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黄河河道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1&rec=121&run=13

黄河在县境内流长15.8公里。 光绪五年(1879年)前属地下河,后随着泥沙
增多河道淤积加重, 逐渐变为地上河。1949年至1958年河底平均淤积厚度每年为0
.08至0.14米。 1958年特大洪水时一年淤积厚度达0.17至0.21米。现河底高程
(大沽)20米。清末、民国时期,黄河决口频繁,沿黄人民深受其害。建国后,开
始大规模地治理黄河。通过培修堤防、引黄水等措施,黄河得以基本控制。从1949
年至1985年,黄河河道经过39次秋伏大汛,未再决口。
防洪 建国前,仅在1878至1899年的21年中,黄河在历城段决口17次。
建国后,县建立黄河防汛指挥部,后改为抗旱防汛指挥部,下设黄河防汛办公
室, 组织以基干民兵为基础, 以党团员为骨干的防汛基干班。1949年,防汛人数
4500人, 1958年25000人,1976年2100人,1982年1400人。防汛队伍在乡(镇)指
挥部统一领导下设营、连、排、班的仿军事编制。每年汛前,组织防汛队伍学习抢
险技术,检查工程质量,备好工具料物。大水漫滩后,认真巡堤查水,严密监视水
情、工情的变化,发现险情立即抢护,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发现万一,消
灭万一,从而保证了黄河历城段堤防建国后一直未出疏漏,保障了全县人民财产的
安全。
防凌 建国前, 县内黄河段有历史记载的17次决口中,有5次属凌汛决口,占
30%。历代王朝和民国年间的统治者不仅对大汛决口无能为力,对凌汛决口也束手
无策。认为“非人力能抗拒”。故有“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
建国后,政府组织群众防御凌汛,采取打冰泼水、撒灰土、分化冰凌、人工爆
破等方法。每次凌洪来临,立即调集基干班、防汛班、抢险连、爆破队上堤防守,
发现险情及时抢护,先后战胜了建国后历城河段的38次凌汛,确保了堤防的安全。
大堤培修 历城黄河堤防始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当时堤防的标准为:底
宽26.7米, 顶宽6.7米,高2.7米。民国期间,军阀连年混战,河防无人过问,
多年失修,残破已甚,抗洪能力很低,多次决口。
解放后,1948年冬至1949年春,县内黄河堤防进行第一次整修,标准是险工段
大堤高出1937年洪水位1.5米,平工堤高出1937年洪水位1米,堤顶宽度不小于8米。
1949年至1953年又进行整修, 标准为:底宽7米,顶宽6米,增高1至1.5米,
共完成土方61.6万立方米。以后又分3次进行全面培修。第一次在1953年至1959年,
共完成土方52.9万立方米, 平均加高1.9米;第二次是在1963年至1965年,共完
成土方49.9万立方米, 一般加高0.9至1.6米;第三次在1974年至1983年,共完
成土方227.27万立方米,平均加高1.8米。
堤防加固 民国27年(1938年)6月9日花园口堤岸被扒,黄河夺贾鲁河故道南
迁后,历城原黄河断流。日伪军在堤上挖沟筑堡,百姓挖防空洞、地瓜窑,到处狐
鼠洞穴,堤防千疮百孔。
建国后,为消灭隐患,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于1950年至1982年对境内河段霍
家溜、 河套圈、陈孟圈、王家梨行4处危险工段,160段坝岸进行了3次较大的拆修
加高。同时又对整个堤防进行查患报患,锥探翻修等工作。自1957年至1979年,共
计进行密锥灌浆和压力灌浆17275米次,89216眼,灌入土方4782立方米,投入人工
80740个,消灭隐患4703处,捕鼠40900只。
淤背固堤 (一) 自流沉沙固堤。历城河段利用霍家溜、王家梨行、陈孟圈3
处虹吸工程自1956年至1960年累计自流沉沙固堤土方3.3万立方米, 平均淤厚5至
10厘米。(二)提水沉沙固堤。60年代部分堤段淤高后,不能自流沉沙,于是开始
在虹吸工程的出水口修扬水站,结合灌溉,提水至背河淤区内沉沙固堤。历城河段
自1965年至1979年累计提水沉沙142.58万立方米。 其中在加固堤防的标准范围内
沉沙固堤土方83.39万立方米, 平均淤厚80至100厘米。(三)简易吸泥船抽沙固
堤。1974年黄河职工开始使用简易吸泥船,进行常年放淤固堤。通过吸泥船用高压
水枪冲搅河底泥沙,用泥浆泵或混流泵抽吸泥浆,利用管道输送到堤背淤区,清水
排走,沉沙固堤。1974年至1985年历城河段6只吸泥船,累计完成淤背固堤土方872
.05万立方米,其中规定淤区宽度范围内的687.43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