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劳动就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2&A=1&rec=210&run=13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部分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以经济援助,帮助渡过生活难关,
并鼓励失业人员组织生产自救。
1952年7月开始实行控制用工制度。1952年底至1953年4月,辖区劳动部门安置
就业526人, 1956年安置就业3710人。1958年,为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全区
从农村招工3110人,一年新增职工6345人。1964年,辖区有826名无业人员到肥城、
宁阳、历城的7个公社下乡插队落户,728人集体插队落户,1832人参加清理黄河河
道工作, 2728人组织生产自救社会服务。1965年3月成立市中区劳动服务大队,建
立10个中队, 108个小队,有队员2945人,由各街道办事处闲散劳动力组成。1965
年,市中区劳动服务大队完成服务项目128项,完成工日234500个。
1965~1969年, 辖区2615名高、 初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其中:到蒙阴
136人,历城、惠民、济宁2326人,莒县53人,回原籍100人,集体插队者安置在齐
河、宁阳两县的4个公社。
1970年,有311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落户。其中:到曲阜10人、滕县22人、
鱼台58人、 汶上28人、 邹县36人、沾化40人、嘉祥24人、金乡68人、泗水25人。
1971年, 有504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山东建设兵团参加生产。1974~1975年,2615
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其中:到历城2508人、邹县92人、到农林渔场
15人。1975年办理招工8000人。1976~1979年,有1634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插
队落户。 其中:到历城537人、济宁1097人。1977年办理招工3684人,1978年办理
招工2936人。
1980年,高、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工作停止,农村网点知青陆续回城
安排就业。1980年招工3531人。1981年,市中区招工2422人,顶替1512人。是年,
辖区建立待业青年劳动服务网点60个,安置待业人员3672人。

1982~1990年市中区劳动就业、服务网点及待业青年安置统计表

┌───────┬───────┬────────┬─────────┐
│年份 │招工(人) │服务网点(个) │安置待业青年数(人)│
├───────┼───────┼────────┼─────────┤
│1982 │827 │148 │2589 │
├───────┼───────┼────────┼─────────┤
│1983 │902 │164 │2242 │
├───────┼───────┼────────┼─────────┤
│1984 │3859 │149 │3859 │
├───────┼───────┼────────┼─────────┤
│1985 │2383 │145 │2383 │
├───────┼───────┼────────┼─────────┤
│1986 │810 │151 │2579 │
├───────┼───────┼────────┼─────────┤
│1987 │802 │180 │2851 │
├───────┼───────┼────────┼─────────┤
│1988 │1106 │182 │3562 │
├───────┼───────┼────────┼─────────┤
│1989 │1217 │185 │2824 │
├───────┼───────┼────────┼─────────┤
│1990 │762 │210 │3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