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6&A=2&rec=418&run=13

清末, 长清县办学形式,有书院、义学、私塾3种。书院是举子、童生学习的地方,
当时有福山、五峰等处。义学是页私人集资或地方公益金兴办的免费学校,至光绪年间,
全县连同启蒙义学,共21处。私塾是塾师自设或乡宦延师设馆,学费由学习自负。
辛亥革命前夕,传统的封建教育空疏无用的弱点日益暴露,改革科举制度,加以实用
科学,逐渐成为有识之士的要求,也引起了清廷注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学部
颁布《改良私塾章程》,使私塾向小学过渡。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县城旧考棚院内,
开办县立高级小学堂1处,为长清县开办小学之始。
民国初, 小学逐步发展, 至民国25年(1936年),入学率占适龄儿童的27.1%。
1926年石麟书院成立初级中学1处。 1928年,与县立师范讲习所及县立乙种职业学校合并,
迁入旧考棚(今一中校址)。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长清,学校被迫停闭,各地又自发办起私塾,以识字读经为
主。1939年,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根据地抗日小学纷纷成立,成人办起识字班。
1940年,日伪统治区恢复了部分小学。1944年,在县城文庙恢复县立初级中学,日伪统治
薄弱区出现“两面”小学(形式上为日伪开办,实际上为人民政权开办的抗日小学)。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区,陆续成立国民小学校,中心小学校长
由副乡长兼任,实行“政教合一”。将文庙就读的一班中学生迁回原中学校址。节分区仍
是原有小学,游击区为“两面”小学。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逐步发展,至1985年,小学在校生57876人,入学
率98.5%, 中学在校生达19494人。通过调整改革,发展农业技术教育,初步改变教育结
构单一的现象,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工农业余教育实现无盲县后,重点向科技教育转
化。师范教师进修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提高师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
群众办学热情日趋高涨,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地位逐
步提高。
学校的教育宗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不同。清末光绪年间高等小学堂其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学校教育宗旨
是:“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
抗日战争期间,县抗日民主政府开办的抗日学校以抗日救亡教育为目的;日伪统治区学校
则进行所谓“中日亲善”等奴化教育。建国初,学校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总方针,
对学生进行“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义教育。”1954年以后,学校教育贯彻执行毛泽东提
出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教育强调“以阶级斗争为主
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全面贯彻执行毛泽东关于使
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成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