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戏剧 曲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1&rec=359&run=13

戏 剧
清末民初,县境内民间流行梆子腔、五音戏、迷戏等地方戏曲。其中梆子腔最
为古老,清乾隆、嘉庆年间即盛行于沿黄集镇码头、鸭旺口、大辛一带。清末,逐
渐传入南部山区,与当地的地方戏东路梆子结合,形成为本地主要地方剧种。五音
戏于清末民初传入历城。著名表演艺术家邓洪山(艺名鲜樱桃),即历城县坝子村人。
他演出的《王小赶脚》、《拐磨子》等生活小戏,深受群众喜爱。迷戏(即吕剧的
早期名)民国初年由章丘传入,当时仅流行于枣林、红岭、葫芦峪、三官庙等地,
因其板式、曲调近似山东吕戏,解放后,逐渐趋向改革后的山东吕戏,并迅速普及。
除此,京剧、莱芜梆子、河北梆子、豫剧等剧种在历城亦有流传。
戏剧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届时一些大村镇的“梨园班”、“同乐会”竞
相演出。剧目有《五雷阵》、《全忠孝》、《胡迪骂阎》、《双城记》、《狮子楼》、
《庵堂认母》、《安安送米》等。有些班社,如南山郭孝廉、高进宝领导的梆子班,
孙村镇山圈村杜玉山领导的五音班等,还利用冬春两闲串乡赶会,进行营业半营业
性演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间剧团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编演
《新小放牛》、《新打渔杀家》等配合形势进行宣传教育的节目。其中焦延荣领导
的南高而儿童剧团最为突出。他们在统治森严的敌占区编演了《贾四温写信》、
《砸沙锅》、《归队》等许多宣传抗日救国的新节目。1945年泰安县范镇各界代表
赠给南高而庄儿童剧团“胜利先声”锦旗一面。
50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全县农村戏剧活动繁荣时期。业余剧团达
270多个。每逢春节,村村锣鼓响,处处演戏文。此间共举办大型会演11次,每次
有上千人参加。农村剧团配合土改、支前、互助合作等运动,纷纷排演了《血泪仇》、
《三世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丰收之后》、《青年一代》、《都
愿意》、《半边天》等新剧目。段店、大金庄、罗而庄等演出的《姊妹易嫁》、
《两垄地》、《庵堂认母》等曾被省电台录制播出。1956年,北滩头村业余剧团参
加山东省群众戏剧创作汇演,演出的小歌剧《喜事》获奖,演出实况被省电台录制
播出。1964年,县农民业余演出队在济南市话剧创作汇演中,演出的《红松》被选
为重点剧目,省电台多次转播。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戏剧舞台万马齐喑,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都被视为“四旧”横遭摧残,只许演“样板戏”、“忠字舞”。1978年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民间优秀传统戏剧得到恢复,群众性戏剧活动出现活跃局面。先后创
作出《路劫案》、《探亲记》、《赶羊记》、《新挡马》、《婚礼之前》、《说亲》、
《土归原地》等一批新剧目。
60年代初,历城豫剧团演出的《白蛇传》、《昭君出塞》、《红娘》、《御河
桥》、《红珠女》、《秋江》等都曾在济南市历届会演中获奖。从1962年,排演了
《刘胡兰》、《红珊瑚》、《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等现代戏,在上山下乡
演出中受到称赞。1964年该剧团被评为济南市十面红旗之一。至1965年,上演剧目
达150多个,其中现代戏30多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一度停演。1978年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落实了各项政策,剧团恢复了活力,重演《朝阳沟》连
续 70多场座无虚席。
曲 艺
流传在历城的曲艺形式有山东快书、评书、山东琴书、木板大鼓、武乡琴书等。
1948年前,民间曲艺活动限于流散艺人,多为盲残者,借卖艺行乞。建国后,因曲
艺短小精悍,易配合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进行宣传而受到欢迎。广大农村俱乐部,
自编自演快书、快板等曲艺节目,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60年代初创作的
《找书记》、《夸五好》(快板群)、《请神》(相声)、《一小点儿》(快板)等在群
众中较有影响。民间流散艺人也受到重视。1957年,县文化科曾将全县民间流散艺
人组成曲艺组,赴外地演出,曲目有《回龙传》、《刘公案》、《呼家将》、《杨
家将》、《三国》、《水浒》、《金镯玉环记》及一批现代题材书段。“文化大革
命”中,县内曲艺人多遭批判,弃文务农。80年代老艺人大半去世,后继乏人。
1985年仅有唐王镇评书艺人张焕萍,于冬春两闲在章、历县交界处串村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