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5&A=1&rec=1&run=13

历城县位于北纬36°20′~36°53′,东经116°49′~117°22′,山东省中
部略偏北。南倚泰山,北濒黄河,西临长清,东接章丘,从东南两面拱卫省会济南。
总面积1381.8平方公里, 其中山丘占82.1%,平原占11.3%,涝洼占6.6%。
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由中低山地势渐渡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流经境内的主要河
流有黄河、小清河、巨野河、玉符河等。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4℃, 年均降水量698.6毫米。 全年日照为2640.2小时,无霜期
186天。
历城历史悠久。从柳埠和济南西郊出土的石器、陶器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已
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周朝初年属齐国、谭国,称泺邑。秦属齐郡,称历下城。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 建历城县,属青州济南郡。隋、唐属齐州、齐郡。宋、
元、明、清均属济南府。民国2年(1913年)属岱北道,民国3年(1914年)属济南
道, 民国27年(1938年)属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48年9月历城解
放,中共历城县委、县政府归泰安专区管辖。1958年1月划属济南市。
1985年全县划为11个镇3个乡, 拥有144014户,632999人,主要是汉族。全县
农业人口594034人,占93.84%;非农业人口38965人,占6.16%。县政府驻济南
市东郊洪家楼,位于县境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历城自古为“齐鲁首邑,文物之盛,区域之广,甲于通省”。西晋时,即为济
南郡驻地。北宋时又为济南府驻地。明洪武元年(1369年),于此设山东行省,因
而便成为山东省会所在地。地处冲要,交通发达,资源丰富,文物荟萃,人才集中,
颇具优势。境内津浦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济青、济王、济临、济新
等公路及17条营运线路使全县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所有乡镇皆通班车;县境
北部还有黄河、小清河两条航道,交通运输比较发达。南部山区盛产干鲜水果;中
部丘陵平原宜种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北部沿黄洼地不仅出产稻米和莲藕,又适宜
水产养殖。隋唐时历城曾是山东佛教活动的中心。“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
千有余间”的神通寺虽已荒废,但遗址及其周围所遗留下的许多佛塔、石刻造像等
古建筑依然为国内外游客和学者所瞩目。我国地面现存最早单层石塔四门塔和“构
缔诡巧”的九顶塔享誉海内外。自古“历下名士多”,现在仍属智力密集区。境内
驻有山东大学、山东轻工学院、山东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20多所,各类研
究所、研究室89个,集中了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4200多人,其中专家、教授高
职人才900多人。
历城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汉朝终军、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宋代词
人辛弃疾、明代诗人殷士儋,都曾在这里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鸦片战争后,
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历城爱国志士纷纷奔走呼号。1922年这里便有人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7月中共历城北郊支部成立,创办了《工人
周刊》。同年历城早期共产党员李敬铨在家乡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36年党
组织派王健民、陈尧贤、沈秉黔来历城。翌年春,在刘家庄建立了中共历城特别支
部。 “七七”事变后,历城大部地区沦陷。为反对日本侵略,1938年3月共产党员
王心崇、尹天佑、刘化忠等联合70余名青年成立了“历城抗日游击队”,随后又组
织了党领导下的37中队,同时党组织又派赵亦安同志来历城南部山区开辟抗日根据
地。不久仲宫、西营、高而一带的许多村庄相继建立起青抗先、妇救会、农救会、
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进行了“偷袭郭店火车站”、“截打日军盐船”、“大佛
寺战斗”、“虎门战斗”、“夜袭黄台”等著名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
嚣张气焰。解放战争中,历城军民又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震撼
鲁中的“店子岭伏击战”曾受到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陈奇、政委林乎加的嘉
奖。 济南战役中,全县党政军民踊跃支前,先后组织了460副担架、1000名民工参
战, 有力地支援了前线。随着济南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22日,历城县城解放。
历次革命战争中全县有5000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解放前, 全县地主富农人均占有耕地7.5亩,广大贫农和中农人均占地仅0.
79亩,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生产力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1950年在共产党领导下进
行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生产力迅速
发展。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由土改前的10893.5万公斤提高到13803.5万公斤,
增长了26.7%。 1951年至1957年底,全县农民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以后,集中人
力物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优化作物品种,改进农机具,增加农业投入,
使粮食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96.5公斤提高到138公斤,总产量由1952年的13803.5
万公斤提高到15738万公斤, 提高了14.1%。人均口粮达到235公斤。农村出现了
历史上少有的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 1957年后, 由于“大跃进”、“浮夸风”、
“共产风”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经济一度出现困难。1962年粮食亩产由1957年
的138公斤下降到119.5公斤。
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
算单位”的管理体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1965年粮食亩产达到190.5公斤,
总产量达19449.5万公斤, 比1962年增长68.2%。尤其是沿黄(河)地区,普遍
进行稻改(改旱田为稻田),使近10万亩盐碱涝洼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初步改变
了贫穷落后面貌。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受到一定的干扰破坏,但历城
人民排除干扰,努力生产,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粮食单产由1965年的190.5公
斤增长至1975年的306.5公斤; 总产由1965年的19449.5万公斤增长至1975年的
27992万公斤。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清除“左”的思想影响,贯彻
改革开放的方针,实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和“以工
补农”的措施,通过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
局面。 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由10705万元提高到59940万元,增长了4
.6倍; 粮食亩产由367公斤提高到445.5公斤,增长了21.4%;农民人均收入由
91元提高到489元,增长了4.37倍。这期间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过去的土墙茅
舍大部建成砖墙瓦房。在农村各业产值都有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各业产值比重发生
了较大变化, 第一产业产值由原来的63.7%下降为48.3%,第二、三产业产值由
原来的36.3%上升为51.7%。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劳动
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据1985年统计,全县256473个农村劳动力中,从事
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约占64.27%;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运输业和其他各
种服务行业的约占35.73%,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剩余劳力提供了广阔的道路。
建国前历城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铁匠、木匠、酿酒等一些家庭手工作坊。
1949年, 产值为15.86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国营企业在第一个五
年计划期间, 刚刚起步,只有一个110余人的砖瓦厂,产值10万元;第二个五年计
划期间, 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62年底,已拥有煤炭、冶炼、机械、化肥、建材5
个行业, 职工达8910余人。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018.6万元。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内部结构逐步改善,工业品种不断增加,
销售范围日益扩大,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7411万元,是
1949年的1098倍、 1978年的1.72倍。这期间,乡镇工业发展更快。1978年乡镇工
业产值为2791万元。1985年已达717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1.21%。“珍珠
牌”覆膜砂、玻璃器皿、芦笋罐头、糖酥煎饼、锦绣川特酿、“济南青”和“柳埠
红"花岗石、 “盘龙山牌”325号和425号水泥都在省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有的已打
入国际市场。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工人工资普遍提高,1985年全民所有制和县直企业
大集体职工, 人均年工资分别为1045元和829元,比1980年的692元和648元分别增
长了353元和181元。
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各业的繁荣。 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6020万元, 比
1960年增长了2.64倍。财政收入稳步上升。1949年预算内财政收入为114.3万元。
1985年达到了2376.5万元,为1949年的20.8倍。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1985年全县有小学521处,中学82处,师范1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职业学校15处,
幼儿园473班。全县已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县内拥有新工艺研究所1处,各行业科
技人员1181名,有114项科研成果获奖(省级6项、市级11项)。全县有医疗卫生事
业机构55个,医护人员1067人,病床603张。县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广播站、
工人文化宫等文化设施比较齐备,各乡镇普遍设有文化站、广播站和电影队。县府
驻地建有体育馆和体育场。 1985年全县有业余体育队伍83250人,其中达到县级代
表队水平的3668人,达到国家等级裁判水平的116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水平的134人,
全县先后为国家、省、市体工院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9名。
建国以来, 历城县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走过曲折的道路。1958年8月20
日,山东省第一处人民公社在历城县北园诞生,不到20天时间全县99%的农户都参
加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初期实行一级核算,搞“一大二公”,和“大兵团”作战,
实行平均分配,刮浮夸风,放“卫星”,加之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农村经济遭受
到严重挫折。 1962年粮食总产量由1957年的15738万公斤下降到11564.5万公斤。
林木破坏严重,畜禽存养量急剧减少,副业生产几乎全部停办。农民生活再次出现
吃糠咽菜的现象。工业生产因缺乏资金和原料、设备,大部分厂矿停产倒闭。工农
业生产指导上的失误,直接影响了商业和市场供应,造成了物资匮乏,通货膨胀。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上片面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片面强调“以
粮为纲”、“以猪为纲”,造成农村产业单一,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缓慢,工副业生
产受到抑制,农村经济陷入停滞状态。此外,人口和资源问题相当严峻。第一次人
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为340390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6人。1985年总人口增
加到632999人, 人口密度增加到每平方公里458人,几乎翻了一番;而与此相反,
人们赖以生存的可耕地却在逐年减少。人均土地由1949年的2.5亩减少到1985年的
1.2亩。 历城属半旱贫水县,地表产水量为全省平均水量的73.8%。由于地处城
市近郊,用水量不断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大部河流干涸,这势必将影响今后历城
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素质差也是困扰历城发展的重要因素。1982年全县每千人中具
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为1.22人,而文盲半文盲却占总人口的25.24%。
面对这些成就和失误、优势与劣势,具有勤劳俭朴、聪慧勇敢和光荣革命传统
的历城县人民,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建设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