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2&A=3&rec=571&run=13

再接再厉 乘胜前进夺取全区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市中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95年4月3日)董承铭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共济南市市中区第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区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五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党
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
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不断加强和
改善党的领导,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上届区委工作的基础上,经过
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胜利完成了第
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7.16亿元, 比1989年增长3倍,年递增32%。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按新口径
计算,1994年达到4054万元,各年度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三大产业互相促进,协
调发展。199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实现工业利润4063万元,分别比1989
年增长4.2倍和1倍,年递增39%和15%。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1994年,七贤镇
经济总收入达到15.5亿元, 比1989年增长7倍,年递增52%,成为全省百强乡镇之
一,并跨入小康镇行列。第三产业蓬勃发展,1994年,三产总收入达到31.1亿元,
实现增加值4.06亿元,分别比1989年增加3.9倍和3.6倍,年递增37.6%和35.6%,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89年的49%提高到56.7%。商业
饮食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1994年,营业额达到14亿元,实现利润3326万元,
分别比1989年增长3.3倍和14倍, 年递增34%和19%。人才、劳务、科技、信息等
其他市场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也正在逐步建立健全,第三产业开始步入全面协调发
展的轨道。外向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间外贸出口供货值增长30倍,出口企
业发展到24家,产品达40余种,并从1994年开始向自营出口创汇发展。三资企业从
1989年开始起步,1994年发展到56家,合同利用外资累计183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
资230万美元。 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全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94年,个体工商
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9825户和378户, 不仅扩大了劳动就业,拓宽了群众致富门
路,而且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壮大全区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促
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994年,区内单位职工平均年收入3639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1900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133%和9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步增长,
居住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
(二)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以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推
动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目前,按照不同方式进行改革的企业已达450家,占企业
总数的85%。农村改革继续深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
经营体制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了较大发展,村级企业化管理等四项制
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进财税、科技、教育体制以及劳动、
人事、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
的发展。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市综合开发五年累计投资11亿元,
总开工量135万平方米, 竣工1 00万平方米,建成改造了回民小区、三里庄小区等
11个居民小区和新世界商城等部分商业公益设施。顺利完成了经七路拓宽和外环路
建设中所承担的任务。 城市管理成绩显著,按照市里提出的8个方面16字要求,深
入开展“一创两迎”活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上了新水
平,特别是灭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顺利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城区面貌大为改观,
为我市保持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的光荣称号做出了积极贡献。土地管理和矿产资
源等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
(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科技兴区”
步伐加快, 科技先导作用增强。全区五年累计完成技改上新项目181项;完成科研
项目25项, 其中8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民办科技实
体不断发展,科技信息、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取得好成绩。教育事业蓬
勃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新的进展,特殊教育荣获全国先进
区称号,“两基达标”通过了国家教委的验收;教育经费逐步增加,办学条件明显
改善, 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保持先进水平,
1994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 比1989年下降6.92个千分点,在人口达标评
比中,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一等奖。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日益活跃,丰富了
群众文化生活。档案、史志、老龄以及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都有新的发展。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围绕贯彻“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坚持不懈地对广
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努
力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
“双拥共建”活动,先后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区”等称
号。通过教育和开展各项活动,全区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思想觉悟
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心意识、改革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和市场经
济观念、国防观念等进一步增强。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民兵预备役工作
不断加强。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区委重视发挥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
区政协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趋完
善。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监督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狠抓执法责
任制的落实,保证了宪法和法律在我区的顺利贯彻实施。区政协围绕中心工作,积
极开展调查研究,利用各种形式参政议政,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积
极搞好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
侨务、对台政策,巩固发展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依法治区,深入进行全民
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
完善防范机制和治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了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扫
除社会丑恶现象,重视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和民事调解、帮教等工作,促进了社会和
政治稳定。
(六)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
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重视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
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选拔了一批政治强、作风好、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中青年
干部,充实调整了部分领导班子,使各级班子的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有了新
的提高。加强了老干部工作,推进了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
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广泛开展了“争先创优”、“民主评议”、“党性实践”和
“双争”等一系列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改革建设中的政治
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连续6年获得全省“党员教育先进区”称号。
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反腐败斗争,
狠刹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集中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
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取得初步成效,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加强了
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发挥了他们在联系广大群众中的
桥梁和纽带作用。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
五年;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日
益改善的五年;是党的领导得到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
制建设全面推进的五年。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开创我区经济建
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动各项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以下几条:
(一)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过
去五年我区各项事业所以能够取得重大进展的最根本的一条。五年来,区委和全区
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发展作为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
基本原则相统一,牢牢把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系,出现了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经济、抓改革开放的可喜局面。特别是1992年以来,
我们通过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不断强
化干部群众的机遇意识,明确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并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
发展的新形势,重新修订了我区“八五”奋斗目标,围绕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
效益,积极实施改革推动、外向带动、科教兴区战略,推动全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
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
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就一定能够沿着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胜利前进。
(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搞好改革建设和一切工作的保证。五年来,我们
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改革和建设的首要环节来抓, 特别是19 92年邓小平同志
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后,在全区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揭矛
盾,找差距,不断清除“左、旧、小”的思想影响,努力摆脱姓“资”姓“社”的
困扰,牢固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鼓励、
支持党员干部群众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有力地促进了
党内外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飞跃,在各行各业、各级领导干部中出现了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的新局面。在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同时,注意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统一起来,努力做好上级指示与我区实际结合的文章。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提出
了“坚持快新全方针、实施移腾转战略、构筑大高外格局”的发展思路,采取八条
线抓经济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发展。事实说明,只要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就一定能够夺
取改革和建设的更大胜利。
(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和重要标志,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
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
抓打击犯罪,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使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面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任务,我们坚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精
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注意发挥思
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激发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
断总结推广新经验,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弘扬时代精神,全区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
好社会风尚。重视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
施,适时开展专项斗争,打击各种犯罪,积极疏导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和
利益关系,巩固发展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越深
入发展,越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改革
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决定、指示,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
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研究解决新时期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强
化“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的思想、
组织、作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之后,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定》
精神,从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党
的建设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始终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不断提高
广大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突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并把班子建设作为党的建
设的核心来抓,制定了加强农村、企业、机关、文教卫生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提
出了“建设钢班子、塑造铁队伍、端出硬盘子”的要求,着力增强党组织和各级班
子的战斗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坚持凡属全区
性的重大问题,都由区委全委会或常委会讨论决定,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坚持党的
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通过开展体察民情活动和办理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提案,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工作、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际问题,密切了党同
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行分
类指导、狠抓工作落实;坚持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积极维护区委“一班人”
的团结,同时注意处理好区委与其他几大班子的关系、新老干部之间的关系、军政
军民关系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五年来的实
践说明,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
这是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五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
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驻区部队和上级机关、
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我们团结合作的结果;也是老
同志热情关怀和指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市中区委,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
众、向所有为市中区改革和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
崇高的敬意!
我区的各项事业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不足,城乡之间、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区
工业投入不足,部分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
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较低,自营出口创汇力度不够。财政比较困难。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需要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社会治安
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影响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降低发案率、提高破案率,维护社
会稳定的任务还很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不够,有的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和
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
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很艰巨,个别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和群众观念
也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上述问题,有的是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也有
的是受到了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主要的还是区委领导的思想作风、工作能力、
领导经验和决策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新情况、
新问题研究不透,在工作指导上号召多,检查落实不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
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及任务
今后五年是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五年,做好今后五
年的工作,对为本世纪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胜利跨入新世纪具有重要意义。我区
环境条件优越,各方面的综合优势明显,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
为此,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国民经济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年递增率大致
要在25%以上,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到200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有一个大的提
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目标。再经过10年努力,把我区建
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城区。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
指导,牢牢把握全党工作大局的二十字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围绕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这一目标,积极实施改革推动、
外向带动、科教兴区三大战略,突出抓好振兴城区工业、优化乡镇企业、壮大个体
私营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四个重点,逐步完善调控政策、服务体系两大配套措
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
进步。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2亿
元, 年递增24.2%;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年递增15%;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分别达
到35.4亿元和1.01亿元, 年递增分别为25%和20%;第三产业总收入达到139.5亿
元,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年递增35%和26.6%。商业、饮食、服务业营业额达到
89.4亿元,实现利润1.23亿元,年分别递增45%和30%;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7亿
元,年递增25%;自营出口创汇达到36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713万美元。
——经济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调整。逐步形成以“两区”
为基地、三线为依托、十大商贸设施为中心的区域化经济布局。三大产业间互相促
进,共同提高,使一产更优,二产更强,三产兴旺。在二、三产业内部培植出一批
主导行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年产值(营业额)过亿元,利税过百万元的较
大型企业(集团)。在经济总量中,个体私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的比重逐步提高。
——科技教育对经济增长和职工群众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贡献越来
越大。建立健全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科技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达到60%以上。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新的提高,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和提高。
——城乡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
旧城旧村改造步伐, “四一”、旅游路等6个居民小区基本建成,部分村户住宅楼
房化。区内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绿化、美化、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内单位职工
和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科、教、文、卫、体等设施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工作
继续保持先进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们
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实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主导力量,推动工业健康发展
工业是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必须下气力把工业生
产搞上去。要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扩大规模的总体要求,以两个工业小区为
基地,突出抓好优化产业结构、振兴城区工业、壮大镇村工业、发展私营企业四个
重点,进一步提高全区工业的整体水平。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扬长避短、生产要素合理组合、扶优限劣的基本原则,
以发展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培育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开发适应
市场消费趋势的名优产品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性调整与适应性调整并
举,着力抓好产业、产品和组织结构三大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重点培植机
械、化工、食品、印刷、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群体;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积极实行
名牌战略,重点开发和扩大给排水设备、压力容器、电磁线、建材、保健用品、食
品、消防器材、医药化工等十大系列主导产品;在组织结构调整上,要以膨胀骨干
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为目标,坚持外延扩大与内涵提高相结合,突出抓好志宏企业
集团、压力容器厂、给水设备制造公司、新力给水设备有限公司、溢丰企业(集团)
有限公司、华美塑料公司、型钢厂、第二消防器材厂等龙头骨干企业的膨胀。在此
基础上,以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为依托,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
打破地域、隶属关系和所有制性质等界限,组建起机械加工、塑料化工、食品加工、
印刷、建筑装饰材料等一批企业集团,形成行业联合舰队。同时,积极扶持发展一
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私营企业。为了保证调整目标的实现,对重点行业和企业
要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通过引进与培养两条渠道,加紧充实
骨干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使各类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达到15%以
上。各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企业投入,力争三年内重点企业全面完成系统
技术改造,使主要工艺设备达到同期省内先进水平,并确保每年开发一批技术含量
较高的新产品。对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企业和对全区做出较大贡献的
企业负责人,要给予重奖,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加快振兴城区工业。针对城区多数企业设备陈旧、产品老化、技术力量不足、
生产效益低等突出矛盾, 必须从现在起,打一场城区工业翻身仗,力争2年初见成
效, 3年大见成效。为此,从我区实际出发,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要围绕选聘一
个好厂长(经理)、选准一个好项目、建立一个好机制、完善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四
个重点狠下功夫,切实把企业振兴的根本出路寄托于依靠能人治理、借助科技带动、
深化改革推动、完善管理促进上。工作上着力抓好三个落实:一是措施落实。各单
位要按照打翻身仗的要求,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为企业会诊,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
要矛盾症结,有针对性地定出整改措施,哪个方面的问题突出就解决哪个方面的问
题。二是责任落实。对问题比较突出的企业,各主管单位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必要
时派工作组进驻企业具体指导,限期实现目标。三是资金落实。要想方设法多渠道
筹集资金,用足用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的各种政策,多方面保证投入。打好翻身仗,
把城区工业搞上去,是本届区委的愿望,也将是新一届区委的奋斗目标。振兴城区
工业其意义不单单在于经济本身,它既关系到一大部分职工的生活就业,又关系到
全区的社会稳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高度去认
识和对待这个问题,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确保抓出成效。
进一步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七贤镇具有发展工业的巨大潜力。在市场竞争日益
激烈的情况下,要使乡镇企业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就必须高度重视搞好乡镇企
业的“第二次创业”,使之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规模、档次上都上一个新
的台阶,实现新的腾飞。为此,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一方面继续大力开
展“村办企业年”活动,新上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企业,进一步扩大乡
镇企业的总量。一方面高度重视现有企业的优化提高,着重在以下4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抓投入,上规模。对镇村重点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优势项目,要多渠道筹集资
金,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增加规模效益。二是抓科技,促提高。坚持整体推进与
重点突破相结合,切实抓好用先进技术设备武装企业,用现代科学与管理知识武装
职工头脑,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劳动者技能,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整体水
平的提高。三是抓联合,借外力。要积极靠大奔优,发展内外联合协作,借助外力
发展壮大自己。四是抓管理,增效益。要坚持从严管理,科学管理,把经营决策、
市场营销、质量监控、成本核算、节能降耗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建立健全现代化管
理体系,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模特色经营,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第三产业是我区的支柱性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今后五年我区发展
第三产业的基本布局是,在南部城郊结合地区重点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除继续
办好现有市场外,要以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市场为重点,把住南大门,积
极向南部地区辐射。同时,依托三线,抓好三条商业街建设,带起一批新的产业和
企业。在北部城区繁华场所,以发展大流通、大服务为重点,兴建一批高档次、大
容量、多功能的商贸设施,并以几大商场为依托,围绕方便居民生活,满足不同层
次群众的需求,配套建设一批小型商业网点,形成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二级商贸
群体。
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继续强化三产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实施
“腾笼换业”方针。1995年按计划要求完成“腾笼”任务后,各单位要把工作重心
转向“换业”,尽快发挥“笼”的效益。今后五年区里重点抓好宝丰、清泉、腾龙
等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10个商贸大厦, 济微路、外环路、英雄山南路等4条
商业街, 建材、五金、农副产品、汽车配件等8大市场建设。各办事处要通过“换
业”和换位”,努力实现一街(一条商业街)、一店(一座大型的商贸楼)的目标。
到1999年, 力争使各类市场达到36个,服务网点达到22000个,新增营业面积30万
平方米,从而为第三产业在总量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奠定基础。二是大力发展商业饮
食服务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必须走专业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今后五年内,要以
商业局8大公司和酒水、 物资公司为龙头,联合全区小型商业网点,组建起10大专
业经销集团。并围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重点发展商业、餐饮、宾馆、文化娱乐和
服务等5大行业, 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经营,增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创造
条件,大力发展劳服企业。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把个体私营经济纳入全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指导协调和服务。
有关方面要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供各种方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切实保护个
体私营者的合法权益。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人员,要与其他经济单位一样,
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要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教育和引导个体私营业户爱
国、守法、敬业。四是积极发展各类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要创造条件,在现
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咨询、技术、人才、劳务等市场和会计、审计、律师、
公证、仲裁、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努力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使全区第
三产业形成多业配套、全面发展的格局。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物价的监督与管
理,整顿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农村工作,强化村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要把大
力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快建设七贤镇卫星城镇。
以镇机关驻地为中心,以济微路和西南外环路沿线为重点,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商
业网点和市场建设, 争取5年内把七贤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经济繁荣
发达、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现代化卫星城镇。二是以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建设经
济强村为目标, 广泛开展“强村、强企业”竞赛活动,经过5年的努力,争取全部
村(居)跨入强村行列;积极推进村与企业(公司)一体化发展,通过大力推行村
级企业化管理,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向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三是从城郊型农村
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高产优势高效农业。坚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靠流通,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要围绕服务于城市,积极发展以经济作物为主
的种植业和以畜禽为主的养殖业,加强蔬菜、林果、畜牧基地建设,不断增加肉、
蛋、菜、果生产,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提高。
(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工作,促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

扩大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整个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需
要。我们必须积极实行“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外”并举,
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大规模地招商引资,大幅度地扩大出口创汇,推动我区外向型
经济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以实际利用外资为落脚点,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水平和效益。积极开展
行之有效的招商活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和灵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
来我区投资办企业。招商引资中,要以东南亚地区和欧美发达国家为重点,瞄准大
财团、大商社、大公司,吸引他们直接投资。要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嫁接改造骨
干企业和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对三资企业的管理,坚持引进、发
展与管理、服务相结合,切实抓好已签约项目的履约和开工投产项目的管理,明确
专人负责,一抓到底,努力提高三资企业的投产开业率、资金到位率、资产利税率
和出口创汇率。要继续实施一二号工程和“百人出国门”战略,进一步落实各级领
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加快人员外派,积极兴建境外办事机构或企业。要精心准
备、精心组织、积极参加每年一次的金秋经贸洽谈会,争取多出成果。
以自营出口创汇为重点,努力扩大对外出口。外贸出口工作的重心要由“收购
型”向自营出口创汇转移,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充分发挥区进出口公司和三资企业
在自营出口创汇中的作用,增强群体出口实力。要加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巩固
扩大老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创汇和精深加工产品出口,
增加农副产品出口,大幅度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着
重抓好出口创汇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搞好工贸、农贸、技贸联合,抓
紧培植一批大型的外向型企业集团,更好地发挥外向带动作用。要多元化开拓国际
市场,巩固发展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市场,扩大欧美、独联体国家市场,并不断开拓
新的国际市场。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多口岸多渠道出口,努力提高全区出口总量和
创汇水平。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继续抓好郎茂山工业新区和腊山工业园区建设,坚持边
建设、边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进区兴办企业。继续组织开展“四学”活
动,加快外向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和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以良好的信誉和优质服务吸引外商。
(五)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建设管理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多办实事、讲求实效的
原则,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8个方面的16字要求,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
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抓好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除积极完成市里交给的工
作任务外,多渠道筹措资金,在近期内重点抓好郎茂山路、经一路东段和玉函路南
段、 舜耕路南段等4条主要干道及郎茂山、腊山两个工业小区内的道路建设,进一
步改善区内道路交通环境。二是加快城市综合开发。总的要求是:坚持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以居民住宅、三产设施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统
一规划,分步实施,开外补内,以销促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全面完成回民小区
和玉函小区收尾工程的同时, 积极筹措资金,开工兴建四一、信义庄等6个住宅小
区,规划建设一批较大型商业服务设施,今后5年的开工量力争达到200万平方米,
竣工120万平方米, 投入资金16亿元,并以房产开发公司为龙头,带动我区建筑、
建材的发展。在搞好居民小区建设的同时,要多方努力,继续解决部分“特困”群
众的住房问题。要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讲求综
合效益。要坚持建管结合,切实搞好城市房屋及其他市政设施的养护与维修。三是
加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综合整治,为居民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要高标准搞
好美化、绿化、净化,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扩大绿地面积。继续加强喷泉景
点和霓虹灯街建设,装扮美化城市景观。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控制和治理污染,净
化城市空间。加强城市容貌综合整治,搞好卫生保洁,坚决治理“十乱”现象,维
护好道路交通和公共场所秩序。四是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依法管好用好土
地和矿产资源。
(六)以改革总揽全局,加大工作力度,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大企业要强,小企
业要活,好企业要扩展,差企业要淘汰”的基本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多种改制
形式并举,着力搞好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完成改制任务的单位,特别是城区县以上
集体企业和镇村骨干企业,要排除一切阻力,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取得突破。已经
改制的企业,要继续深化内部改革,切实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
激励、约束机制,按新章程规范企业行为。审计、监督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
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和指导服务,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农村改革,要立足于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宏观指导,尽快建立
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要继续完善家庭联
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健全和
发展城乡一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物资、技术、人才、信息等多种
服务。
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搞好党政机关机构
改革,努力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
机构改革,积极推行公务员制度,一方面组织好机关现有人员向公务员的过渡,一
方面严格执行新规定,建立完善选拔、录用公务员的竞争机制和正常的进出、升降、
辞退等制度,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质量。广大机关人员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要自觉
服从大局,遵守纪律,保证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认真搞好住房制度、
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七)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各级领导一定要高
度重视,切实加强科技工作,努力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科
技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各重点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健全厂办科研机构,并在较大型的企业中设立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
职务,实行“三师”技术负责制。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壮大科技人员
队伍, 提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使一般企业达到6%、重点
企业达到15%以上。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围绕发展支柱产业和重点拳头产品,进
一步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今后5年内争取50%以上的主要生
产设备得到改造,30%以上的主要行业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同期国内和
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
的联合协作,积极实施“产学研”工程,选择一批技术密集、市场前景好的高技术
成果,兴办、培植一批科技先导企业和高新技术生长点。要充分发挥区生物工程研
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厂办科研所的作用,加快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积极
实施“星火”、“火炬”计划,搞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科技成
果的转化率,扶持起一批科技示范村、示范企业。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为企
业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促进全区经济加快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
发展纲要》和《教育法》、《教师法》,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巩固强化基础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适用技术教育,加快
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按照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
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切实重视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
教育经费,保证教育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努力提
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全区教育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各级党政组织要重视发挥广大
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他们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
关心照顾,为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八)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和人民代
表的作用,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严格执法监督,强化执法责任制,认真搞好代表评
议工作,提高执法水平。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
发挥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进一步增强政协整体功能,发挥优势,服务中心,不断扩大参政议政领域,为发展
市中做出积极贡献。加强统战工作,贯彻落实“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巩固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
侨务、对台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地为现代化
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要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在改革和建设的重大问题
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区委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科学、民主
的决策程序和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和监督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
事务的民主权利。要发挥好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进一
步活跃基层民主生活。
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治区,广
泛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充分发挥执法机关的职能,保障
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大力加强政法工作,搞好政法队伍建设,
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做到文明执法、廉洁执法,严格依法办事。强
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分子,最大
限度地遏制和减少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的发生。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和清
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环境。要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重视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和民事调解工作,积极主动地消除社会不安定因
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九)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
思想保证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搞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努力把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
高到一个新水平。要突出抓好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
水平。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经常不断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抵御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自
觉抵制封建迷信,改变陈规陋习,搞好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广泛深
入地开展以建设文明市中、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双
拥共建”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巩固发展“双拥模范区”的成果。重视加强对青少
年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家庭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
发扬党管武装的光荣传统,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巩固国防后备力量。毫不放松地
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
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发展医疗、卫生
事业,搞好城乡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医护质量。重视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三、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
心力量。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按照十四届
四中全会《决定》和省、市党建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后五年全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
务是: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党员
和干部
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为中心内容,按照上级要求,集中一
段时间,采取脱产培训和岗位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区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
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学习中,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等作为重点,密切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同时,继
续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通过学习和
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特色”理论的基本观点,努力掌握党章的基本内
容,增强党性观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面对不断发展
变化的新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和现代科学
文化知识,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整
体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区各级党组织必须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解决
好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三个问题。
第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保证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实现党的团结和统
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只有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
制,才能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实现党的团结和统一。要加强对广大党员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教育,不断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要严
格遵守“四个服从”的组织原则,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同党中央在政治上、
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员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不断完善和规
范民主科学决策的各项制度和执行程序,凡属重大问题,必须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凡是集体形成的决议,必须坚决执行。要加强党内团结,
并以此作为衡量领导班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
领导干部,要自觉讲党性、顾大局、讲团结、守纪律,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领导干部要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班子内部在坚
持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求大同存
小异,互相关心、互相谅解、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要强化有效的监督约
束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
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党内外完整、严密、有效的监督机
制。
第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必须以
改革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
必须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及时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要以建设一
个团结、坚强、群众拥护的好领导班子,培养锻炼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好的党员、干
部队伍,选准一条加快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好经营体
制,健全一套保证工作有效运转的好管理制度的“五个好”为目标,统筹兼顾,突
出重点,实行分类指导,促强、帮弱、带中间,把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成为带领
农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共同进步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当前,要
特别注意把那些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
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下来。同时,搞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
组织配套建设。企业要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
证和促进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抓紧在各类新型经济组织建立
健全党的组织。机关党组织建设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要求,结合机构改革,以建立
高效能的机关新秩序为出发点,突出抓好转变作风、搞好服务、廉洁勤政建设,健
全党的组织和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开展多种形式的
思想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街道、学
校等基层党组织也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密切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扎扎实实地抓
好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
标,把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改进党员管理结合起来,继续开展“双争”、党性实践、
党员责任区和党员联户联富等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按照坚
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
生产、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党的力量。
第三,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选拔大
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坚持不懈
地抓好。一是全面提高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素质,使其真正成为能够组织带领群
众发展市中、振兴市中的受群众拥护的中坚力量。二是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
部,努力造就大批跨世纪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
是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有关业务知识,全面提高政
治、业务素质。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对素质好、有潜力的
要抓紧进行培养。缺乏全面领导工作经验的,要及时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领导岗位
压担子。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放下去任职锻炼。坚持实行干部岗位轮换,使干
部在不同岗位获得经验,成为具备多方面领导才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全面
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更新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坚持
任人唯贤,看主流、看发展,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干部。衡量干部的德和
才,既要看改革开放意识、业务领导能力和工作实绩,又要看党性修养、政治品质、
思想作风和廉洁勤政情况,注意贯彻执行党的基层路线的实绩和社会公论。切实选
拔任用那些党性强、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群体
结构,领导班子中应有较多熟悉经济、科技、外贸的干部,并适当增加党政领导干
部的交叉任职,提高总揽经济全局的能力。要重视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
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不断扩大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坚持选拔任用干
部的程序,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监督,逐步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监督有机结合的、
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后备干部
制度以及干部交流、下派等制度。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从政治上、生活上关
心离、退休干部,使他们老有所为,安度晚年。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搞好党的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使
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继承发扬党的
三大作风。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宗旨观念,从根本上解决为
谁工作、为谁服务、为谁掌权的问题,增强掌权为公、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正确
运用手中的权力;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经常深入基层和
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认真解决基层
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坚持防止和克服摆阔气、
讲排场、挥霍浪费等不良现象,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
蚀;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扎扎实实抓工作。要深入开展反
腐败斗争,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规
定,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案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反腐败斗
争任务的落实,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
教育和监督工作,从根本上减少和防止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领导
工会、共青团、妇联是党在政治上、工作上的助手,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
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青、妇等
群众组织的工作,充分保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各种健康
有效的活动,支持他们维护各自所代表的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
中的困难,搞好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自觉接受和服
从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根据各自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对工商联、侨联、科协等群众组
织也要加强领导,把这些组织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
同志们!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
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
引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组织带领全体广大党
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夺取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胜
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夺取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
阔步迈进二十一世纪
——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市中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98年3月29日)
邹世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共济南市市中区第七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三年工作的回顾
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省、
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
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自我加压,负重奋进,争
创一流,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年来,以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
为目标,认真实施改革推动、外向带动、科教兴区三大战略,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
转变, 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1997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3亿元,比
1994年增长84.8%,年均递增22.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0.36亿
元、 4.28亿元、8.59亿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20%、52.9%、111.6%,年均递增
6.3%、 15.2%和28.4%。1997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422万元,比1994年增长
83.1%,年均递增22.3%,各年度均实现了收支平衡。三大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
展。工业经济规模扩大,效益有新的提高,培植膨胀了一批骨干企业,开发建设腊
山工业园, 加大技改力度,三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5亿元,开工建设技改项目40
项。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三年累计投资2.7亿元,建成了英雄山中心市场等一批商
贸基础设施,新增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济微路、西南外环路等商业街的开发建设
已经展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1997年全区个体私营业户已达14520户, 比1994年增长47.8%,提供的税收已占全
区财政收入的20%。 外向型经济有新的突破,三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32万美元,
出口创汇2770万美元,1996年我区被评为全市出口创汇先进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区内单位职工人均工资达到53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4元,分别
比1994年增长48%和73.9%。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深化,全区改制企业已占
97.5%,基本完成了工商小企业改制任务。在此基础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进一
步探索放开放活企业的有效形式,以盘活存量资产为突破口,以资产出售为重点的
深层次改革已经启动,一批已放开的企业开始显出生机。圆满完成了机构改革和推
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任务以及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和警务体制改革,劳动保险制度和
住房制度等改革均迈出了新步伐。
(三) 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显著成绩。城市综合开发三年累计投资3.5亿元,
总开工量48万平方米,竣工43万平方米,完成了回民小区、玉函小区等居民小区的
续建和配套任务。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了辖区内道路、污水管道等市政
设施的建设和养护;加大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形成了八一立交桥绿地、马鞍
山路绿地及英雄山绿荫广场等多处标志性绿化景点,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
在去年的全市“两绿两化”评比中列全市第一。围绕实施“乐园工程”,加强了居
民小区综合整治,改善了居住环境。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区上下艰苦奋斗,投
资4488万元,胜利完成了小清河3.74公里的治理任务。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矿产
资源管理等工作也都有了新的进展。
(四)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区”战略,
编制实施了《市中区“九五”科技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三年累计完
成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3项,培植建设一批科技标志性企业(工程)、一个高新技术
支柱产业密集区、一个科技示范镇、一批科技示范村和一个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五
个一”工程初见成效,1996年我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1997年山东亚太生
产力促进中心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教
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取得新成绩,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不断改善和
提高,我区被评为全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工作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省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单位。深入贯彻落实计划
生育工作“三为主” 方针,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连续三年获市人
口与生育责任目标执行一等奖,保持了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国防、双拥、文化、
卫生、体育、史志、档案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五)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有效。三年来,以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
为目标,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坚持不懈地进行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区分
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创建文明小区和三优街(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争当好
公仆”、“爱民奉献”、“军(警)民共创文明区奉献日”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了刘明萍、田宝明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区教委、舜玉小区、七
里山三居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同时,加强了精神文明硬件设施建设,改
造扩建了区少年宫,开工建设区体育训练活动中心,建立了47处市民学校,完善了
“四个一”文化阵地。
(六)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区委重视发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作
用,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
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监督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狠抓执法责任制的
落实,保证了宪法和法律在我区的顺利贯彻实施。区政协积极履行监督协商职能,
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深入开展“严打”斗争,积极开展基层创安活动,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
层基础工作。广泛开展“三五”普法教育,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996年我区被
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做好信访工
作,实施再就业工程,积极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通过多种形式的
教育和培训, 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 1997年我区获得省级
“党员教育先进区”称号。实行全方位目标管理,根据检查考核情况,选拔了一批
优秀年轻干部,调整优化了班子结构;结合机构改革,实行了科级干部竞争上岗,
科以上干部双向选择,逐步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在农村积极实施“三民工程”,选派机关干部包村驻点,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
层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四个好”为目标,加强了街居党组织建设;在企业实
施“政治核心”工程,对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面考核;机关党的建设也有了新
的进展。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了“讲政治、正风纪、做表率”
教育活动,贯彻《廉政准则》,加强了住宅及办公电话管理,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廉
洁自律,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取得成效,
受到省里的表彰。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积极搞好同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政策。
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党的群众工作,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
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回顾过去三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不动摇。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期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近三年来,我们坚
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全区上下的大局意识明显增强,确保了政令畅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制定实施了
《市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以
发展为主题,在全区广泛开展了“我为市中发展做贡献”大讨论,强化了全区的发
展意识,调动全区上下的积极性,为发展献计出力。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大胆地闯、试,在企业改
革、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机构改革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改
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
平理论统一思想和指导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团结全体党
员和全区人民推动市中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二)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市中经济的发展路子。我区地处省城中心,要把我区
建设成为现代化文明城区,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套,必须积极探
索符合市中实际的发展路子。这些年来,我们正确地分析了我区的优势和劣势,针
对全区经济综合实力薄弱、发展空间小的现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增加财源
税源,注重发挥区位优势,扬长避短,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行“退二进三”,
把第三产业做为重中之重优先发展;改革调整工作,以产权出售为突破口,进一步
探索放开放活企业的有效形式,实行“腾笼换业”,开发建设腊山工业园;以农业
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发展城郊型农村经济;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为其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充分利用
省城的政治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引进年”活动,积极引进人才、技
术、项目、资金和管理,培植、挖掘财源税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快经济
发展步伐的同时,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决心不动摇,把两个文明作为统
一的奋斗目标,列入全方位目标管理之中,一起部署实施,一起检查落实,围绕提
高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
投入,加强精神文明硬件设施建设;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基本形成了以机关带基
层、以干部带群众、以典型带全区的工作思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广泛开展基层创安活动,
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持社会秩序稳定。这些思路的提出和实施,对加快
我区的改革和建设步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区情,做好结合的
文章,不断探索具有市中特色的发展新路,才能不断开创我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
新局面。
(三)必须坚持群众观念,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
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办事情始终把
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区委每次重大决策之前,都要组成专门调查组,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从群众中不断吸取智慧和力量,使决策更符合于群众的利益;
坚持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深入联系点,沉到基层,蹲点调查,做深入细致的群众
工作,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的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
群众之所盼,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争当好公仆”、
“爱民奉献”、“送温暖”和“领导干部与下岗职工结对子”等一系列活动,建立
了“送温暖基金”,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密切了党
群干群关系,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推动了党的各项方
针、政策在群众中的落实。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始终关注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愿,一切为了群众,一
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能
无往而不胜。
(四)必须坚持团结务实,负重奋进,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团结务实,负重
奋进,争创一流,是党的思想路线在工作作风上的具体体现,是我们不断战胜困难,
勇往直前的重要保证。这些年来,全区几大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互
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形成
了强大的合力。坚持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实行全方位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
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于重点工作,由区级领导挂帅,抽调精兵强将
搞突破,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面临困难较多、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全
区上下敢于正视困难,瞄准一流,拼搏进取,奋勇赶超,圆满完成了许多急、难、
重任务,创出了许多一流成绩,科技、教育、计划生育、双拥等多项工作都走在了
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坚持这一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实践证明,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任务多么艰巨,只要全区上下团结一致,求实务实,
真抓实干,坚持一流的工作标准和干劲,我们就会无坚不摧,创出一流的工作成绩。
(五)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我们党的
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些年来,我们适应新的形势任务的要求,把建设一支
跨世纪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任务紧紧抓在手上,积极探索,
精心设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星期六读书日”
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展“争当好公仆”、“爱民奉献”等活动,
增强干部的宗旨观念;选派干部到村居、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干部的实践能力;实
行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科以下干部双向选择,引进大学生,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
活力;以全方位目标管理为总抓手,加强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健
康成长。实践证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键在党,根本的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
干部队伍,只有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党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总之,过去的三年,是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在困难中持续稳定发展的三年,
全区的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正
确领导,归功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前几届区委打下的良好
基础,离不开驻区部队和上级机关、单位的支持,离不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
士的密切合作。在此,我代表中共市中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全区人民和所有关心、
支持市中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问
题,工作中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与形势发展
的客观要求还有些不相适应,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还不够;经济综合实力仍
然比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带动全局、有效增加财政税收的项目;城市建设
与管理水平还需不断提高;社会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很重;
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任务
今后五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
神的五年,是决定我区跨世纪发展全局的关键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以崭新
的姿态迈入二十一世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
感和历史使命感,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迎接新世纪。
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
实党的十五大精神,面向新世纪,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调整优化经济
结构,发挥区位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提
高经济运行质量,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逐步把市中区建成经济实力雄厚、文化繁荣发达、环境整洁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
现代化文明城区。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2000年达到22.9亿
元, 2002年达到33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12.5%、24
%, 2000年达到0.42亿元、6.12亿元、16.36亿元,2002年达到0.47亿元、7.75亿
元、 25.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2000年达到1.16亿元,2002年达到
1.56亿元,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跨入强区行列。
——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机制灵活高效;科技进
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2000年达到2131万
美元,2002年达到281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20 00年达到186发美
元,2002年达到268万美元,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城乡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建设“花园式”的居民小区;区内交通状况明显
改善;绿化、美化、净化水平提高,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区内单位职工和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城
乡居民衣、食、住、行质量有较大改善;文化、体育、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卫生保
健体系健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社会秩序良好,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健全,社会稳定;市
民素质普遍提高,人际关系和谐,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五年的总体任务非常艰巨。五年中首先要抓住关键的前三年,全区上下团结一
致,开拓进取,以增加财政税收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
调发展,扎扎实实地迈出三大步,全面、超额完成“九五”计划,实现“三年大变
样”的目标要求。为此,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优化经济结构,扬长避短,扶优限劣,使生产要素合理组合,是发挥区位优势,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战略举措。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使全
区经济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积极推进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逐步形成合理的功能区域布局。充分发挥七
贤镇地处近郊的优势,按照三次产业的不同使用功能统一规划,济微路和南外环路
两侧主要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建设一批面向全省、全国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形成
专业化市场群体;以腊山工业园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展,建成腊山——白马山工业
区;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分别建成林果生产基地和特色菜、花卉生产基地,形成现
代化农业样板带。城区优先发展以商贸流通和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以“四
一”小区和英雄山地区为重点,围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发展商业、服务业网点,形
成网点商埠区。
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有所
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加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现
代化方向发展。第三产业要做为重中之重,以适度超前的速度,优先加快发展,提
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商品流通
和房地产业,大力发展以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物资流通、批发商业、科技服务、
旅游服务、会计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综合性服务业。第二产业要通过
改革、调整,尽快走出困境,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要在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提高
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机、电等主导工业,实施名牌战略,培植给水设备、
压力容器、变压器等一批主导产品。第一产业要加快推进和发展集约化、产业化、
科技化农业,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相结合的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城郊型
农业。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产向优秀企业集中,资金向优势产品集中,积
极培育和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企业集团,进一步增强全区经济的
竞争力。
(二)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发展步伐,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必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进一
步深化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改革,要以放开搞活为目标,按照“因企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创新,注
重实效”的原则,以盘活存量资产为突破口,以产权出售为重点,在保证税收和妥
善安置职工的前提下,从企业实际出发,采取向职工整体出售、售股结合、售租结
合、“零价”转让、向社会公开出售和破产等多种形式,放手大胆地让企业自主选
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时,积极鼓励经营者持大股,力争
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建立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使企业走出困境;对于已建立的企
业集团,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企业管理,增强发展后劲。要适
应企业改革的要求,在配套制度改革方面走出新路子,积极探索国有集体资产监管
运营机制,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实施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机制。
继续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大胆探索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大力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坚持“三放宽,三结合”的原则(即:放宽政策、放
宽范围、放宽限制;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发展第一产业相结合,与安排下岗
职工再就业相结合),重点解决思想认识、发展路子、政策办法、发展环境问题,
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为其发展创造
良好的舆论、法制、政策和社会环境。要进一步扩大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规
划建设好民营科技园。要通过国有集体小企业改制转化一批,建设民营科技园引进
发展壮大一批,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岗职工新办一批,发展各类市场
聚集一批,促进个体私营经济总量上规模;通过培植、扶持经济大户,促其单体膨
胀,上档次,使个体私营经济在量和质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
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新的调控方式,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
的行政管理体系。
(三)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坚持全方位开放的原则,提高经济外向度,发展区域经济,是有效增加财政税
收,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一环。
要以财政税收做为衡量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实行对内开放,充分
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五引进”活动。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驻区省、市
大机关、科研单位的联系,为他们搞好服务,借助他们的优势,大力引进人才、技
术、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年年见成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实际利用外资为落脚点,以国内、市内招商引资为重点,
精心组织参加各类招商活动,走好招商引资的三条路子,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合理
引导外资投向,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三产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腊山工业园和
嫁接改造骨干企业上。巩固扩大现有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欧美市场,形成多元化的
出口市场格局;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寻找优势,加强联系,扩大加工贸易;积极培植王冠集团、压
力容器厂等一批外向型企业,扩大自营出口队伍,努力提高出口创汇能力。进一步
加强三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维护三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合法经营,努力
提高三资企业的投产开业率、资金到位率、资产利税率和出口创汇率。进一步改善
投资环境,不断完善落实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以良好的环境
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外商。
(四)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现代化文明城区的重要标志。要围绕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
能,建管并举,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把我区建设得更优
美、更具吸引力。积极启动房地产业,搞好城市综合开发。要抓住有利时机,转变
经营观念和方法,以住宅建设为重点,将住宅、三产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三者统
盘考虑,以旧城改造带动新区开发,力争三年内完成梁庄小区、泉畔小区等几个旧
城改造项目,带动郎茂山和玉函南区等新区开发,引进外资联合开发“四一”小区,
力争开工建设80万平方米,竣工37万平方米。在小区建设中,要加强公共设施的同
步配套建设,真正做到开发建设一片,配套完善一片。同时,继续在各住宅小区实
施“乐园工程”,加强小区的整治和管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绿化、美化、净化
环境,积极推行物业化管理,用二至三年的时间,把小区逐步建成“花园式”生活
乐园。加强道路等市政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积极筹措资金,完成舜耕路延长线和玉
函路延长线的建设任务;搞好济微路商业街南段的路灯配套工程。加强道路、排水
管道等设施的养护,使市政设施综合完好率达到92%。按照“见缝插绿”的原则,
加大植绿造绿工作力度,建设郎茂山公园,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三年内使人
均占有绿地达到7平方米。 同时,保护绿地,搞好城建监察,维护辖区市容市貌。
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依法管好用好土地资源,改善城区生态
环境。
(五)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区”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靠科技。要巩固和发展创
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的成果,努力做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文章,提高科技进步贡
献率。充分发挥亚太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联结区内各厂办科研所,主
动出击,广泛联系省内外一大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各类专家、学者、科技人才,
为我区的经济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
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把亚太生产力促进中心建成科技服务中心、咨询中心、诊断中
心、信息中心。通过产学研结合,做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不失
时机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好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建设高新技术产
业密集区,分层次、有重点地选择培植几个高科技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争取尽
快形成规模,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新办企业尤其是城区新办企业要向“小高
精”方向发展;现有企业要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并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
业同开拓市场结合起来。注重科技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政府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各种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
加快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其促
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
质量。继续巩固强化基础教育,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
依托行业和金融单位,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急需人才,搞好再
就业培训;重视加强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师德
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切实重视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待遇。注重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在加快市中发
展中的特殊作用,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把我区的科技、教育和人
才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和作用。坚持
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
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共事。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政务、财务分开,加强群众监督,不断活跃基层
民主生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区”。
广泛开展“三五”普法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
制观念和依法行政、依法治区的能力和水平。我区是省市党政军机关驻地,维护全
区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保一
方平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落实责任,超前、细致地做好工作,为领
导机关和全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
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把集中打击同专项
斗争结合起来,把严打与严管、严防、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打防并举,预防为主,
层层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深入开展基层创安活动,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
群防群治网络。要从严治警,努力提高政法队伍素质。要及时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
矛盾,重视做好信访工作,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见,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
点问题,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七)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要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提
高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教
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特别要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表彰各类体
现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树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
倡导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时代风尚,形成济困扶贫、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和文明
礼貌、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激励全区人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
抓好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机关、文明行业和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活动。
要加强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和活动形式,提
高创建活动水平。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引导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毫不放松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
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体育活动,积极推
进医疗卫生事业,大力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
活质量。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是实现今后五年全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把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的关键。要按照十五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
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完成新的历
史任务。
(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全体党员干
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
论述和十五大精神,弄清基本原理,掌握科学体系,领会精神实质,从而增强贯彻
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在改造客
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力戒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保持谦虚谨慎、不断进
取的精神状态;克服知难而退、贪图安逸的情绪,发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精神;
打破局部利益、陈旧观念的束缚,努力拓宽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思路。在学习理
论的同时,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
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党委中
心组学习制度,把“星期六读书日”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充分发挥区委党校和基
层党校的阵地作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理论
学习的考试考核制度,坚持做到干部考察要“考学”,干部述职要“述学”,干部
评议要“评学”,在全区上下形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
气。
(二)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要按照革命化、
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紧密联系新的形势任务和干部
队伍实际,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特别是大
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严格
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为重点,按照学习要刻苦、工作要勤奋、作风要扎实、
办事要公道、修养要加强、自律要严谨、管理要严格的要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
设,逐步建立和健全干部考核讲评上的“亮相”制、选拔任用上的竞争制、管理使
用上的淘汰制、 工资奖金分配上的奖罚制、 监督约束上的自律制,努力建设一支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始
终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一关键。 以增强团结、增强群众观念为重点,大力加强领
导班子建设。班子内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讲团结,互相尊重,
互相支持,对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做到信任不放任,放手不撒
手,爱护不袒护,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具有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一把手”要发挥表率作
用,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原则,把握全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的要求,
把班子带好,把干部队伍建设好。要不断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
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充实进领导班子,并注重优化领导班子群体结构,不断提高领
导班子的战斗力。要从战略的高度抓紧培养和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一
支能够担当跨世纪重任的后备力量。进一步加强科技干部、妇女干部、企业干部队
伍建设。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更好地
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三)坚持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方针,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新形势,用改革的精神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的建设,要按
照中央提出的“三有”、“五好”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以“聚民心、正民风、促
民富”为内容的“三民工程”,深入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抓好以党支
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村级班子整顿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城区街居党的建设,要以发展街居经济、增强
社区服务功能为重点,大力加强以居民区党支部为核心的街居基层组织建设。机关
党的建设,要继续按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结合机构改革,以转
变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为重点,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作风建设,
不断增强广大机关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树立机关的良好形象。企业
党组织要发挥好监督和保证作用,促进企业改制,加强企业管理。学校等基层党组
织也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团结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
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为党的肌体输入
新鲜血液。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改革和建设的成败。每个党员特别
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公仆意识,切实做到以民为本、
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以民为镜,把改革开放的难点、经济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
的热点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
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越大,越要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
要继续开展“争当好公仆”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群众观念,
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努力转变作风,特别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
的作风,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一起行动,抓出成效,带出好的队伍、
好的作风。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作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
义和形式主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取信于民。坚
持不懈地加强廉政建设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
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为广大干部作表率,同时要管
好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和下属。继续严肃查办违纪案件,依法惩治腐败分子,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管
好用好预算外资金,切实做到收支有序,利于监督,调度灵活,坚决杜绝乱支乱用。
不断完善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促进党风的不断好转。
(五)坚持、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完善党内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为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坚
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党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健全
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完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加强对广大党员
特别是各级干部关于党的制度教育。要进一步发扬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
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实行正确的集中,加强组织纪律性,确
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定顺利贯彻执行。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集
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提高党内生活和党的领导工作的规范化、制
度化水平。每个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职务,都要自觉贯彻党的主张和
决议,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
的政令畅通;要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
各种利益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党组织都要严格按党章办
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在党内形成纪律严明、朝气蓬勃的局面。要认真贯彻
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政策。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
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多做贡
献。
同志们,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
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
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统揽全局,精心部署,团结一致,
艰苦奋斗,开拓前进,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政府工作报告
——1993年1月10日在市中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陈亚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三年工作的回顾
从1990年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到现在已经三年时间。在这三年中,本届政府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及人民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在上
届政府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全区人民的力量,圆满完成了区十二届人民代
表大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三年来,我区反映经济实力、经济水平和经
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全面增长。 19 92年,全区社会总产值预计达到5.65亿元,比上
年增长22%,比1989年增长55%;国民收入预计达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比1989年增长25%;工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9%,比1989年
增长78%;财政收入预计达到402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比1989年增长28%。
三年来,经过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健康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
台阶。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25亿元,工
业利润预计完成2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8%和20.6%。三年间,工业总产值
平均每年递增21%,工业利润平均每年递增10%。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年累
计完成技改上新项目72项,重点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已达9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10%, 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7个。这些变化说明,我区工业发展正沿着速度、
效益、后劲同步增长的健康轨道前进。
——农村经济繁荣兴旺,全面发展。199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000万元,
比上年增长16.1%, 比1989年增长1.1倍。粮食生产战胜严重自然灾害,连年夺得
丰收,1992年粮食总产达到2188吨。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992年农村经济总
收入预计达到4亿元,比上年增长59%,比1989年增长1.1倍。镇村工业有了较快发
展, 1992年七贤镇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60.6%,比1989年增
长1.6倍。 副食、蔬菜、林果三大商品基地形成了一定规模,肉、蛋、奶、菜、果
等产量都有较大增长。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加快我区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
响。
——城乡市场活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随着流通渠道的不断拓宽,多种所有
制成份的商业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新局面。1992
年全区预计完成营业额4.8亿元,利润17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7%和22.8%,
比1989年增长51%和19.4%。重视和加强了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部分较大的项目,
如新世界市场、白马山集贸市场、泺源商场等已开工兴建和筹建,新建了七一商场、
八里洼家俱服装批发市场和王官庄农贸市场;对原有集贸市场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面积达1.3万平方米。 集市贸易日趋活跃, 1992年农副产品成交额1.75亿元, 比
1989年增长2.2倍。
财政、税务工作在政策性增支减收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融通资金,扶
持生产,培植财源,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为实现当年收支基本平衡做出了成绩。
——外经外贸工作取得较大进展。1992年,出口商品收购值预计完成2400万元,
比上年增长45.5%, 比1989年增长6.3倍。目前全区出口创汇企业16家,出口产品
21种,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全区合同利用
外资额累计848万美元, “三资”企业累计达到22家。为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去年建立了“市中出口工业开发区”和“七贤镇工业开发区”。目前,两个小区正
在抓紧进行建设。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三年来,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
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动力,落实工作目标和措施,
带动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创出新的水平。 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投资
664.5万元, 改造、维修道路30余条,总施工面积28.5万平方米。完成房屋修缮工
程量29.6万平方米, 工作量1256万元,其中改造危房5.57万平方米,投资资金463
万元。城市综合开发累计开发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竣工47万平方米。工程质量逐
年提高, 优质工程率达到90%;建成和正在开发的居民小区7个;完成了一批较大
规模的商业和公益设施项目。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经七路拆迁、南外环路建设和
回民小区改造工程中,全区上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保证了全市重点工程的顺利
实施。重视和加强了环卫设施建设,新建水冲式公厕15处,垃圾楼(台)88座,全
部更换了主干道上的落地垃圾箱,环境卫生连续几年保持全市先进水平;在全区掀
起了大环境绿化的热潮, 荒山植树有较大增加, 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由1989年的
31.25%上升到33.7%; 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5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达到了“烟
尘控制区”的标准,覆盖率达95%以上。土地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防汛、节水、人
防和矿产资源管理等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所有这些,都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改
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
(三)“科教兴区”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三年来,我们认
真贯彻“科教兴区”的战略方针,不断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先
后组织完成了《市中区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制定了“八五”科技发展规
划和有关政策。围绕高新技术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三
年累计完成省、市科技计划项目41项,其中有18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民办科技
实体不断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各种技术服务;科技培训、
科普宣传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成绩。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实施,
“三教统筹”取得新进展。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扩建、改造
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 新建了育才、舜玉、舜耕、育贤等小学,相继成立了预备
役学校、辅读学校和藏族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认真开展素质教育,全区初中毕业合格率、优秀率
逐年上升, 均高于市平均水平,有400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职工教育
深入开展,被省评为企业青工“双基”教育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人口目标达标评比中连续两年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者
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
的进步,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除害防病、食品卫生、妇幼保健等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计划免疫工作继续保持了全国先进水平。群众性的文体活动蓬勃
发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民族、宗教、侨务、档案、区志等工作都有新的进
展。
(四)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1992年区内单位职工平均年收入达2200万元,
比1989年增长3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00元,比1989年增长33%。城乡人民储蓄
余额达到10.37亿元, 比1989年增长1.27倍。三年来,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共安排劳
动力10794人,城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100%,城镇青年就业问题基本
得到解决。 社会困难户、 “五保户” 的生活得到可靠保障。 全区新建住宅面积
30.87万平方米, 辖区内607户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得到妥善安
置。同前几年相比,人们的穿着更加讲究,食品结构不断改善,居民高档家用电器
拥有量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我区在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普法教
育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制定了“二五”普法规划及实施方案。
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各项专业法律法规为重点,以促进依法治理
为主要任务,广泛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
念。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七贤镇所有行政村已达到依法治村的标准,80%
的学校,80%的街道办事处、75%的商店、70%的工厂分别达标。切实加强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
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对流通领域
进行了整顿,集中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经济案件,保证了城乡市场的繁荣稳定。信
访工作深入开展。全区三年共受理来信、来访7845件(次),处结率达到99.2%,
我区的信访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的表彰。合同仲裁、人民调解和公证、律师工作,
紧紧围绕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积极开展服务活动,受到基层和企业的好评。在基
层民主建设方面,深入宣传贯彻了《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和《村委会组织法〈试行〉》,
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广大居(村)委会干部密切联系
群众,勤奋工作,任劳任怨,为推进我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全民国
防教育更加深入,各级人武部的正规化建设、民兵预备役和征兵等工作都取得新的
成绩。重视和加强了政府法制建设。区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依法行政五年规划”,
建立起政府法制工作网络,认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切实加强行政监督,在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清理“三乱”和违法、违纪建私房、领导干部超标准住房以及
严禁用公款吃喝、送礼等方面取得实效。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严肃进行了查处。
在三年中,政府及各部门认真执行人代会及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民
代表的监督,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虚心听取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
的建议、 批评和意见。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三届会议期间收到的734件建
议和提案,全部认真及时地处理完毕。对平时人大、政协转来的建议和群众反映的
情况,坚持分管领导亲自办理,分级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同时,加强市长公开
电话的办理工作, 三年办复市长公开电话916个,及时地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
题。
总之,过去的三年,是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
顽强拼搏,各项工作富有成效的三年,是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的三年,是沿
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三年。三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级
人民代表、区政协、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给予了有效监
督和大力支持;上级领导机关、驻区部队和单位对我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诚挚的谢意!
回顾过去的三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毫不
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最可靠的保证。要开创我区经
济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我区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在三年来的政府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
“没有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不可能有政治的稳定”。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
央一系列的重要指示,特别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增强了搞好经济建设
的紧迫感、责任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更加坚定。工作中,围绕我区经
济的发展,注意抓决策,抓大事,抓实事。去年,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
势,区政府重新修改了我区“八五”奋斗目标,相应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第三
产业发展、出口工业开发区建设、七贤镇农村奔小康等几个实施规划。对一些重大
的经济活动和重要的建设项目,坚持领导亲自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经济主管
部门、各街道办事处(镇)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力以赴抓生产经营,抓
经济效益。全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狠抓了经济结构
调整和技术进步。政府其他部门和单位也都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从各方面提供服务,从而形成发展经济的强大合力,促
进了全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二,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引向深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三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坚持和不断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
制,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企业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商业企业全部实行了经营、用工、
价格、分配”四放开”。在推行股份制方面,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城镇集
体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试点的实施
意见》 ,并在6个企业中进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同时,通过“靠大奔优”,发
展联合协作和企业兼并等措施,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在农村,注意抓好党
的各项政策的落实,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统分结合的双
层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调动了广大农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积极性。
政府各部门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为
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劳动、人事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坚持和深化改革,使各条战线的工作都呈现出新的生
机和活力。
第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对外开放步伐。1990年初,国务院批准济南
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我们反复组织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传达学习国务院《复
函》和省政府的《批复》精神,层层发动,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对
外开放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
精神,联系我区实际,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有针对性地
解决“左、旧、小”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各行各业、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省、市
对外开放会议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推动了对外开放工作的开展。我们还采
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别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学习取经,积极组
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国内外一些经贸洽谈活动,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解放
了思想。实践证明,对外开放的快与慢、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解放、
观念更新的广度和深度,要进一步加快开放的步伐,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观
念必须有新的飞跃,新的转变。
第四,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是党中央提
出的战略方针。三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上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抓好经济建设的
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区城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职
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创造优美环
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各行各业、各街道办事处(镇)及居(村)普
遍开展了“学先进、讲奉献、树新风”活动;围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地方与部队
的建设, 开展了争创“双拥模范区” 活动;围绕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
“科教兴区”战略的实施,开展了群众性文化和科普活动;围绕增强群众的法制观
念,促进社会的稳定,广泛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结出丰硕成果。全区涌现出一大批双文明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区先后被省、市
评为“双拥模范区”。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全区人民表现了高度的热情和实干
精神;在救灾捐助工作中,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向灾区捐钱、捐物,充分展示了我区
人民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第五,坚持发扬务实求实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在政府工作中,我们
大力倡导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把办实事、重实效、看实绩,作为检查和衡量
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政绩大小、工作好差的重要标准。注重抓好党和国家以及省、
市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办法的落实,以此指导工作的开展。同时,抓好任务目
标的落实。政府各部门、各系统按照岗位责任制和年度政府总的任务和目标层层分
解,逐级抓好落实,从而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行政效率和
工作质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已成为各部门、各单位、
各级领导的自觉行动。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发扬光大。据统计,政府系
统受到省、市表彰和奖励的,累计达190多项次。
各位代表,我区的各项事业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用党的十四大精神衡量,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影响了改革开放
的深化和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企业不景气甚至亏损,产品结构调整、提高
企业素质等方面的任务相当艰巨;外向型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适应改革开放
的新形势,需要加快发展步伐;由于国家政策性出台因素较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我区财政状况比较紧张,致使有些该办的事情没有力量去办;社会治安方面仍存在
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机关廉政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
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三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初步设想及1993年的主要任务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市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初步确定,今后三年全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设想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紧
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城乡一
体、工商并举、内外结合,重点向外”的发展战略,力争“八五”末主要经济指标
实现翻番,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较大进展,人民生活向小康水平迈进一大步,努力把
我区建设成为经济文化发达、服务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开放型的新城区。主要奋
斗目标是:
1995年全区社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平均每年递增28%;国民收入达到2.8亿
元, 平均每年递增16%;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46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1%,其中
工业总产值1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3%,农业总产值463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5%;
工业利润4600万元, 平均每年递增25%; 商业饮食服务业营业额8.7亿元, 利润
2900万元,平均每年分别递增25%和18%;外贸出口商品收购值达到1.16亿元,平
均每年递增4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既鼓舞人心又非常艰巨。我们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党的十
四大精神的深入贯彻使我们前进的方向更加明确,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加坚定。改革14年来,
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
验。因此,只要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我们的奋斗目
标。
在制定上述目标时,我们既看到了实现的可能性,又充分估计到了任务的艰巨
性以及前进中的困难,也认真分析了与兄弟区县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为此,我们
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
符合城区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把智慧和力量集
中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虚心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把革
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扎扎实
实地搞好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四大召开后的第一年,是下届政府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努
力作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胜利完成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圆满实现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更快地发展
根据三年规划目标和加快发展的要求,对1993年主要经济指标做如下安排:社
会总产值比去年增长15%,达到6.39亿元;国民收入增长10%,达到1.93亿元;工
农业总产值增长34%,达到6.2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36.4%,达到5.8亿元,
农业总产值增长5%, 达到4200万元;工业利润增长30%,达到3000万元,农村经
济总收入增长20%,达到4.8亿元;商业饮食服务业营业额增长23%,达到5.9亿元,
利润增长14%,达到1991万元;出口商品收购值增长66.7%,达到4000万元;财政
收入增长8.7%, 达到4372万元。为确保上述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我们必须按照
区委提出的“突出四个重点,搞好三个攻坚战”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在以下四
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要有新的突破。在产业调整方面,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并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要进一步完善“南工北商”经济布局。北部
城区的工业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着眼,早规划,早安排,逐步实行“北厂南移”,以
便充分发挥我区北部地处繁华闹市的地理优势,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搞好
郎茂山工业小区和出口工业开发区的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好路、电、水等基础配套
设施建设问题,为小区内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今后新建工业企业原则上要在南郊
地区选址建厂。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要继续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加快调整步伐。围
绕发展高效益、高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和开发反映市场消费
动向的新产品,切实搞好企业的上新改造工作。列入今年计划的项目,要落实责任
制,确保按期投产达产。要认真抓好重点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的发展,上规模、上
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区里初步确定的十大重点企业,要从资金、技术、人
才、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各街道办事处(镇)也要明确自己的重点,集中力
量发展一批骨干企业。重视和加强发展企业集团的工作,重点围绕机械电子、金属
压延、化工塑料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以重点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为龙头,
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紧密联合体。对产品无销路、长期亏损的企业,下决心进行调
整, 实行关、停、并、转、卖。通过努力,力争“八五”末全区有2个企业实现年
产值过亿元, 6个企业年产值过5000万元,20个企业年产值过1000万元。所有工业
企业都要面向国内外市场,深入开展“市场效益年”活动,抓信息,抓项目,抓管
理,抓经销,促进自身的更快发展。
二是,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这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条
件。在商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要重点围绕济微路、步行商业街、南外环
路三条线和新市场地区进行规划发展。去年确定的十大项目中尚未完成的项目,要
继续抓紧落实。同时,在“四一”小区内规划新建一座四星级宾馆:在新世界市场
周围新建新世界宾馆、美食街等。在市场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八大市场,两大体
系”。八大市场即:以新世界商场为中心,以区域内各类商业网点为烘托的商品流
通市场;以英雄山南路和济微路为依托,形成服装、家俱、建材批发市场;以现有
集市和王官庄、玉函小区集市、白马山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贸市场;以区城建开发
公司和房管局开发公司为主体的房地产开发和交易市场;以生物工程院和科技街为
主体的科技市场;以区人才交流中心为劳务职业介绍所为主体的人才劳务市场;以
区、街、居三级信息网络和司法、审计、物价等单位组成的信息咨询服务市场;以
区物资公司、各街道办事处物资站为主体的物资交流市场。两大体系即:便民、利
民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充分调动街(镇)、居(村)的积极性,兴办各类
生活服务网点,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三是,农村经济要有较大发展。我区七贤镇已跨入全省经济发展百强乡镇行列。
今年,要按照省市的要求,加大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大力发展优质、低耗、高产、
高效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要坚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
靠流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继续推进
综合开发,加快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的精细程度和集约化水平,稳定提高粮食
产量。加强副食品、蔬菜、林果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庭院经济,
努力提高农副产品商品率。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振兴市中
经济的战略重点。七贤镇及各村、居要广泛开展“村办企业年”活动,力争今年每
个村、居再新建1—2个企业。原有的镇村企业要继续开展“三上一联”活动,通过
靠大奔优、 上新改造等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全镇今年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
亿元。
四是,外向型经济要有较大发展。第一,打好出口工业开发区建设起步攻坚战。
重点抓好两个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争取开通南外环路东段,并按照区域
功能规划,先在部分地区实现“四通一平”,相应搞好两个小区内的部分基础服务
设施建设,通过“筑巢引凤”等方式尽早打开局面。第二,积极利用外资,搞好企
业的“嫁接” 改造;争取今年新批“三资”企业20家,合同利用外资600万美元,
境外办企业有所突破。要依法加强对“三资”企业的管理,搞好各方面的服务,提
高“三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第三,努力扩大外资出口,全方位开
拓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发展本省口岸的外贸出口。同
时,利用多种形式,扩大对外经贸交流,进一步搞好多口岸出口。加强同特区、边
境、沿海地区的友好往来,积极创造条件多设几个对外窗口,促进外贸工作的开展。
继续抓好工贸、农贸、技贸联合,加强五金工具、肉食鸡、脱水蔬菜、塑料、型磨
具、玩具等出口基地的建设,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商品出口创汇效益。
(二)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加快改革步伐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场深刻的变革面前,
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勇往直前的大胆探索精神,加大改革力
度,加快改革步伐。
1、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中心环节。今年,要在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继续推进企业内部的三项制度
改革。已进行的企业,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巩固成果;尚未进行
的企业,要因厂制宜,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不搞“一刀切”。商业企业要
进一步搞好“四放开”,对国合小型商业企业可实行“国有自营”,促进企业放开
搞活。要大力推行股份制,建立新的企业运行机制。按照“坚决试,不求多,务求
好,不能乱”的原则积极发展,力争今年有40%的县以上集体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
股份制;70%的镇村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
2、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要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进一步完
善土地和其他各业承包合同,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
力。健全和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农村各类市场,为农民提供物资、
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服务。要以发展城郊型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搞
好镇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 切实搞好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市里已确定我区作为机关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
我们必须统一认识,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政企分开的原则,走“小机关、
大服务”的路子。今后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能是加强宏观调控,统筹规划,提供信息,
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各种服务。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在
区委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机构改革。同时,加快住房制度、医疗制度
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企业实现由旧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创
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到战略位置上来抓,加快“科教兴区”的步伐
科技工作,要紧密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并落实科技兴工、
科技兴农和发展高新技术的具体计划,力争“八五”末累计完成科技新项目60项,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项目4—6项,每年开发国家级新产品一项。要加强与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充分发挥我区生物工程研究院和其他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快
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争取三年内我区的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70%以上。各企业
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厂办科研机构,不断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要加快人
才的引进和培养。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地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充分发挥区科技成人中专和其他职业学校的作用,积极培训各类急需的专门人才。
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素质教育的路子,深化改革,加
强管理,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续坚持“三教
统筹”,强化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坚持全民办教育的方
针,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管好用好教育资金,按期完成校舍改造任务,进一步改
善办学条件。“科教兴区”有赖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各部
门要从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他们,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风气。对有重大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要给予重奖,并形成制度,以激励
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我们要继续坚
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多办实事”的原则,把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重点完成10项具体任务:(1)新开和续建工程5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万平方米。
重点抓好回民小区、 “四一”小区、玉函小区和三里庄小区的建设。(2)完成市
政建设投资1 90万元。 重点对经十路、经八路、建设路进行翻建和改造。(3)进
一步搞好经七路、英雄山路、泺源大街等8条道路的绿化和管理。(4)新建、改建
水冲式公厕5处;新建垃圾台10座;在新建居民小区试点,建立垃圾中转站。(5)
完成玉函路排水管道工程、 英雄山大沟西岸砌垒和西外环路涵洞改建工程。(6)
搞好房屋管理和维修, 全年完成工程量9.8万平方米,工作量504万元。(7)加强
人防工程的检查维修和综合利用, 全年经营纯收入达35万元。 (8) 巩固、提高
“烟尘控制区”达标成果,力争济微路七贤镇所辖地段建成无黑烟路,王官庄地区
达到“烟尘控制区”标准;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5%;加强污染源的治
理, 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9)加快土地使用制度
改革,建立完善土地市场,依法管好用好土地。要珍惜土地资源,严禁乱占耕地。
(10)统筹规划,继续搞好镇村建设和管理。
(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也是物质文明建设
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 卓有成效地把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向深入。要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
要求,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四大文件,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并贯穿到
各项工作中去。各行各业都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深入进行爱
党、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论和价值观。要十分注意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针
对性地抓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动员广大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加强民主管理,
共同把企业办好。
2、 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计划生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伟
大事业。今年要重点抓好基层,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争取计划生育“三为主”工
作全面达标,使我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水平。医疗卫生工
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区医院的扩建改造,力争达到全国二级甲等医
院标准, 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地方病、 传染病的防治,搞好环境卫生综合
整治,扎扎实实地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力争80%以上的办事处达到市级卫
生办事处的标准,争创“食品卫生达标区”和“无蝇先进区”,为创建国家卫生城
市做出新的贡献。要努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规划建设区文化娱乐中心和体育活动
中心,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其他各项事业都要有一个新的发展。
3、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广开民主渠道,密切政府同人民群
众的关系,并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政府及各部门要
认真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决执行人代会的各项决议,定期报告
政府工作,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加强同人民政协和各民
主党派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其参政议政的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的工
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促
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的发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积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
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要认真实施“二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积极推进依法治区,使全区依法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继续搞好社会治安的综
合治理,加强群防群治和以基层为重点的治安防范工作,突出重点治理和反盗窃斗
争,深入开展除“六害”、“扫黄”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常犯罪
活动。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做好社会调解工作,及时疏导调解社会矛盾和纠纷,
消除不安定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街道办事处(镇)要广
泛发动群众,组织开展创建文明镇村、文明街居、文明楼院和“五好家庭”等活动,
使之搞得更加扎实有效。进一步巩固“双拥模范区”的成果,切实做好拥军优属和
优抚工作,抓好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基层武装部的正规化建设,更加广泛地开展
创建双拥共建模范单位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成全国“双拥模范区”。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都要求政府及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加
强自身建设,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更新,领导水平上有一个大的提高,作风上
有一个大的转变。在新的一年里,政府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
神,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学好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强对党和国
家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全面领会和掌握精神实质,以便准确地执行,创造性地
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增长学识和才干,以利于做好本职
工作。要认真抓好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靠思想教育提
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靠健全的制度、严明的纪律,规范和约束政府工作人员的
行为。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重视发挥人民群众、职能部门和舆论的监督作用,纠
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要认真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调查研究,真抓实干,
多办实事,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好人民的公仆,做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代表,今后的三年,是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步伐的关键性三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力开拓,为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为全面振
兴市中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
——1998年1月13日在济南市市中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赵文朝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中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
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的五年
1993年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
及人民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
的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区两个文明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绩,胜利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区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改革推动、外向带动、
科教兴区三大战略,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7年,全区预计完成国内生
产总值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比1992年增长344.6%,其中,第一产业预
计完成增加值3600万元, 比上年增长5.9%,比1992年增长71.4%;第二产业预计
完成增加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比1992年增长258.3%;第三产业预计完
成增加值8.58亿元, 比上年增长20%,比1992年增长446.5%。财政收入有了较大
幅度提高,1997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22万元,比1992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
长21.1%,按老口径计算比1992年净增6546万元。截止1997年,我区财政连续五年
实现收支平衡。
五年来,全区上下在扩大经济总量,增强整体实力方面作了不懈努力。特别是
1997年以来,在以下几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1、 以膨胀骨干企业为重点,不断扩大工业经济规模。通过在政策、人才、信
息、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20家骨干企业的工业产值、利润和销售收入占全区总量
的比重已分别达到41.9%、 41.5%和43.3%。全年投资1亿元,保证了压力容器、
新力集团、齐鲁给排水设备等一批重点技改上新项目投产见效。积极开展了以“两
本”管理为重点的“管理效益年”活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开发
腊山工业园进展顺利,目前已有3家企业进园选址建厂。
2、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重点抓了基础设施建设,
五年累计投资3.5亿元, 竣工项目25个,新增营业面积20.85万平方米;在建项目5
个, 营业面积7.84万平方米。目前,全区已建成市场26处,商业网点累计达13300
个、新建和改建商业街20条。各办事处、镇积极开展以兴建一处市场、一条商业街
和一座商贸楼为内容的“三个一”工程,去年上半年,15个街道办事处和七贤镇已
全部达标,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第三产业发展。
3、 围绕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镇村经济。深入开展“争千创百”活动及
争创强村(居)、明星企业等活动,促进了镇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1500亩葡萄、 500亩花卉、千头奶牛、3万头生猪、160亩棚栽蔬菜和果树五大生产
基地及农业科技园建设均已取得较大进展。199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2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
4、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关于
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推动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区注册
民营经济业户、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分别达到14520户、98484人和9.04亿元。随着
生产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民营经济所提供的税收在全区财政收入中的比
重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注重财源建设,全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区上下财政意识明显增强,预
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采取
加强办公电话管理、清理公费安装的住宅电话等一系列节省开支措施,较好地提高
了资金使用效益。
6、 强化领导和服务,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进入1997年以来,区政府进一步加
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先后成立腊山工业园、济微路商业街、农业产业化等五个专
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挂帅,实行重点项目责任制,狠抓任务落实,有力地
促进了工作开展。广泛开展“五引进”活动,引进了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
基层和企业。统计执法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大力度,对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
作用。
(二)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对外开放取得好成绩
1、 企业改革和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对城区及镇村企业进行了规范和改制,基
本完成了工商小企业的改制任务。加快了企业集团发展步伐,全区企业集团已增至
17家。圆满完成了机构改革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两项任务,在全市率先通过检查
验收。 尤其是在公务员过渡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对全区194个科级职位实行竞
争上岗,受到上级人事部门肯定。另外,劳动保险制度改革、农村社会保险改革、
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改革等均取得新进展。
2、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重点抓了实际利用外资和扩
大自营出口创汇。五年来,我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080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累
计完成1020万美元,1996年被评为济南市出口创汇先进区。进一步加强了三资企业
管理, 三资企业产值、利税和出口创汇年均增长71%、6.7%和60.9%,1997年分
别达到2亿元、15 00万元和800万美元。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新成绩,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房屋建设完成修缮工程量63万平方米,其中,改造危房13万平方米,
妥善安置住房困难户116户。 城市综合开发累计投入11亿元,开发建筑面积90多万
平方米, 建成和改造了回民小区、三里庄小区、玉函小区等8个居民小区和一些公
益配套设施,较好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特别是回民小区建设自1992年开工以
来,在上级大力支持和回族群众的积极配合下,经全区干部群众尤其是开发公司的
艰苦努力, 一期工程于1996年上半年竣工,总投资达4.3亿元,建成住宅面积23.2
万平方米,使3803户回族群众喜迁新居。市政设施管理和环卫工作先后投入3338万
元,较好地完成了道路养护、管道疏浚、环卫设施建设等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市容
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了区、街、居三级卫生管理体制,使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继
续保持了全市先进水平。 城市绿化五年间植树7.28万株,种花木9.5万株,建草坪
12.5万平方米, 立体绿化10.2万株, 城区绿地覆盖率由1992年的33.5%提高到
35.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去年7、8、9三个月我区集中实施了造绿工程,
基本建成了市中广场,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去年以来,围绕实施“乐园”工程开
展的小区综合整治取得很大进展,进一步规范了住宅小区管理。土地管理工作以深
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重点,圆满完成了各项责任目标。“烟尘控制区”、“噪声
控制区”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60%,有效地改善了环境质量。此外,人防、矿管、
防汛等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自1996年冬季开始承建的3.74公里小清河治理工程,总投资4488万元,是我区
近几年来承担的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区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镇)和有关施工部
门领导高度重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入现场指挥,科学调度施工;广大施
工人员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任劳任怨,奋勇争先。在全区人民、社会各界和驻区
有关部门的关注、支持下,经过三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按期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
施工任务,受到市通报表彰。
(四)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围绕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的作用日益明显。五年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92项,实施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24
项、“产学研”工程10项,培植省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专利示范企业11家,获市
以上科技进步奖、 星火奖12项。 近三年,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
45.3%,提高了18.4个百分点。1996年,我区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
进区”;1997年,亚太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中心。
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顺利实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与基础教育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各
具特色,我区被评为全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
盲)工作先进区和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五年来,投入校改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校改项目47个,达到了省“五配套”的标
准要求。积极实施“温暖工程”,39处市区中小学安装了暖气设备,解决了冬季取
暖问题。 从1995年起,区政府每年筹措100万元用于教师住房建设,现已解决教师
住房1200多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8.2平方米。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37个节目获得省、市级大奖。
对文化市场加强了依法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我区连续四年保
持了山东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五年来,共取得市级以上比赛
第一名180人(次) 。1995年成功举办了全区首届全民运动会。全民健身计划顺利
实施,群众身体素质不断提高,1997年被评为济南市群众体育先进区。
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1997年投资500万元,新扩建了区医院门诊楼。医疗
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取得显著成绩,健康教
育达到省级先进水平,1996年我区被评为“爱婴区”。爱国卫生运动保持了“全国
无鼠害区”称号,市级卫生办事处达到70%。
计划生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三为主”方针,1993年成为首批被省委、省政府
命名的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达标先进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2‰以内,
连续五年获济南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执行一等奖,保持了全省、全国先进水
平。
民政工作开展为民解难十项服务,受到社会广泛赞扬。认真落实了各项优抚政
策,全面启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残疾人事业、五保供养、社团管理、婚姻
登记、殡葬改革、地名区划等民政事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就业工程成效明显。下岗职工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已安置就业13450人(次)。
居办生产、社区服务逐年积累发展,服务项目达到2300个,安排下岗职工500余人,
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实施再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志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经过上百人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区第一部反映区情及
历史的《市中区志》编修完毕并顺利发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进步。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年来,全区以争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为龙头,大力开展了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在全区
机关中开展“争当好公仆”、“星期六读书日”和创建文明科室等活动,有力地促
进了政府工作开展。去年集中开展的“百日爱民奉献”活动,为辖区内各界群众解
决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17
个执法部门向社会推出了145项服务承诺, 群众对窗口单位满意率达85%以上,我
区被省、市政府授予纠风工作先进集体。在文明小区、三优街(路)创建活动中,
先后有2个小区、3条路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和三优街(路),舜玉小区被授予全国
优秀管理住宅小区和全省城乡文明示范点。农村实施的“聚民心、正民风、促民富”
工程,使镇村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取得阶段性成
果, 涌现出281个文明单位和一大批文明市民标兵、文明家庭。双拥共建活动继续
保持了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加强了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重视了精神文明
硬件建设,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兴建了区少年宫、体育训练活动中心等一批精神
文明标志性工程。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区政府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广
泛听取人民代表、 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五年共办理718件人大
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有力地促进了政府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完成
了“二五”普法任务,顺利启动了“三五”普法工作,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
观念不断增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水
平,1996年我区被省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加强了人民调解工作,五年共调
解各类纠纷1976起,起到了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公证、律师、法律服
务等项工作也都取得新成绩。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有效的治安防
范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全区有100个小区、 街居达到了安全文明小区的标准,我区被省政法系统确定为创
建安全文明小区、街居示范单位。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富有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级人民代表,
区政协,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给予了有效监督和大力支
持;省、市领导机关、驻区部队和单位为我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
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诚挚的谢意!
各位代表,回顾几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
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缺点和不足,主要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看,
我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综合实力、增强财
源后劲仍然是我们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
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政府
自身来看,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观念更新不快,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需
要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各位代表,从现在到2002年,将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
理论伟大旗帜,夺取新的胜利的五年;将是全面完成“九五”计划,为实现2010年
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五年。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沿着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阔步前进指明了正确方向,一个全国性思想解放、加快
发展的高潮正在到来。在这一历史性重大机遇面前,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抓柱
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要求,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
把市中区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根据省、市加快济南发展的重要决策精神,结合市中实际,区政府初步确定,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
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深化各项改革,加大结构调
整力度,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年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但关键是着眼于圆满完成“九五”计划,做好今后
三年的工作。基本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济南市城市发展的总目标,优先发展第三
产业,改革调整城镇工业,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扶持发展民营
经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实现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综合经济
实力大大提高。到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达到22.9%亿元,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
值达到16.36亿元。
今后三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
中心,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集中精力完成经济
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推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今后三、五年要重点抓好
“两线两片”的开发建设,形成一批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两线”即济微路和南外
环路;“两片”即市级商务区中的“四一”小区和英雄山区级商业中心。同时,有
计划地调整改造现有的城乡商业网点,适度提高档次,扩大规模。还要在社区服务、
生产性和综合性服务业的发展上取得突破,使第三产业真正成为我区经济的支柱。
二是抓好工业经济。重点建设完善以腊山工业园为核心、以机电产业为主导的
白马山工业区,膨胀区内优势企业。七贤镇的其它镇村企业要通过改制、改组、改
造,加强管理,实现“第二次创业”。城区工业在放活、稳定现有企业的基础上,
转向培植发展小、高、精的“小型巨人”企业。
三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立足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大力
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尽早形成现代化都市农业的特色。
四是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
经济,要作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实施优惠政策、提供方便经营的
环境条件等措施,继续鼓励、扶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五是努力抓好财源建设。始终坚持以税收的增减作为衡量经济工作成败的标准,
全力扶持能增加区级财政收入的项目。切实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大力开展增收节
支活动。发挥好全区财政所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积极培植税源,不断增
强我区经济实力。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树立省会城市新形象。坚持科教兴区战
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实施计
划生育和保护土地、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1998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1998年是下届政府开始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抢
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紧紧
围绕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以提高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尽快跨入强区行列为目标,
自我加压,负重奋进,苦干实干,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初步确定今年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15.9亿元,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0万元,增
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88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亿元,增
长24%;
——地方财政收入8217万元,增长10.71%;
——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增长9.1%;
——出口创汇1460万美元,增长12.3%,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亿元,增长11%;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圆满完成,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10个方面
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实现大的突破。一是抓好市场建设,
在济微路和南外环路两侧兴建闲置设备调剂市场、中药材市场、畜牧大世界等几个
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力争年内取得突破。二是切实抓好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中华名
优小吃城、 二七大酒店、体育训练活动中心和新世界宾馆等总计6万余平方米的一
批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年内竣工投入运营。三是抓好城区现有商业服务业网
点和企业的改组改造,调整经营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转变观念,
引进人才,大力发展以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批发商业、物资流通业、科技服务业、
旅游服务、会计和法律服务为内容的生产性、综合性服务业。五是围绕方便群众生
活,加快建设和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努力搞好社区经济、社区管理、社区卫生、社
区文化和社区治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六是抓好房地产业开发,年内实施好梁庄
小区四期工程、郎茂山和玉函小区扩建和新世界饮食商业街等重点项目,全年实现
开工量15万平方米,竣工10万平方米。
(二)切实抓好工业经济,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改革调整城区工业,
重点发展镇村工业。一是进一步加快腊山工业园开发。抓好水、电、路等配套工程,
完善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和高精尖项目及民营企业进园经营。同时,要
加快郎茂山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产品好的企业逐步向腊山工业园迁移,并以
此带动白马山工业区内几个骨干企业的膨胀发展。二是加大改革调整力度,放开搞
活小企业。要以盘活存量资产为突破口,以产权出售为重点,以保证税收和妥善安
置职工为前提,积极探索改革调整的有效形式,走好向企业职工整体出售、售股结
合、 售租结合、“零价”转让、向社会公开出售和破产6条路子,力争在放活小企
业方面实现新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的问题,
使小企业走出困境。三是继续在全区开展以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管理为
内容的“五引进” 活动。 在“五引进”中,要特别注重人才的引进,在全区形成
“招贤纳才兴市中”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一是抓住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强化措施,
大力发展镇村工业,打好二次创业的攻坚战。二是集中精力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
重点是抓好畜牧、蔬菜、果品、花卉、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基地建设,以基地连农户,
以项目促发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整体水平。一是在做好区进出
口公司一般贸易的同时,努力培植出口创汇的增长点,提高出口创汇总量。二是广
泛开展经贸活动,加强内引外联,提高外资利用率。三是搞好三资企业管理和服务,
增加产值、利税和出口创汇总量。
(五)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继续加强办事处财政所建设,通过内引外联,
发展企业,广辟财源。要制定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税收;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
搞好协税护税。结合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切实管好用
好预算外资金。要厉行节约,量入为出,严格控制一切非生产性支出,节省资金用
于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
(六)认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全区经济发展。以亚太
生产力中心为依托,广泛联系国内外的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大专院校,为企业搞
好技术、信息服务。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促其加快发展。以高质量、高标
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争创“双高”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和整体
素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抓好校舍改造。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发展社
会力量办学,促进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
(七)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提高辖区环境质量。重点抓好以下七
项工作: 1、以小区整治为重点,抓好城市综合管理,积极推进垃圾袋装化,提高
辖区环境卫生水平。2、继续抓好辖区绿化美化工作。3、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行
物业管理。 4、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法》和《矿产资源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
平。5、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改造。6、抓好人
防工程的开发、 修建和利用。7、加大城建监察力度,严格执法,不断提高依法管
理水平。
(八)大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继续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
础工作,突出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和系列化服务,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
育管理力度,努力探索城区计生工作新路子,确保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认真
实施再就业工程,走好“社区服务、职业中介、劳服企业”三条安置下岗职工的路
子,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实施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抓好区退伍军人服务中心、
老年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
运动和群众性的文体娱乐活动,活跃群众生活,抓好文艺创作和体育人才的培养。
(九)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小区、
文明楼院、三优街(路)、争做文明市民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我区精
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巩固双拥模范区成
果。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政府及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广开言路,集中民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继续实施
好全区第二个依法行政规划,强化执法监督,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开展。以建立新的
工作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为核心,以人民群众满意、管理防范加强、打击力度提高、
警民关系密切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派出所和刑侦改革的成果,强化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的基层基础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
安居乐业。
(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新的一年里,要在政
府机关工作人员中继续开展“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争当人民好公仆”活动和“星
期六读书日”活动,大力倡导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讲纪律、讲实效的良好风
气,强化财政意识、人才意识、开放意识、管理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
意识,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民为本,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把人民群众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
衡量政府工作的标准;以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集中群众的智慧,办好大家的事情;以民为重,以为民排忧解难为己任,多为人民
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民为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继续实施全方位目标管理,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功过必讲,赏罚分明,治
政从严,从政务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以一流的服务和优异的工作业绩
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树立起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圆满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满怀信心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