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街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2&A=1&rec=29&run=13

济南开埠前,辖区大部分地域为城郊田野和村庄,道路街巷主要分布在古城西
关地区。著名的有馆驿街、估衣市街、普利街、剪子巷、永长街和西青龙街。馆驿
街原是一条传递公文迎接京城官员的大道,明朝在此设馆驿总站和接官亭;估衣市
街是城厢西关地区的东西大街(今共青团路东段),店铺鳞次栉比,自晨至暮人车
熙攘往来。街南作坊林立,街北为名泉胜地,东首与城内东西大干道(今泉城路)
相连,西端南接永长街,有清真寺两座并通泰安之西南孔道(今经七路),北转筐
市街、花店街、跨锦缠沟,接馆驿街,为古城出西门往返必经之路;西青龙街为趵
突泉大街西段,也是古城通泰安之西南孔道。
西关的道路街巷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据《济南市地名资料》记载,建于明代
的有:普利街(原名柴家巷)、麟趾巷、剪子巷、篦子巷、曹家巷、太虎石巷、仓
巷、西青龙街、礼拜寺巷、土街、斜街、饮虎池街、盛唐巷、穆家楼;建于清代的
有:西凤凰街、郝家巷、永长街、西小仓街、保安街、五路狮子口街、小板桥街、
至德院街、窑胡同。由于济南城内和西关地势低洼潮湿,南山又盛产青石,故上述
街巷大多以青石铺砌。
1904年济南开埠后,兴修的道路网呈棋盘式格局,主干道分经、纬路,经路为
东西向,与胶济铁路平行向南排列,依次为经一路至经七路;纬路与经路垂直,从
纬一路由东向西排列,依次为纬一路至纬五路。道路网的规划照应了旧城区对外交
通的衔接。经一路东与馆驿街、迎贤桥、永绥门相通,西接齐河大道;经七路,东
与杆石桥、永绥门相通,西与长清大道相接通泰安。经纬路的宽度在7~17米之间,
道路网的间距在200米左右,街坊为矩形,面积约2~6公顷,便于安排商业店铺。

1908年,开辟普利门,拓宽柴家巷,改名普利街,和经二路相连。1909年,始
修经一路,东起馆驿街,西至纬五路,以后陆续修建纬一、纬二、纬三、纬四、纬
五路通经二路,至1914年,经(附:济南商埠全界图)三路以北和纬五路以东已成
为建成区。1916年修经四路,开辟麟祥门。此后,向西展界至纬十路,向南展界至
经七路,这一时期展界范围内的马路只修了路基,很少修路面,至1921年仍为半建
成区。
开埠时, 从德国购进5~15吨的蒸汽压路机五台,首先在经一路、经二路东段
(纬五路以东)和纬一至纬五路的北段(经三路以北)开始修筑碎石路。碎石路的
材料先用长15厘米的青石块作地基石,用长5~8厘米和长3~5厘米的青石碴分层用
汽碾压实,再用黑砂石风化的青砂压实作磨耗层。由于当时运输车辆大多为铁木轮,
接触面小,倾压力大,以致道路使用不久即晴日尘土飞扬,雨后泥泞坎坷。
1927年,估衣市街扩宽为17米,修成沥青路面,两旁用青石板铺人行道,沿街
修建二层楼,此为济南市第一条沥青路面,也是当时最平整的一条马路。
1931~1934年间,杆石桥街以泰安产花岗石板铺路面,又用张宗昌军阀时代开
工商河的黑砂石块把馆驿街铺成冰纹路面。1933年,经一路东段(纬五路以东)采
取人字型斜铺法,用花岗石板铺筑,两旁人行道用博山产的20×20×60厘米的缸砖
铺成。1934年,军阀韩复榘派铁甲车从泰安界首运回花岗石板,横铺馆驿街路面。
石板铺路虽坚固耐用,但磨损松动后路面不平,行车不便,加上运输困难,未能推
广。青石板路面每平方米造价为4.2元,花岗石(黑砂石)为每平方米6元,沥青路
面每平方米4.5元,碎石路面为每平方米1.5元。沥青路面质量好,耐用,但价格贵,
只在少数主要街道上铺用,而碎石路面价格便宜,适合于大多数路面使用。至1937
年,辖区共修沥青路面11条:有估衣市街、普利街、魏家庄街、经二路、经三路、
经四路和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的北段及小纬二路的经三路与经四路之
间,共8800米,面积7.7万平方米。
1937~1945年日伪统治时期,经七路以南兴建南郊新市区,作为侵华日人的聚
居区,其道路多系子午垂直方向,自然形成矩形,与商埠地区道路网状相似。主要
道路东西向有:兴亚大路(经十路),从南向北排列为:兴亚北四路(建国小经三
路),兴亚北五路(建国小经一路);南北向的有:新民大路(纬二路南端),由
此向东排列为:新民东一路(自由大街),新民东四路(民生大街),新民东五路
(民权大街),新民东六路(民族大街),新民东七路(新生大街)。由新民大路
向西排为新民西二路(纬四路南段、经七路以南),松林街(纬三路、经七路以南),
新民西三路(纬三路中段,从经六路到斜马路)。经十路宽为50米,经八路宽35米,
其余道路宽均在35米以下,大多是碎石路面。为装饰商埠街道,经二路和纬四路相
交处铺砌水泥砖人行道, 长1630米,宽2.5米,面积4075平方米。并在永贤街和咏
仙里修筑沥青路面。1945年10月~1948年9月国民党执政时期,市政建设投资很少。
三年中, 辖区仅修建了麟祥门内长18米,宽3米的青石板路。而为应付战争,到处
设防,挖掘壕沟,砍伐树林,修筑碉堡,封堵通路,街巷遭到很大破坏。
1948年9月,济南解放时,辖区内共有:沥青路15条,长13800米,面积12.3万
平方米;碎石路41条,长46000米,面积44.3万平方米;石板路34条,长10300米,
面积5.8万平方米。
1950年开始,人民政府首先组织拆除内外城墙,辟建文化西路,与经七路接通,
成为市区东西向的一条交通干道。修建青年西路和经八路,为碎石路面。1951年将
原来6米宽的顺河街拓宽为20米。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主要修建市区交通干线和对外交通道
路。辖区新辟共青团路,打通经四路通向城里的交通卡口,成为市区东西向的又一
主要干线。同时,对商埠地区原有的碎石路和土路面全部铺装成沥青路面。对城市
的外围道路经十路和英雄山路进行整修改造,方便了过境交通运输,减轻了市区的
交通压力。
1958~1966年间,市政建设重点解决城关地区防洪工程。并将经十路以南地区
的土路修建为沥青路,将商埠地区的石板路和损坏的沥青路面翻修为质量较高的沥
青路面。1965年,响应济南市委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号召,济南市城建局在辖区杆石
桥地区进行旧城改造综合治理试点,采取发动群众,民办公助的办法整修小街巷,
共修建沥青路面6250米,面积3.9万平方米。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只修建了经十路中段和西段的沥青路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政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对纬二路北段和英
雄山路北段(六里山路以北)进行拓宽改建,路面由原来的12米拓宽到50米,并对
纬二路北头(经二路以北)改道,直接与天桥连接,并将供电、供热、通讯、排水
排污管线均铺设在地下,成为贯通市区南北现代化交通干道。辖区内小街巷全部进
行综合治理和改造。 共修建街巷746条,长39200米,面积12.25万平方米,铺排水
排污管道636条, 长29500米,自来水进院4014个,进户10304户,铺自来水支管线
40613米。
1986~1990年,辖区市政工程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养护维修原则,首先
保证各主要道路、游览地区、省市和军区机关所在地的市政设施完好。五年内市政
工程养护维修总投资6649.4万元,比1966~1980年15年投资总和还多一倍。共计养
护维修沥青路56条(段) ,共计面积21.09万平方米。新建、改建了建设路、民族
大街、马鞍山路、上新街、经一路、郎茂山路、纬一路南段、纬四路西段、文化西
路、小经五路、经五路、小纬一路等十几条沥青路计6.21万平方米。小修市政养护
沥青路22条,计5.48万平方米。修复、修补其他沥青路20万平方米,保证了辖区内
街巷的畅通。
1990年底, 辖区有217条街巷总长为11.50万米,面积为725万平方米。除极少
数街巷有石板路外,均实现了路面沥青化。新建、扩建了英雄山南路、纬二路北段、
玉函路、舜玉路等道路,翻修沥青路路面23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