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1997年市中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2&A=3&rec=17&run=13

1991—1997年是市中区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八五”规划,各项改革
深入进展,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继而组织实现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
时期。这一时期,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大八中
全会、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自我加压,负重
前进,争创一流,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对外开放,
增强企业活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
事业发展迅速。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991年全区社会总产值完成4.63亿元,国民收入完成1.5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完成3.60亿元,财政收入3520万元。1992年社会总产值完成5.65亿元,比上年度增
长22%;国民生产总值2.98亿元,国民收入完成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社
会商品零售额完成6亿元, 增长6.2%, 财政收入402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
1993年社会总产值完成11.79亿元, 比上年增长85%;国民收入完成2.98亿元,比
上年增长56%,国民生产总值4.7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8.71亿元,比上年增
长44.9%,财政收入5074万元,增长24.7%。199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6亿元,
比上年增长52%,国民生产总值6.55亿元,完成区级财政4054万元,增长19.8%。
199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12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8.67亿元,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
4921万元, 较上年增长21.4%。199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
28.8%,国民生产总值11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收入6223万元,较上年增长26.46%。
1997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3亿元, 比上年增长15.9%。国民生产总值13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财政收入7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1年,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
益年”活动的指示,全区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消耗和费用,
加快资金周转方面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效果。工业总产值完成3.25亿元,比上年增
长19.6%,实现工业利润1907万元,增长16%;开发新产品14项,其中有10项填补
国内或省内空白;落实技术改造项目23项,投资额达1300万元;重点产品质量稳定
提高率达95%,劳动服务公司系统完成工业产值2506万元。交通运输全年完成货运
量71.9万吨,货运周转量2219.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3.6%和0.9%。1 992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26亿元,工业利润完成2347万元。1993年全区工业总产
值完成7.26亿元,比上年增长70.3%;其中:城区完成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乡镇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3%;工业增加值完成5192.4万元,全年完
成工业销售收入5.73亿元, 比上年增长56.9%。 其中:城区完成2.13亿元,增长
16.36%,乡镇完成3.6亿元,增长97.79%;工业利润完成3910.65万元,比上年增
长66.6%。其中乡镇完成2400万元,增长125.7 8%,城区完成1510.65万元,比上
年增长17.62%; 累计完成销售产值6.08亿元,比上年增长59.3%;扭亏增盈工作
取得成效, 资金利润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技改项目20项,完成技改
投资3400万元, 开发新产品16项。199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62亿元,比上年增长
60.1%; 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01亿元,工业利润4063万元,分别增长39.9%和3.9
%;完成技改上新项目37项,实现投资5315万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1995年
完成工业总产值15.19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工业
利润总额4484.8万元。1996年,全区工业实施骨干膨胀战略,扶持20家重点骨干企
业膨胀发展。全年工业总产值达16.32亿元。有1家企业实现总产值过亿元、利税过
10 00万元, 2家企业实现产值过5000万元,新组建企业集团6家。投入技改上新资
金9500万元,实现了纸口杯生产线、洗衣机叉型架生产线等20项技改上新项目,新
增利税1500万元。 全区工业销售收入完成10.8亿元,实现工业利润50 53万元,分
别比上年增长41.9%和40%。1997年,全区工业以膨胀骨干企业为重点,不断扩大
经济规模,通过在人才、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20家骨干企业的工业
产值、利润和销售收入占全区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1.9%、41.5%和43.3%,技改
上新投资1亿元, 保证了压力容器厂、新力集团、齐鲁给排水设备厂等一批重点企
业投产见效,同时,积极开展以“两本”管理为重点的“管理效益年”活动,腊山
工业园开发进展顺利。 全年工业总产值1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工业销售
产值1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工业销售收入1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工业利润总额6183.97万元,比上年增长22.4%。交通运输完成货运量18.39万吨,
货运周转量1196万吨公里。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1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449吨,完成农业总产值3444万元,
镇村企业进一步发展, 七贤镇完成工业总产镇1.37亿元,实现工业利润850万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2亿元。 199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400 0万元,比上年增
长16.1%, 粮食生产2188吨,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总收入4亿元,
比上年增长59%,乡镇工业完成总产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60.6%。副食、蔬菜、
林果三大商品基地形成一定规模。 1993年农业总产值完成5255万元, 比上年增长
31.4%, 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458元, 比上年增长12.2%;果品产量达到3600吨,比上年增长74.9%。1994年
农村经济持续高速高效增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5.2%,
农业总产值完成5518万元, 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1900元,比上年增长30
%,七贤镇跨入小康镇行列。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农业总产值完成51 71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比上年增长21%。1996年农村
经济总收入完成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5%,农业收入4923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2893万元,比上年增长25.8%。1997年全区农村围绕实施农业产业化,深入开
展“争千创百”活动及争创强村(居)、明星企业活动,涌现出一批镇村(居)、
明星企业, 促进了镇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100公顷葡萄园,33公顷
花卉,千头奶牛,3万头生猪,10.67公顷棚栽蔬菜和果树五大生产基地及农业科技
园建设均取得较大发展。 农村经济总收入2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农业收
入4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04元,比上年增长14.2%。
城乡市场活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1991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5.65
亿元,商业饮食行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年实现营业额3.88亿元,实现商业利润
1421万元。 其中商业局系统完成营业额1.05亿元,利润312万元;劳动服务公司系
统完成商业营业额9480万元, 工商利润540万元。集市贸易活跃,农副产品上市量
达10.18万吨, 成交额1.67亿元。1992年,随着流通渠道的不断拓宽,多种所有制
成份的商业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新局面。全区完
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6.3%。重视和加强了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新世界市场、白马山集贸市场、泺源商场陆续开工兴建,新建了七一商场、八里洼
家俱服装批发市场和王官庄农贸市场; 改造扩建原有集贸市场1.3万平方米。全年
农副产品成交额3.67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7%。 1993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8.71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商业营业额完成8.52亿元,比上年增长63.3%。其
中:城区完成5.99亿元,增长38.5%,乡镇完成2.5亿元,增长181.7%。利润完成
2557万元, 增长51.6%。其中:城区完成1626万元,增长28.9%,乡镇完成931万
元,增长121.1%。集市贸易成交额4.26亿元。1994年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实现效益、速度同步增长。全区三产完成总收入31.1亿元,比上年增长73.1%,实
现三产利润7536万元, 其中:商业饮食服务业营业额13.95亿元,增长42.8%,利
润3326万元,增长26.8%,居办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都有较大改变,全区收入过
万元的居委会达95个, 新增个体、 私营业户1108户和57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27亿元, 比上年增长52.4%,集市贸易成交额8.02亿元,比上年增长88.3%。
1995年全区三产总收入43.21亿元, 比上年增长39%,利润为1.17亿元,比上年增
长55.5%。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5%,集市贸易成交
额10.20亿元, 比上年增长27.1%。1996年,规划建设的英雄山中心市场、城南汽
车城、华英大厦、经二路综合楼等三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开业,全区市场
总数已达24处,商业网点累计达13200处。全年第三产业总收入完成55.25亿元,比
上年增长27.9%,实现利润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商业饮食服务业
营业收入28.8亿元,实现利润6098万元,分别增长21%和26.7%。全区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达到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集市贸易市场成交额13.9亿元,比上
年增长36.3%。 1997年全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建成市场26处,商业网点累计达
1330 0个,新建和改建商业街20条。各街道办事处、七贤镇积极开展以兴建一处市
场、一条商业街和一座商贸楼为内容的“三个一”工程,在上半年全部达标。全年
第三产业总收入达74.97亿元, 比上年增长35.7%,利润达1.77亿元,比上年增长
29.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5亿元, 比上年增长17.1%, 集市贸易成交额
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68.7%。
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1991年全区外经外贸工作开始起步,完成出口商品收
购值1649万元, 比1990年翻了一番,合同利用外资72万美元,新批“三资”企业5
家, 全年累计8家。1992年,出口商品收购值完成2410万元,比上年增长46.1%,
全区出口创汇企业增至16家,出口产品达21种。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全区合同利用外资额累计848万美元, “三资”企业达22家,并着手建立“市中出
口工业开发区” 和“七贤镇工业开发区”。199 3年,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了外
向型经济的发展步伐,全年完成出口商品收购值4120万元,比上年增长71%。批准
“三资”企业24家,总投资4551.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13.9万美元。全区“三
资”企业总投资增至621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725万美元,已开业的14家,实现
产值5000万元,实现利税800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1994年,围绕实施“一二
号工程”,“千人出国门”战略,组织参加“一会一节”,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
拓宽, 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区联系项目139个,总投资8263万美元,合同协议利用
外资额4253万美元。 “一会一节”期间,全区组织10大类60多个系列180多个品种
的商品贸易展览,签定合同、协议、意向35项,总投资4266万美元,合同协议利用
外资2370万美元, 签订外贸出口合同11项,创办境外经贸机构3家。新批“三资”
企业13家, 合同利用外资额175.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1万美元。“三资”企业
累计开业16家,实现产值8800万元,利税1100万元。完成外贸出口供货值1.02亿元,
比上年增长148.5%;自营出口创汇8万美元,开始实现零的突破,出口创汇企业24
家,出口产品发展到6大类40多个品种。同年9月,区政府成功举办了马来西亚经贸
信息发布会暨’94市中经贸联谊会,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全
年来市中考察投资和洽谈业务的客商达166名。 1995年实现出口商品供货总值为
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6%,实际利用外资1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7%,自
营出口创汇190万美元。 1996年,完成外贸出口商品供货值2.63亿元,比上年增长
25%,全区出口创汇8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倍。新办“三资”企业6家,实际
利用外资338万美元。自营出口创汇5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4倍,被济南市委、
市政府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区”。1997年进一步加强了“三资”企业管理,“三资”
企业产值达到2亿元, 利税1560万元,出口创汇总额13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7
%。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外商投资出口创汇830万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5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7.9%。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新成绩,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1990—1992年,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
针,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动力落实各项工作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
发展。 三年中,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投资664.5万元,改造维修道路30
余条,总施工面积28.5万平方米。完成房屋修缮工程量29.6万平方米,工作量1256
万元, 其中改造危房5.5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63万元。城市综合开发累计开发建
筑面积90万平方米, 竣工47万平方米,优质工程率达到90%;开发居民小区7个,
完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商业和公益设施项目。在经七路东段拓宽拆迁、南外环路建
设和回民小区改造工程中,全区上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保证了全市重点工程的
顺利实施。环卫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水冲式公厕15处,垃圾楼(台)88座,主
干道口的落地垃圾箱全部更换,环境卫生连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城市绿化覆盖率
上升到33.7%,环保工作成绩显著,15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达到“烟尘控制区”标准,
覆盖率达95%以上。1993年,圆满完成了4.88公里南外环路建设任务,并动员全区
各方力量,展开了西外环路拓宽工程会战。新世界商城及回民小区等一批建设项目
进度加快。全年累计开发面积67.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3万平方米,优良工程率
保持在90%以上,跃入全国先进行列。郎茂山小区获济南市“双十佳建筑群体工程”
称号。 完成了26项工程中2753户居民的拆迁任务,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4.05%,
市区内排烟设施达标率达90%以上, 在二七地区新创建了3.2平方公里的噪声达标
区。1994年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竣工13万平方米,其中济微路商
业街等10大重点商贸设施建设取得进展,杆石桥综合市场等专业市场建成投入运营。
实施“腾笼换业” 南迁的城区企业已有10家进区征地建厂,其中7家投产。伟佳小
区基本建成,腊山工业园区基本实现“四通一平”,12家民营企业陆续进区兴建。
全年新开、续建房地产工程量50万平方米,竣工25万平方米,区房地产开发(集团)
总公司居省内同行业之首,并跨入首届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效益百强行列。城建管
理工作围绕“一创两迎”活动,按照济南市政府提出的“路通、灯亮、泉涌、街净、
墙洁、气清、树绿、花香”和“两灭十治”的要求,全区上下奋勇攻坚,广泛开展
万民义务劳动, 使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由辖区承担的西北外环路3.3公里路
段及马鞍山北路拓宽工程竣工通车,建成了一批霓虹灯街和喷泉,20条道路的综合
整治取得成效, 102处化粪池污水外溢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环境保护重点抓了烟尘
污染治理,更新改造各类炉具625台(个),排烟设施达标率达90%以上。1995年,
城市建设投入资金140万元,完成建设路南段拓宽改造工程660米。市政工程完成了
39条主次干道共9.28万平方米的沥青路面养护。重点整治街巷64条,完成沥青路面
工程3万平方米,整修人行道2万余平方米,掏挖检查井423个,疏浚管道145公里,
改造污水管道200多米, 建立了市政设施日巡查制度,完成了13条主要道路的绿地
补植和更新任务,植树30359株,新建公地绿化7936平方米,种植攀缘植物1.8万株,
庭院植树5300株。新建水冲式公厕2处,垃圾台3处。在13个街道办事处31个单位,
79栋楼3097户居民中推行垃圾袋装化统一收集试点。1996年城建管理工作围绕建设
现代化省会城市为目标,针对辖区特点,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注重
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城建开发克服了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多方筹资490万元,完
成了南外环路以北济微路3.1公里道路两侧的路灯建设任务。投资100万元完成了舜
耕路一期、土屋路和建设路三期等道路改造工程。全年开工续建工程22万平方米,
竣工13万平方米, 合格率继续保持100%,区开发公司被评为全省住宅建设先进集
体。完成了20条路面的维护工作,翻新路面2.13万平方米。对城乡结合部东八里洼
中街和西十里河的路面、排水系统进行了彻底治理。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市区两级全
年共投资290万元,设施综合完好率为100%。城市绿化美化完成了济大路、经三路
等8条道路行道树的新植、 补植任务;新建改造绿地1.47万平方米,栽种攀缘植物
2.97万株。2.67公顷的区苗圃基地育苗5000株,郎茂山风景区公园的定点工作顺利
完成。 清运垃圾15.7万吨,新建改造水冲式公厕6处,垃圾台5处,对200余处环卫
设施进行了维修粉饰,垃圾袋装化管理居民达5400余户。房屋修缮完成工程量13.7
万平方米, 改造危房2.6万平方米。环保四级站计量认证达标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土地管理局被评为山东省土地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矿产资源管理、人民防
空工程设施的管理、开发利用都取得好成绩。到1997年,城市综合开发累计投入11
亿元,开发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建成和改造了回民小区、三里庄小区、玉函小
区等8个居民小区等一批公益配套设施, 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回民小区一期工
程于1996年上半年竣工, 总投资4.3亿元,建成住宅面积23.2万平方米。1996年冬
季,市中区承建小清河治理工程3.74公里,总投资4488万元,是近几年辖区承担的
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经过全区上下三个多月连续奋战,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成任
务,受到了济南市政府通报表彰。1997年,全区坚持不懈抓紧市容综合整治,进一
步完善了区、街、居三级卫生管理体制,使市容市貌继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7、8、
9三个月, 全区集中组织实施造绿工程,兴建市中广场。同时围绕实施乐园工程开
展小区综合整治,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管理。土地管理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
重点,圆满完成了各项责任目标。“烟尘控制区”“噪声控制区”覆盖率分别达到
98%和60%,有效地改善了环境质量。
三、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教兴区” 战略取得显著成果。 1990—1992年,区委、区政府组织完成了
《市中区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制定了“八五”科技发展规划,三年累计
完成省、市科技项目41项,其中18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民办科技实体不断发展,
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多种技术服务;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等都
取得较好的成绩。1993—1997年,围绕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区,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
力,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5年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92项,实施火炬
计划和星火计划24项,“产学研”工程10项,培植省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专利示
范企业11家,获济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奖12项。1995—1997年,科技进步在
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45.3%。1996年,市中区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
工作先进区”。1997年,亚太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中
心。
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1990—1992年,全区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认
真组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三教统筹”取得新进展。区政府在财力紧张的
情况下, 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扩建、改造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新建了育才、舜
玉、舜耕、育贤等小学。相继创办了预备役学校、辅读学校和藏族学校,办学条件
明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区初中毕业合格率、优秀率逐
年上升,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400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职工教育被
山东省评为企业青工“双基” 教育先进单位。 1993—1997年,市中区被评为全国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先进区和全国特
殊教育先进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特殊教育、民
族教育、 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各具特色。5年来,共投入校改资金近5000万元,
完成校改项目47个,达到省“五配套”标准要求。1997年实施“温暖工程”,39处
市区中小学安装了暖气设备,解决了冬季取暖问题。从1995年开始,区政府每年筹
措100万元用于教师住房建设。 园丁小区工程、经五路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和梁庄
小学改造工程相继动工, 先后解决教师住房1200多户, 使教师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8.2平方米。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1991—1992年,在人口目标达标评比中,市中区连续
2年取得山东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为控制人口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首批命名为计划生育
工作“三为主”达标先进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2‰以内,连续5年获济南
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执行一等奖,保持了全省、全国先进水平。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日益繁荣。1991—1997年,群众性的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组织了各种丰富多采的文艺演出,有37个节目获省、市级大奖。对辖区文化市场依
法加强管理,工作成绩突出,1994—1997年连续四年区文管会被授予省级先进集体
称号。体育工作成绩显著,1993—1997年间,共取得市级以上比赛第一名180人次。
1995年成功举办了全区首届全民运动会。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群众身体素质不
断提高,1997年被评为济南市群众体育先进区。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除害防病、食品卫生、妇幼保健等工作取得显著
成效, 计划免疫工作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1997年投资500万元新扩建区医院门
诊楼,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社区卫生服务作出了新的成绩,健康教育达到省级先
进水平,1996年被评为“爱婴区”。爱国卫生运动保持了“全国无鼠害区”称号,
市级卫生办事处达70%。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1年全区城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群众性的精神文明
建设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出大量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继承和发扬了拥军爱民的
光荣传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双拥模范区”活动,被省市两级授予“双拥模
范区”称号。政府系统全年共有60项工作受到省市表彰与奖励。1992—1994年,全
区各级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学习
中共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理想道德教育,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精神文明,
各条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多项工作跨入国家、省、市先进行列。1996
年,以争创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为龙头,以创建文明小区、三优街(路)为
突破口,全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政府系统各级干部积极踊跃参加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争当好公仆”活动,广大群众参与“军(警)民共创文明
区奉献日”活动以及“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市(村)民
标兵”评选活动。加大了投入,搞好硬件建设,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扩建了少年
宫,动工兴建区体育训练活动中心。开展了向见义勇为基金、扶贫济困基金及小清
河治理工程捐款活动,全区争先创优创一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涌现了舜玉小区、
经五路小学、四里村街道办事处、泺源街道办事处等一大批国家和省市级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1997年,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开展“争当好公仆”、“星期六读书日”
和创建文明科室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和政府工作的进步。夏秋季
集中开展的“百日爱民奉献”活动,为辖区各界群众解决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
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17个执法部门向社会推出145项
服务承诺,群众对窗口单位满意率达85%以上,被省、市政府授予纠风工作先进集
体。1993—1997年,先后有2个小区、3条路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和三优街(路),
舜玉小区被授予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和全省城乡文明示范点。七贤镇组织实施的
“聚民心、正民风、促民富”工程,使镇村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讲文明、
树新风” 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涌现出281个文明单位和一大批文明市民标兵、文
明家庭。双拥共建活动继续向纵深发展,保持了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国防教育和
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新的成绩。
1991年,区委、区政府制定“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建立法制工作网络。深入
开展依法行政活动,全年没有发生行政复议案件。政府各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区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和政协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征集的258件建议和提案,于8月底
全部办理完毕。 全年共接收区长公开电话311次, 全部及时进行了处理。 1993—
1997年,共办理71 8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有力地促进了政府工作。全
面完成了“二五”普法任务,顺利启动了“三五”普法工作。强化执法监督,进一
步推进了依法行政工作。1996年市中被省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加强人民调
解工作,1993—1997年,共调解各类纠纷1976起,起到了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
的作用。公证、律师、法律服务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建立了有效的治安防范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增强了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全区有100个小区、街居达到了安全文明小区的标准,被省政
法系统确定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街居示范单位。
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91年,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全区安置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519
户。社会困难户、“五保”户的生活得到可靠保障,城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率达100%。1992年城乡人民储蓄余额达10.37亿元,新建住宅面积30.87万平方米,
607户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得到安置。1993年城乡人民储蓄余额
达12.99亿元, 比上年增长25%,全区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劳力就业3458人,城区有
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100%。建立社区服务网点780个。七贤镇17个村全部实
行退休养老制度。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修缮房屋10.9万平方米,解决人均居
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33户。 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4039元,比上
年增长84%, 城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100%,社区服务网点新上项目88
项, 安置劳动力165人。七贤镇90%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全年收取养老费16万
元,共发放城区社会救济金18.99万元。1995年城乡储蓄余额达23.97亿元,新增社
区服务项目55项, 服务网点221个,安置职工125人,农村发放救济、救灾款6.1万
元, 救济175户613人;城区发放社会救济款15.8万元,接收退伍军人193人,安置
142人。 1996年城市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年全区再就业人数6605人。农
村人均生活费支出2148元, 比上年增长31.9%。年末人均存款611元,比上年增长
27.7%。七贤镇村村通了沥青路,户户用上自来水,16个村实行养老保险,22个村
(居) 实行农民退休制度。9个村安装了卫星天线和闭路电视,电视拥有率达99.3
%。 7个村安装了电话总机, 家庭电话安装率14.9%。 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1997年,城区开展为民解难10项服务,受到社会广泛赞扬,各项优抚政策进一步落
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全区从业年平均人数14828人,安置就业13450
人(次)。居办生产、社区服务逐年积累发展,服务项目达2300个,安排下岗职工
500余人,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实现再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1~1997年市中区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统计表
单位:元
┌──────┬─────────┬─────────┬───────┐
│ 年 度 │ 全民所有制单位│ 集体所有制单位│ 农 民 │
├──────┼─────────┼─────────┼───────┤
│ 1991 │ 2211.4 │ 1802.7 │ 1135 │
├──────┼─────────┼─────────┼───────┤
│ 1992 │ 2812.8 │ 1775.0 │ 1302 │
├──────┼─────────┼─────────┼───────┤
│ 1993 │ 3114.2 │ 1996.5 │ 1458 │
├──────┼─────────┼─────────┼───────┤
│ 1994 │ 5214.0 │ 2623.0 │ 1900 │
├──────┼─────────┼─────────┼───────┤
│ 1995 │ 4938.0 │ 2914.0 │ 2300 │
├──────┼─────────┼─────────┼───────┤
│ 1996 │ 6579.0 │ 3297.0 │ 2893 │
├──────┼─────────┼─────────┼───────┤
│ 1997 │ 7347.0 │ 3776.0 │ 3304 │
└──────┴─────────┴─────────┴───────┘

1991~1997年,辖区经济运行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
题和困难。一是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综合实
力,增强财源后劲是摆在全区上下面前十分艰巨的任务;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
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社会治安方面面临一
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刘民训、张洪石)

1997年济南市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统计表

位:万元
┌─────────┬───────────┬───────────┬──────────┬──────────┐
│ │ 市中区 │ 历下区 │ 槐荫区 │ 天桥区 │
│ ├─────┬─────┼─────┬─────┼────┬─────┼────┬─────┤
│ │实际完成 │比上年±%│实际完成 │比上年±%│实际完成│比上年±%│实际完成│比上年±%│
│ │ │ │ │ │ │ │ │ │
├─────────┼─────┼─────┼─────┼─────┼────┼─────┼────┼─────┤
│工业总产值 │176995 │ 13.9 │289693 │ 23.1 │262174 │ 24.8 │320517 │ 14.1 │
│其中:镇村户 │121000 │ 15.1 │209319 │ 23.1 │193010 │ 48.5 │280697 │ 5.3 │
├─────────┼─────┼─────┼─────┼─────┼────┼─────┼────┼─────┤
│乡及乡以上 │ │ │ │ │ │ │ │ │
│工业销售产值 │35681 │ 24.8 │98050 │ 21.9 │108206 │ 26.9 │32873 │ 31.3 │
├─────────┼─────┼─────┼─────┼─────┼────┼─────┼────┼─────┤
│工业销售收入 │138655 │ 28.7 │235000 │ 18.5 │179011 │ 9.7 │277960 │ 19 │
├─────────┼─────┼─────┼─────┼─────┼────┼─────┼────┼─────┤
│工业利润 │ 6184 │ 22.4 │7923.3 │ 15.5 │ 10649 │ 6.5 │ 7226 │ 20.2 │
│其中:镇村户 │4149.8 │ 38.5 │ 5081 │ 20.7 │ 4550 │ 18.5 │ 6178 │ 22.6 │
├─────────┼─────┼─────┼─────┼─────┼────┼─────┼────┼─────┤
│第三产业总收入 │749678.3 │ 35.7 │795226.8 │ 10.2 │1083057 │ 30.3 │1803127 │ 11 │
├─────────┼─────┼─────┼─────┼─────┼────┼─────┼────┼─────┤
│第三产业利润 │17696 │ 29.3 │12837.8 │ 27.8 │ 11871 │ 23.3 │ 21099 │ 19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467 │ 17.1 │ 255560 │ 15.8 │254214 │ 16 │ 382686 │ 5.2 │
├─────────┼─────┼─────┼─────┼─────┼────┼─────┼────┼─────┤
│财政收入 │ 7422 │ 19.3 │ 10750 │ 20.5 │ 8772 │ 23.7 │ 9547 │ 22.1 │
│其中:工商税收 │ 6221 │ 20.7 │ 8526.7 │ 5.6 │ 7582 │ 23.1 │ 8056 │ 21.4 │
├─────────┼─────┼─────┼─────┼─────┼────┼─────┼────┼─────┤
│农村经济总收入 │250274 │ 30.7 │443188.6 │ 15.6 │ │ │1409179 │ 12.4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3304 │ 14.2 │ 3320 │ 12.9 │ 3128 │ 1566 │ 3752 │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