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社会新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3&A=6&rec=35&run=13

解放前,统治阶级宣扬封建道德,社会上敲诈勒索、尔虞我诈之风盛行。解
放后至60年代上半期,全区开展移风易俗、学雷锋、学习毛泽东著作等活动,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全区上下党群关系密切,人人有理想、有干劲、
有朝气、守纪律,团结互助、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敬老爱幼、舍已救人的社会
新风尚蔚然成风。“文革”期间,良好的社会风气遭到破坏。1980年后,全区先
后开展了“五好居、五好院、五好家庭”、“文明礼貌月”、“五讲四美三热爱”
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社会风气逐步好转,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舍己救人 1989年7月6日下午,营市街街道办事处热处理设备厂仓库保管员
李惠美下班回到家里,听到邻居有“救命”的呼喊声,她没顾上脱工作服就急忙
向邻居家跑去,只见该家一女孩昏倒在地,她急忙冲进屋去救人,突然煤气爆炸,
烈火将其吞没,全身烧伤面积达70%,伤度2~3度。为了抢救她的生命,全区30
多个单位基层工会的职工发起义务捐款活动,谱写了一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赞歌。市工会出版了记述这项活动的专辑,《山东工人报》也做了报道。
敬老爱幼 槐荫汽车三队工人孟宪增视同院孤寡老人焦玉英为亲人,十年如
一日,坚持为其买煤、买粮、洗衣、做饭、看病。一次,焦大娘发烧几天不见好
转,孟宪增先是为大娘煎汤药吃,继而用三轮车将其送往医院,在急诊室里守候
了二天,直到痊愈。焦大娘搬迁后,他一直没有间断对大娘的照顾。焦大娘逢人
便说:“小孟就是我的亲儿子”。
吴家堡镇西张家庄居民米文娥,其丈夫王民法于1969年因心脏病去世。摆在
米文娥面前的是3个年幼的孩子、 88岁的爷爷、年老多病的公婆和尚未成家的小
叔、小姑。公婆怕连累她,劝她改嫁,米文娥想:我要是走了,老人家会遭受更
大的打击,也会给集体增加负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决定留下来。于是安慰
老人说:“民法去世了还有我,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一定把孩子拉扯大,照顾
好三位老人家”。她白天参加农业劳动,早晚操持家务。她爷爷身怀治疮绝技,
看到累得又瘦又黑的孙媳妇,决定打破传男不传女的祖规,教她学医。开始,米
文娥感到操持家务就够累了,哪还有精力给人治病。后来又想:我不学就失传了。
于是坚持早晚抽空学习,两年后她终于把诊断、手术、配药等医术学到了手。米
文娥医德高尚,看病不收治疗费。泰安县一位独身老汉脖子上长“对口疮”,米
文娥见他病情严重,家境贫困,就让他住在自己家中,病好后,不仅药钱、饭钱
不收,还给他买了返回的汽车票。临走时老汉激动地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
好处”。济南三五二○厂一青年工人左腿皮下深度脓肿,不慎又摔伤,发展为骨
折性恶疮, 腿骨表层变色,患处肌肉已大部烂掉,住院治疗3年无效。米文娥没
治过这种重症,按秘方痊愈希望很小。为了治好他的病,她翻阅了大量资料,又
到济南、长清等地买药,5个月为他动了4次手术。半年后,这个工人扔掉了双拐。
现在,米文娥又无私地将医术传给更多的群众。
助人为乐 1981年以来,槐荫低压锅炉厂工人崔昌奎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
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为本厂职工和附近居民义务理发。10年间,先后换了3套工具,
从未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
1982年,西郊公社刘堂村(现段店北路街道办事处刘堂居委会)团支部副书记
张勇自谋职业, 在本村办起了电器维修部。8年来,坚持为烈军属、孤寡老人义
务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先后登门服务360余人次,折款3600余元。
区房管局四所职工王平、王树刚,对本所管辖范围内需要维修的房屋做到心
中有数,经常主动登门服务。仅1989年雨季就维修房屋155处,疏通下水道44处;
为烈军属义务修房81处,修门窗24扇;为五保户上门服务64次。全年共收到表扬
信8封,口头表扬34次。
自强自立 边荣塘,男,济南市光明街小学五年级学生,少先队员。1977年
9月生。由于父母离异,母亲身患重病,他从4岁起就学着料理家务。上学后,他
刻苦学习,尊敬师长,关心集体,悉心照顾母亲,精打细算安排家庭生活,成为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89年被共青团济南市委评为济南小名士,团省委授予他省
级明星队员称号;10月,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进京受到党和国
家领导人的接见;10月14日,区委作出在全区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学习边荣塘活
动的决定;10月20日,共青团济南市委、市少工委召开“学十佳,学边荣塘”大
会,号召全市少先队员开展向边荣塘学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