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经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1&rec=405&run=13

晚清书院的经费, 一是县有学田108亩所收年租,除供祀之余,则用于给弟子伙食费;二是委员经理之“恩贡
银”,支出子弟灯油费,不足之数,由公款补给。义学经费由地方筹集、捐助,私塾经费完全由学生交纳。
民国初期,县教育经费由县知事掌管,支用县立学校,其主要来源学田、丁漕附捐和杂项附捐。城镇乡教育经
费由城镇总董、乡董掌管,支用于城镇乡立学校,其来源是按丁银漕米摊派,公田年租、牲畜税、屠宰税、烟赌款
等。部分县立、城立学校受省款资助,另外全县有公田(也称社地、庙地)3024.85亩,年租总额8529.41元。这些
学田分散在各个村落,年租由各村掌管,用于村公益设施和学校,不列入教育经费。
民国13年(1924年)之后,张宗昌督鲁,动用学款,滥发金库券和军用票,币值大跌, 造成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至民国17年,全县学生7954人,教育经费仅12786.4元,每生每年平均占有1.6元。加之时局动乱,不少学校被迫
停办。
民国20年(1931年) ,全县财政经费共172044元,教育经费58344元,占财政经费的33.9%;民国22年,全县财
政经费170528元,教育经费79347元,占财政经费的46.5%。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抗日小学,办公用品发实物,教员薪金参照供给制标准发粮食,校舍维修由村里筹办
,完小从区地方自筹中以粮折价予以资助。国统区教师以给养代工资。民国32年,小学教师薪俸县政府统筹,由学
校所在乡镇就近按月拨粮,办公费归地方自筹。
建国后,教育经费列入国家计划,每年下达经费指标,由县政府管理,教育局编制预算安排使用。 民办学校经
费,由办学单位筹集,国家予以适当补助。 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农村小学的校舍修建和课桌凳的购置主要由社队负责,国家补助三分之一,但不平均使用。1984年以来,贯彻落
实中央[83]16号文件精神,实行多种渠道集资办学。
附:《1949~1985年国家拨发教育经费增长情况表》及文字说明
1949~1985年国家拨发教育经费增长情况表 单位:元
┌─────┬───────┬─────┬──────┐
│ 年 份│ 经费总额 │ 年 份│ 经费总额 │
├─────┼───────┼─────┼──────┤
│ 1949 │ 72000 │ 1968 │ 1945000 │
├─────┼───────┼─────┼──────┤
│ 1950 │ 92000 │ 1969 │ 2132000 │
├─────┼───────┼─────┼──────┤
│ 1951 │ 125000 │ 1970 │ 2102000 │
├─────┼───────┼─────┼──────┤
│ 1952 │ 126000 │ 1971 │ 2552000 │
├─────┼───────┼─────┼──────┤
│ 1953 │ 270000 │ 1972 │ 3290000 │
├─────┼───────┼─────┼──────┤
│ 1954 │ 275000 │ 1973 │ 3582000 │
├─────┼───────┼─────┼──────┤
│ 1955 │ 277000 │ 1974 │ 3591000 │
├─────┼───────┼─────┼──────┤
│ 1956 │ 261000 │ 1975 │ 4099000 │
├─────┼───────┼─────┼──────┤
│ 1957 │ 735000 │ 1976 │ 4219000 │
├─────┼───────┼─────┼──────┤
│ 1958 │ 1306000 │ 1977 │ 4351000 │
├─────┼───────┼─────┼──────┤
│ 1959 │ 1524000 │ 1978 │ 5085000 │
├─────┼───────┼─────┼──────┤
│ 1960 │ 1919000 │ 1979 │ 5390000 │
├─────┼───────┼─────┼──────┤
│ 1961 │ 1334000 │ 1980 │ 4190000 │
├─────┼───────┼─────┼──────┤
│ 1962 │ 1521000 │ 1981 │ 4555000 │
├─────┼───────┼─────┼──────┤
│ 1963 │ 1559000 │ 1982 │ 4695000 │
├─────┼───────┼─────┼──────┤
│ 1964 │ 1838000 │ 1983 │ 5071000 │
├─────┼───────┼─────┼──────┤
│ 1965 │ 1972000 │ 1984 │ 5229000 │
├─────┼───────┼─────┼──────┤
│ 1966 │ 2131000 │ 1985 │ 6728100 │
├─────┼───────┼─────┼──────┤
│ 1967 │ 2042000 │ │ │
└─────┴───────┴─────┴──────┘
此外,勤工俭学既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有效措施。 历城学校开
展勤工俭学始于1958年。 1980年勤工俭学收入为257454元,1981年为173030元,1982年为382983.8元,1983年为
431652元,1984年为699600元, 1985年为1072000元。勤工俭学收入由学校掌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集体福利
。1978~1985年全县校办工厂获利润计438934.59元,其中用于教学方面131744.82元,用于师生福利方面 97561
.05元。

第二十三篇 文 化
第一章 机 构
第一节 文化局
1944年10月历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西营设文教科。1951年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1956年5月文、 教分开,建立
文化科,分管文化馆、新华书店、电影队和历城剧院等单位。1958年文化科新增下属单位:文工团、豫剧团、图书
馆等,共有干部、职工200余人。1962年文化科和教育局合并为文教局。1966年 10月文化、教育又分开,设文化局
,负责全县的文化行政管理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文化局,在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下设文体组。1976年改
称文体局,1980年恢复文化局。1985年文化局下辖两个文化馆、 豫剧团、电影公司、四门塔文物管理所、历城影剧
院等6个单位,共有干部、职工169人。
文化馆(站) 民国16年(1927年) 在县城普利门内设通俗讲演所,职员3人。同时在小布政司街还有一私立通俗
讲演所,职员5人。
民国21年(1932年)和22年山东省民众教育馆先后在祝甸、土屋两乡设实验区办事处,从事民众教育,开办图书
室和诊疗所等。同年,在董家庄设立历城县民众教育馆,职员7人,设有阅览、讲演、教学、健康、出版5个部,“
七七”事变前夕解散。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10月建立历城县人民文化馆,系县政府为群众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全县群众的文
化服务与辅导活动。工作人员2名, 1952年发展到11人。 1952年在仲宫建立了全县第1个文化站,随后董家、西营
、柳埠等站相继建立。1954年历城县人民文化馆改称为历城县文化馆。1958年郊区文化馆并入历城县文化馆,工作
人员增至26人。同时在仲宫设历城县第二文化馆,在大龙堂、港沟、坝子、吴家堡、北园建立了文化站,1962年文
化站全部撤销。1966年西营、高而、邵而等公社办起了社办公助文化站,1967年又相继停办。1970年,第一、二文
化馆共建一个革命领导小组,成为一个单位即历城县文化馆。1974年高而、柳埠、孙村、唐王4个公社建立亦工亦农
文化站。 1982年恢复历城县第二文化馆。1985年全县13处乡、镇均建立文化站。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5年上半年,山东省电影直属一小队下放历城,为历城县放映队。1956年发展为2个队。
1958年1月历城与济南市郊区合并,成立历城县电影中队, 辖6个放映小队。1966年辖9个放映小队。1972年辖 12个
放映队,是年电影中队改为电影管理站。 1980年4月与济南市郊区分开, 6个放映队划归郊区。1985年4月成立县
电影发行公司,辖仲宫、董家两个分公司。至同年底,下(辖) 设各类电影单位46个。
剧团 文工团 历城豫剧团建于1959年, 其前身为济南市鲁新豫剧团。 1985年剧团有演职人员43人,拥有9万
元服装、道具等设备(1987年撤销)。
历城县文工团建于1958年11月,有演员60余人,1960年解散。同年又以原文工团团员为主,成立历城县宣传队
,1961年又解散。
第二节 广播局
1950年,县委在董家庄设广播收音站。1956年,在王舍人庄南县机关驻地建立县广播站。 同年,济南市郊区撤
销,原郊区广播站与历城县广播站合并。 1959年10月,随着行政区划调整,长清县广播站合并于历城县广播站,1
961年,长清县广播站分出。 1970年县广播站辖16处人民公社广播放大站。1976年2月,成立历城县广播事业管理局
, 1984年9月,改称历城县广播电视局。根据省委指示,历城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和广播站合署办公,对内一套班子
,对外两个牌子。至1985年下辖13个乡镇广播站,工作人员计40人。
第三节 档案馆
1951年县委建立档案室,统一管理党政档案。1956年县政府设立档案室,负责党政机关档案的接收、 整理、保
管和提供利用工作。1958年9月县委、县政府将两个档案室合并, 建立历城县档案馆,专职干部2人。1963年5月1日
建立历城县档案管理局, 与县档案馆系一套班子, 两个牌子。 1984年2月,档案局改为档案科。1985年9月恢复历
城县档案局, 既是党委的机构,又是政府机构,列县政府编制序列。有干部5人,职工3人。
第四节 县志办公室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山东通志局内附设历城县志局。毛承霖任县志监修,有分纂、采访、庶务共19人。
民国8年(1919年) 由张振卿任监定、毛承霖任总修,前后计33人参加,历经五年完成《续修历城县志》。
民国15年(1926年)历城县实业局局长孙宝生主编《历城县乡土调查录》。
建国后, 1961年根据上级指示,历城县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选调8名干部组成县志办公室,1962年初稿草成
,人员陆续调离。
1982年在全国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热潮中,又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并设县志办公室,当时只公布了主任、
副主任(兼职),未配专职修志人员。
1984年重新调整了县志编纂委员会,抽调专职人员组建了县志办公室,设主任1人(兼职),副主任2人。到1985
年有专职人员6名。
第五节 新华书店
1946年7月设立山东新华书店历城支店, 隶属鲁中总分店泰山分店领导,后因战争形势变化撤销。 1951年5月
重新建立新华书店山东总分店历城支店,1952年改为新华书店山东分店历城支店。 1953年9月,随行政区划调整归
泰安专区店管理。1959年1月历城支店改为历城县新华书店,有职工13人。是年在仲宫开设了门市部。9月长清县撤
销后, 长清县新华书店并入历城县新华书店,长清设门市部。1961年长清县建制恢复, 长清县新华书店从历城县
新华书店分出。1963年4月改名为山东省新华书店历城县店。 1967年11月,随县级机关迁洪家楼。1983年县店建成
750平方米办公、仓库、宿舍楼。 1985年4月王舍人庄门市部划归市店。1985年底历城县新华书店职工由建店初的2
人增加到33人, 辖洪家楼、仲宫、郭店3个门市部、1个服务部和1个批发部。
第二章 文化艺术
第一节 戏剧 曲艺
戏 剧
清末民初,县境内民间流行梆子腔、五音戏、迷戏等地方戏曲。其中梆子腔最为古老,清乾隆、嘉庆年间即盛
行于沿黄集镇码头、鸭旺口、大辛一带。清末,逐渐传入南部山区,与当地的地方戏东路梆子结合,形成为本地主
要地方剧种。五音戏于清末民初传入历城。著名表演艺术家邓洪山(艺名鲜樱桃),即历城县坝子村人。他演出的《
王小赶脚》、《拐磨子》等生活小戏,深受群众喜爱。迷戏 (即吕剧的早期名) 民国初年由章丘传入,当时仅流行
于枣林、红岭、葫芦峪、三官庙等地,因其板式、曲调近似山东吕戏,解放后,逐渐趋向改革后的山东吕戏,并迅
速普及。除此,京剧、莱芜梆子、河北梆子、豫剧等剧种在历城亦有流传。
戏剧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届时一些大村镇的“梨园班”、“同乐会”竞相演出。剧目有《五雷阵》、《
全忠孝》、《胡迪骂阎》、《双城记》、《狮子楼》、《庵堂认母》、《安安送米》等。有些班社,如南山郭孝廉
、高进宝领导的梆子班,孙村镇山圈村杜玉山领导的五音班等,还利用冬春两闲串乡赶会,进行营业半营业性演出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民间剧团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编演《新小放牛》、《新打渔杀家》等配合
形势进行宣传教育的节目。其中焦延荣领导的南高而儿童剧团最为突出。 他们在统治森严的敌占区编演了《贾四温
写信》 、《砸沙锅》、《归队》等许多宣传抗日救国的新节目。1945年泰安县范镇各界代表赠给南高而庄儿童剧团
“胜利先声”锦旗一面。
50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全县农村戏剧活动繁荣时期。业余剧团达270多个。 每逢春节,村村锣鼓
响,处处演戏文。此间共举办大型会演11次,每次有上千人参加。农村剧团配合土改、支前、互助合作等运动,纷
纷排演了《血泪仇》、《三世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丰收之后》、《青年一代》、《都愿意》 、
《半边天》等新剧目。段店、大金庄、罗而庄等演出的《姊妹易嫁》、《两垄地》、《庵堂认母》等曾被省电台录
制播出。1956年,北滩头村业余剧团参加山东省群众戏剧创作汇演,演出的小歌剧《喜事》获奖,演出实况被省电
台录制播出。1964年,县农民业余演出队在济南市话剧创作汇演中,演出的《红松》被选为重点剧目,省电台多次
转播。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戏剧舞台万马齐喑,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都被视为“四旧”横遭摧残,只
许演“样板戏”、“忠字舞”。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优秀传统戏剧得到恢复,群众性戏剧活动出现
活跃局面。先后创作出《路劫案》、《探亲记》、《赶羊记》、《新挡马》、《婚礼之前》、《说亲》、《土归原
地》等一批新剧目。
60年代初,历城豫剧团演出的《白蛇传》、《昭君出塞》、《红娘》、《御河桥》、《红珠女》、《秋江》等
都曾在济南市历届会演中获奖。从1962年,排演了《刘胡兰》、《红珊瑚》、《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等现
代戏,在上山下乡演出中受到称赞。1964年该剧团被评为济南市十面红旗之一。至1965年,上演剧目达150多个,
其中现代戏30多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一度停演。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落实了各项政策,
剧团恢复了活力,重演《朝阳沟》连续 70多场座无虚席。
曲 艺
流传在历城的曲艺形式有山东快书、评书、山东琴书、木板大鼓、武乡琴书等。1948年前,民间曲艺活动限于
流散艺人,多为盲残者,借卖艺行乞。建国后,因曲艺短小精悍,易配合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进行宣传而受到欢迎
。广大农村俱乐部,自编自演快书、快板等曲艺节目,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60年代初创作的《找书记》
、《夸五好》(快板群)、《请神》(相声)、《一小点儿》(快板)等在群众中较有影响。民间流散艺人也受到重视。
1957年,县文化科曾将全县民间流散艺人组成曲艺组,赴外地演出,曲目有《回龙传》、《刘公案》、《呼家将》
、《杨家将》、《三国》、《水浒》、《金镯玉环记》及一批现代题材书段。“文化大革命” 中, 县内曲艺人多
遭批判,弃文务农。80年代老艺人大半去世,后继乏人。1985年仅有唐王镇评书艺人张焕萍,于冬春两闲在章、历
县交界处串村演出。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民间器乐 历城民间器乐处于自发活动, 演奏团体, 建国前称“同乐会”、“玩友班”,建国后多改称民乐
队,其中一部分系民间戏曲乐队,一部分系家族为主世代相传的半职业性组织。解放后一段时间民间音乐不被重视
,“文化大革命”时被视为“四旧” 遭“横扫”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间器乐受到重视。1985年春,首
次在全县范围对民间器乐进行普查和搜集整理,从27个乐队的 163名艺人中,搜集到民间器乐曲218首,辑成《历城
民间器乐曲》4集。
民间歌曲 建国前流传的民间歌曲,大致可分为号子和民歌两类。
号子 有船号和夯号两种。船号流行于沿黄和小清河两岸,为船夫扯蓬、起锚、拉纤时唱,随着机动船的增加
和木帆船的极度减少,至今船号已不多见。夯号是修堤、盖房打夯时唱,有见景生情,即兴编词的特点,至今仍甚
流行。
民歌 大致分为情歌、民俗歌曲和新民歌三种。情歌如《十二表》、《盼情郎》、《探病郎》、《走姨家》、
《十七、八多》、《十杯酒》、《四季歌》等;民俗歌曲如《放羊十二个月》、《三驾小船》、《十条手巾》、《
串九州》、《十劝人》、《太平年》 等; 新民歌如《小两口参军》、《劝郎参军》、《大辫子甩三甩》、《反正
歌》等。
群众音乐活动 解放后随着中、小学音乐教学和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普及,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广泛开展起来。
《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等许多优秀歌曲曾在全县广泛流
传,并涌现出不少表演和创作人才。1956年沙河农民贾明芬的独唱《我的丈夫是英雄》曾在山东省青年歌舞汇演中
获奖。从此,县的历年群众文艺会演中都有音乐演唱节目。
民间舞蹈 《鱼龙抵戏》、《钟馗骑牛》、《跳神、跳鬼》、《龙灯》、《四蟹》等民间灯舞,百年前的志书
已有记叙,许多舞蹈仍流传至今,尤其在春节期间仍很盛行。
蛾子灯 蛾子(蝴蝶)双双飞舞,采花,繁育小蛾,历来与龙灯、云灯配演,有“神龙行云降雨,雨后百花争艳
,彩蝶纷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
竹马灯 此舞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有人数不等的女孩身着彩服,腰扎纸马,左手提缰,右手扬鞭,伴鼓乐唱
《倒翻十二月》配合以慢行、快行、撒欢、甩尾、跳跃等动作,变化队形。另一种演法是演员化装扮演《昭君出塞
》的故事,旗罗伞扇,金戈铁马,阵势宏伟,气势浩大。
哨子棍 流传于董家镇张而庄。当地又叫“打七杆子”,扮演人物有武松、大解、小解、孙二娘等,表演动作
分七杆子、八步紧、扎枪头、拼四门等,且边舞边说边唱。
此外还有龙灯、彩船、高跷、芯子(抬阁)、跑驴、仙人摔跤(二人摔)、罐子、丑老婆纺棉花、推元宝车子、和
尚头等。历年春节群众扮玩中都能见到上述形式的表演。
解放后,民间一度风行扭秧歌、打腰鼓等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杂耍被视为“四旧”。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民间歌舞又重放异彩,春节期间,几乎遍及村村镇镇。1985年颜家的龙灯、彩船;吕家的寸子《九
天仙女下凡》等节目,曾被选拔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开幕式。
第三节 书法 美术 摄影
书法 历城过春节,办喜事有张贴春联、门对和素日室内悬挂中堂等文化习俗,书法艺术深受群众喜爱。
现代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唐王镇张家圈人)自幼学书,师古而不泥古,刻意创新,作品不仅多次参加国内书展,
并被选送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展出,备受推崇。墨迹被《书法》、《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书法字典》及日本的
《中国现代书道》等收录。锦绣川乡东商家庄周光华,家藏名家碑贴多幅,本人书法也很有造诣。后起之秀李恭临
、陈启业为省、市书协会员,均有作品参加过省、市书展。
美术 绘画、纸扎、刺绣、剪纸、石雕等艺术在历城民间广为流传,出现不少能工巧匠。西顿邱村王少逸的山
水花鸟画被省文物店收藏。千佛山、神通寺等佛教名刹的兴修,使历城许多石雕名匠,遗留下不少珍品。
解放后,群众性的美术活动空前活跃。县里多次举办书法、美术展览。仓 小义、李兆彩的连环画、年画不仅
被选出版,有的还参加了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陈家岭农民陈玉圃的泼墨山水,在省美展被许多名家誉为
“颇得岭南画派之技法和神韵”,本人被广西书画院破格吸收为研究生。1985年,青年画家刘怀勇、张振武创作的
中国画也曾在全省和全国参展获奖。
摄影 摄影作为艺术活动虽始于70年代,但仍有不少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或参展获奖。
建国以来出版、发表与参加省、市展获奖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统计表
┌──┬────┬──────┬──────┬──────────────┐
│时间│作品体裁│ 作品名称 │ 作 者 │ 出版及展出单位 │
├──┼────┼──────┼──────┼──────────────┤
│1951│木刻 │鲁迅肖像 │张自若 │上海文汇报 │
├──┼────┼──────┼──────┼──────────────┤
│1959│连环画 │家庭会 │仓小义 │天津美术出版社 │
├──┼────┼──────┼──────┼──────────────┤
│1964│连环画 │苦女翻身记 │仓小义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1964│年画 │在实验田里 │仓小义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1964│年画 │送粮上门 │李兆彩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1965│年画 │试车 │李兆彩(合作)│参加上海美展 │
├──┼────┼──────┼──────┼──────────────┤
│1965│年画 │参观农具厂 │仓小义 │山东人民出版社中国美术馆收藏│
├──┼────┼──────┼──────┼──────────────┤
│1978│书法 │魏碑条幅 │桑 田 │市文化宫展出并出版 │
├──┼────┼──────┼──────┼──────────────┤
│1978│摄影 │高峡平湖 │赵延君 │市摄影艺术展二等奖 │
├──┼────┼──────┼──────┼──────────────┤
│1983│国画 │喜迎门 │张永庆 │市农民画展优秀作品奖 │
├──┼────┼──────┼──────┼──────────────┤
│1983│年画 │户户没闲人 │李广微 │大众日报 │
├──┼────┼──────┼──────┼──────────────┤
│1984│剪纸 │辛勤园丁 │温长久 │山东教育 │
├──┼────┼──────┼──────┼──────────────┤
│1985│年画 │农民之家 │李广微 │大众日报 │
├──┼────┼──────┼──────┼──────────────┤
│1985│摄影 │腾飞 │王淮桂 │齐鲁大地影展鼓励奖 │
└──┴────┴──────┴──────┴──────────────┘
第四节 文学创作
历城历史上虽不乏有名学者和著作,但从清末至建国前,有影响的作品很少。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和鼓励群众文艺创作活动。有影响的作者与作品相继出现。1949年卧龙区委书记王安
友在南高而庄酝酿创作了他第一部小说《李二嫂改嫁》,出版后改编成吕剧并搬上银幕。随之野葵的《鬼算盘》、
《交易》,桑田的《盼天明》等小说和剧本陆续出版。更多的业余作者还为农村剧团、黑板报创作了大量的宣传演
唱材料。 1957年2月召开了全县首次业余文艺创作会议,成立了历城县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办了刊物《历城文化
》。1958年大跃进中全县掀起歌谣诗创作高潮,文化馆搜集刊印两集,有些被省、市报刊选用,其中也不乏“放卫
星”类浮夸之作。1965年春节举办了全县首次文艺创作会演,《回门新曲》、《换新房》、《陈大娘看闺女》等作
品被省、市报刊选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干扰使群众创作活动一度萧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
众文艺创作又趋繁荣。两个文化馆先后出刊了《历城文艺》和《绣川文艺》。工人李圣元、农民颜廷之等文学创作
新秀脱颖而出,许多作品在省级和全国刊物上发表,有的获奖。

建国以来部分优秀作品表
┌─────┬───┬────────┬────┬─────────────┐
│ 时间 │ 体裁│ 作品名称 │ 作者 │ 出版与发表单位 │
├─────┼───┼────────┼────┼─────────────┤
│ 1949 │ 小说│李二嫂改嫁 │ 王安友│山东人民出版社 │
├─────┼───┼────────┼────┼─────────────┤
│ 1950.12│ 诗 │赈灾 │ 张 竞│上海解放日报 │
├─────┼───┼────────┼────┼─────────────┤
│ 1951 │ 诗 │游 庆 │ 张子跃│上海青年报 │
├─────┼───┼────────┼────┼─────────────┤
│ 1951 │ 散文│从工作中培养兴趣│ 张自若│展望周刊 │
├─────┼───┼────────┼────┼─────────────┤
│ │ │ │ 车 夫│获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汇演│
│ 1956.9 │ 戏曲│东北沟 │ (合作)│三等奖 │
├─────┼───┼────────┼────┼─────────────┤
│ 1956.11│ 歌剧│盼天明 │ 桑 田│山东人民出版社 │
├─────┼───┼────────┼────┼─────────────┤
│ 1956 │ 小说│交易 │ 野 葵│山东人民出版社 │
├─────┼───┼────────┼────┼─────────────┤
│ 1953 │ 小说│鬼算盘 │ 野 葵│山东人民出版社 │
├─────┼───┼────────┼────┼─────────────┤
│ 1957 │ 诗 │我劝妈妈休息 │ 徐 笑│前哨月刊 │
├─────┼───┼────────┼────┼─────────────┤
│ 1958 │ 诗 │儿歌八首 │ 徐 笑│河北日报 │
├─────┼───┼────────┼────┼─────────────┤
│ 1963.5 │ 曲艺│一小点儿 │ 车 夫│曲艺、农村读物出版社 │
├─────┼───┼────────┼────┼─────────────┤
│ │ │ │ 关 涛│ │
│ 1965.6 │ 曲艺│找书记 │ (合作)│山东人民出版社 │
├─────┼───┼────────┼────┼─────────────┤
│ 1965.11 │ 曲艺│我的家 │ 关 涛│山东群众演唱、山西文化转载│
├─────┼───┼────────┼────┼─────────────┤
│ │ │ │ │群众艺术刊登、农村读物出版│
│ 1965 │ 话剧│红松 │ 车 夫│社 │
├─────┼───┼────────┼────┼─────────────┤
│ │ │ │ 赵延君│ │
│ 1966 │ 曲艺│夸五好 │ (合作)│大众日报 │
├─────┼───┼────────┼────┼─────────────┤
│ 1966 │ 戏曲│回门新曲 │ 封玉斗│山东文学第二期 │
├─────┼───┼────────┼────┼─────────────┤
│ 1981.11│ 诗 │走娘家 │ 李全仁│山东农村大众报 │
├─────┼───┼────────┼────┼─────────────┤
│ 1982.5 │ 小说│认亲 │ 李圣元│中国聋人杂志第三期 │
├─────┼───┼────────┼────┼─────────────┤
│ 1983 │ 散文│不熄的灯火 │ 李圣元│中国聋人杂志第五期 │
├─────┼───┼────────┼────┼─────────────┤
│ 1983.3 │ 散文│杏花报春 │ 李圣元│中国聋人杂志第二期 │
├─────┼───┼────────┼────┼─────────────┤
│1983.7 │ 诗 │心歌万里唱出来 │ 王清炎│广西文学 │
├─────┼───┼────────┼────┼─────────────┤
│1983 │ 散文│家乡的小路 │ 支英琦│山东教育 │
├─────┼───┼────────┼────┼─────────────┤
│1984.4 │ 散文│访绣川 │ 李圣元│泉城月刊 │
├─────┼───┼────────┼────┼─────────────┤
│1984.4 │ 小说│勺子头的喜剧 │ 颜廷之│泉城月刊 │
├─────┼───┼────────┼────┼─────────────┤
│1984.4 │ 小说│娘的微笑 │ 颜廷之│泉城月刊 │
├─────┼───┼────────┼────┼─────────────┤
│1985 │ 报告 │歧途 │ 李圣元│山东青年 │
│ │ 文学 │ │ │ │
└─────┴───┴────────┴────┴─────────────┘
第五节 电 影
电影在历城兴起较晚,民国20年(1931年)在董家庄曾放映无声电影《苦孩子》。解放后,省、市机关、厂矿、
部队不定期地到历城农村放映。1955年上半年,山东省电影直属一小队(女子队) 下放到历城,至1966年,全县共有
9个放映队在全县范围内巡回放映。
“文化大革命”初期,大部分影片被视为“毒草”禁映。1968年秋,开始上映钢琴伴唱《红灯记》,后陆续放
映“革命样板戏”。1972年历城中队改为电影管理站后,开始发展集体性质的社办电影队。先后在大龙堂、姚家、
遥墙、邵而、华山、吴家堡、西营、高而和董家13处人民公社建立电影队。一批厂矿、学校也办起了电影队和电影
俱乐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电影事业迅速发展。1978年国家投资70万元在洪家楼
建成历城影剧院1座,内设1349个座席,东风座机、立体电影及冷暖设备等。1979~1985年演出放映11053场次 (其
中电影放映11011场)。1981年后,历城县又先后建起4座影剧院。1985年底全县有影剧院5座,座席5076个。1980年
4月, 成立了历城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4年,仲宫区出现第一个户办电影放映组。1985年4月,撤销仲宫、柳埠
、孙村、董家、英雄山、港沟6个国家办的电影队,唐王队下放到镇。同年先后建立历城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仲宫、
董家两个分公司。
历城县电影放映统计表
┌────┬─────┬──────┬─────┬──────┐
│ │ 工作日│ 场次 │ 收入(元)│ 观众(人次)│
├────┼─────┼──────┼─────┼──────┤
│ 1955 │ 635 │ 635 │ 28058 │ 787100 │
├────┼─────┼──────┼─────┼──────┤
│ 1957 │ 648 │ 1264 │ 43000 │ 903000 │
├────┼─────┼──────┼─────┼──────┤
│ 1960 │ 包场 │ 5422 │ 107000 │ 7343000 │
├────┼─────┼──────┼─────┼──────┤
│ 1965 │ 2900 │ 3376 │ 9000 │ 3709000 │
├────┼─────┼──────┼─────┼──────┤
│ 1976 │ 2864 │ 6525 │ 123695 │ 9655860 │
├────┼─────┼──────┼─────┼──────┤
│ 1980 │ 9293 │ 15003 │ 498000 │ 22523000 │
├────┼─────┼──────┼─────┼──────┤
│ 1983 │ 5040 │ 9049 │ 311393 │ 10324997 │
├────┼─────┼──────┼─────┼──────┤
│ 1985 │ 3578 │ 5152 │ 157203 │ 5109591 │
└────┴─────┴──────┴─────┴──────┘
1985年历城县放映单位统计表
┌─────┬───┬─────────┬─────┬─────┐
│ 性 质│数 目│ 机 型 │ 活动范围│ 完成场次│
├─────┼───┼─────────┼─────┼─────┤
│集镇影院 │ 4 │GD—35 FL—35 │ 镇驻地│ 1384 │
├─────┼───┼─────────┼─────┼─────┤
│乡镇办 │ 9 │FL—16 │ 本 镇│ 1849 │
├─────┼───┼─────────┼─────┼─────┤
│村办 │ 16│FL—16 │ 本 村│ 905 │
├─────┼───┼─────────┼─────┼─────┤
│厂办 │ 1 │FL—16 │ 本 厂│ 26 │
├─────┼───┼─────────┼─────┼─────┤
│校办 │ 2 │FL—16 FL—8.75 │ 本 校│ 20 │
├─────┼───┼─────────┼─────┼─────┤
│户办 │ 14│FL—16 FL—8.75 │ 本 村│ 291 │
├─────┼───┼─────────┼─────┼─────┤
│国办队 │ 7 │F16 │ 全 县│ 677 │
├─────┼───┼─────────┼─────┼─────┤
│合计 │ 53│ │ │ 5152 │
└─────┴───┴─────────┴─────┴─────┘
第三章 图 书
第一节 发 行
县境内图书发行业,明、清时期已有较大的发展。同治年间的山东书局是设在历城的第一家官办发行机构。光
绪三十三年(1907年)商务印书馆在县城设立分馆,出现了第一家民族资本开设的新式书店。至清朝末年(1911年),
县城有书店60家,多为经营木版古、旧书及碑帖、字画、笔墨文具,还有的兼营古玩珠宝等。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新书业应运而生。民国2年(1913年),由教育界人士集资创办的教育图
书社开业,民国8年(1919年) 山东第一家推销进步书刊的齐鲁书社设立。1924年前后,上海书局、大东书局相继在
县城内设立分局,以后又陆续成立了东方书社、北洋书社等。1929年县城迁王舍人庄前,书店达60多户, 但多为零
星私营书店、书摊。1946年7月设新华书店历城支店。建国后,全县图书发行主要由县新华书店承担。1952年销售图
书 243878册,额值46487元。1956年后,历城相继设立董家、唐王、十六里河、西营、绣川、高而、孙村、大龙、
北园、 姚家、柳埠11处供销社图书销售点。1959年销售图书1376891册,额值200061元。1967年后历城图书发行由
历城新华书店(驻洪家楼)、王舍人庄、郭店、仲宫门市部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现了一批集体、个体
书店和售书点。1985年,全县形成了以县新华书店为主体兼有集体、个体书店、书摊等多种形式的图书发行新格局
。全县有新华书店洪家楼、仲宫、郭店门市部、机关服务部(县店内)和批发部(县店内)15处,集体发行网点13处,
个体售书点24处。销售图书3988329册,额值1681288元,平均每册0.42元,全县人均购书2.66元。
附:《历城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表》
历城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表
┌────┬────┬────┬──────┬────┬────┬───┐
│ 年 度│金额(元)│占总额%│利润总额(元)│利润率%│从业人数│ 备注│
├────┼────┼────┼──────┼────┼────┼───┤
│ 1951│30000 │23.3 │2600 │8.67 │ 3 │ │
├────┼────┼────┼──────┼────┼────┼───┤
│ 1953│46335 │6.9 │2500 │5.46 │ 8 │ │
├────┼────┼────┼──────┼────┼────┼───┤
│ 1956│89593 │32.8 │1913 │2.14 │ 9 │ │
├────┼────┼────┼──────┼────┼────┼───┤
│ 1958│170328 │26.4 │4916 │2.88 │ 11 │ │
├────┼────┼────┼──────┼────┼────┼───┤
│ 1960│288774 │75.8 │9904 │1.44 │ 20 │ │
├────┼────┼────┼──────┼────┼────┼───┤
│ 1962│139314 │7.7 │7000 │5.03 │ 11 │ │
├────┼────┼────┼──────┼────┼────┼───┤
│ 1964│223798 │2.3 │20800 │8.99 │ 11 │ │
├────┼────┼────┼──────┼────┼────┼───┤
│ 1966│310554 │29.5 │24363 │7.85 │ 14 │ │
├────┼────┼────┼──────┼────┼────┼───┤
│ 1968│335553 │39 │11941 │3.56 │ 14 │ │
├────┼────┼────┼──────┼────┼────┼───┤
│ 1970│155816 │44 │1891 │1.21 │ 14 │ │
├────┼────┼────┼──────┼────┼────┼───┤
│ 1972│244728 │35.4 │7777 │3.17 │ 13 │ │
├────┼────┼────┼──────┼────┼────┼───┤
│ 1974│251168 │41.3 │14232 │5.67 │ 16 │ │
├────┼────┼────┼──────┼────┼────┼───┤
│ 1976│401477 │32 │35173 │8.76 │ 19 │ │
├────┼────┼────┼──────┼────┼────┼───┤
│ 1978│521469 │22 │40386 │7.74 │ 26 │ │
├────┼────┼────┼──────┼────┼────┼───┤
│ 1980│817180 │14.5 │73790 │9.03 │ 29 │ │
├────┼────┼────┼──────┼────┼────┼───┤
│ 1982│944225 │15.6 │59477 │6.30 │ 33 │ │
├────┼────┼────┼──────┼────┼────┼───┤
│ 1984│1209657 │45.7 │62420 │6.80 │ 33 │ │
├────┼────┼────┼──────┼────┼────┼───┤
│ 1985│1681288 │34.8 │110427 │6.57 │ 33 │ │
└────┴────┴────┴──────┴────┴────┴───┘
第二节 借 阅
民国8年(1919年) 在王舍人庄设历城县图书馆,藏书约3000册。民国21年山东省民众教育馆在祝甸实验区办事
处设图书室,藏书5737册,供本实验区读者借阅。1933年县民众教育馆在董家乡办过图书阅览室,订有《申报》、
《益世报》、《华北新闻》等,供当地群众阅览。
1951年建立县人民文化馆,有书千余册。1955年,文化馆设图书阅览室,藏书3000余册,订有7种报纸,20余种
刊物,有图书管理员3人。
1959年3月建立县图书馆, 藏书15000册左右。全县建立95处借书站。 1963年县图书馆撤销, 借阅任务分别由
两个文化馆担负。第一文化馆藏书2万余册,第二文化馆藏书1.3万余册。 1966年,全县建立205处图书流通站,年
流通图书达4862册次, 到馆读者15574人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图书全部封存,直至1970年开始清
理图书,逐步恢复借阅。
1985年两馆共藏书64672册,持证读者725人,集体借书单位190个。
第四章 档 案
第一节 管 理
建国后1951年县委建立档案室后, 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1958年9月,县档案馆开始进行档案收集、整理工
作。1966年前,先后将7388份档案接收进馆,馆藏36个全宗, 5599卷,各种资料1335册。1979年后相继接收县人委
全宗档案800卷。原由民政局保管的土地档案(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审定阶级成分办公室的“阶级成份审定表”以
及人口普查等专门档案2313卷(册)入馆收藏。1984年接收了原东风铁矿科技档案500盒; “学大寨” 工作团、处理
查抄财物办公室各种档案105卷。1985年接收土地承包合同57274份。 同年 3月份起,建起了照片档案。1959~198
5年曾对馆内档案进行过多次系统整理。自1962年起在全县厂矿企业,建立科技档案室与专门档案室。 1964年起又
在全县社队建立档案室855处,立卷2479个。为改善档案管理条件,1984年在县机关建造方型防震馆库1座,建筑面
积1350平方米。
1985年馆内有50个全宗,各种档案15918卷(盒、册) 。其中建国前革命历史档案有3个全宗,135卷;建国后文
书档案45个全宗,12922卷;专门档案 2313卷(册);科技档案2个全宗,603盒(包括机械设备、地质水文资料蓝图
6300张) ;照片档案81盒,照片6825张,底片8394张;各种图书资料1万册。
第二节 利 用
60年代初,档案馆以提供阅览、介绍目录、编写参考资料等方式为有关方面服务。1966年遵照中共中央、国务
院保护档案的指示,档案资料全部封存,其中核心档案转移保存。1976年以后,馆藏不断丰富,检索手段不断完善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1980~1985年,接待7954人次,提供查阅各类档案资料 9509卷(册) 次,复制(印)档案材
料原件3681页。档案馆还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1958年以来,共编文件汇集、资料汇编38种、130万字,印发982
0份。《历城历年征用土地数字汇集》曾在国家档案局举办的全国档案编研展览会上展出,获得好评。
第五章 新闻 广播
第一节 通讯报道
历城新闻报道队伍主要是1956年在县广播站、《历城县报》兴办后发展起来的。当时有骨干通讯员27人, 一般
通讯员73人,年平均投稿1千多篇,采用率为60%以上。
1978年, 县革委成立新闻报道组, 通讯联络和组稿任务由县革委秘书兼任,1980年移交县委宣传部, 成立中
共历城县委报道组,设专职1人。1981年《济南农民报》 创刊,县、乡镇通讯报道力量加强。1985年县委报道组设
专职4人,13处乡镇均配备专职报道员,县直35个部门配备兼职报道员136人。 1980~1985年,每年举办通讯员培训
班3—5期, 先后培训通讯员300余人次。在市以上新闻单位年均投稿2000余篇,采用1541篇。1980年后,获市级奖
通讯员12人。其中周长凤、王庆利采写的《大槐树下的故事》获全国农民报系统新闻三等奖,获全省新闻二等奖。

县广播站编播人员所采稿件,1985年被山东、济南广播电台和报社采用 256篇。编播人员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
记者。
第二节 县 报
《历城县报》于1956年1月10日创刊,系中共历城县委机关党报,设有2名副主编, 5名工作人员, 版面为8开
4版,周刊,共出刊97期。后改为4开2版,5日刊。1957年11月15日出至26期时暂时停刊。 1958年国庆节复刊,版面
改为4开4版,3日刊,内容除转摘中央省报重要新闻外,重点反映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设有“时
事”、“合作化后好处说不完”、“工作意见”等专栏,共出刊384期,于1960年11月停刊。
第三节 广 播
1956年建历城县广播站,配有TY1000/250型广播机1台,日本产“西仓”录音机2部, 简易机房、播音室各1间
。1958年全县建起6处放大站,全县播通率达到30%。 1970年全县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全县行政村播通率达到97.
5%,喇叭入户率达90%,共有各种喇叭16万只。全县16处放大站共有广播信号线路176.1双线公里,通往各管理区
和行政村的馈送线共有2967公里。到1985年县广播站和各乡(镇)已有扩大机14台,功率8千瓦,设备完好率达到全省
先进水平。
广播内容:除转播中央、省、市电台的重要节目外,主要反映本县情况和经验。1978年后, 自办节目逐步增加
到6个,即“历城新闻”、“理论学习”、“科技知识” 、“为听众服务”、“文娱演唱”等。广播时间由建站初
期日播3小时增加到日播3次8小时。
第四节 电 视
历城电视收看始于70年代, 到1985年全县拥有各种黑白电视机45000多台,彩色电视机450台左右,电视投影机
61部,录像放映点20多个。
历城距省、市电视台较近,电视覆盖率达80%。为解决南部山区村庄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1984年投资52万元,
先后在西营、仲宫、柳埠建起4座电视差转台,使近20万群众能较好地收看1—3套电视节目。柳埠镇还建立了卫星地
面接收站,能直接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
第六章 县志编纂
有史以来,历城曾9次修志,成书印行6部,遗存初稿3部。
明朝崇祯年间《历乘》的编写为历城县志创修之始。《历乘》是由县内士绅刘敕半年时间修成的,于崇祯七、
八年间刻版印行,该志列18卷(18纲) ,119目。时隔五年,由安徽祈门调任历城知县的宋祖法又邀历城士绅叶承宗
重辑《历城县志》。自崇祯十三年(1640年) 三月中旬至八月初,仅130余日,即完稿开印,该志12纲,49目,共16
卷。清朝初年,历城知县李师白重修《历城县志》,凡例、篇目、编次均一仍其旧,仅在人物志等部分纲目中略加
增补,对个别讹错作了订正。乾隆年间,历城知县胡德琳又主修《历城县志》,两年多完稿,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
)刊印,从开局到出书历5年时间。 该志体例较为完备,征引博洽,记事详赡而不芜杂,成为志书中纂辑派的代表作
。后世硕学之士梁启超在其《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一书中,亦将该书举为佳志。
自鸦片战争至清末民初,历城又3次修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山东通志》 在历城开局编修,通志局内
的历城籍人士论及本县志书已有130年失修,深惧文献日湮而无资考证,拟借通志兴修之机,作续修县志之举。于是
在通志局内附设历城县志局,山东通志局提调毛承霖任县志监修,张子述、王维言、余士干、周襄任分纂,此外还
有采访、庶务19人,全系历城籍人。正在调取案卷,分门编辑之际,辛亥革命爆发,仓促将收集的资料辑成县志稿
10余册,随后停手。
民国初期,在清末志稿基础上,由邑中耆绅张振卿任监定,毛承霖任总修,重新纂修《续修历城县志》,前后
有33人参入,于民国13年(1924年)秋完稿,九月开印。 因军阀混战,时局动荡,至民国15年8月装订成书。同年,
历城县实业局长孙宝生主编《历城县乡土调查录》,1年后成稿,民国17年1月出版。该书共28章,78节,已具县志
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 1961年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选调8名工作人员组成县志编纂办公室, 同年6月写出《历城概
况》、《历城党史草稿》,10月编出《历城县人民革命斗争史》、《历城建设》和《大事记》。1962年县志初稿草
成,志办人员陆续调离。 该稿有6篇、19章、78节。虽因时间仓促、资料不备,内容和体例都比较粗疏,但也为新
的历城县志的编修打下一定基础。1982年,在全国再次出现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热潮中,历城县又着手编写新的
《历城县志》。当时因机构不健全,人员不齐备,只做了些宣传发动、资料搜集工作。1984年以来,机构逐步健全
,人员陆续齐备,新县志的编写工作走上正轨。1985年,编印了《历城县概况》。全县53个县志承编单位组建了修
志班子,开始进行第九次《历城县志》的编纂。

第二十七篇 卫 生
第一章 机 构
第一节 行政机构
历城县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自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先后由省巡警总局、巡
警厅、公安局、警察署及社会局等机构设科管理。主要职责为妓女检验、 禁烟、清道、预防注射等。县境解放区1
944年9月建立历城县抗日民主政府, 由教育科兼管卫生工作,后由县政府秘书室兼管。 1946年历城卫生工作由泰
安专署卫生科管理,1948年由县政府民政科兼管。
1951年12月历城县政府设立卫生科,在历城实验卫生院办公,1958年迁至县政府院内。 1960年改为历城县卫生
局,1972年9月改称历城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卫生组,1976年3月恢复历城县卫生局。1985年卫生局设人秘股、
业务股和服务股,管理全县6处专业机构,15处医疗机构,卫生工作人员 1264名。
第二节 医疗机构
县卫生院 民国35年(1946年) 在王舍人庄设立,工作人员7名,病床50张。民国37年9月县城解放,该院撤销。

县人民医院 前身为北京公共事业实验卫生院。1950年改为山东省历城县实验卫生院,设医疗股、防疫股和妇
幼保健股。1952年该院行政领导归属县政府。1956年改为历城县人民医院,1961年迁驻仲宫。设内科、外科、妇产
科、化验、放射、药房等科室。工作人员39名,病床39张。1973年至1985年设柳埠、邵而、董家、港沟4处分院。
县人民医院洪家楼门诊部 原名历城县政府机关医疗室,1947年冬设立,有卫生人员4名。1949年改为县机关门
诊所,增加医生4名。1980年改为县人民医院洪家楼门诊部。
县卫生防疫站 原名县防疫工作委员会,1952年设立,工作人员5名。 1956年改称县卫生防疫站, 工作人员增
至9名。1985年有工作人员39名。设防疫科、地方病科、检验科、食品卫生科、卫生资料科、卫生宣传科、后勤科和
办公室8个科室。
县妇幼保健所 建国初期妇幼保健工作由县实验卫生院妇产科兼管。 1954年设立妇幼保健所, 工作人员5名
。1979年开设计划生育指导门诊,1985年设儿童保健门诊。全所工作人员19名。
县皮肤病防治站 原名县麻风病防治站,1956年设立,工作人员3名。 1958年迁至西营区涝洼村设麻风病康复
村, 工作人员5名,设医疗、化验、病房、药房、食堂等科室。 同时设立麻风村委员会。1974年改为县皮肤病防治
站。 1985年工作人员6名。
县结核病防治所 1977年前结核病防治工作由县卫生防疫站兼管。1978年设县结核病防治所,工作人员5名。1
980年各公社卫生院设专职或兼职防痨医生。
县药品检验所 1980年11月设立,1985年有工作人员3名。
另外,县属乡镇卫生院9处(即锦绣川乡、高而乡、彩石乡、西营镇、唐王镇、遥墙镇、孙村镇、十六里河镇和
仲宫镇卫生院)、历城县卫生学校一处。
附:《历城县建国后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发展情况表》
历城县建国后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发展情况表
┌────┬───┬───┬────┬───────────────────────────────
──────────────────────────────────────────────────
┬─┬──┬───┐
│ │ │ │ │ 人 员 数

│ │ │ │
│ │机 │床 │ │

│ │ │ │
│统计娄 │构 │位 │ │ 卫生技术人员

│其│ │ │
│ │ │ │ ├────┬──┬───┬───┬──┬──┬──┬──┬───
┬───┬───┬───┬───┬──┬───┬──┬──┬──┬──┬──┬──┬──┬─┬───
┤ │ │ │
│ │数 │数 │总 │ │ │ │ │ │ │ │ 其│
│ │ │ │中 │西 │ │其 │其 │ │中 │西 │ │妇 │ │其他
│他│管 │ 工 │
│ │ │ │ │ │ 中│ 西 │ 护 │ 中│ 西│ 检│ │中
│西 │护 │助 │ │ │检 │ │ │护 │ │ │检 │保 │中│初级
│技│理 │ 勤 │
│年度 │个 │张 │计 │ 合 │ 医│ 医 │ │ 药│ 药│ 验│ 他│
│ │ │ │药 │药 │ │他 │他 │ │药 │药 │ │ │医│
│术│人 │ 人 │
│ │ │ │ │ │ │ │ │ │ │ │ 技│医
│医 │ │产 │ │ │验 │ │ │理 │ │ │验 │接 │ │卫生
│ │ │ │
│ │ │ │ │ 计 │ 师│ 师 │ 师 │ 师│ 师│ 师│ │士
│士 │士 │士 │剂 │剂 │士 │技 │中 │ │剂 │剂 │ │生 │学│
│人│员 │ 员 │
│ │ │ │ │ │ │ │ │ │ │ │ 师│
│ │ │ │士 │士 │ │士 │医 │员 │ │ │员 │员 │徒│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 │员 │ │ │ │人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 │ │
├────┼───┼───┼────┼────┼──┼───┼───┼──┼──┼──┼──┼───
┼───┼───┼───┼───┼──┼───┼──┼──┼──┼──┼──┼──┼──┼─┼───
┼─┼──┼───┤
│ 1949│ 1 │10 │ 543 │ 534 │ │ 1 │ │ │ │ │ │ 1
│4 │ 6 │1 │ 1 │ │ │ │513 │ │2 │ │ │ │ │5
│ │5 │4 │
├────┼───┼───┼────┼────┼──┼───┼───┼──┼──┼──┼──┼───
┼───┼───┼───┼───┼──┼───┼──┼──┼──┼──┼──┼──┼──┼─┼───
┼─┼──┼───┤
│ 1952│ 43 │20 │ 589 │ 534 │ │ 2 │ │ │ │ │ │344
│17 │21 │9 │ 69 │ │ │ │ │ │5 │ │ │6 │ │61
│ │47 │8 │
├────┼───┼───┼────┼────┼──┼───┼───┼──┼──┼──┼──┼───
┼───┼───┼───┼───┼──┼───┼──┼──┼──┼──┼──┼──┼──┼─┼───
┼─┼──┼───┤
│ 1957│ 124 │49 │ 1592 │ 1527 │ │ 2 │ │ │ │ │ │155
│47 │31 │11 │ 108 │ │ │ │ │ │22 │ │ │975 │ │176
│ │62 │3 │
├────┼───┼───┼────┼────┼──┼───┼───┼──┼──┼──┼──┼───
┼───┼───┼───┼───┼──┼───┼──┼──┼──┼──┼──┼──┼──┼─┼───
┼─┼──┼───┤
│ 1962│ 244 │283 │ 1052 │ 978 │ │ 24 │ │ │ 1 │ │ 1 │355
│164 │41 │26 │ 46 │21 │ │ 15│ │16 │ │ │ │7 │ │261
│ │53 │21 │
├────┼───┼───┼────┼────┼──┼───┼───┼──┼──┼──┼──┼───
┼───┼───┼───┼───┼──┼───┼──┼──┼──┼──┼──┼──┼──┼─┼───
┼─┼──┼───┤
│ 1965│ 230 │402 │ 1066 │ 993 │ │ 41 │ │ │ 2 │ 1 │ │305
│180 │41 │28 │ 53 │19 │ 9 │ 10│ │ │59 │ │ │ │ │245
│ │51 │22 │
├────┼───┼───┼────┼────┼──┼───┼───┼──┼──┼──┼──┼───
┼───┼───┼───┼───┼──┼───┼──┼──┼──┼──┼──┼──┼──┼─┼───
┼─┼──┼───┤
│ 1970│ 83 │313 │ 959 │ 881 │ 8 │ 42 │ │ │ 3 │ 3 │ 2 │222
│181 │102 │29 │ 62 │36 │ 11 │ 13│ │15 │ │ │ 7 │ │ │145
│ │54 │24 │
├────┼───┼───┼────┼────┼──┼───┼───┼──┼──┼──┼──┼───
┼───┼───┼───┼───┼──┼───┼──┼──┼──┼──┼──┼──┼──┼─┼───
┼─┼──┼───┤
│ 1975│ 52 │455 │ 1178 │ 948 │ │ 82 │ │ │ │ │ │154
│186 │133 │46 │ 43 │94 │ 35 │ 23│ │ │ │ │ │ │ │152
│ │79 │151 │
├────┼───┼───┼────┼────┼──┼───┼───┼──┼──┼──┼──┼───
┼───┼───┼───┼───┼──┼───┼──┼──┼──┼──┼──┼──┼──┼─┼───
┼─┼──┼───┤
│ 1980│ 39 │448 │ 1051 │ 829 │ │ 112 │ │ │ 15│ 3 │ 2 │54
│197 │150 │14 │ 38 │51 │ 45 │ 13│ │34 │ │ 20│ 5 │ │ │76
│ │77 │145 │
├────┼───┼───┼────┼────┼──┼───┼───┼──┼──┼──┼──┼───
┼───┼───┼───┼───┼──┼───┼──┼──┼──┼──┼──┼──┼──┼─┼───
┼─┼──┼───┤
│ 1985│ 55 │603 │ 1264 │ 1067 │ 26│ 175 │ 16 │ 8 │ 13│ 6 │ 4 │74
│228 │181 │16 │ 38 │65 │ 51 │ 61│ 2 │30 │ 7 │ 6 │ 2 │ │ │58
│ │74 │123 │
└────┴───┴───┴────┴────┴──┴───┴───┴──┴──┴──┴──┴───
┴───┴───┴───┴───┴──┴───┴──┴──┴──┴──┴──┴──┴──┴─┴───
┴─┴──┴───┘
第二章 医 疗
第一节 中 医
清末医病主要靠中医。医者多系挂牌行医,坐堂应诊或串乡出诊,也有不少药铺(店)聘请坐堂医生应诊卖药的
。县内中医比较著名的有:潘广珺、商家村人,能攻善补,精于内妇眼科。晚年著有《眼科、内科治疗心法》、《
温病治疗大法》。饶化龙,柳埠村人,小儿科名家,善以解表透疹,配以牛黄清心。著有《小儿麻疹记录》、《斑
疹医疗》。雷景春,港沟人,中医外科,善疗疮疡,自拟奇命汤,用于痈肿初期,疗效不亚于仙方活命饮。
民国初,上述名医多入暮年,后起之秀辈出。较出名的有:刘书田,天晴峪人,善用二陈逍遥方治疗疑难杂症
。王汝恒,二仙村人,惯用紫苏治疗外感症,得心应手。金茂鑫,仲宫人,主治躁狂症,善用生铁落饮、礞石滚痰
丸,后又拟柴胡龙牡汤,重用大黄祛邪,以收祛邪安神之效。段崇美(女),罗而庄人,善疗痈疽疔疮之阴症,以外
敷膏丹为主。商逢太,邵而村人,针灸治疗小儿夜尿、成人脱肛,疗效显著。
建国后,中医界由个体分散状态转向联合。1952年全县个体医务工作者和私营药铺(店)组成了10处联合诊所,
中医事业出现新的进展。1955年县卫生院设中医科门诊(兼针灸),1958年各卫生院设立中医门诊。1979年县人民医
院正式设立中医病床,中医临床从师承学术派系演变为全面学习,取历代各家所长,并以现代医学知识对照临床,
明确诊断。至1985年五代世医潘庆翱 (副主任医师) ,对中医医术兼收并蓄,治疗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有丰富经验
,擅长治疗慢性咽炎,对早期肝硬化腹水病人也有较成熟的治疗方法。1969年新医疗法在历城兴起,在针灸的基础
上发展了经络学说,采取埋线疗法、耳针、电针等治病,针刺治疗胆结石效果尤佳。在病房治疗方面,以四诊合参
施治为主,治疗率不断提高。除能医疗一般疾病外,还能以补气升提法治疗子宫脱垂,以补血健脾法治疗营养不良
性闭经等症,以舒肝健脾或利湿清泻肝胆治疗黄疸性肝炎,以育阳止血法治疗脑血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以
活血化瘀或温阳补肾法治疗冠心病。另外,对胆肾结石、癫痫、不孕症、宫外孕、经带病等,多数医生能掌握规范
的理法方药,沿用四诊八纲并借助于检验、透视、心电图现代化手段进行辩证施治。县人民医院中医病房从1979年
至1985年收治住院病人好转率达90%。1985年,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48人中,有中医人员12人。
第二节 西 医
西医传入历城始于民国13年(1924年) 。东郊曲家村孙汉臣于民国8年到烟台毓璜顶医院学习,民国13年回家开
设诊所,用西医治病,带徒弟数人。民国18年,西营杨承先在民国政府山东陆军医院及济南红十字医院工作,是年
回西营开设诊所。随后西医相继增多,至民国37年,全县共有西医内科医生 25名,外科医生1名。
建国后,医疗事业逐渐兴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50年代能处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救工作。 1961年
县人民医院抢救危重病人127例,其中有急性尿毒症、小儿中毒脑炎、各种休克、中度农药中毒等。1962年县人民医
院儿科治愈12例将要窒息的白喉病患儿。1966年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合理的规章制度被破坏,卫生战线
曾处于混乱状态,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 1984年县门诊部曾抢救1例外伤性心源性心跳停止10分钟的病人, 复苏转
院。邵而分院抢救昏迷4天的产后感染性休克病人获得成功。1985年全县内科抢救危急病人1521人次。
西医外科,50年代即能做剖腹探查、截肢、剖腹产、取异物、囊肿切除、胆结石、乳腺炎、痈疖等手术。1963
年县人民医院能做胆囊切除、胆总管12指肠吻合、胃空肠吻合、乳腺癌根治、子宫全切除等手术。1966年进行了手
部整形术,1972年进行了纵隔肿瘤摘除术。 1976年收治唐山震区骨折伤病员120人,重伤员占50%,全部康复出院
。1978年进行了食道癌切除术,1982年进行了普通颅脑外科手术2例。1985年县人民医院收住院病人621人次,治愈
率为 79.4%,好转率11.9%,病死率仅占1.1%。
五官科,60年代县人民医院能治疗一般耳鼻喉眼疾。80年代能做乳突、上颌窦根治、扁桃腺摘除术、鼻中隔纠
正等。设有台钻、高速牙钻、食道倒光镜等器械。
医院护理,县人民医院于50年代设病床39张,护士11人。70年代,分配到县内护校毕业生逐渐增多,全县实行
护士值班制,对危重病人采取分级护理。80年代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输液、输血、灌肠、外伤换药、各种穿刺技术
。至1985年全县有各级护理人员181人,设病床603张。
80年代涌现了一批优秀医务工作者。副主任医师张景培,擅长外科,对手术瘢痕畸形整修、游离肌腱移植和拇
指自造术等有较高的医疗水平。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副主任医师卫敏行,经验丰富并撰写和翻译了不少医学资料。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为促进中西医相互学习,1951~1953年举办了5期中医进修班,130名中医学习了西医理论及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955年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经常组织中西医会诊。1958年广大西医工作者响应党中央“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
的新药学”的号召,普遍学习了中医针灸及中医药理论知识。1960~1962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营养不良水肿、小儿营
养不良性贫血、子宫脱垂、营养不良性闭经症等224例,治愈率达95.9%。1964年县麻风病康复村以化学药物和早
晚以黄酒冲服蜈蚣散治疗麻风病人,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细菌形态指数和密度指数均较常疗同期下降20%。1972
年县防疫站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收到良好效果。1974年县人民医院柳埠分院以针麻作甲状腺切除术15例。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泌尿系统结石、肝炎、子宫脱垂、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病、宫外孕等取得良
好疗效。1979年以来,至1985年,卫生系统进一步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长期并存
的指示精神,各自保持自己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第四节 医疗器械
清末民初,县医界多为个体行医,没有器械。建国后,1950年县实验卫生院做手术用汽灯照明。 1968年开始有
计划地配备x光机。1978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县内医疗器械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精密仪器发展
较快。1980年全县有30mA—300mA不同型号的X光机20余台。1985年,县人民医院医疗器械200—500元的15件,500—
1000元的19件,1000—5000元的24件,5000—10000元的11件,万元以上的6件。各乡(镇)卫生院普遍设有x光机、心
电图机、显微镜、电冰箱等。部分单位有B超诊断仪和恒温培养箱、万能手术床等。
医疗器械购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卫生单位增收节支的自筹资金,其次是卫生事业费有计划地购置和上级业务部
门直接给予器械装备。
附:《1985年全县主要医疗设备统计表》
1985年全县主要医疗设备统计表
┌────────┬────┬─────┬────────┬────┬──────┐
│ 仪 器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 仪 器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
├────────┼────┼─────┼────────┼────┼──────┤
│心电图机 │ │ 15 │超声波洗涤器 │ │ 1 │
│ │ 台 │ │ │ 台 │ │
├────────┼────┼─────┼────────┼────┼──────┤
│心电监护仪 │ │ 1 │蒸馏器 │ │ 17 │
│ │ 台 │ │ │ 台 │ │
├────────┼────┼─────┼────────┼────┼──────┤
│超声波诊断仪 │ │ 5 │电冰箱 │ │ 42 │
│ │ 台 │ │ │ 台 │ │
├────────┼────┼─────┼────────┼────┼──────┤
│超声心动图仪 │ │ 2 │热风式电风速仪 │ │ 1 │
│ │ 台 │ │ │ 台 │ │
├────────┼────┼─────┼────────┼────┼──────┤
│手术显微镜 │ │ 2 │双球式大气采样器│ │ 4 │
│ │ 台 │ │ │ 台 │ │
├────────┼────┼─────┼────────┼────┼──────┤
│膀胱镜 │ │ 1 │射线巡测仪 │ │ 1 │
│ │ 台 │ │ │ 台 │ │
├────────┼────┼─────┼────────┼────┼──────┤
│纤维光束胃镜 │ │ 1 │晶体管闪烁辐射仪│ │ 1 │
│ │ 台 │ │ │ 台 │ │
├────────┼────┼─────┼────────┼────┼──────┤
│血液冷藏箱 │ │ 1 │超级恒温水浴箱 │ │ 1 │
│ │ 台 │ │ │ 台 │ │
├────────┼────┼─────┼────────┼────┼──────┤
│空调机 │ │ 2 │自动指示旋光仪 │ │ 1 │
│ │ 台 │ │ │ 台 │ │
├────────┼────┼─────┼────────┼────┼──────┤
│婴儿保温箱 │ │ 1 │片剂崩解仪 │ │ 1 │
│ │ 台 │ │ │ 台 │ │
├────────┼────┼─────┼────────┼────┼──────┤
│恒温培养箱 │ │ 16 │分光光度计 │ │ 2 │
│ │ 台 │ │ │ 台 │ │
├────────┼────┼─────┼────────┼────┼──────┤
│牙科治疗仪 │ │ 3 │激光刀 │ 台 │ │
│ │ 台 │ │ │ │ 1 │
├────────┼────┼─────┼────────┼────┼──────┤
│救护车 │ 辆 │ 7 │卧立式高压消毒器│ │ 13 │
│ │ │ │ │ 台 │ │
├────────┼────┼─────┼────────┼────┼──────┤
│综合手术床 │ │ 28 │高压锅炉 │ │ 1 │
│ │ 台 │ │ │ 台 │ │
├────────┼────┼─────┼────────┼────┼──────┤
│油泵牙科椅 │ 台 │ 6 │ │ │ │
│ │ │ │ │ │ │
└────────┴────┴─────┴────────┴────┴──────┘
第五节 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 1952年前,供给制人员医药费用全由公家负担。县公费医疗预防委员会于1952年12月建立,随即施
行干部公费医疗。公费金额为每人每月2万元(旧人民币) 。1952年县公费诊疗4207人次,1953年诊疗9131人次。 1
954年1月医疗公费改为每人每月1.5元(新人民币,下同),1957年每人每月1.4元。1964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者44
99人。1977年人均支出28.59元, 1980年人均支出50元。1982年1月,按标准实行包干管理办法。 1985年6月起,
除离退休干部及二等以上残废军人全部报销医药费外, 实行每人每月报销门诊固定医疗费2.50元,超出部分报销
70%,住院费在300元内者自负 20%,超出300元以上部分全部报销。
合作医疗 1969年至1970年,农村陆续实行了合作医疗。这是农村社员自愿互助互济的集体集资医疗形式,医
生从社员中挑选经培训后担任,俗称“赤脚医生”,经费由生产大队、 生产队和社员三方负担,每人每年3元至30
元不等。凡参加合作医疗者,在本大队就诊一律免费。各地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经费的使用和对医生的管理。
1974年各公社先后实行了社、队两级管理的合作医疗,从合作医疗经费中提取20%—30%作为住院者的医疗费用。
1978年“赤脚医生”更名为乡村医生,其报酬由原记工分变为从药费利润中支取和村镇(乡)补贴等办法。1981—1
982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队合作医疗相继停止,队办合作医疗演变为合医不合药等多种形式。1985年后多
数乡村医生对卫生室进行了医疗预防承包,也有少数变为个体行医者。
第三章 医 药
第一节 中 药
县境内野生药材有945种。 其中植物药822种,动物药123种。另有矿物及其它药9种。 人工培植中药材始于19
61年,引种移植于1964年。当时遥墙、唐王、董家等公社引种中药材320亩, 主要有白芍、牡丹、川芎、栝楼等26
个品种。1966年遥墙公社陈家岭大队种植药材36个品种,211亩。此后中药材生产扩大到6处公社,计2000亩。历城
县主要名特产中药有红玉杏、大货山楂、全蝎、地黄、酸枣仁等。全蝎最高年收购量达3600公斤。
建国前,历城医药商业货源主要靠济南供货,紧缺贵重药材从外地购进,一些野生药材就地收购或自己采集,
加工炮制。1952年后,对医药商品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按经济区划供应。设中药材收购供应站经营业务。当
时县内没有医药工业, 仅有几家工商一体的私营作坊自制少量膏丹丸散中成药。 1969年,济南军区炮兵司令部在
仲宫镇建起爱民制药厂, 医药工业开始起步。 1974年建起仲宫兽药厂,后更名为历城第二制药厂,1982年转产人
用药品。
第二节 西 药
1924年历城始用西药。1950年实验卫生院内设西医药房,药品数量百种,分片剂、粉剂、酊剂、合剂和针剂等
。1951年后,各卫生所、联合诊所及卫生院均以西药为主,县医院于1979年始有制剂加工。如四环素、土霉素、强
的松等片剂。还生产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1985年全县制药工业共生产大液体6万瓶,县内
各医疗单位购进西药966种,总值240万元。
第三节 药 政
建国前, 药政管理混乱。1951年建立县卫生科,由1人兼管药政工作,对药贩进加强了管理。1953年,开始对
游医药贩进行检查监督,不准无证行医卖药和高抬药价或卖假药。1963年县卫生局确定专人管理麻醉药品。1971年
后,药政工作步入正轨,有专人管理。1981年县卫生局内设专人负责药品管理法的贯彻执行,对药品销售者和生产
者的药品价格、质量、处方配伍、处方核算准确率加强了监督检查,同时加强了医药市场管理。
第四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清末至民国时期,农村缺医少药,山区更为严重。医家多系私办,药费昂贵,贫苦群众得病后无钱医治,常造
成传染病流行,危害人民生命。民国15年 (1926年)历城大旱,霍乱病流行于唐王、彩石、燕棚一带,疫情持续两月
之久,发病人数占疫村人口的10%。民国25年天花病有一次较大的流行,私人医生实行收费种痘预防,每颗收米1升
,民国35年县卫生院种痘2880人。
建国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加强疫情报告,实行分级管理。随着生物制品的发
展,每年接种7—9种预防疫苗。1950~1985年共接种生物制剂1800万人次。1980年以后对12岁以下儿童建立免疫卡
片,实行计划免疫。经过长期努力,至1984年,天花、霍乱、布鲁氏杆菌病、白喉、黑热病、脊髓灰白质炎等传染
性疾病已被消灭,斑疹伤寒仅为间断性数例发生,乙脑、伤寒、猩红热、麻疹、百日咳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病毒
性肝炎50年代发病率较低,60年代开始流行。 1977年发病率为49.5/10万,10岁以下儿童为多。1976年普遍加强
了隔离消毒,采血注射,实行一人一管制。在暴发点用丙种球蛋白对易感人群作预防注射或服中药预防,均达到积
极的效果。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甲状腺肿病 此病是历城发病最广, 患病人数最多的地方病。1975年和 1976年,对11个公社469个生产大队进
行普查,查出病人35089名,实查率 8.31%。从1976年起, 对病人采取以口服碘片、肌注碘油的治疗。治疗率为
74.53%。对发病区和饮用水含碘量低的地区给予碘盐供应,以碘盐防治,使病人逐步痊愈。1983年经复查, 患
病率为1.97%。7—14岁儿童生理性肿大率降至2%以下,达到了国家3%以下的控制标准。
布鲁氏杆菌病 农民称“羊翻”或“翻山病”,1957年在邵而区蛮子村查出首例“布” 病。1971年蔓延到15个
公社85个大队,病人747人,发病率为40.81/10万。1972年对140万只羊用猪Ⅱ号菌苗进行免疫,对 1087名患者进
行隔离治疗,治愈率达89.59%。 1981年治疗此病650例,痊愈 489例,痊愈率达75%,基本痊愈139例。
疟疾病 以间日疟为主。1963年发病率为105.38/万,高发病村发病率为 27.1%。 1966年前,除对发病期
病人进行治疗外,还对休止期病人进行治疗。主要服用扑疟奎和环氯呱,后改用乙胺嘧啶进行治疗。从1976年起预
防工作再次加强,病人改服疗效高的伯胺奎和乙胺奎,对往年病人休止期进行正规治疗,并在高发病村进行全民性
预防投药, 疟疾病得到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从 1982年以来,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达到中央规定的基本消
灭疟病的指标。
肝吸虫病 1976年调查,遥墙、吴家堡、华山、北园公社及东西郊的部分地区为病区, 共查127089人次,查出
患者1636人,病区平均患病率为1.29%。对患者均以血防——846药物驱虫治疗,治疗1627人,治愈率为94.77%

丝虫病 1957年在冷水沟和邵而村查出丝虫患者179人,平均阳性率7.56%。次年全县普查出患者6707人,先
后普查累计510391人,阳性率0.72%。超过1%的大队301个, 均给予海群生正规治疗。省市考核平均阳性率下降
到0.019%,全部降到1%以下,达到了基本消灭的指标。
流行性出血热病 1983年4月在英雄山公社石青崖发现首例病人, 县内前无此病。全县当年发病16例,死亡1例
。1984年发病64例,1985年发病 119例,死亡2例,发病类型属家鼠型,对该病除隔离治疗现症病人外,多次开展了
群众性灭鼠活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麻风病 1955年全县查出病人56例。1956年成立麻风病防治站,当年普查发现病人118例。 1958年在西营涝洼
村建立麻风村,入村隔离病人147名。 1960年全县普查368675人,确诊新发病人35名,对其进行了中西药结合或单
一治疗,90%的病人治愈康复。1971年12月麻风村撤销,此后新发病人,有传染性的多菌型病人住济南市腊山疗养
院治疗,其他病人由县皮防站负责治疗管理。
第三节 食品卫生
1978年历城设立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各公社卫生院设专人抓食品卫生工作。198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卫生法(试行) 》实行后,食品卫生工作由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科监督检查。各乡镇委任了一批食品卫生检查员和兼
职食品卫生监督员,对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质量标准、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技术培训等进行监督检查,对食品中
毒的预防抢救和食品生产经营进行咨询服务、技术指导,对违法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限期停业整顿、 罚款等处罚。
1985年抽查食品303件,细菌指数合格率为76%;食具合格率为29.3%。
第五章 保 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新法接生 建国前产妇分娩多为旧产婆接生。由于无消毒器具,产妇、婴儿死亡率高。据1951年实验卫生院社
会卫生调查统计,旧法接生产妇死亡率为5.5%,婴儿死亡率为20.27%,破伤风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96.3%。

建国后,政府开展了妇幼卫生和新法接生宣传,推广新法接生,查治妇女病和进行婴儿健康检查,疾病防治等
工作,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县、区、社、队四级妇幼保健网。1950~1955年,训练接生员830名,配备产包185个,
建立集体消毒点32处,新法接生率达64.9%。新生儿死亡率为6.96%,破伤风死亡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13.14%
。1956—1973年新法接生率为8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01%。1974年后,新法接生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1985年新法接生率为99.54%,孕产妇死亡率为2.68/万,婴儿死亡率为2.13/万,破伤风发病率为3.9/万,
破伤风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1.86%。
妇女病防治 1960—962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因营养不良造成生育期妇女经病和子宫脱垂。经查子宫脱垂病
人1138例,发病率为1.26%。经过中西药物、手术治疗,大部分痊愈,其余病人也得到了相应治疗。为减少、消除
子宫脱垂及子宫颈癌对妇女的危害,从1972年起,每年进行子宫脱垂、尿瘘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查普治。至1983年,
全县又查出子宫脱垂病人506例,发病率为 0.6%。经治疗,97.5%的病人痊愈。1972~1985年查出子宫颈癌病
人38例,多数早期治疗痊愈,其余得到积极治疗。1983年成立计划生育手术后遗症会诊工作组,至1985年会诊并协
助治疗593例术源性病人。 1981年恢复了妇幼保健门诊,1985年增加了观察床,当年治疗病人21987人次,收观察病
人97人次。
围产期保健 1979年起在县内123个大队推广围产期保健,1982年有 50%的村庄推行围产期保健。 1985年全县
633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围产期保健。当年难产病人136例,发病率为1.8%。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975年对7岁以下儿童查体130634人次, 佝偻病率为7.96%,幼儿贫血病为6.3%。 对病儿均给予抗佝偻药
及抗贫血药积极治疗,治愈率达80%以上。是年对部分幼儿园作了乙肝抗原检查。1978年以来,加强了学龄前儿童
的保健工作。为进一步贯彻《中小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暂行规定》,县卫生局配合教育部门设保健教师,建立学生健
康档案。1980年对董家、大佛寺、柳埠等小学用三磷酸腺苷为学生治疗近视眼病143名, 治愈率32.77%,有效率
59.75%。历年对在校生进行健康及视力检查,定期打针预防疾病。1983年“妇保所”设儿童保健组,对部分儿童
进行了智商测定。1985年儿童保健门诊定期对外开展工作,当年普查出“四病” (佝偻、贫血、肺炎、腹泻)患者6
040名,防治993名。
建国后,历城为儿童加强了接种四种疫苗的工作。1949年开始对儿童在内的全民预防接种工作,1980年开始计
划免疫,对儿童有计划地全面进行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卡介苗的四苗预防接种。1985年四苗接
种率分别达到94.15%、93.1%、92.33%、90.75%,已达到国家四苗覆盖率 90%以上的要求。
第三节 干部职工保健
建国前,就业人员无劳动保护条件,不仅就医自费,而且因病被解雇者屡见不鲜。建国后,行政机关、企事业
单位均采取了劳动保护措施和公费医疗,干部职工的医药费由所在单位或部门报销。1979年后,大部学校、厂企配
备了医务人员,建立了卫生所(室)。
1976年起,凡工作中接触有害有毒物质的干部、职工按接触程度发给保健食品。1980年对有关厂企定期进行粉
尘测定,添置了防尘等设备。
第六章 爱国卫生
建国初,全县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反对敌人的细菌战
争”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建立县爱卫会。1953年2月15日至3月15日开展了卫生运动突击月活动。1953年7月始, 为防止夏季肠胃
病发生和流行,开展了消灭传染病媒介的活动,加强了饮食行业的管理, 夏季还重点饮水消毒工作。 1956年7月
全县人民开展了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后改为臭虫)]运动。涌现出先进单位27个,模范人物62名
。1957—1958年全县掀起了以除“四害”为主的第二次爱国卫生运动高潮。1960年始,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转
向了除害灭病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国卫生运动一度受到影响。1976年爱国卫生运动贯彻以“预防为主”
的方针,加强了对地方病及传染病的防治,修订和完善了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了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学校卫生、
劳动卫生管理及环境监测。1984年后,将爱国卫生运动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环境美、自然生态平
衡和人民群众的身体保健、长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第二十六篇 体 育
历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建于1955年4月。至1979年全县有8个公社、23个厂矿成立了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到1984
年有11个区和10个县直厂矿设立了文化体育领导小组。
第一章 群众体育
历城县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主要体育项目有武术、摔跤、游泳、象棋、拔河、赛跑、爬山、举石担、
举石锁、跳绳、打长毛球(线球)、荡秋千、掷沙袋、跳皮筋、放风筝等。建国后,在民间活动的基础上,又逐步开
展了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自行车、广播操等体育项目。
建国前,历城的武术、摔跤比较盛行。董家庄、党家庄、孙村、仲宫、并渡口、泺口、堤口等村活动比较突出
。民国21年(1932年)历城民众教育馆设有国术练习社,聘请济南武术教练传授大红拳等拳术,有学员10余人。
党家庄回族拳师何占元,擅长劈刺、摔跤。20年代末,军阀马良在济南设擂台比武,何占元力败“双侠”(“双
侠”为华裔日本人绰号),大长了民族志气。“七七”事变前,何占元曾在全国武考中获散打第一名,在杭州万国比
武中获摔跤中量级冠军。沃家庄国术名手李圣章,在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举行的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上获摔跤中量
级第二名,在山东省第三届运动会上获摔跤第二名,在山东省第四届运动会上获第四名。
建国后,1956年在泰安专区举办的第一届射击比赛测验选拔会上,历城代表队获总分第一名, 并赴省参加比赛
。历城职工女子排球队,于1956年、 1957年蝉联泰安专区女排冠军。 1957年山东省举办的万米自行车比赛中,前
6名有5名是历城县运动员。 1958年7月,历城农民篮球队在山东省举办的县级农民篮球年赛中获冠军。同年,回族
拳师何占元在山东省摔跤比赛中获中量级第二名。1983年12月,党家庄86岁的回族老人党秀福,在济南市武术表演
赛中,获男子老年表演一等奖。同年,该村金延喜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千名业余优秀武术辅导员”。1985年,唐王
镇颜家村颜炳芳获全省女子柔道48公斤级冠军。
1985月2月,历城举办第一个“体育活动月”,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20.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以上。
全区17个乡镇普遍建立了老年体协,会员达2500人。1985年11月,党家庄镇被评为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单
位。截止1985年,全县业余体育队伍有83250人, 其中达到县级代表队水平的3668人,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的
134人,达到国家等级裁判水平的裁判员116人,为国家、省、市体工队及大专院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9名。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民国时期,小学三年级开始设体育课,中学每周设两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有队列、体操、篮球、排球以及田
径项目(短跑、跳高、跳远、铅球等)。每周设一节童子军训练课,中学增设田径项目。
济南近郊张马、卧牛山、滩头、冷水沟、王舍人庄一带中小学设有学校体育队。
建国后,中小学每周设两节体育课,全学年授课72课时,体育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建国初沿用旧教材。1950年
实行山东省制定的《山东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小学试用教材》。1954年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试
用大纲》。1956年使用了全国修定大纲和统一教材——《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
1963年执行全国统一修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1978年改为
实行《全日制十年制中学体育教材》和《全日制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试用本)》。
根据《大纲》要求,小学设课前操、课间操,每周两节课外体育活动。中学设早操、课间操,每周两节课外体
育活动。
建国以来,全县涌现出一批从少儿培养、坚持训练,做出优异成绩的学校。即历城一中、二中(田径、篮球),
历城中学(田径、篮球);柳埠镇黄巢小学(乒乓球)、党家庄镇党东小学(武术)、孙村镇埠东小学(小足球)、历城实
验小学(篮球、武术)。
从1981年开始,历城中小学逐渐开展了体育锻炼“达标”活动。1983年达标学生3413人,达标率为43%。到19
85年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已达 15267人,达标率87%。
第二节 业余体校
历城县业余体校建于1972年1月, 初期设田径、游泳两个项目,有专职教练员两名。 1975~1979年逐步增加武
术、篮球、体操、乒乓球等项目。配专职教练员6名、兼职教练员5名。在校学生武术学员14人、游泳8人、田径10人
、篮球12人、共42人。1980年业体在校学生48人,其中篮球12人、田径18人、乒乓球18人。1981年增添小足球,设
专职教练员1名。1985年业余体校设专职教练员7名,其中国家田径一级教练员1名。
1973年由业余体校培训的运动员组成的小学田径队,在济南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荣获总分第一名。 1974年7
月,游泳运动员巩日济参加全国少年儿童游泳比赛(济南赛区),创男子儿童甲组100米蝶泳最高纪录,平50米蝶泳纪
录。1980年9月,在济南市区(县)业余体校对抗赛中,历城业余体校获田径总分第一名,同年又获济南田径对抗赛少
年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1980~ 1982年,历城中小学篮球代表队蝉联济南市三县一区(历城、章丘、长清县和郊区
)中学生男女篮球冠军。在济南市区(县)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中,1982年历城代表队分别获男女少年组冠军,1983年
获男子少年组冠军。1984年济南市三县和郊区中小学生乒乓球对抗赛中,历城中学女子组获团体冠军,小学女子组
获亚军。1985年济南市四县中学生篮球赛,历城女子组获亚军。历城县业余体校自建校以来,共向省、市输送各种
项目的运动员51名,其中田径12名、武术12名、篮球2名、游泳25名。
第三章 体育竞赛
建国前,历城很少举办体育运动会。民国20年(1931年) 4月29日,在城东王舍人庄举办全县各级学校联合运动
会。参加者有县立师范讲习所、县立完全小学等21校,共2000余人。运动项目有田径、球类、体操、轻器械操、国
术等,此次为最早的一次体育运动会。民国28年(1939年)历城春季体育运动大会在王舍人庄民国县政府门前操场举
行, 历时3天。 比赛项目有田径、 篮球,分为成年和学生两大类。1946年和1947年的体育运动会,在历城中学(王
舍人庄)操场举行。由中小学参加,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
建国后,1953年以来,历城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和职工群众运动会,少则几次,多则十几次。比赛项目有田径、
球类、射击、武术、象棋、广播操等。一般在每年的“五一”节、国庆节或新年前后举行。每逢县运动会举行之前
,各中、小学、机关、工厂、农村大都举行运动会进行选拔。
附:《历城县田径成绩最高纪录表》
历城县田径成绩最高纪录表
┌──────┬──────┬─────┬────────────┬──────┬───────┐
│ 项 目│ 成 绩 │ 创造者│ 运动会名称 │ 时 间 │ 地点 │
├──────┼──────┼─────┼────────────┼──────┼───────┤
│跳高 │1.66m │李宗训 │历城县运动会 │ 1985 │山东大学体育场│
├──────┼──────┼─────┼────────────┼──────┼───────┤
│跳远 │6.24m │李福生 │济南市运动会 │ 1981 │山东省体育场 │
├──────┼──────┼─────┼────────────┼──────┼───────┤
│三级跳远 │13.09m │李维林 │济南市运动会 │ 1985 │山东省体育场 │
├──────┼──────┼─────┼────────────┼──────┼───────┤
│铅球(6) │11.4m │李宗川 │济南市运动会 │ 1985 │山东省体育场 │
│ │12.14m │ │ │ │ │
├──────┼──────┼─────┼────────────┼──────┼───────┤
│铁饼(5) │39.2m │李宗川 │济南市运动会 │ 1985 │山东省体育场 │
├──────┼──────┼─────┼────────────┼──────┼───────┤
│标枪(700克) │50.05m │李宗川 │济南市运动会 │ 1985 │山东省体育场 │
├──────┼──────┼─────┼────────────┼──────┼───────┤
│五项全能 │2679分 │温象福 │历城县运动会 │ 1983.4 │历城二中 │
├──────┼──────┼─────┼────────────┼──────┼───────┤
│女子:100米 │13″5 │段洪菊 │济南市运动会 │ 1985.5 │山东省体育场 │
├──────┼──────┼─────┼────────────┼──────┼───────┤
│ 200米 │28″4 │段洪菊 │济南市运动会 │ 1985.5 │山东省体育场 │
├──────┼──────┼─────┼────────────┼──────┼───────┤
│ 400米 │1′4″8 │赵荣玉 │济南市运动会 │ 1973 │山东省体育场 │
├──────┼──────┼─────┼────────────┼──────┼───────┤
│ 800米 │2′31″5 │李敬敏 │历城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 1979.4 │山东大学体育场│
├──────┼──────┼─────┼────────────┼──────┼───────┤
│ 1500米 │4′42″5 │李敬敏 │山东省少年田径选拔赛 │ 1979.5 │山东省体育场 │
├──────┼──────┼─────┼────────────┼──────┼───────┤
│ 3000米 │10′11″4 │李敬敏 │山东省少年田径选拔赛 │ 1979.5 │山东省体育场 │
└──────┴──────┴─────┴────────────┴──────┴───────┘
┌──────────┬─────┬──────┬──────────┬───────┬──────
─┐
│ 项 目 │ 成 绩│ 创造者 │ 运动会名称 │ 时 间 │ 地点

├──────────┼─────┼──────┼──────────┼───────┼──────
─┤
│ 4×100米接力 │ 55″9 │ 历城二中队 │ │ │

├──────────┼─────┼──────┼──────────┼───────┼──────
─┤
│ 4×400米接力 │ 4′14″1│ 历城二中队 │ │ │

├──────────┼─────┼──────┼──────────┼───────┼──────
─┤
│ 80米栏(84cm) │ 15″7 │ 江荣珍 │ 历城县田径运动会 │ 1982.4 │山东大学体育
场│
├──────────┼─────┼──────┼──────────┼───────┼──────
─┤
│ 100米栏(84cm) │ 19″5 │ 江荣珍 │ 历城县田径运动会 │ 1983.4 │历城二中

├──────────┼─────┼──────┼──────────┼───────┼──────
─┤
│ 跳高 │ 1.43m │ 邹东红 │ 历城县运动会 │ 1967 │吴家堡

├──────────┼─────┼──────┼──────────┼───────┼──────
─┤
│ 跳远 │ 4.67 │ 刘 静 │ 历城县运动会 │ 1983 │历城二中

├──────────┼─────┼──────┼──────────┼───────┼──────
─┤
│ 铅球(4) │ 9.09m │ 刘圣云 │ 济南市春季运动会 │ 1985.5 │山东省体育场

├──────────┼─────┼──────┼──────────┼───────┼──────
─┤
│ 铁饼(1) │ 27.66m │ 刘圣云 │ 历城县春季运动会 │ 1985.4 │山东大学体育
场│
├──────────┼─────┼──────┼──────────┼───────┼──────
─┤
│ 标枪(600克) │ 40.64m │ 刘 静 │ 历城县春季运动会 │ 1983.4 │历城二中

├──────────┼─────┼──────┼──────────┼───────┼──────
─┤
│ 三项全能 │ 1526分 │ 刘 静 │ 历城县运动会 │ 1982 │山东大学体育
场│
├──────────┼─────┼──────┼──────────┼───────┼──────
─┤
│ 五项全能 │ 2225分 │ 刘 静 │ 历城县运动会 │ 1983 │历城二中

├──────────┼─────┼──────┼──────────┼───────┼──────
─┤
│ 手榴弹(500克) │ 48.66m │ 刘 静 │ 历城县运动会 │ 1982 │山东大学操场

├──────────┼─────┼──────┼──────────┼───────┼──────
─┤
│男子:100米 │ 11″6 │ 李福生 │ 济南市运动会 │ 1981.5 │山东省体育场

├──────────┼─────┼──────┼──────────┼───────┼──────
─┤
│ 200米 │ 24″2 │ 侯克森 │ 济南市运动会 │ 1984.5 │山东省体育场

└──────────┴─────┴──────┴──────────┴───────┴──────
─┘
┌──────┬─────┬─────┬───────────┬──────┬──────┐
│ 项 目│ 成 绩│ 创造者│ 运动会名称 │ 时 间 │ 地点 │
├──────┼─────┼─────┼───────────┼──────┼──────┤
│ 400米 │ 53″ │ 高 鲁 │ 济南市运动会 │ 1984.5 │山东省体育场│
├──────┼─────┼─────┼───────────┼──────┼──────┤
│ 800米 │ 2′3″2 │ │ │ │ │
├──────┼─────┼─────┼───────────┼──────┼──────┤
│ 1500米 │ 4′11″1│ 杜玉江 │ 山东省少年田径选拔赛│ 1979.5 │山东省体育场│
├──────┼─────┼─────┼───────────┼──────┼──────┤
│ 3000米 │ 9′12″6│ 杜玉江 │ 济南市田径运动会 │ 1979.5 │山东省体育场│
├──────┼─────┼─────┼───────────┼──────┼──────┤
│ 5000米 │ 16′7″1│ 杜玉江 │ 济南市秋季运动会 │ 1979.10│山东省体育场│
├──────┼─────┼─────┼───────────┼──────┼──────┤
│ 10000米 │ 37′3″7│ 黄京秀 │ 济南市春季运动会 │ 1983.4 │历城二中 │
├──────┼─────┼─────┼───────────┼──────┼──────┤
│4×100米接力│ 49″2 │ │ │ │ │
├──────┼─────┼─────┼───────────┼──────┼──────┤
│4×400米接力│ 3′47″4│ │ │ │ │
├──────┼─────┼─────┼───────────┼──────┼──────┤
│110米栏 │ 15′8″ │ 王文杰 │ 济南市运动会 │ 1985 │山东体育场 │
└──────┴─────┴─────┴───────────┴──────┴──────┘
第四章 体育设施
建国前,历城县大型比赛场地只有原历城中学(王舍人庄) 1个不标准的田径场地。建国后,历城举办运动会或
培训运动员,除借用济南第二文化宫体育场外,多半在山东大学操场和历城第二中学操场举行。
1977年, 在县文化体育局院内设立200米的场地,后改为灯光球场。1980年划归济南市郊区。 1984年,在原东
风铁矿矿址新建体育中心1处,总面积为 51765平方米。包括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2100平方米的轮滑场和服务
设施。
1982年洪楼体育中心建成, 内有体育馆1个, 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 能容纳2056名观众。中心场地可供篮球
、羽毛球、排球、武术、摔跤、柔道训练比赛用,馆前有旱冰场1个,面积300平方米。
1985年, 王舍人文体中心建成,是由王舍人村投资210万元兴建的,内有 400米田径运动场,波浪式旱冰场,
50米游泳池,灯光篮球场和儿童乐园。
截止1985年,全县共有田径场13个,篮球场63个,排球场10个,羽毛球场10个,武术场3个,武术房1处,乒乓
球台225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