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1997年长清县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6&A=1&rec=5&run=13

12年来,长清县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
系,稳定发展农业,突出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七五”计划、“八五”计划均超额完成,“九五”计划实施
顺利,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
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995年10月, 长清县被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评价中心评为
“第三届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199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1986年增长5.9倍,年均递增19.2%,其中,第一产业12.8亿
元,增长1.1倍,年均递增7.0%;第二产业24.3亿元,增长17.1倍,年均递增30.1
%;第三产业15.0亿元,增长9.1倍,年均递增23.4%。
一、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由于认真贯彻中央强化扶持农业
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农业投入,整个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
长。 1997年粮食总产30.5万吨, 比1986年增长29.8%;花生总产1.25万吨,增长
1.9倍;果品4.02万吨,增长1.6倍。林牧渔业全面发展。1997年完成造林面积5245
公顷, 全县林地面积达29261公顷;肉、蛋、水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分
别实现4.9万吨、 3.7万吨和1810吨。 畜禽存养量快速增长。 1997年大牲畜存栏
14.03万头, 比198 6年增长4.97倍; 生猪存栏43.89万头, 增长1.58倍;羊存栏
42.77万只,增长4.1倍。农业内部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突破了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
模式,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6年的
37%提高到50%以上。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12年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
700余公顷,达到2.48万公顷,一批农田水利设施相继建成,新建水库9座、塘坝41
座, 累计达到43座和208座,新打机电井3524眼,达到6724眼,沿黄排涝、黄淮海
农业综合开发全面竣工。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32.7万千瓦,比1986年增长90%,特别是农用拖拉机和农用机动三轮车增长迅速,
达到4849台和6702辆, 分别增加1043台和6 632辆;科技兴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
科学种田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逐步提高,达到47%以上。
二、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是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源,始终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发展。1997年,全县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7亿元, 比1986年增长16.4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大型
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1997年
生产水泥32.0万吨, 比1986年增长72.7%; 合成氨3.2万吨,增长493%;饮料酒
6285吨,增长54.5%;花岗石板材27.0万平方米。企业效益逐年提高。全县乡及乡
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实现利税3.8亿元, 比1986年增长27倍;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
151.9。 资金利税率、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效益指标都比1986年有较大增
长。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县实现货运周转量6691万吨公里,比1986
年增长1.43倍,实现客运周转量6450万人公里。公用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开通了
光缆通讯, 市话并入了济南市区电话网,全县电话机总容量26640门;移动电话、
无线寻呼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2641户,无线寻呼4345户,
城乡通讯状况极大改善,全县通电话村数达到501个,电话装机达1.8万部。
三、城乡市场繁荣活跃。1997年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1亿元,比1986年
增长8.4倍。其中县级零售额7.7亿元,增长12倍;县以下零售额8.4亿元,增长6.5
倍。非国有经济增长加快,实现零售额13.7亿元,比1986年增长11.5倍,国有经济
增长3倍, 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由1986年的64%上升到85%。 市场物价在经历了
1989年、 1 993年、1994年几次波动后,逐渐平稳,1997年,全年零售价格指数为
102%。
市场建设有了新进展,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县商业营业面积达到80多万
平方米,银河商厦、供销大厦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相继建成营业。商业服务设施建
设迈出较大步伐, 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9大骨干市场、37条商业街等共计94处集贸
市场的格局。中国济南肉类市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资金、技术、劳务、人才市场的经营服务逐步规范,会计、审计、律师、公证、评
估等中介服务组织稳定发展,养老保险、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
健全。旅游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灵岩寺、五峰山等旅游景点得到进一步开发,济北
王陵、大峰山革命遗址得到进一步保护,崮云湖、莲台山作为新的旅游观光景点正
在进一步开发。1 997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
四、外经外贸工作得到加强,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
善,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花岗石板材、服装、皮革、假发
等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出口市场逐步拓宽,出口产品种类比1986年增加20
多种,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3个,日本、美国、西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已成为全县主要对外贸易伙伴。利用外资步伐加快,至1997年底全县累计批准“三
资”企业1 39家,自1988~1997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692万美元。引进资金、设备
和技术已成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投资规模持续增长,重点建设得到加强。12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42.1亿元,其中1997年10.7亿元,比1986年增长60倍,年均递增45.4%。山、水、
林、田、路农业综合开发取得较快进展,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小麦原种实验中心
等已经竣工;花岗石、汽车改装、鲁能工业园、皮革、麦芽、散热器等一批重点工
业项目相继投产并发挥效益。供销大厦、渤海商城、银河商厦、汽摩商城、黄河商
场等一批商贸设施投入运营,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12年来,先后多渠道筹集
资金8亿多元,基本完成了县城规划区内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工程。
开通、硬化、拓宽道路26条,开通地下排水沟30条;建起公园3处,体育中心1处;
新建两处自来水厂,达到日供水6万吨能力;供电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110
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8座,实现了村村通电;一批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
的大中型商业服务设施和档次较高的餐饮接待设施相继建成;邮电大厦、广播电视
大厦、体育场、县医院、中医院及十四中、十五中、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公益事业项
目已投入使用;县城主要街道四季常青、三季见花,城市美化、绿化等管理水平明
显提高,现代化城市框架初步形成。
六、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形势比较稳定。1997年,全县财政收入实现1.61
亿元, 比1986年增长9.5倍,年均递增23.9%,其中工商税收5880万元。各项存款
大幅度增长,1997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56亿元,比1986年增长14.5倍,
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7.13亿元,增长17.9倍;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3.72亿元,
增长12.7倍。保险事业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务收入2333万元。
七、 “科教兴县” 成绩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997年全县科技人员达到
122 00人。阻燃剂、特种铸管、高能碱性电池、数控焊接机、等离子体换热器等一
批高新技术产品相继开发生产,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52%。1996年,
长清县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教育事业受到普遍重视,多
渠道、多形式办学取得较大进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正按计划实施,适龄儿童入
学率、 巩固率达100%;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占
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达57.5%,高等教育有了突破性发展,1996年成立了山东
华侨进修学院。 计划生育工作克服了几轮生育高峰的影响,12年共增加人口23030
人, 1997年达到52.2万人,人口增长率平均控制在3.8‰左右。文化、新闻事业进
一步发展。1997年全县拥有各类艺术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4万册,档案馆
馆藏量20495卷;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更快,建成长清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电视人
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0%;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医疗条件大
为改善。1997年末卫生事业机构20个,其中医院13个,各类卫生人员达1453人,比
1986年增加624人;年末实有病床数913张,增长151%;每千人拥有医生数0.72人,
每千人拥有病床1.75张,分别增长0.53人、1张;县城“120”急救中心开通运行。
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就业人数增加,就业结构有新的
变化。1997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达到25.8万人,比1986年增长27.3%,其中第
一产业13.4万人, 比1986年减少4万人;第二产业6.5万人,增加1.3万人;第三产
业5.9万人,增加2.8万人。职工收入持续增加,人均年货币工资5958元,扣除物价
因素比19 86年增长440%;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31元,比1986年增长474%。城乡
居民人均储蓄余额3284元,比1986年增长17倍。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食物结构进一
步改善,肉、蛋、禽、水产品的消费成倍增长,人均蛋白质摄取量、人均寿命指标
明显提高。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加,更新步伐不断加快。1997年末,农民家庭
主要耐用品每百户拥有量:彩电33台,照相机13架,摩托车35辆,电冰箱13台。部
分耐用消费品由于在农村也已过时,近几年拥有量呈下降趋势,自行车、缝纫机、
黑白电视机增势趋缓。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度增长,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6.4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22.8平方米。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一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部分水利设
施陈旧老化,抗灾能力不强,科学种田水平不高,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的矛盾比较
突出,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主导产业优势不明
显,骨干规模企业、拳头产品少,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
益不理想;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四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不
能充分发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

(于传牧 武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