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4&A=1&rec=288&run=13

[婚嫁] 旧时,男女婚媾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婚龄多在
十五六岁;婚俗一般有议婚、定婚、迎娶等程序。议婚,多由媒人来往于双方家长
之间,商量缔结婚姻关系。讲究“门当户对”,双方交换“生辰八字,若测字不相
“克”,便可订亲。定婚,俗称“换柬”,男方备好首饰、衣料、钱币等礼品,会
同媒人一道去女方家下订礼,女方设筵招待,双方交换“柬帖”,以示正式定婚。
定婚后,由男方选择吉日良辰结婚,并送“娶贴”通知女方。结婚前一日,女方送
“艳房”,即把陪嫁物送往男方家中,一般陪嫁物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多为
衣着、被褥、家具、梳洗用具等。同日,男方向女方下礼,多为鸡、鱼、肉、酒等,
俗称“四牲礼”。结婚,习称“迎娶”,男方备花轿至女方家,届时新娘戴凤冠,
着霞帔,穿绣袍,由“伴娘”扶上花轿。轿至男家,奏鼓乐,放鞭炮,新郎出门叩
迎,新娘下轿。由伴娘、宾相扶新郎新娘至“天井”(男家院里)行“拜堂”大礼,
即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尔后两新人入洞房。结婚当日,新娘不能下床,
不吃不喝,称为“坐帐”。次日,女方娘家送面条给新娘吃,叫做吃“抬头面”。
第三天,新郎偕同新娘去拜见岳父母,谓“回门”,岳父母设酒筵款待新婿,宴毕,
当日回。是日新郎新娘要到男方家祖茔上坟祭祖。
建国后,旧的婚姻制度被革除,实行婚姻自由,依法成婚。联姻过程也大为简
化,男女双方见面即为相亲;双方同意后互赠礼物或照订婚像,即为定婚。婚前男
方送定婚礼,女方送艳房等习俗仍被人们沿袭。结婚须到当地人民政府登记,领取
结婚证,即可受法律保护。登记后,一般择节假公休日举行婚礼,其仪式较旧时简
化。迎娶新娘多为坐汽车、骑自行车等,也有外出旅行结婚的。参加有关部门组织
的集体婚礼,喜事新办,亦颇受人们欢迎。新的结婚用品多追求彩色电视机、电冰
箱、洗衣机、金首饰、高档组合家具、席梦思床等。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结婚大
付“贺喜钱”、大摆宴席之风盛行。
[特殊婚姻] 招赘婚,俗称“倒插门”,或称“招养老女婿”,是一种男到女
家从妻居的婚姻形式。传统的以父亲为主的家庭传承形式,决定了男子在家中的主
导地位,一个家庭若无儿子,便要想方设方招赘女婿入门,以继承家业,传延子嗣,
养老送终。招赘的婚礼与一般婚礼基本相同,只是一切都在女家举办。但是,在旧
社会,赘婿是要受到歧视的,不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比较低下,而且还要从妻
改换姓氏,直到三代之后才能复姓归宗。因此,入赘者多为穷苦人家多子无力娶妻
的儿子,或迫于财势,不得不入赘的人。建国后,传统的特殊婚姻观念有很大的改
变,男到女家的婚姻形式得到法律的保护,而且亦大力提倡和鼓励,上门女婿同所
有家庭成员享有同等待遇。
寡妇改嫁和妇女离婚再嫁,在旧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下,是相当困
难的,不仅妇女本身顾虑重重,而且还要受到来自婆家、娘家和社会舆论的重重阻
挠。寡妇改嫁,几乎没什么婚礼可言,一般不能坐轿,多由丈夫于夜间用车或毛驴
接去,夫妻悄悄吃顿喜面即成。但也有的以“抱椿树”、“倒水泼地”、“跳火坑”
等陈陋旧俗举行婚礼的,但一般都在下午或晚上进行。建国后,改嫁不仅受到社会
公认,而且得到法律的保护,群众习俗也已不为非。
附:穆斯林婚礼
穆斯林婚礼前一日,男女双方家长举行款待盛请客人,多视经济条件办理,规
格不一,但均热情洋溢。成婚之日,多为男方到女方家敦请女方家长及亲眷到男方
家成礼。成礼时,聘请阿訇数人到场写“伊扎布”(用阿文书写,类似证婚书)。
双方亲眷、家长到齐后,由阿訇高颂经文,新郎行礼如仪,跪于摆满鲜花的彩棚内,
敬听诵念。新娘在新房内敬听。家长,亲友则环立四周敬听。阿訇边诵经,边扔下
红枣、栗子。念毕,全体齐作“都阿”,然后互道“色兰”(阿文“祝愿词”),
双方家长互致嘱托之意,礼成。
[丧葬] 旧时,天桥地区多采用土葬,治丧标准较高。富裕人家讲究重殓厚葬,
一般人家也不惜财物治丧。力图以此安慰亡灵。丧礼繁杂,迷信色彩浓重。清代,
人死之前,家人将其抬到屋里北面大哭,俗称“叫魂”;人死,家人即着孝服(用
白布制成的帽、巾、衣、褂、鞋等),将一桌子置于大门外,丧主绕桌左右各三周,
哭喊归灵,俗称“指路”;随后,家人一起到庙中哭奠,俗称“上路”;出殡前还
要到庙中“送盘缠”;出殡之日均要修经;送葬至墓地后,即用土封盖棺椁,家人
哭吊,此俗称“参灵”;埋葬后第3天,丧主到坟地修墓,祭奠,家人围坟转三周,
俗称“圆坟” 。此后行祭日,一般人死后7天为一祭日,直到“七七”祭日,家人
到坟上祭奠;百日、周年为祭日,祭奠较为持重。
民国时期,人在弥留之际即著内外寿衣,衣着全是用新布制作,一般有棉袄、
棉裤、马褂、棉袜、帽毡、简单被褥等。男女有别,女的有裙子。当人接近绝气时,
将一枚铜钱放入死者嘴里,以示吃饭;孝子披发至院心呼其亲而号“上西南”,谓
之“指路” ; 随后,用瓦罐盛米汤,赴土地庙,一路呼亲而哭,一路洒之,俗称
“送浆水”。丧期一般要3日葬,富者有5日、7日、9日葬不等,丧期择定后,通知
亲友,请其临丧。亲友便到死者家中行祭(吊丧)。吊丧或出殡时用的祭品有鱼、
肉以及果品、糕点,并烧化冥纸。停灵吊丧1日(有的3日不等)后,将尸体装入棺
内(大都为晚间装),俗称“入殓”。殓后设灵堂、供品、摆“扎彩”(用纸扎成
的纸马、纸人、纸轿等)、挂帐,亲友祭典死者后人跪棺守灵始终。送葬前,家人
要上庙“送盘缠”、“请魂”,将扎彩及死者生前所用的炕席、枕头烧于庙前,以
示离别和送行。
出殡时,子女儿媳要在灵前吃饭,并边吃边装下食罐(下食罐出殡时带至香堂
内),以示与死者最后同吃一顿饭。起灵时,将灵前置一碗,碗下扣放一铜钱,用
菜刀砍破,以示该死者此后不再吃这家的饭。当灵柩抬至大门外时,子女跪在灵前,
由长子将事先备好的一页瓦或瓦罐(盆)摔破,俗称“摔老盆”,以示死者今后不
再住该家的屋。然后,家人举幡引灵柩至墓地。灵柩停放在坟前,家人摆设祭品,
进行哀悼祭奠。祭罢,灵柩置入棺穴,称“下葬”,随即,家人均要以衣袖拂扫棺
面,以示离别。后先由儿孙覆土,再众人掩埋成墓。
葬后祭日,承袭了清代习俗。又兴死者葬后“持服”,即1年内(有的3年内,
有的几个月不等)不举办婚姻喜事,不参与别人的喜庆大典,春节不拜年等。另外,
以后家人完婚后由父母带新郎新娘去拜祭祖先。每逢年节要到大门外化纸烧香,意
为接祖回家过年,设祭于家中,供一日或三五日,节后,烧纸“送走”。
坟墓的建筑形式大体分3种:一种是砖槽石盖,坟低于地面1米左右,葬后堆土
成墓,高出地面数尺;一种是砖砌槽,坟顶用砖砌发碹,略高于地面;一种是砖瓮,
用砖三五百不等。另外,富者根据地下水位,在水位低的地方掘下四五米,再挖通
道,通道前用砖堵塞,棺在其中,通道内壁上有简单的图案。更有富者,人未死便
修坟,俗称“寿坟”。上述几种坟前均单独建有石槽或砖槽与坟相通,俗称“香堂”,
陈设冥器、石条、香案、石鼓、牌位、下食罐、浆水罐等。墓前,一般贫穷人家置
一石台或砖台,列于坟前,以备祭祀时摆设祭品;富户人家置有石碑、石桌、还有
的建有牌坊、石人、石兽、石香炉等。占地多,耗费大。
建国后,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在丧事问题上的观念发生了变化。50年代,
人死后,穿寿衣,入木棺,家人穿戴白孝衣着,死者葬于公墓或故土。基本承袭了
旧时的丧葬习俗。60年代始,人死后,除少数民族外,皆实行火葬。人死后,由家
人制作或购买新衣衾,为死者净身更衣。大都在医院停尸三天,家中设灵位、摆供
桌、供品,门外放花圈。死者子女、亲属带黑色臂纱。其他参加吊唁者只在向遗体
告别或参加追悼会时胸佩一朵纸做的小白花,丧礼从简。进入80年代葬礼有复旧趋
势。
附:穆斯林的葬俗
人死后, 由其家属请阿訇盖蒙面布,蒙面布用长约6尺的白布。阿訇祷念经文
后,用白布盖住全身,亡人若系妇女,盖蒙面布时,须有死者娘家人在场。穆斯林
认为称长者“死了”不敬,所以称死亡为“无常”;称亡人尸体为“买伊台”。亡
人盖蒙面布后,即分头准备。一是由人带亡人子弟到亲属亲朋家,跪报亲人“无常”,
同时告知何时发送(不说出丧),再到回民殡葬服务站办理殡葬手续,打坟(不称
挖坟)、安排到坟地按教规服务的阿訇、准备香料沙土等,均由服务站办理。穆斯
林实行土葬,政府专设回民公墓。穆斯林亡人坟堆(回民称坟苗)正南正北向,称
子午穴,从北向南看若金字塔状。
穆斯林的亡人出殡前,由阿訇或笃信教义的人(回民称有教门的人),为之遍
洗全身,不穿戴任何衣饰,用白布殓衣(称“克番”)裹起。洗殓亡人,称为“打
整买伊台”。尔后,进行教规之“站折那则”(即按教规之追悼仪式),祈祷真主
宽恕亡人,安息归真。出殡时,将“买伊台”放置车上,诸亲友送一段路后,亡人
家属跪谢亲友,然后“拿手”(即亲友与亡人家属握手念赞圣经语),大部分亲友
即行散去,直系亲属随车至墓地。在墓地,由阿訇和亲友将“买伊台”送至坟下,
安置在放有香面、沙土、香枕的穴内,阿訇为“买伊台”揭开蒙面布,解开束带。
穴门前,置一块护门石,然后填土,立起坟苗。同时阿訇于坟前诵经,送殡人环跪
四周听之。送殡亲友,为悼念亡人,也纷纷封具经礼,请阿訇诵经(称为“开回头
经”)。起坟堆完成后,亡人家属跪谢阿訇和亲友,亲友伴随亡人家属回家。此时
家属做下土油香,分散众人。
葬后祭日,一般亡人家属请阿訇念“水窝经”(即在曾停放亡人的室内每天黄
昏诵经),直至7日。家属纪念亡人,在7日、40日、百日、周年,都延请阿訇诵经,
并做油香分送亲友,表示共同纪念亡人。在上述纪念日及以后每年祭日,均请阿訇
共同走坟(不称上坟),以示对亡人的怀念。
在穆斯林中,还有一种对亡人“公祭”的做法,即在人“无常”后40日时,由
部分人自愿结合,共同筹资,家属与公众参加,延请阿訇诵经,炸油香,共同纪念
亡人。这种“公祭”,多用于知名人士或德高望重的穆斯林。
[生育] 传统观念认为,生育儿女是家庭和亲族的一喜。妇女怀孕后,故称为
“得喜”、“有喜了”或“有了”,又称作“双身人”。倍受家人和社会爱护。孕
妇亦常常是谨小慎微,深居简出,以防伤着身子。
婴儿降生,俗称“添喜”。从前,一般人家的妇女添喜,多在产妇的卧室分娩,
由接生婆来接生,卫生条件一般不太讲究,只要安静、暖和、不透风即可。产妇分
娩时,产房内不能有闲杂人,男性、儿童、寡妇及没出嫁的姑娘绝不许在场,丈夫
尽管急不可奈,也要在门外静听喜讯。婴儿降生之后,产房或临街的大门上要挂一
块红布,以示告诉人们家中添喜,同时也告诫生人莫入产房等。
生育之后,要向产妇娘家报喜。娘家给产妇送鸡蛋、红糖、挂面、婴儿衣物等。
亲友、邻里也拿红糖、鸡蛋等礼物来贺喜,主人则以“红鸡蛋”回敬。产后第12天,
产妇娘家及亲属为亲家送上米、面、糖之类礼物以示祝贺,主人当日设酒宴招待。
产妇分娩之后,3日之内不下床,1个月之内不出门,俗称“坐月子”。婴儿满
月,产妇结束了坐月子的生活,可以正常走动,婴儿也可抱出来玩耍。娘家要接产
妇回家去“住满月”。
婴儿降生百日, 古称“百啐” 。遂讹称“百岁”,此日称贺为“过百岁”或
“做百日”。做百日多在婴儿出生的第99日一般由婴儿的姥姥、妗子、姨、姑姑等
来送礼庆祝,比较亲密的街坊好友也有来送礼的,礼物多是衣、裤、袄之类。孩子
周岁,姥姥要来给孩子做生日,送来油条烧饼,叫做“换腿”、“按膝盖”,以示
孩子能学步行走了。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一般妇女从怀孕之月起,便
受到优生优育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临产可到医院待生。旧时的生育习俗虽仍有
保留,但文明、科学的生育新俗已形成。
[祝寿] 俗称“做寿”、“过生日”。做寿的年龄,一般50岁以后,66岁为大
寿,有“六十六,吃块肉”的民间俗语。
旧时,祝寿形式贫富差别甚大。富有人家祝寿,除本家子孙外,还要请至亲好
友同庆。家中高搭寿棚,大收财礼,点红烛,挂彩帐、摆盛筵,以示显贵。一般百
姓人家祝寿,出嫁女儿归家,阖家喜聚,敬上“薄酒”,奉上“寿面”,全家老幼
吃一顿好饭慰藉老人,表以晚辈之孝心。老年人60岁寿日,晚辈为老者制做“红扎
腰”、“红棉袄(或红小褂)”、“红腿带”之类的礼物,以表儿女不忘父母养育
之恩。
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祝寿之风盛行,祝寿礼品多种多样,“寿日
蛋糕”渐趋时髦。虽不象旧时富裕人家那样大摆阔气,但尊敬老人的美德得以发扬。
每逢老人寿诞之日,儿女晚辈进前祝寿,敬献寿礼,全家团聚,叙谈家常。在外地
工作、学习不能回家的儿女,亦事先寄上书信或寿礼,向父母祝福。家中的尚不足
“做寿”年龄的晚辈或青少年儿童,皆过生日。小孩子过生日,长辈为孩子买玩具,
买学习用品,买图书画册,买生日蛋糕之类礼物,祝贺孩子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近年,青少年间渐渐形成一种互贺生日的习俗,生日舞会或出外郊游等活动亦渐开
风气。
[迁居] 俗称“搬家”,书面吉利语叫“乔迁”。旧时搬家要看吉日。迁入新
居后要贴一副新对联于门上,联文是“移来新舍寓;还是旧邻居”,表示新邻旧邻
同样亲密。迁居停当,备酒饭请四邻,名为“喝邻酒”。迁入新居,亲朋好友多携
礼登门祝贺,主人设宴招待,名为“温锅”。赠送礼物过去一般是豆芽、豆腐等;
现在多送酒、茶、糕点或钱,以示祝贺主人生根发财,久居幸福,兴旺发达。
[新婚贺喜] 亲朋结婚,接喜帖后即备贺礼,过去送“喜帐”(多为绸缎被面
或布匹)、花喜仪钱;现在多送生活用品、室内装饰用品及现金等。在一起工作的
同事结婚,同事们合伙凑份子同去送贺礼。近年来呈赠送礼品愈重,喜钱愈多的趋
势。
[称谓] 家族成员之间的称谓,城乡不尽相同,且书面、口语、对人、当面亦
有所不同。举要如下:
子女称父母,曰:“双亲”、“二老”、“大人”等。
子女称父亲,书面或对人称“家父”、“父亲”、“老太爷”,当面叫“爹”,
叫“爸爸”。
子女称母亲,书面或对人称“家母”、“母亲”、老太太”,当面叫“妈”、
“娘”。
称祖父为“爷爷”、曾祖为“老爷爷”、高祖为“老老爷爷”。
称祖母为“奶奶”、曾祖母为“老奶奶”、高祖母为“老老奶奶”。
父之兄,字面称“伯父”,当面称“大爷”、“大爹”、“大爸爸”、“伯伯”。
父之弟,书面称“叔父”,当面称“某叔”(“二叔”、“三叔”等)、“某
爹”(“二爹”、“三爹”等)。“某爸”(“二爸”、“三爸”等)。
伯父之妻,书面称“伯母”,当面叫“大娘”、“大妈”或“某娘”(“二娘”、
“三娘”等)。
叔父之妻,书面称“婶母”、“婶娘”,对人称“婶子”,当面称“婶”,称
“某娘”(“二娘”、“三娘”等),称“某妈”(“二妈”、“三妈”等)。
姐妹,统称“姊妹”,当面叫“姐姐”、“妹妹”。
兄弟,统称为“兄弟”、“哥们”,当面称兄“哥哥”或“某哥”,称弟“兄
弟”或“某弟”、或“老某”(如“老三”、“老四”等)。
夫称妻,书面曰“贤内”,对人称“内人”、“老婆”、“家里的”、“对象”、
“爱人”、“夫人”、年老时称“老伴”。当面则叫“孩他妈”、“孩他娘”或呼
其名。
妻称夫,对人称“男人”、“当家的”、“那一口子”、“丈夫”、“爱人”、
“孩他爹(爸)”,当面称“他爸(爹)”或呼其名。
妻对夫之父,对人称“公公”、“公爹”,当面称“爹”、“爸爸”。
妻对夫之母,对人称“婆母”、“婆婆”,当面则随夫称“娘”,称“妈”。
妻对夫之兄,对人称“大伯哥”,当面叫“哥哥”或“他大爷”。
妻对夫之弟,对人称“小叔子”,当面称“兄弟”、“弟弟”或“他叔”。
妻对夫之姊,对人称“大姑子”、“大姑子姐姐”,当面称“姐姐”。
妻对夫之妹,对人称“小姑”、“小姑子”,当面称“妹妹”。
妻对夫兄弟之配偶, 对人互相称“妯娌” ,当面少称长为“嫂”,长称少为
“弟妹”。
兄对弟之妻,对人称“兄弟媳妇”,当面称“弟妹”。
弟对兄之妻,对人、当面均称“嫂子”。
祖父母称孙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
父母称子女为“孩子”、“小的们”。称子为“小子”、“儿”;称女为“闺
女”、“丫头”;称儿媳妇,对人称“儿媳妇”,当面叫“他嫂”、“老×家的”
(如“老二家的”等),“小××他妈(娘)”等。
兄弟之子女,兄弟姊妹妯娌都称之为“侄子”、“侄女”,出嫁之姊妹对人则
称“娘家侄”、“娘家侄女”。
另外,继母,对人称“后妈”、“后娘”,当面一样叫“妈”,叫“娘”。前
妻所生子女对人称“前窝子儿” 、 “前窝子闺女”,随娘改嫁的孩子,外人称为
“带犊”、“跟脚子”。
亲族间的称谓,至今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近支称为“自己家里”,远
支称为“本家”,其他亲族中人一律称“亲戚”。其称谓,大略如下:
母亲之父,书面称“外祖父”、“姥爷”。
母亲之母,书面称“外祖母”,当面称“姥娘”、“姥姥”。
母亲之兄弟, 称“舅舅” (“大舅”、“二舅”等以别长幼);舅之配偶称
“舅母”或“妗子”。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姥爷”,其配偶称“舅姥姥”。
外祖母之父母,称“老姥爷”和“老姥娘”。
外祖母之妹妹与祖母的姊妹统称为“姨奶奶”,其配偶统称为“姨爷爷”。
舅父之子女,对人称“姑舅兄弟”、“姑舅姊妹”,当面称“表兄”、“表弟”、
“表姐”、“表妹”,或直呼“兄、弟、姐、妹”。
女之子女称“外孙”、“外孙女”;舅父母呼其姊妹之子女为“外甥”、“外
甥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姥娘门上的”。
母亲的姊妹,称“姨母”、“姨”(“大姨”、“二姨”以别长幼);姨之配
偶称“姨夫”、“姨父”。
姨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对人则称“姨表兄
弟”、“姨表姊妹”。
姨与姨父,称其姊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闺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姨门上的”或“两姨亲”。
父之姊妹,称为“姑母”、“姑姑”、“姑”(以大姑、二姑等别长幼),其
配偶称“姑夫”、“姑父”、“姑爹”或“姑爸”。
姑母、姑夫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亦有
以“兄、弟、姐、妹”相呼的。对人则以“姑表兄弟”、“姑表姊妹”相称。
妻兄弟之子女称“内侄”、“内侄女”。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姑姑门上的”
或“姑舅亲”。
妻之父,书面称“岳父”,对人称“丈人”、“老丈人”、“丈人爹”、“泰
山”、“老泰山”,当面则称“爹”、“爸爸”。
妻之母, 书面称“岳母” ,对人称“丈母娘”、“岳母”,当面称“妈”、
“妈妈”、“娘”。
妻之兄弟, 书面称“姻兄” 、“姻弟”、“内兄”、“内弟”,对人称兄为
“大舅子”,称弟为“小舅子”;内兄、内弟之妻,对人统称为“舅子媳妇”,以
“大舅子媳妇”、“二舅子媳妇”等区别长幼。
妻之姊妹, 对人统称“姨子” ,姐称“大姨子”,妹称“小姨子”,当面称
“姐”,称“妹”。妻之姊妹的配偶,对人称“连襟”、“两乔”,当面称“姐夫”、
“妹夫”或直呼“兄”、“弟”。
兄弟姊妹称其姊妹之夫为“姐夫”、“妹夫”,以“大姐夫”、“二姐夫”等
区别长幼。
父母对其女之夫,对人称“闺女女婿”、“女婿”、“姑爷”、“贵客”,当
面则称“他姐(妹)夫”,或“他哥”等。婚后女婿住岳家,外人呼“养老女婿”、
“倒插门女婿”。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对人称“亲家”、“男亲家”、“女亲家”、
“亲家公” 、 “亲家母”、“亲家翁”、“亲家婆”等,当面称“亲家大哥”、
“亲家大嫂”。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丈人门上的”。
非亲属间人际称谓。旧时视身份尊称“老爷”、“少爷”、“公子”、“太太”、
“小姐” ; 视年纪尊称“大爷”、“大娘”、“大婶”、“大哥”、“大嫂”、
“大姐”;长者对少者亲切地称“小兄弟”、“爷们”。现今生活中,多称“同志”、
“师傅”、“老师”;视年纪尊称者常见;“先生”、“小姐”多用于涉外场合。
[行礼] 清末民初,对上行跪拜礼;平辈见面拱手;女子见长辈要请安问福,
作揖行礼。20世纪20年代后,除祭祖拜神外,改行鞠躬礼,老人仍沿旧俗,拱手、
作揖。新中国成立后,在庄重场合行鞠躬礼和举手礼。亲朋好友及社交场合,不分
男女,见面握手为礼。
[迎宾登门] 宾客来临,要迎至门外,按应有的称呼问好,握手;宾客要带礼
品双手接过,客前主后入室,招待烟茶双手奉敬。若宴请,宾客或长者居首席之位,
其余人依次就座。宾客临别,送出门外,握手称道:“再来”、“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