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2&A=4&rec=805&run=13

十六里河镇辖区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名泉37处,古树名木27株,存有佛教、
道教遗址。旅游资源丰富,集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成为济南市近郊远近闻名的
旅游境地。
名胜古迹众多,许多文物古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1、东佛峪古般若寺遗址(见旅游局)
2、 怀晋墓 位于鑛村东南1000米的拉塌岭脚下。怀晋,历城人,明朝万历年
间举人。他为官清政廉洁,以写德行文章,深受人们爱戴。怀晋墓是其次子怀世昌
为孝敬父母,历时六年修建而成,并守墓三年,因此,又称“孝子墓”。
墓座北朝南,四面环山,长宽各6米,高1.1米,用料石砌成。正面镶嵌石碑,
上书“清故处士怀公暨妣房氏墓” 。墓前有清碑3通:清康熙赐“龙凤碑”一通,
题为“惟孝能格”;历城韩道隆立卧碑,题为“一门节孝”;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卫
既齐赠卧碑, 题为“攀柏永怀”,现存墓前,清晰可见。墓顶有古侧柏6株,树龄
400余年, 胸径分别为80、 50、45、55、65、110厘米,树高分别为14.6、14.1、
11.2、10.8、15.6、13.6米。墓东有祠堂1座。墓两侧另有墓3座,系怀晋子孙之墓。
墓西南山腰处有南泉一眼。怀晋墓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玉函山石窟造像(见旅游局)和西佛峪寺(见旅游局)
4、 白云观、银杏树 位于鑛村村内。白云观建于唐朝贞观年间,传说是当时
全国的第三处白云观,有三大殿、六配殿组合而称,前设钟鼓二楼,现存三清殿一
座, 系区级重点保护单位。 院内有雌雄异株银杏树,植于唐僖宗光启一年,树龄
1300多年,树冠成平顶形,直径达22米,树高达24米,主干高6.5米,直径161厘米,
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齐长城遗址 位于海拔754米的青桐山和斗母泉村之间,长500多米,宽1.5
米,高1米多,凭吊怀古,别有情趣。
6、 开元寺遗址 位于搬倒井村,原名开化寺,始建于唐朝,由南北大殿。另
有大佛头,并刻有碑文。传说搬倒井村原名叫龙虎村,汉刘秀下江南路经此地,人
困马乏,口干舌燥,他就用枪把井搬倒供人马饮水,喝完了没有把井正过来就走了,
当时,南井留有拴马柱和马蹄印。为此,后人称该村为搬倒井村。该村另有大佛头,
又叫橛子山,建于民国时期,佛头上刻有碑文。相传济南市是一条船,这里是拴船
的橛子,7个人手拉手刚能合抱。
7、 三义庙 始建于1419年,位于鑛村,有明朝碑刻一通,原建筑现已不存。
1997年,投资6万元进行了复建。
8、山东第一蓄水池 位于涝坡村东,民国年间德国修造,动用土石方4万立方
米,号称“山东第一蓄水池”。
9、大涧沟西三官庙(见旅游局)
名泉分布广泛。
1、 斗母泉 位于斗母泉村一处山崖畔,始建于清代,康熙十五年重修。明崇
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均有记载,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
中称窦姑泉。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此泉“在大佛寺北顶”,即锦绣川乡大
佛寺北山顶。斗母泉旺季三股泉水咕咕而出,水流量大,因此又称“大泉”。泉水
自岩壁岩孔流出汇落方池, 晶莹碧透, 清冽甘美,为村民饮用水,传说饮此泉水
“治病保健”,泉周围“百米之内无虫”。池北侧有1991年建成的封闭式蓄水池,
水盛时自池壁缝隙流出,形成天然小溪,缓缓北流。泉上有济南市最大的连根同生
的车梁木和刺楸。其中,车梁木树龄500余年,胸径120厘米,树高13.6米;刺楸树
龄400余年,胸径72厘米,树高11.3米,是济南市保护最好的一株古树。
泉东有1997年修复的斗母宫大殿,一进院落,三间大殿,青砖黑瓦,飞拱挑檐,
殿内有王母圣像,壁上绘有彩画。
2、 白花泉 明代列七十二名泉,位于白花泉村石崖下。明晏壁诗云“清泉流
出白花浮,喜傍禅林似虎丘。好悟西来空色意,世间万事等浮沤”。清康熙《济南
府志》有“飞泻温流,曲尽幽姿,流经孤山入锦绣川”的记载。现泉池北为巨岩,
东临深涧,三面砌石。泉水自天然岩孔涌出汇集池内,周围村舍错落,林木笼荫,
清幽宜人。
3、 南甘露泉 位于大佛寺东南峪中,东西两股细流如同漱玉,蓄水成池,四
周青峦耸立,山坡果木飘香,峪中溪流潺潺,充满自然野趣。
4、 道士泉 位于大佛寺东南峪河东坡。晏壁《七十二泉诗》咏道:“北渚南
山碾石涡,寒泉迸通寺东坡。种桃道士知何处,偏爱灵泉种得多”。清道光《济南
府志》称“在大佛寺东坡”。
5、寄宝泉 在寄宝峪村宅旁崖下,传说曾有僧人在泉旁岩缝寄存财宝,故名。
泉水自岩缝流出,汇于直径0.5米、深3米的井形池内,向西流入相临的长方形蓄水
池内,梅雨时节,泉水自蓄水池岩缝多孔涌出,沿山峪漫流。
6、 小泉 位于小泉村南侧崖下台地上,因涌水量小于俗称大泉的斗母泉而得
名。现泉为封闭式深约3米的长方形池,料石砌岸,上留长0.7米、宽0.6米的方孔,
便于取水饮用。
7、 南圈泉 位于南圈村西侧,因村拟名。池长6米,宽、深各3米,上用水泥
板棚盖,留有取水孔,水自南壁岩缝流出,清澈洁净。
8、 南岭泉 位于碉堡峪南侧,因源于南岭山顶得名。泉水自岩缝流出哗哗作
响,涌流不息。
9、西坡(双)泉 在西坡村南、北各有1泉,俗称“南泉”、“北泉”,皆以
石砌岸,南泉用料石棚盖,泉水自岩缝流入池内,村民从方孔取水饮用。北泉自地
堰石缝流出汇于池内,泉水清澈,长流不竭。
10、边庄三泉 在边庄村内从东向西,皆为长方形水池,以水泥板棚盖,有取
水方孔,水量较均衡,不涸不溢。
在边庄村西南山腰还有一无名泉,长14米,宽6米,深2.5米,半石砌半天然池,
泉水自岩孔流出汇集于池内。
11、崖突泉 位于瓦峪村里,属季节性泉水,雨季泉水流量大,水流急促,清
澈见底,甘甜可口。
12、龙泉 位于小岭村东南山腰,据说,泉旁有庙宇一处,内有残缺石碑两块,
一刻有“龙泉”,另刻有“特赐泉名”,故名。水流量大时,自山腰一路流下,形
成大小瀑布无数,别有景致。
13、锣泉 位于小岭村内,雨季来临,泉水喷涌汹涌,千古年来泉眼处形成了
近60余米的圆形深坑,泉水喷涌形成圆形水面,景象壮观,水声犹如数千铜锣齐鸣,
故名锣泉。
14、老泉 位于小岭村内,水流量大,时间短。
15、凉水泉 位于小岭村内,泉水清澈甘甜,水凉彻骨,沁人心脾,喷涌时间
短。
古树还有位于义和村的丁香树, 树龄1000多年,胸径40厘米,树高5.8米,属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侯家村,树龄150余年、树高10米、胸径40.6厘米、
四枝连生的国槐; 位于郑家村的两株国槐, 分别为树龄200、 250年,胸径100、
146.2厘米,树高11.1、15米,都属于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