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民间传统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2&A=1&rec=361&run=13

武术摔跤 清朝末年,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习武成风。武术摔跤名师金支惠、
鹤洪、白致俊、马武、金玉田等精心传授武术功法。民国初年,王丹忱、王兆林、
马金标、左双臣等武术摔跤名师倡导成立俊英体育社,培养了不少全能武术名手,
其中杨法武、马裕甫、杨松山曾在1928年全国第一届武术国考中名列最优等。全国
共评出17名最优秀运动员, 济南俊英体育社运动员占17.65%,为济南市争得了荣
誉。1929年全国杭州武术擂台比赛,宛长胜获第八名,张考才获第十名。1933年春,
山东省第一届国术考核中张登魁获摔跤第一名,周子和获武术散打第一名,谢得检
获短兵器械第一名,杨春智获武术第四名。是年10月,南京第二届全国武术摔跤考
核中,张登魁获摔跤第一名,杨春智获第六名,周子和获武术散打第一名,马清河
获测力第二名。是年11月全国第五届运动会,张登魁获摔跤第一名,周子和获武术
散打第一名。在华北运动会上,林玉田获剑术第二名,王新治、李振亚获拳术第三
名。1958年天津全国摔跤比赛,1959年全国第一届全运会和1960年秋季太原武术摔
跤比赛中,本区运动员马清宗、谭树森获第三名,米国纯获第五名。60年代初,全
国民族形式武术摔跤中,金延年获剑术第二名。1983年4月,全国著名教授王新泉、
武术老将周子和、武术新秀彭萌刚、谢永军倡导成立济南市第一个少数民族体育社,
社址设清真南大寺,举办武术摔跤培训班五期,300名青少年参加,其中有8名摔跤
队员调往省市体工队。1983年周勇在山东省少年武术比赛中获枪术第一名,彭萌超、
谢永军在省少数民族武术选调中,成绩优秀。同年12月在济南市武术表演中,高文
生、金树忠、信勇、赛乐胜、米俊亮、米晓梅(女)、谢山(女)、王立华(女)
获八枚金牌,金殿生、彭林清、金彪、胡萍(女)获四枚银牌,王伟东获一枚铜牌。
为济南市专业摔跤队输送8名优秀运动员和1名教练员。于同民评为山东省优秀武术
教练员。1984年5月在太原全国武术摔跤比赛中张松获58公斤级第三名,是年9月
在潍坊市举行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张松获58公斤级第三名。1985年10月,山东省
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济南少数民族体育社代表队获3个第一名,5个第三名,并取得
中国式摔跤3个第一名,1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气功 辖区气功活动始于80年代初。最初设气功活动点3个,150人参加。1985
年全区辅导站、点37处,每天练功3000人次。推广的气功有马春的延年益寿功、贯
气法、张明武的气功自控疗法、郭林的治疗癌症功法、马礼堂的养气功、赵金香的
鹤翔桩、陈炎辉的先天一元气功、张广德的老年导引养生功,还有大雁功、无极静
功、八段锦、少林通气功、峨嵋养生功、自发五禽戏气功、太极气功等功法。1990
年气功辅导站发展到百余处,遍布全区,每天有5000人练气功,形成群众性练气功
高潮。1986~1990年底全区建立3个气功门诊部。1988年,320位老年人参加气功十
三太保养生功锻炼,病情有明显好转的占70%,有一般效果的占25%。1990年获市
老年人导引养生功比赛一等奖。
群众体育活动辅导站 1977年5月区体委与公安部门、 烈士陵园协商研究,联
合成立英雄山地区体育活动辅导站。初期有辅导员3~5名,1990年充实发展到50名。
各种辅导站(点) 120处,并发展到五里山、六里山、七里山、马鞍山、白马山、
腊山、郎茂山、省体育中心及中山公园。每天清晨,成千上万街道居民、离退休干
部等爬山跑步、打太极拳、打羽毛球、排球、跳老年迪斯科等多种体育活动。1989
年举办健身武术、气功训练班10次,有600名老年人参加辅导站学习,另举办1期太
极拳,两期八卦拳短训班,受到群众好评。业余武术优秀辅导员穆孝忠1982年退休
后,自愿到英雄山武术辅导站任教练,严格训练,不惧严寒酷暑,在传播武术时,
同时注意武德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8年训练700名青少年,向济南市业余体校输送
6名青少年队员,向市少年宫输送100名优秀学员。学员陆德民被评为二级裁判员和
省武术协会会员。陶延增在济南市武术比赛中获金牌1枚,高延荣获银牌2枚,铜牌
4枚。 1985年在济南武术比赛中,他训练的队员获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13枚,
获长拳团体第三名。 1983年英雄山辅导站有4名辅导员被评为济南市优秀辅导员,
其中张树钧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大众日报》、《济南日报》、《武术杂志》、
省市电台多次报导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