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4年市中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2&A=4&rec=18&run=13

1998~2004年,市中区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九五”和“十五”规划,
各项改革深入开展,是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998年, 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66亿元,同比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完成25.96亿元, 同比增长7.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32万元,同比增长
35.2%。 1999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55亿元,同比增长14.3%;地方财政
收入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2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17.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同比增长8.6%。200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91
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24.3%;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7.46亿元, 同比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5亿元;
同比增长8.8%。 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7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财
政收入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3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5亿元,同比
增长10.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3亿元,同比增长9.8%;2002年,完成
国内生产总值27.61亿元, 同比增长13.74%;地方财政收入(老口径)完成2.9亿
元,同比增长2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9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39.34亿元; 同比增长11.6%。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2亿
元,同比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52%;地方财政
收入完成2.8亿元, 同比增长2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4亿元,同比增长
15.1%。 2004年,开始实施在地统计,当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0.9亿元,同
比增长14.1%, 地方财政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0.72亿元, 同比增长17.7%。工业经济质量效益逐步提高。1998年,企业改革进
程加快,镇直工业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城区12家工业企业在兼并联合、资本
运营等方面取得成效。乡镇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为二次创业的起步奠定了
基础。 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济南压力容器厂等5个技改项目均投入正常运营。
腊山工业园平整土地44公顷, 完成园区一期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当年有5家企业
进园建厂。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实现利税5844万元,实
现利润2636万元。1999年,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5亿元,实现工
业利税4064万元,实现利润25 41万元。完成技改工作量1.3亿元,25项技改项目中
已有20项竣工投产;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开发新产品10项;企业改制规范运作,
先后对3家集团和4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了整改和规范; 腊山工业园发展呈现强
劲势头, 有10家企业进园落户。2000年,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5
亿元,实现利税4901万元,实现利润2998万元。腊山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进园企业达到27家。 济南华飞产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行了改制,全区已有94家
重点骨干工业企业通过改革明晰了产权关系,优化了资产结构。全年实施技改项目
17项, 完成技改工作量1.35亿元;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共开发新产品5项,济
南压力容器厂和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济南市热能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填补了辖区企
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空白。2001年,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6亿
元, 利税4908万元,利润32 67万元。腊山工业园一期工程初具规模,完成了会展
中心、自来水管网等设施工程及科技孵化器的立项工作;进园企业已达到41家。技
改上新企业管理进一步增强, 全年完成19项技改上新项目,完成技改工作量1.3亿
元,全区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10家。2002年,全区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销售收入8.75亿元,实现工业利税6374万元,利润4258万元,园区建设步伐进
一步加快,腊山科技产业园进园企业达50家,新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
工作开始启动; 占地4.3万平方米的王冠工业小区已引进企业近50家,年实现销售
收入9000万元;法因数控机械公司等38项技改上新项目均已完成,技改投入2.05亿
元, 同比增长71%;全区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全区44家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1亿元,实现利税8050万元,实现利润5187万元。腊山
工业基地投资1000万元、 建筑面积70 00平方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投
入使用, 有11家企业入驻。全年共完成工业技改项目27项,技改投入3.3亿元,同
比增长73.7%。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区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企业达
到41家,压力容器厂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过增元教授为客座教授,加快了对传统产
业的改造提升步伐。2004年,90家规模以上企业(按在地统计口径)实现销售收入
156.84亿元,实现利税8.17亿元,利润3.99亿元。全区工业闲置资源整合取得突破
性进展, 全年共利用闲置工业厂房4万平方米,引进了60余家中小型工业企业。全
年完成工业技改项目67项,技改投入6.02亿元,同比增长82%;高新技术产值占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7%;企业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区有21家工业
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认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1998年, 实现增加值3650万元,同比增长8.2%,粮食总产达到1685吨,蔬菜总产
达到8000吨, 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1880吨、1100吨和3 6 00吨,生猪出
栏量达到25000头, 奶牛存养量达到1200头。1999年,实现增加值0.37亿元,同比
增长7.1%, 粮食、蔬菜、果品总产分别达到1227吨、7000吨、7700吨;肉、蛋、
奶总产分别达到2000吨、1100吨和48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40元,葡萄、花
卉等5个基地初具规模, 无核化生食葡萄栽培技术等16个原种繁育等科技兴农推广
项目进展顺利。2000年,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增长16.7%;合理调减传统农
业种植面积840公顷; 全年实施退耕还林、还果560公顷;科技兴农成效显著,实
施5项科技推广项目, 占地26.67公顷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已近完善,
新建冬暖式大棚39个,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水利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了
24个行政村2万多人的吃水问题。200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3.3
%;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全年退耕还林还果6700亩,特色果品等六个种植基地
总面积已达3.6万亩; 占地40公顷的畜养殖小区,15公顷的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农
业科技示范园蔬菜、花卉大棚达到59个,带动周边调整种植结构20公顷,体现观光
农业和农家风情的民俗村投入使用;荒山绿化进程加快,种植各类树木95万株,完
成治山整地373.33公顷。 2002年,实现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3.83%,受旱灾
影响, 粮食减产30.6%, 总产量2 5114吨, 蔬菜、果品总产量分别是15866吨、
12571吨,肉、蛋、 奶总产量分别是83 61吨、 16605吨和14294吨,农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3649.8元;大力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抓了12个区、镇、村三级示范园
区、示范点建设; 建成占地13.33公顷以观光、旅游、特色引进推广为主的果树精
品园。 2003年, 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0.5%;粮食总产达到2.94万吨,
占年计划的113%, 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是0.83万吨、1.76万吨和1.69万吨,农
民人均纯收入4072元, 同比增长5%;蔬菜、花卉等六大基地,总面积3.66万亩,
养殖业实现了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养殖的转变,辖区畜牧规模化饲养率已达到95%
以上;投资1600余万元,完成了十六里河、党家庄镇境内11条村级公路建设改造,
长50.9公里。2004年,实现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5.2%,粮食总产量3.2万吨,
占年计划的121.7%,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是0.9万吨、1.9万吨和1.7万吨,蔬菜、
花卉等六大基地总面积2557.33公顷, 蔬菜、果品、小杂粮三个生产基地被省农业
厅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投资1786万元,完成47公里村级公路建设改造任务;
严格落实土地承包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发放种粮补贴96万元。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 第三产业支柱作用日益突出。1998年,全区新建和改扩建市场5处,新增营业面
积5.4万平方米;兴建便民服务网点320处。尹家堂豆制品加工基地一期工程、济南
家庭装饰市场、市中区医院门诊楼、济南汽车维修广场一期工程、济南名优小吃城
等市场和基础设施均投入正常运营。1999年,投资近2000万元先后建成了汽车维修
配件广场、 房地产交易中心等9处市场, 新增市场营业面积4.2万平方米;新建和
改扩建商业街5条, 清退马路市场4处, 摊点群13个。2000年,围绕实施南部生态
保护性开发,确立了“三线四点两大片”的市场建设布局。建筑面积8.22万平方米,
总投资3000万元的山东畜牧大世界一期工程、东八综合市场、济南众兴机电设备市
场、济南银都商城、世界购物中心(中心店)等五大市场已建成开业。2001年,全
年共建成开业市场3处,投资1.56亿元,总面积9.2万平方米,山水商城、世纪联华
超市、 小吃城二期相继开业。2002年, 全年共新建、续建市场六处,总面积18.7
万平方米,总投资2.57亿元,东方家园建材超市、银座商城八一店、红太阳家私城
相继开业,进一步完善了市区南部商贸流通格局。2003年,第三产业呈多元化发展,
全年规划建设了市场6处, 总面积10.3万平方米,投资1.83亿元;新型市场业态发
展迅速,康宁物流港和中诚信物流中心开工兴建;2004年,全年建成、在建的三产
重点项目共13个,总建筑面积19.45万平方米, 总投资3.91亿元;易初莲花超市、
济南华联超市舜耕店、山水物流港等相继投入运营;经十一路以中华名优小吃城为
依托,成功引进20多个省市千余种名优小吃,被市政府命名为济南美食街;纬二路、
英雄山路聚集餐饮企业共20家, 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餐饮企业13家。出口创
汇不断增加,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1998年,压力容器厂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新批
两个合资项目。 1999年,自营出口创汇完成565万美元,同比增长46.8%,实际利
用外资282万美元。2000年,全区出口创汇832万美元,同比增长16.9%;实际利用
外资240万美元。 三家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2001年, 全区出口创汇完成了
1648万美元,同比增长73%;实际利用外资518万美元,同比增长115.8%;济南金
鹰刀具厂等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2002年,出口创汇完成2890万美元,同比增
长75%; 实际利用外资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70%。抓住日、韩企业对外扩张的
商机, 与韩国投资促进机构签订了8项合作协议;组织企业参加了国际展览和广交
会等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开辟了俄罗斯市场,重点企业的出口额实现较大
增长,其中兴业塑料公司达到600万美元; 引进了香港恒利贸易公司、济南筑诚房
地产开发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外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826万美元。2003年,
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0个;积极培植新的出口载体,全年新增进出口企业31家;组织
企业参加了国内外一系列展览会,开辟了南非、俄罗斯等新市场。2004年,全区新
增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23家、出口创汇实绩企业10家。全年完成出口创汇1.21亿
美元,同比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2302万美元,同比增长17%。西门子变压器扩
产增资项目,首次实现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合作。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新成绩,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1998年,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完成了舜耕路南部北段道路建设工程和馆
驿街路段的改造任务,拓宽了经十一路;1999年,投资1350万元,完成了舜耕路、
玉函路和经十路等道路大盖被养护任务和郎茂山南路、城顶街等的拓宽工程,新建
了南郊水厂路和外国语学校路。 投资1亿余元,完成了辖区容貌工程和创城达标任
务。2000年,全年铺设沥青路面10万平方米,完成了经九路的路面改造和大纬二路、
经七路的道路改造工作。建成了玉函南区、王官庄小区两个居民示范区,完成了六
里山、虹桥和舜湖广场的建设任务,全面实施了“一环九射”绿化综合整治工作,
完成了1560余处房屋拆迁任务,面积达52.8万平方米;全区新建绿地17.6万平方米,
新植草皮17.5万平方米,新植苗木15.3万株。2001年,完成了建设路南段的拓宽改
造工程;先后对土屋路、郎茂山路北段和七里山路东段等50余条道路进行了拓宽、
翻修和维修。 深入实施“一环九射”工程,新增绿地面积71万平方米;扩建成了5
处节点绿地和1处绿地广场, 规范了两个绿化示范区。2002年,对建设路、二七中
街进行了拓宽改造,对经八路、英雄山路等26条道路进行了维修;围绕创建全国文
明城市,重点抓了道路综合整治、绿化“五进”、创建绿色社区等工作,城市建城
区绿化覆盖率37.4%,人均占有绿地面积6.81平方米。2003年,完成了腊山路、英
西路等19条道路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的维修整治任务;新增绿地45万平方米,新植
建设路等5条道路的行道树, 改造了部分路段的分车绿化带。2004年,经一路快车
道铺装完毕并全线通车;南外环路市中段综合整治任务全面结束;完成了经十路近
5万平方米的绿化美化任务。房地产开发进展顺利,1998年,全年完成投资1.1亿元,
开工面积15万平方米,顺利实施了玉函南区二工期工程近10万平方米的开发建设,
新开工梁庄小区商品住宅工程1.4万平方米,完成了郎茂山北区近8万平方米住宅小
区前期准备工作。1999年,全年开工续建工程量达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万平方
米。 2000年,玉函南区2万平方米的住宅工程建设完成。2003年,山景园小区的多
层住宅楼全面竣工, 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郎茂山北区一期工程完工。2004年,
山景嘉园小区项目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被评为济南市十佳“放心楼盘”;山景
·明珠花园四栋多层住宅楼、山景园小区三栋小高层住宅楼及公建设施全部竣工。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1年,区委、区政府将招商引资纳入了全方位目标考
核,成立了区招商局,对引进的项目实行全方位的跟进服务。全年引进项目85个,
合同引进内资18.3亿元,实际到位5.8亿元, 两项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02
年,通过与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引进了韩国汉拿混凝土株式
会社、济南天齐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1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和东方家园济
南建材超市、 银座商城八一店等2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三产项目。 全区共引进
项目201个, 合同引进资金2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4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任
务的155%。 2003年,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机制,制定了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
及项目认定实施细则, 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290
个, 合同引进资金2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亿元,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83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5个,引进的项目呈现单体投资大等特点。四、各
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科教兴区”战略。1998年,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9项。
1999年,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科教和经济的高效融合,PPNET网与全国三
十多家区域中心实现互联网, 开通了64KDDN专线,网上信息达到10万余条, 网员
发展到30余家; 全年申请专利130项,实施专利项目40件。2000年,共实施科技发
展计划20项, 申请专利120项,实施专利50项,“四个中心”的建设已见雏形,承
办了中日合作JICA中小企业诊断培训班等三个层次较高的专题培训班及技术交流会。
2001年,全年新立科技发展计划14项, 申请专利150项,实施专利50项。2002年,
共实施科技发展计划23项, 申请专利380项。2003年,全年共申报、实施各类科技
计划项目25项,争取资金205万元,有6项产品通过了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 5家企
业被评为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并顺利通过了科技进步考核。2004年,实施各级科
技计划29项,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市中区被科技部命名为“全
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98~2004年,继续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学区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改革受到国家和省市教委的肯定,市中区被评为
省级素质教育先进区和省级教育工作示范区。2000年,市中区率先在全市进行了千
名教师计算机网络培训, 改善了部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加快了学校布局调整。
2001年,率先完成了2002年度“五个一”优化升级工程目标,并提前启动了2003年
度升级工程,提高了信息化普及水平, 实现了全区教育资源网上共享。2003年
,率先在全市完成了2003年度“五个一”优化升级工程;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取得
明显成效,有31所学校已建成校园网,23所中小学完成“班班通”。2004年,教育
初步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理顺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教育蓬勃发展;
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机制和培训机构, 全年共举办各类学习班123期,参加教育培
训人员17.5万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1998年,再就业工作取
得成效,全年安置下岗职工3952人,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
1.17%。1998~1999年,共安置下岗职工5845人;2004年,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开发就业岗位;全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3万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区社
区卫生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医疗市场秩序得到清理整顿,2002年,取缔无证行医户
15家,对药店行医和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进行了专项治理;2003年,认真抓好社区卫
生服务示范点建设,加强了对医疗市场、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公共
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2004年,查处非法行医112户。社
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发展。 2001年,注册成立企业化城市服务公司6个,创出
了“热心大嫂” 、“爱心天使” 等服务品牌;2002年,注册成立企业化城市服务
公司9个, 拥有服务品牌14个,市中物业管理经营中心在全市率先通过了三项国际
认证,中房物业管理总公司在潍坊、德州成立了分公司;社区服务业成为下岗职工
再就业的绿色通道。 2002~2004年, 加强了土地资源控制,2002年,共控制土地
1800公顷;2003年,严格落实土地开发复垦计划,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开展了
土地“双查”工作,展开了违法用地处理工作;2004年,治理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
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修工作,完成经一路市中段国有非住宅土地的收回补偿工
作,关停禁采区山场49家。2003~2004年,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开展“气清工程”、
“送宁静工程”、“生态绿色工程”和“碧水工程”,创建绿色社区、安静居住小
区、环保模范工地及“五不样板工地”等活动,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此外,
体育、文化、安监、史志档案等社会事业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