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措施重点突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6&A=1&rec=200&run=13

强化措施重点突破
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副县长赵保健

1986~199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计划生育、卫生、旅
游、文化和民政等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服
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前提,以争创一流成绩为目标,强化措施、重点突破,推动了
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进一步调整学校布
局,理顺办学体制,优化教育结构,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注意加
强了对县城和乡镇政府驻地学校的建设,使全县的学校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办学效
益显著提高。 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由1986年的336所、61所、10所,优化、调
整到1997年的180所、 30所和3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结构日趋完善,发展迅速。1
988年长清县被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县”,1989年被市政府确定为“义务教育带头县”,
1992年被授予“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1988年以来连年被市政府评为“农村成人教
育先进县”。二是强化了教育队伍建设和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完善了教育工作多层次
管理机制,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
量。至1997年,全县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70.4%、72.5%、93.9
%,比1986年末分别提高48.5、43.0、24.7个百分点。1993年,长清县被省教委命名
“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1997年,高考、中考创全县历史最好水平,教育质量跨
入全市先进行列。同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三是积极筹措教
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建立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拓
宽筹资渠道,加大了教育投入,全县中小学教学条件显著改善。1992年完成了城镇中
小学校舍改造,1995年实现了“两基”达标,被评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先
进单位”。
二、全面落实“三为主”,大力推行“三结合”,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向经常化、
规范化、法制化发展。一是坚持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了对计
生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都建立健全了计生组织网络,全面实施了计生目标管理责
任制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二是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提高了全社会实行计划生
育、优生优育的自觉性。三是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全面搞好各种计生服务,落实好
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四是“三结合”工作深入发展,制定了优先优惠政策,落实
了帮扶职责,为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的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力条件,
促进了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全县计划生育率、 晚婚率、 晚育率由1990年的9
7.4%、 88.2%、96.6%分别提高到1995年的99.8%、99.9%、99.8%。1997年“三
率”基本达到99.9%。1993年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县”,被省委、
省政府授予“全省计生工作‘三为主’ 先进县”,1992~1996年连续5年夺得济南市
计生工作一等奖,199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县”。
三、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一是建立健全了县、乡、
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全面提高了全县的医疗保健水平。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配
套建设,扁鹊医院顺利搬迁营业,增强了辐射带动功能;乡镇卫生院加大投入,搞好
改貌配套建设,全部实现了门诊楼房化;村级卫生室全部实行了“乡村医疗机构一体
化管理” 。“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提前5年完成省政府的规划目标,1993年被省政府
授予“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先进单位” 。 初级卫生保健提前4年达标, 1997年被评为
“全国初保先进县” ,自1994~1996年,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二是巩
固发展了合作医疗成果。 全县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医药费报销比例由1995年的
40%提高到60%。 1996年以来,全县为农民报销医药费295万元,合作医疗制度向农
村医疗保险形式过渡,合作医疗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三是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显著加
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了《母婴保健法》,顺利通过了市“爱婴县”的验收和复核,
妇幼保健工作居全省领先水平。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推动了
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五是坚持“科技兴医”发展战略,强化内部管理,加
强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大力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增强了县、乡医院的服务
功能和活力。
四、 增加投入, 强化管理,加快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是坚持“二为”方向和
“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省、市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和下乡活动,1996年被评为“全省文化下乡先
进县”。二是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五峰山仙人台殷商遗址”、“双
乳山汉墓”发掘成功,分别被评为1995、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全县实施
了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制,文保工作居全省领先水平。三是加强了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
理,较好地净化了文化市场。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以
来, 先后筹资800多万元,新建了电影公司沿街楼,县豫剧团购置了“流动剧场”,
同时兴建的“济北王陵”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
五、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一是旅游业开发建设实现了新突
破。引进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性强的旅游业项目。济南新世界游乐园、齐鲁
碑林、 长青游乐宫等大型项目正加紧建设,共计投资8亿多元。这几个项目将对丰富
全县的旅游内容,带动全县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二是旅游资源开发成效显著。
灵岩寺通过清理发掘遗址,修复文物,搞好开发,开辟新景观30余处。灵岩寺已成为
国家级旅游名胜区。五峰山修复了大批古建筑,开辟观景山道和峰亭,兴建了聚孝堂,
新建了白虎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宿营地。1995年,五峰山被列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莲台山修复了部分洞观,新建了张仙祠、进山牌坊。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要求,搞好配
套服务设施建设。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全县已拥有高、中
档旅游宾馆7处, 床位1000多个,餐位1500多个,接待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四是旅游
促销机制逐步完善。坚持以国内市场为基础,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
逐年加大促销投入。 1996年以来,已投入180多万元,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
形式并印制了大画册、宣传品,进行促销宣传;还组织参加了“山东旅游博览会”,
向社会广泛宣传了长清旅游业,提高了长清旅游业的知名度。同时,开通了济南、泰
安至灵岩、五峰山一日游专线车,旅游客源市场迅速扩大。五是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落实了《山东省旅游管理条例》,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服务规
章制度,加强旅游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实施了全方位目标管理,全县旅游业正向制度
化管理、规范化服务迈进。
六、民政工作显著加强。一是广泛开展了为民解难10项服务活动,促进了民政工
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顺利完成了第四、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建章
立制,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三是社会保障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各乡镇普遍建
立了救灾预备金和救济储备粮制度,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新机制。“五保”供养
工作全面发展。全县敬老院已发展到25处,“五保”工作位居全市前列。社会养老保
险工作进展顺利, 投保金额累计达720万元。摸清了城镇职工、居民和农村群众贫困
状况的底子,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将出台。四是进一步加强“双拥”和优抚安置
工作。提高了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民政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86年,全县有福利企
业10处, 1996年已发展到29处,年产值3600万元、利税180万元。五是加强婚姻登记
管理, 全县实行了集中婚姻登记管理制度,登记合格率达到100%。殡改工作稳步提
高,火化率达99%。1993年,县殡仪馆被省民政厅授予“五好殡仪馆”称号。1995、
1996年,县民政局被评为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在这世纪交替之际,我们更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
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推动我县各项社会事业更快
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