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人物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3&A=6&rec=38&run=13

徐连城(1919~1940) 男,天津人,济南铁路工厂(现济南机车工厂)工人,
住北大槐树街429号。 幼时受父母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立志长大后做堂堂正正
的好儿男。日本侵占山东后,徐连城适20岁。他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行为,不
堪同胞忍屈受辱,毅然参加了铁路工厂地下抗日组织,不幸被叛徒出卖,于1940
年古历正月初八日与其母、妻、弟一起被捕入狱。在狱中,日军对其施以酷刑,
其母、妻遭烙铁与香烟火头烙烧。徐连成宁死不屈,日军未能得到一句口供。古
历三月三日,日军将徐连城等36人押往西郊腊山刑场。途中遇友人之女,徐连城
嘱托道:“告诉我父母,不要挂念我,还有弟弟妹妹在。”后从容就义,时年21
岁。

刘庆祥(1919~1966) 男,汉族,济南市南辛庄人。共产党员。幼时家贫,
靠祖父贩卖青菜生活。 9岁上学。14岁入济南华兴铁厂学徒。16岁时,因不堪忍
受老板的打骂,同师兄弟11人偷跑,先后到济南玉记铁厂、济南兴福铁厂做工。
“七七”事变后,进入津浦铁路济南机厂(现济南机车工厂),后到济南高桥铁厂、
济南华丰铁厂做工。1945年后失业,靠钳工手艺维持生活。后考入济南保安司令
部修械所。济南解放后,在济南工业局五厂当钳工,翌年调济南工业局二厂 (现
济南第二机床厂)。1950年,该厂接受生产“六○”炮、炮弹及修理大炮的任务。
为解决生产的关键部件“对板”,他在一无图纸、二无样机的情况下,带病奋战
20余天,边琢磨,边画图,边加工,边装配,经过反复试验,于当年9月2日试制
成功我国第一台对板精磨机。用这台对板精磨机磨出的对板,可与进口设备磨出
来的对板媲美,在北京全国机械展览会上,博得科学界、工业界及苏联专家的好
评。 同时,他还研制出磨光器、分离卡架子等6种磨对板必需附件。1950年,他
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劳模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厂工会副主席。1952年2月任副厂长。1954年8月
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60年当选为济南市副市长。1964年任济南市总工
会副主席。1966年病逝于北京。

刘桂清(1898~1984) 女,汉族,山东省鱼台县谷亭区徐家楼村人。1939年
在山东湖西区参加革命,1940年任铁道游击队地下交通员。在白色恐怖的严峻形
势下,多次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传递情报、掩护干部等任务,为保护革命力量、
打击敌人做出了贡献。1941年5月、1942年7月,她先后两次被敌人逮捕,在酷刑
面前,她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始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1942年全国大旱,在非
常艰苦的条件下,她卖掉仅有的几亩好地,换成粮食送给部队。在残酷的战争年
代里, 她抚养烈士子女多人,有的长达4年之久。解放战争初期,她不为国民党
还乡团的诱惑所动摇,毅然随部队转移到河北革命根据地,并将身边的子女送去
参加解放军。解放后,她迁居辖区营市街街道办事处槐村街。“文化大革命”中,
她挺身而出,保护了数名老干部、老同志,其中有原铁道游击队大队长王志强,
著名作家刘知侠等。 1984年4月,她被选为政协槐荫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同年
12月10日病逝。
50年代初,作家刘知侠根据刘桂清的事迹,成功地塑造了小说《铁道游击队》
中芳林嫂的形象。

尚学贞(1908~1984) 女,山东省齐河县潘村乡张老庄人。共产党员。12岁
流浪到济南,在德昌网厂当童工,饱尝旧社会的辛酸。解放后投身街道工作,曾
任第六区第四居委会副主任、道德街街道办事处第七居委会主任。30多年来,她
怀着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的感情,为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决群众的疾苦,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多次受到上级
党政部门的表彰。1956年当选为槐荫区和济南市人民代表、市妇联执行委员会委
员, 同年出席省职工家属代表大会。1957年5月出席全国职工家属代表大会,受
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出席省、市、区三级
拥军优属代表大会。连续多年被选为市、区人民代表及市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
1984年12月因病逝世。

梁培庆(1903~1984) 男,汉族,槐荫区吴家堡镇肖家屯村人。共产党员。
原籍济南市天桥区北园镇梁府庄,自幼务农。1952年,他与本村8户鳏、寡、孤、
独组织成立互助组,并将自己家里3000余元的生产工具无偿献给互助组;同年被
评为市农业劳动模范。1954年11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毅然抛弃优
越的生活环境,全家迁至盐碱涝洼、终年歉收的郊区药西乡兴林农业合作社肖家
屯村(现吴家堡镇肖家屯村),为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他同群众一道,克服重重
困难,进行“引黄”改田种稻试验,当年种水稻100亩(6.67公顷),平均亩产180
公斤(每公顷2700公斤),开创本地种植史上的新纪元,同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农
业建设积极分子。此后,他长期拖着病体,奔走乡里,指导群众种稻,为大面积
“稻改”做出贡献。1964年,吴家堡、王庄、西沙等3个人民公社(现吴家堡镇地
区)种稻1.75万亩(1167公顷),粮食总产达450万公斤,历史上第一次卖余粮30万
公斤。同时,他积极指导群众在荒滩上试种蔬菜,几年间,先后引进北园西红柿、
卷心菜、大蒜、茄子、韭菜、芹菜等十几个品种,为群众开辟新的脱贫渠道。30
多年来,他长年在田间耕耘,中午不回家,大年三十、初一也不休息,经常饿了
啃几口凉干粮,渴了喝口凉水,将自己的技术无私奉献给集体和群众。由于过度
劳累,积劳成疾,1984年6月因气管炎、肺心病去世。

陈中民(1918~1987) 男,汉族,槐荫区段店镇古城村人。共产党员。1935
年12月起, 先后在济南、北京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七七”事变后,参加组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鲁西北抗日游击队第一支
队,任班长、排长、中队长。1938年12月任鲁西北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连长。赴
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到鲁西北筑先纵队任副营长、营长。1941年后,任八路军
一二九师第八旅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及历次反扫荡
斗争。解放战争期间转战南北,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五旅参谋长、五旅
副旅长兼鄂豫军区一分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军二十八师
师长,先后参加了陇海、定陶、巨野、滑县、淮海、渡江、成都等战役及挺进中
原和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参与指挥五旅阻
击国民党向鄄城进犯的战斗中,浴血奋战11天,保证了主力部队在张凤集地区进
攻作战的胜利,受到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嘉奖。解放后,他致力于国防
现代化建设和军队教育事业。1951年1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12月赴苏,
先后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和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习。 1958年3月至1969年,先后
任高等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训研部部长、副教育长兼战役教研室主任。1972
年至1987年5月, 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军事系主任、军事学
院副院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几十年来,他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
东军事思想,潜心研究古今中外军事名著,卓有成效地进行学术研究,在军事理
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编写的8本战役教材,是我军比较系统的战役理论著作。
他锐意进取,认真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军事院校管理的新路子,为我军教育事业作
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5月5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