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6&A=1&rec=158&run=13

【概况】 1986年,长清县卫生局机关设8个科室,有干部职工23人。县、乡镇两
级医疗卫生机构16个, 全县共有卫生室615个。1997年,局机关设办公室、人事科、
财务科、防保科、医政科、执法科等科室,有干部职工35人。归口管理的正局级单位
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副局级单位有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县、乡镇两级
卫生机构20个,全县有卫生室520个 (其中村级卫生室441个) ,个体卫生诊所13个。
1986~1997年,长清县卫生局连续12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1995年,长清县卫生局
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监督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被授予山东省卫生系统职业道
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长清县被省政府授予农村卫生先进县称号。
1986~1997年,长清县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一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卫生服务网
络和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培养了一支数量
可观、素质较高的医疗卫生队伍。1997年,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16名,其中具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5名、 中级的254名,另有乡村医生1341名,基本满足了人民群
众防病治病的需要。二是重大疾病防治、计划免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2年间,消灭
或基本消灭了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疹、麻风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
1995年, 实现了儿童计划免疫第三个85%的目标。三是全县提前4年,于1992年实现
了山东省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并通过省政府以县为单位的复核验收,受到卫生部
等5部委的表彰。 1997年,全县11个乡镇全部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的省级初级卫生保
健规划目标。四是从1991年起,逐步恢复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1997年底,农
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9.6%, 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中医中药事业发展迅速。 1
986年, 县中医院仅有干部职工58人,设12个科室,业务用房不足2500平方米;至19
97年, 发展成为拥有干部职工213人,25个科室,业务用房7800平方米,设备先进,
集教学、 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医院。1994年4月,该院被列为全省重点中医院。长清县
11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中药房。1997年,长清县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医工作试
点县。六是农村卫生“三项建设” (即防疫站、妇保站和乡镇卫生院的房屋、设备、
人员三配套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县防疫站、妇保站、乡镇卫生院于1993年提前5
年完成省政府规划目标,达到了“一无三配套”(无危房,设备、房屋、人员三配套)。
1993年长清县被省卫生厅、财政厅、计划委员会授予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先进单位
称号。七是积极进行卫生改革。推行了院、站、所长负责制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初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医体制。1995年,卫生局成立了卫生执
法科、医疗机构管理所等机构,推行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加强了卫生执法
力度,完善了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八是广泛深入开展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的精神文
明建设。通过开展“讲宗旨、树新风、塑形象”、“一争一创”(争当青年岗位能手、
创青年文明岗位)、“行风万人评”等活动,全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1986~1997年长清县卫生系统领导人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备注│
├───┼──┼────────────┼────────┼──┤
│田忠民│男 │卫生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1986.1~1990.4 │ │
│ │ │局长 │1990.5~1991.2 │ │
├───┼──┼────────────┼────────┼──┤
│李文德│男 │卫生局党委书记 │1990.5~1991.2 │ │
│ │ │卫生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1991.3~1993.2 │ │
├───┼──┼────────────┼────────┼──┤
│孙洪福│男 │县医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 │1986.1~1990.4 │ │
│ │ │卫生局党委副书记 │1990.5~1991.2 │ │
│ │ │党委副书记兼副局长 │1991.3~1993.2 │ │
│ │ │卫生局党委书记 │1993.3~ │ │
├───┼──┼────────────┼────────┼──┤
│张国勇│男 │卫生局副局长 │1987.3~1993.2 │ │
│ │ │局长、党委副书记 │1993.3~ │ │
├───┼──┼────────────┼────────┼──┤
│张士进│男 │卫生局副局长 │1986.1~1992.3 │ │
├───┼──┼────────────┼────────┼──┤
│房玉贵│男 │卫生局纪检书记 │1986.5~1993.3 │ │
│ │ │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 │1993.3~ │ │
├───┼──┼────────────┼────────┼──┤
│曹善富│男 │卫生局党委副书记 │1986.1~1990.4 │ │
│ │ │ │1990.5~ │ │
├───┼──┼────────────┼────────┼──┤
│宋长贵│男 │县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1986.6~1991.4 │ │
│ │ │县人民医院院长 │1991.5~1998.2 │ │
│ │ │卫生局副局长兼爱卫办主任│1993.3~ │ │
├───┼──┼────────────┼────────┼──┤
│韦传湖│男 │卫生局副局长 │1993.3~ │ │
├───┼──┼────────────┼────────┼──┤
│赵德峰│男 │卫生局副局长 │1994.10~ │ │
├───┼──┼────────────┼────────┼──┤
│吴兰平│男 │防疫站站长 │1994.4~ │ │
├───┼──┼────────────┼────────┼──┤
│韩明玲│女 │县中医院副院长 │1993.3~1994.6 │ │
│ │ │县妇保站站长 │1994.7~ │ │
├───┼──┼────────────┼────────┼──┤
│李玉文│男 │县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1986.1~1991.3 │ │
│ │ │县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1991.4~ │ │
├───┼──┼────────────┼────────┼──┤
│张炳新│男 │县医院副院长 │1986.1~1992.12 │ │
├───┼──┼────────────┼────────┼──┤
│王珂玲│女 │县医院副院长 │1986.1~ │ │
└───┴──┴────────────┴────────┴──┘

续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备注│
├───┼──┼───────┼───────┼──┤
│房泽国│男 │县医院副院长 │1990.5~1993.2│ │
│ │ │县医院院长 │1993.3~ │ │
├───┼──┼───────┼───────┼──┤
│赵道胜│男 │县医院副院长 │1991.5~ │ │
├───┼──┼───────┼───────┼──┤
│张玉成│男 │县医院副院长 │1993.3~ │ │
├───┼──┼───────┼───────┼──┤
│张学佩│男 │县医院副院长 │1994.8~ │ │
├───┼──┼───────┼───────┼──┤
│阮军 │男 │县医院副院长 │1995.2~ │ │
├───┼──┼───────┼───────┼──┤
│郝广德│男 │县中医院副院长│1986.1~ │ │
├───┼──┼───────┼───────┼──┤
│于芳浩│男 │县中医院副院长│1989.4~1994.4│ │
├───┼──┼───────┼───────┼──┤
│张守泉│男 │县中医院副院长│1990.6~ │ │
├───┼──┼───────┼───────┼──┤
│李盛长│男 │县中医院副院长│1993.3~ │ │
├───┼──┼───────┼───────┼──┤
│王联起│男 │县妇保站站长 │1993.3~1994.6│ │
│ │ │县中医院副院长│1994.7~ │ │
├───┼──┼───────┼───────┼──┤
│孙建军│男 │县中医院副院长│1996.4~ │ │
└───┴──┴───────┴───────┴──┘

【卫生改革与医德医风建设】1986~1997年,卫生工作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
以合作医疗、乡村一体化、卫生执法和科技兴医为重点,深化卫生改革,同时,狠抓
了医德医风建设。①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12年来,在巩固和完善县、乡镇、村三
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及其专科特色建设。
1988年以来,万德镇卫生院与山东省精神病院联合办起精神病康复防治中心;崮山镇
卫生院同济南市立五院结为对子,通过互派医疗队和具体地传帮带,培养了一批业务
骨干,使该院的普外手术形成特色;张夏镇卫生院与省立医院的部分离退休专家开设
了星期日专家门诊;其它乡镇卫生院也开办了各种形式的专科项目。至1997年底,全
县已经形成了肿瘤、骨伤、精神病、口腔、性病、心脑血管等10大疾病防治中心,发
展到2 0个专科项目。 ②积极推行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自1989年始,全县逐步实
行了“五制”(院长负责制、职工聘任制、工资绩效制、岗位责任制、风险抵押制)改
革,院、站、所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各医疗单位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1995年
全县开始推行村办乡镇管的乡镇、村两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模式。1997年全县11个
乡镇全部实行了乡镇、村卫生机构的“三制五统一” (“三制”指聘任制、工资制、
养老保险制,“五统一”即统一行政管理、药品、财务、业务指导、规划设置) 。共
聘任乡村医生893人,占乡医总数的67%,同时将原来的613个村级卫生室合并完善成
441个。③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走科技兴医之路。“八五”期间,重奖科技人员5
人, 评选出学科带头人62名,累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多项,完成科研成果4项。其
中,县中医院研制的中药加激光治疗烧烫伤项目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在省级以上刊
物发表学术论文30篇,市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2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均配备了
德国西门子CT机。④狠抓医德医风建设。1991年,全县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了以“爱心、
质量、奉献”为主线,以“三一四五甲” (“三”是三拒,即拒收红包、拒收礼品、
拒宴请;“一”是一送,即向病人送温暖;“四”是治理要回扣、乱收费、以物代药、
开搭车药四个问题;“五”是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财务、药品器材、经营、
医德医风五个方面的管理;“甲”是创甲级科室和甲等医院)工程为内容的创建活动。
1995年以来,全县开展了“讲宗旨、树新风、塑形象”、“一争一创”以及“行风万
人评”等活动,建立了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医药收费明码标价上墙、政工人员查房、
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每年评选“十大”精神文明标兵,推广使用文明服务用
语,杜绝服务禁语等等。各卫生单位均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了“一把手”工程,并在
全县聘请社会知名人士20名作为义务监督员。1995~1997年,县卫生局举办“爱岗、
敬业、优质服务演讲会”24场次,职业道德培训班10期,全县卫生系统参训职工达98
%。全县卫生系统共收到表扬信件1200封,镜匾锦旗160面,拒收红包100次,拒吃宴
请180次。

【药品质量管理】1986年,全县有药品销售、经营单位615个。1997年发展到803
个, 其中村卫生室441个。1987年,为贯彻《药品管理法》,县卫生局设药品质量监
督检验所(以下简称药检所),有职工5人。1997年职工增至8人,其中,药学专业技术
人员5人。设理化、中药、生测3个职能科室,配有紫外线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片
剂崩解仪等精密仪器16(台) 件,药品监督车1辆,水电暖设备按技术要求配套成龙。
1987~1997年,药检所配合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对《药品管理法》的宣传,共发放宣传
材料2000余份、《药品管理法》图解1000余份。1995年以来,全县推行了由乡镇卫生
院对辖区内的卫生室、个体医疗点实行药物统购分发的管理模式。1997年,举办《药
品管理法》学习培训班4期,培训从药人员200多名,并发给从药许可证,加强和完善
了药品使用许可证和从药许可证制度的建设。1997年,共检查村卫生室和厂企、学校
医务室749处(次) ,检查县、乡镇医院、医药公司批发部、零售部53处(次),完成室
内检验药品271批,取缔非法药品经营点4处,查处销毁假劣药品一宗,价值折合人民
币1 621元,净化了全县医药市场。

【基本建设】1986~1997年,全县卫生事业基本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大体可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0年,孝里、归德、万德、平安店、张夏、双泉6处
乡镇卫生院新建门诊楼及业务用房建筑面积8540平方米,完成了改貌建设。1987年在
武家庄乡新建一处业务用房为750平方米的乡卫生院。 1990年,美籍华人朱刘佩贞女
士捐资建成德春新长医院。该医院位于长清县平安店镇藤屯村,占地6667平方米。第
二阶段, 1991~1994年,对崮山、长清、马山、平安店4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楼、病房
楼及业务辅助用房进行了整修扩建,对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的业务用房进行了
改貌扩建。 1994年底,全县11处乡镇卫生院的建筑面积由1986年的35097平方米增加
到44 799平方米,增长了27.6%。第三阶段,1995~1997年,县卫生防疫站筹资新建
一座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的高标准办公楼,万德镇卫生院率先在全县乡镇卫生院中
实现了病房楼房化、供热暖气化。1996年,长清县中医院(扁鹊医院)新院落成使用。
该院新址占地面积16400平方米, 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同年,县人民医院整修装饰
了病房,崮山镇卫生院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高档干部病房,张夏镇卫生院续接了300
多平方米的二层病房楼。 1997年,长清镇卫生院新建了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的东关
门诊部,孝里、双泉卫生院整修和装饰了门诊病房,征地6800平方米兴建的平安店镇
卫生院新院亦于是年落成。基本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加速发展全县农村卫生事业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医疗机构管理】 1986年,长清县有医疗机构613个,隶属卫生局业务科管理。
1994年,为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局始设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所 (以下简称
医管所),编制5人。医管所成立以来,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
宣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发放宣传提纲1800余份。1995年,医管所开始对全县的
医疗机构进行登记注册, 治理整顿。至1997年,全县共登记注册医疗机构559个,其
中个体医疗诊所13个, 厂企卫生室14个;取缔非法行医25个,没收药品器械价值1万
余元。

【红十字会工作】长清县红十字会成立于1982年10月。1986年,全县11个乡镇建
会工作完成。 1997年,全县已有基层红十字会组织700个,基层建会率达到70%;红
十字会会员达到57624人, 其中成人会员40496人,青少年会员17128人,此外还有团
体会员1437人。
县红十字会建立后,为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做了大量工作。至1997年,
在交通流量较大的104国道长清县境内先后建立急救站10处, 形成了“九十华里一条
线, 一个中心十个站”的布局。在220国道、济兖公路长清境内建立急救站21处,均
达到了有组织、有制度、有急救药械、有固定标志的标准。1997年,长清境内车祸达
40余起, 急救站共抢救处理轻伤300余人, 重伤100余人。在救助工作方面,1992~
1996年,共向灾区提供消杀和治疗药品价值达3万余元,捐赠棉衣190件,棉被604条,
大米2吨,面粉14325公斤,救灾款5000元,总价值达86398.78元。1997年,各基层红
十字会开展救助活动750余人次,为贫困户集资10万余元。

【卫生监督执法】 1986年,全县在职执法监督人员有6名。1995年,县卫生局始
设卫生执法科, 编制5人。1997年,全县有各类卫生监督员88名,初步形成了县、乡
镇两级监督网络,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得以进一步完善。1986年,向全县饮食生
产经营单位及公共场所发放卫生许可证176个。1997年,发(验) 卫生许可证2859个,
其中,饭店442个,食品店249个,食品加工厂64个,集体食堂37个,饮食摊点1875个,
冷饮店24个, 旅店、理发店等168个。年监督检查5604户次,抽验各类食品3600份,
合格率94%; 粉尘危害监测25处,监测覆盖率100%,合格率70%;对5090名饮食从
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查体, 查体率100%,查出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
传染病和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调
离率为100%;特殊行业体检率为85%。另外,还发放药品使用许可证610个,发放卫
生室营业执照450个。 1995年,长清县卫生局被省卫生厅授予山东省卫生执法先进集
体称号。

【长清县人民医院】 长清县人民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综合性医院。1989年5月
由老城迁至新城, 占地4799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11平方米。1986年有正式职工242
人,1997年增至4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5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3人、
中级的97人) 。1986年有床位149张,1997年增至251张。1997年,设有临床、医技等
职能科室43个,年门诊量12.6万余人次,收住院近6000人次。医院万元以上设备40多
件, 有全身CT、大型B超、动态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人多功能心电监护
仪、 血流变测试仪、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遥控增强电视屏幕X光机,脑电地形图机
和颈颅多谱勒等,并设有CCU室和ICU室。该院是全县的心、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心和
全县的急救中心,其诊断和治疗处于全市同级医院先进水平,是济南市卫校等院校的
教学医院。1986~1997年,每年为乡镇和大中专院校培养进修和接收实习生100多人。
1994年,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该院
“爱婴医院”荣誉称号。1995年被省卫生厅评审为二级甲等医院和职业道德建设试点
合格单位,被济南市卫生局授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86~1997年,连续12
年被长清县政府授予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扁鹊医院】扁鹊医院即原长清县中医院,始建于1983年11月。1989年由东北关
迁入老县城县人民医院旧址。1996年11月由老城迁入新城,改称扁鹊医院 (据专家反
复考证:扁鹊,即秦越人,其故里是长清县双泉乡郑庄,因此,取名扁鹊医院,以铭
志这位中医鼻祖)。扁鹊医院占地16400平方米,建有6300平方米的门诊楼和1500平方
米的配套业务用房。1997年有职工213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6人 (具有高、中级专
业技术职务人员55人),有病床137张,设有内、外、妇3个病区,以及急诊、内、外、
妇、儿等25个临床医技科室和烧烫伤、肾病、骨伤、肿瘤、中风等10余个专科专病项
目,并有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可顺利地开展胸外、腹外手术。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第
三代CT机、X光机、大型B超机、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医院坚持科技兴院
战略,狠抓临床科研,重视科技开发,引进技术人员,培植专科项目。1990~1997年,
有4项科研成果立项鉴定, 其中,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新方获首届中国科技博览会创新
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该院通过省卫生厅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是年,被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卫生部等授予“爱婴医院”荣誉称号。199
4年, 被省卫生厅列为省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是全县中医医疗、保健、教学、科研
的中心。1987~1997年连续11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1990年,长清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县之一。
为此,县、乡镇两级政府将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当地的社会发展规
划,并制定计划,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定期进行工作考核。1992年首批
通过省政府评审, 提前4年实现了省政府的以县为单位的规划目标,受到国家卫生部
等5部委及省政府的表彰。 1994年,又圆满通过省政府组织的复核验收。1996年,全
县实施以乡镇为单位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至1997年底,全县11个乡
镇全部达标。1990~1997年,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及联合国世
界卫生组织的官员曾先后来长清县考察,对在农村中实施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均给
予很高评价。
1993年,长清县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提前5年完成省政府规划的目标。1995年,
全县有6个乡镇卫生院达到部颁“一级甲等医院” 标准。农村卫生室实现了“一村一
室一长”制(一个行政村有一处卫生室,设有一名卫生室室长)。1996年,全县农村甲
级卫生室已达到480个, 占农村卫生室总数的78.3%;有乡村医生1341人,其中医师
727名, 医士508名,分别占乡村医生总数的54.2%和37.9%。1986~1997年,有9名
乡村医生先后被评为国家或省优秀模范乡村医生。

【农村合作医疗】1991年,全县11个乡镇实行了村民集资乡办乡管合医合药式的
医疗保健制度, 农民每人每年缴纳1~3元,1995年提高为5~10元。农民医药费的报
销一般可达50~60%。1997年,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99.6%。

【妇幼保健】1986年以来,长清县即对孕产妇、儿童实行系统化管理,对高危妊
娠妇女实行全程监护、住院分娩、产后诊视、加强危产期保健。1995年开展了婚前查
体和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生命监测和出生缺陷监测, 完善了妇产科、儿科管理制度。
同时, 开展了母婴同室, 提高母乳喂养和住院分娩率,积极开展创建爱婴县活动。
1996年,长清县被省政府授予“爱婴县”荣誉称号。1997年,孕产妇死亡率比1986年
下降1.25个万分点,婴儿死亡率比1986年下降13.99个千分点。

【传染病防治】1986~1997年,全县基本消灭了麻风病、白喉、疟疾,法定报告
传染病每5年递降率为53.47%,结核病防治站达到省卫生厅制定的甲级站标准。

【卫生防疫】长清县卫生防疫站(以下简称防疫站)1986年有职工41人,1997年增
至6 8人, 其中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2人。该站下设健康教育、计划免疫、
流行病、地方病、卫生监督、卫生检验、消毒杀虫等14个业务科室。1986~1997年,
防疫站累计投资30万元,先后购置了气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线光光度计、一氧化
碳测定仪等大型监测仪器10余台,引进疫情管理、卫生监督监测管理软件系统30项。
千元以上仪器建卡率100%,万元以上仪器使用管理建档率100%。监测项目由1986年
的9 0项增加到1997年的342项,完成卫生部及省、市疾病监测任务13项。
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展开。1986年,健康教育主要是利用广播、专栏和设置卫生宣
传站等形式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卫生知识普及率占全县总人口的47%。
1990年,结合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学开展了系统的健康教育。
1995年, 建立农民健康教育夜校418所,举办农民家庭保健员培训班1148期。全县中
小学均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到1997年,全县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5.57%。1991~19
96年, 长清县卫生防疫站连续6年被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省预防医学会授予医学科普
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按期实现了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1988年实现计划免疫第一个85%达标,四
苗全程免疫率91%。 199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卫生部联合
组织评审团,对长清县计划免疫第二个85%实现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四苗全程
免疫率96.67%,建卡率100%,建档率100%,卡介苗接种率99.05%(卡疤率97.62%),
脊髓灰质炎99.05%,百白破三联95.10%,麻疹95.10%。全部指标均达到85%以上,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第二个85%达标。1995年,又顺利地实现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
1997年全县实行定点接种,四苗接种率达到了98.5%。
1986~1997年,全县34个村完成了降氟改水工作,并通过省、市考核验收,达到
国家控制标准。
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从1986年起,实行综合卫生执法,全县食品卫生
监督员1986年为5人, 1997年增至20人。1997年,监督检查覆盖率达95%,抽检各类
食品3600份, 卫生合格率达86.28%。由于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严格疫情报告制
度,有效地控制了肝炎和各种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
降。1992~1996年,防疫站连续5年被济南市评为卫生防疫工作先进单位。
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86年,全县发生传染病2974例,发病率为0.59%,其
中,肝炎1017例,占发病总数的34.20%,菌痢1708例,占发病总数的57.43%。根据
疫情报告情况,县防疫站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综合性预防保健措施:对餐饮业加强监
督管理,严格推行餐具消毒和健康查体“五病调离”制度。在全县积极推广乙肝疫苗
接种,特别加强对新生儿、托幼儿、小学生等易感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每年夏秋季
节, 各医院均设立腹泻病门诊,开展“SPA”快诊。积极推广应用“口服补液盐”技
术。防疫站成立抗病救灾机动队,对疫情暴发点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了对霍乱、
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全县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95年,全县
发生传染病651例,较1990年下降70.68‰。到1997年底,全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
106.34/10万。

【爱国卫生】1986~1997年,长清县爱卫会开展了以创建卫生县城、卫生乡镇、
卫生达标单位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工作。1991年,降氟改水工作成绩显著,被省爱
卫会授予改水先进县荣誉称号。 1997年,全县安全卫生普及率达到83.13%。从1992
年起,结合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开展创建卫生县城工作。县政府成立了县长挂帅的创
建卫生县城领导小组,每年利用4月份的爱国卫生活动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共发放除“四害”(老鼠、蚊子、苍蝇、臭虫)、讲卫生宣传材料2000多份,与城建、
环、工商、交通等部门联合办公10余次,清除违章建筑、卫生死角,整顿乱设摊点和
维护交通秩序。至1997年,县城新硬化道路6条,新建水冲式高标准公厕9处,人均绿
地面积达8.7平方米。 全县每年药物滞留喷洒灭蚊蝇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投放灭鼠
毒饵5万多公斤。 12年来,新县城卫生环境建设成绩斐然,1993年被市爱卫会评为市
级卫生县城,1994年又通过省政府组织的省级卫生县城验收评审。是年,被省爱卫会
授予省级卫生县城荣誉称号。1997年,全县11个乡镇中被授予市级以上卫生乡镇荣誉
称号的达70%,其中,张夏镇被授予省级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杨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