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3&rec=50&run=13

农机管理概况
1996年,历城区农业机械管理局(简称区农机局)设5个科室,有职工36
人, 其中有专业技术职务的23人。 局属企业有区农机公司,有职工108人。
2001年,区农机局机关设办公室、财务科、安全监理站、技术推广站、农机
化学校,有职工33人,有专业技术职务的2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人,
中级职务5人。区农机公司为局属企业,有职工120人。全区14个乡镇均设有
农机管理服务站,有职工76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务的27人。全区有村级农
机管理服务组织93个,366个村各设有1名管理人员。
1996~2001年, 全区农业机械得到较快发展。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
48.46万千瓦;农用拖拉机拥有量9088台,比1996年增长19.2%;全区乡村农
机从业人员35489人,比1996年增加12.2%。农机结构更加合理,大型农业耕
作机械发展迅速,2001年,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1889台,小麦及玉米联合收
割机528台。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大力推广应用,自1996年起,区农机局分别
进行了小麦机械化联合收获和玉米机械化硬茬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2001年,
全区小麦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和从分阶段收获到联合收获的转变,联合
收获面积89%, 玉米机械化播种9467公顷,占到适宜面积的52.7%。1998~
2001年,区农机局对“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技术推广”和“农作物秸秆机
械化还田技术推广”进行推广实施。
(张宏业)

农机管理
1996~2001年,农业机械进入多样化发展时期,全区以小麦联合收割机
为代表的大型农田作业机械得到较快发展,玉米硬茬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
一批新机具得到应用,拖拉机年均增加400~600台,其中大中型增幅较大,
以15马力、 18马力、20马力小机型为主流。2001年,全区有小麦联合收割机
521台,其中自走式122台,玉米硬茬播种机500余台,玉米秸秆还田机75台,
农机经营业户达1.79万个,经营方式以运输、农田作业、农机维修为主,经
营总收入达1.45亿元,其中运输总收入1.05亿元,农机维修收入381.3万元。
1996年以来,全区农机管理工作完成了由单纯管理型向全方位服务型的
过渡。在技术推广工作中,区农机局以市场为导向,以“兴机富农”为目标,
工作重点是新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和组织跨区作业服务。技术培训
工作中,注重对新机具、新技术应用操作培训服务。在农机修配和农机供应
方面,完全推向市场。
(季永生)

农机监理
1996年以来,农机监理工作按照“文明监理,优质服务,争创文明示范
窗口”的基本宗旨,坚持依法管机,依法治机,依法兴机,遏制“三无现象”
(无证驾驶、无牌行驶和无年检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1996~2001年,
区农机安全监理站每年定期对拖拉机及驾驶员进行审验和安全检查均在100
天以上。6年来,共核发各种农机号牌4467付,核换发驾驶证和操作证2731本,
年审率均保持在70%~90%;出动田间路查队伍893次;查处违章行为5744次。
2001年,审验驾驶操作人员3917人次,检验拖拉机及各类机械4873台次;区
监理站与交警部门联合印发了《致广大机手朋友的一封信》万余份;出台整
顿治理方案,对农机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区监理站连续6年被省农业机械办
公室评为先进监理站。
(季永生)

新技术推广
1996年以来,区农机局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
广工作。1.小麦联合收获技术推广项目。1996年,区农机局推广站承担了市
科技兴农竞赛办下达的小麦联合收获技术推广项目。至1997年,共推广小麦
联合收割机130台,完成作业面积1.7万公顷,亩均节省劳动用工5.2个、减少
损失15公斤,全区麦收时间由7~10天缩短为5~7天,共节省用工130.75万个,
减少损失375万公斤,新增纯收益740.28万元。2001年,全区小麦联合收割机
保有量521台,全区适应地块的联合收获率97%。2.小麦秸秆还田及玉米播种
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1998~1999年,在董家、郭店、孙村、王舍人、遥墙、
唐王、华山7个镇及大正小区示范推广小麦秸秆还田及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
共引进推广小麦秸秆还田机26台,玉米播种机50台,完成作业面积2万公顷。
亩均节约良种1公斤,增产35.2公斤,节约工日3.1个,共计节省用工93万个,
节约良种30万公斤,增产1056万公斤,获纯收益750.2l万元,此项技术已普
及全区。3.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技术推广项目。区推广站在1996~1997年
引进小麦覆膜穴播机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98~2000年,在郭店、
董家、港沟、孙村4镇推广了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技术,共引进小麦覆膜
播种机械252台, 开发面积1.19万公顷。 亩均增产113.6公斤, 共增产粮食
2022.08万公斤,创经济效益947.04万元。4.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
项目。自1999年起,推广站主要在孙村、郭店、董家、王舍人、华山、遥墙、
唐王7个镇推广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至2001年, 推广机械594台
(套),完成作业面积1.19万公顷,小麦亩均增产22.02公斤,玉米亩均增产
35.31公斤。5.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示范与推广项目。1996年,区农机局引进6
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王舍人、党家庄、唐王3镇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1997
年,推广至王舍人、孙村、唐王、郭店、华山、董家、遥墙、港沟8镇,完
成作业面积6000公顷,共节省劳动用工67.5万个,小麦增产50万公斤,玉米
增产1 35万公斤,获纯收益286.14万元。
(鲁克河)

农机人员培训
历城区农机化学校成立于1987年,2001年,有职工3名。1996年以来,共
举办驾驶员培训班84期,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082人,联合收割机操作手302人,
专业机手624人。每两年对全区机手进行一次轮训,2001年,共轮训4052人次。
在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加教学设备,至2001年,区农机化学校
能够满足各种学员的教学要求。1996~2001年,培训拖拉机驾驶员的合格率
在95%以上。1998年以来,与乡镇农机站联合,基本形成以学校为龙头、各
基层站为培训点的全区农机培训网络。积极组织“科技下乡”活动,6年来,
每年参加“科技下乡” 活动, 共发放各类图书、杂志500余份,农机明白纸
5000余份。
(刘胜田)

农机维修
1996年, 全区农机维修网点165个, 其中集体所有19个,个体经营网点
146个,维修人员达521人。1996年以来,区农机局修配站对各维修点进行检
审登记, 并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和农机维修等级证书, 共审验维修点
532个,维修工689人。1997年6月,区农机局与区工商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
一九九七年度农机维修点修理工及农机经营许可证审验工作的通知》,对全
区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一次清理整顿,并于7月进行了抽检,共审验网点150
个、维修工198人。至2001年,全区已登记注册的农机维修网点达176个,其
中一级修理点1个,二级修理点60个,专业修理点14个,维修工203人,其中
高级工23人,中级工70人,初级工110人,总收入381.3万元。
(季永生)

农机供应
1996年以来,农机供应市场形成了区、镇、村三级农机供应网络。2001
年,全区农机经营机构146个。历城区农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
势,自1991年起,经营出现亏损,1996年亏损额达到50万元。1997年,区农
机公司对所属门市部进行了经营权承包;与区农机推广站联合,率先引进小
麦联合收割机、玉米硬茬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并成功推广到全区。1998年
底,对公司富余人员进行分流。2001年,公司有职工108人,所属5个门市部,
销售额达327万元,初步扭转亏损局面。
(张宏业)

农机跨区作业
1996年6月“三夏”生产中,区农机局共调度大型小麦收割机76台,作业
面积4000公顷,并于6月2日,在王舍人镇召开了现场会。9月,在“三秋”生
产中,共调度大型农业机械123台,作业面积7334公顷,并于9月25日在孙村
镇召开了现场会。1997年,全区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43台,区农机局积极
组织参加了省农机局组织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活动。1997年3月20日,
区农机局与莱西市农机局签订了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协议书。同年5月2
4日,莱西市农机局组织的3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落实到全区7个乡镇。6月13日,
历城区23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莱西市开始了第一次跨区作业活动,历时10天,
完成跨区麦收800公顷,每台收入1.8万元。1997~1999年,区农机局共派出
小麦联合收割机200台,完成跨区机收小麦5500公顷,增加机手收入280万元;
作业范围扩大到河南、安徽、天津等省市,机具数量发展到400余台。2001年,
全区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21台,参加跨区作业285台,面积7600公顷,机
手总收入313.5万元。
(鲁克河)

山东省物价局农机监理收费标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