集体工厂22家。中学3处(包括职业中学1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厂办学校1处,
小学6处。广播电视台、电影院、剧场、文化馆、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体育场、
县医院、中医院各1处。济兰、平徐、泰临3条干线公路交汇于县城,供水、供电、
通讯都比较发达。平阴县城建设已初具规模,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