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4&A=1&rec=150&run=13

天桥区的农业,据史料记载:战国时产水稻、三国时产莲藕、元代已有菜园,
明清两代,蔬菜、莲藕、水稻已负盛名。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境内充沛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得不到充分开发。历史上被称为我国北方主要蔬
菜产地之一及素称江南鱼米之乡的地方,仅占北园地区的20%。其它80%以上土地,
处于春季干旱,夏季水涝的状态。据统计,济南解放前夕,粮食亩产仅50公斤左右。
1951年经过土地改革, 没收、征收地主和城市资本家在本区的土地16131亩,
农具2657件, 牲口113头,房屋2978间。5016户贫雇农分到了土地、农具和房屋,
1951年6月颁发土地证, 结束了几千年来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统治。1957年本区
农民都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蔬菜亩产由建国初期的2500
公斤上升到4900公斤,增长96%;蔬菜由40个种类,100个品种,发展到56个种类,
140个品种。粮食亩产由75公斤增至129公斤,增长72%。林果、渔业也有了较大发
展。
1958~1978年, 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阶段。1958年8月20日,本区成立了全
省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北园人民公社。 之后,由于“左”的错误和3年自然灾害
的影响,1961年粮食亩产只有43.25公斤,与1957年相比下降66.47%。蔬菜生产
粗菜由40%上升到90%;细菜由60%下降到10%。大牲畜、生猪、家禽也大量减少。
1962年开始,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农业生产逐年提
高。1963~1964年,完成了沿黄万亩涝洼地改稻田工程,粮食亩产达204.5公斤,
为历史上最高产量。粗、细菜的比例基本上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畜禽饲养量也有
较大发展。 1966~1976年,鹊山地区旱田改为稻田。1978年粮食亩产量上升到468
公斤,蔬菜亩产稳定在4500公斤左右。生猪饲养量有较大发展。农业总收入增长了
77.8%。
1979~1990年,开始了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转变的历史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