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人传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1&A=7&rec=2&run=13

伏生 亦称伏胜,济南人。秦代博士。西汉经学家,今文《尚书》最早的传授
者。秦始皇焚书时,他藏《尚书》于壁中。汉文帝曾派晁错向他学习《尚书》。西
汉《尚书》学者多出于他的门下。今文《尚书》28篇,即由他传授而存。
房玄龄 (579~648)唐初大臣,齐州临淄人。年少依叔居济南城内房家园。
隋末举进士, 任隰城尉。唐初任秦王府记室。627年(唐代贞观元年)为中书令。
后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后封梁国公,居宰相15年,为历史名相之一。
罗士信 (599~622)唐初将领。他14岁时,为隋将张须陀帐下偏裨,后归瓦
岗军,后又归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20岁即任绛州总管,封郯国公。在与刘黑
闼之战中被俘不屈死。《唐书》列入《忠义传》。济南县东巷罗姑泉处,传为其故
居所在。
曾巩 (1019~1083)字子固,江西省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072年任齐州(今济南)知州。任内调整赋税、惩治豪霸,兴修水利,颇有政绩。
疏浚火明湖,建北水门(汇波门)、环波亭、北渚亭、百花堤,为修整大明湖做出
了历史的贡献。诗文集有《元丰类稿》,其中有关济南的诗文有《齐州二堂记》、
《齐州北水门记》等。歌咏泉城的著名诗句有“最喜晚凉风景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等。今大明湖东北岸有曾公祠。
苏辙 (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省眉山人。宋代文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1073年任齐州(今济南)掌书记。在任
3年,写了歌咏大明湖、趵突泉、舜泉等许多诗篇。他著有《栾城集》等。
李清照(女) (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杰出的女文学家。
她的词继承了婉约派风格,开创了一代新风,后人称“易安体”。词集、文集已佚。
今有辑本《李清照集》和《漱玉词》。今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边有李清照纪念堂。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将领,杰出词人。青
年时在故乡起兵抗金,并率部参加耿京起义军,为掌书记,张安国杀耿京降金,他
入金营生擒叛徒南归。初任江阴佥判、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后虽历任湖北、江
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官职,但其收复中原的愿望终未实现。卒于江西铅
山。
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 现存词作600多首中,多以抒发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
强烈感情,词中常谴责主和派误国,流露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歌颂祖国壮丽
山河之作。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词》等。今人辑有《辛稼
轩诗文钞存》。大明湖南岸有辛稼轩纪念祠。
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元代书
画家、 诗人。 唐宋以来中国四大书法家之一。著有《松雪斋集》。1292~1294年
(元代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他喜爱济南山川风物
之美,通过画笔,表达了对济南的深厚感情。所作《鹊华秋色》图成为国家珍宝,
至今尚存。其题咏“趵突泉”的“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诗句,由济
南当代书法家金菜书写成对联,镌刻悬在趵突泉边的泺源堂门柱上。
张养浩 (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政治家、散曲家,并
兼长诗文。初为东平学正、堂邑县尹,历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官职,因上书论
时政被罢官。1329年(元代天历二年)任陕西行台中丞时,关中大旱,救灾劳瘁而
死。著有《三事忠告》4卷、《归田类稿》40卷(今存24卷)。他的散曲、小令160
多首造诣很高,风格豪放清逸,以批判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最为出色。
铁铉 (1366~1402)字鼎石,河南省邓县人。明代惠帝年间,任山东参政。
燕王朱棣为夺皇位兴兵南下,铁铉固守济南,屡挫燕师,升兵部尚书。后朱棣夺得
帝位,铁铉受凌迟处死。清代乾隆年间,在大明湖北岸建铁公祠。
边贡 (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济南人。明代弘治四杰和“前七子”
之一。1495年(明代弘治八年)进士,1523年(明代嘉靖二年)任太常寺卿,督四
夷馆,征集校译“四夷”文。后任户部尚书。致仕归里,于大明湖畔筑万卷楼,收
藏书籍、金石古器甚丰。1532年(嘉靖十一年)楼毁于火。有《华泉集》传世。
李攀龙 (1514~1570) 字于鳞, 号沧溟,济南人。明代“后七子”领袖。
1544年(明代嘉靖二十三年)进士。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兼
视陕西学政,因与巡抚不和,辞官归里,于鲍山筑白雪楼,后又在大明湖百花洲筑
白雪楼,读书其中。1567年(隆庆元年)为浙江按察司副使,迁河南按察司使。后
以母丧归里,哀毁致疾,卒年56岁。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
必盛唐”的文学复古主义观点,在隆庆万历前期风行一时,李氏成为一代诗宗。著
有《沧溟集》。
金城 字邦衡,济南人。1538年(明代嘉靖十七年)进士。曾以御史巡按福建,
适值佛郎机(葡萄牙人)入侵漳州,命道海副使柯乔抗击,并奏明朝廷,处置通敌
官员。后任苏州知府,离任时归有光作“序”送之曰:“金公镇以宽静,处以宏简,
不震不疏,能使上安而下服之,可谓难矣”。
许邦才 字殿卿,济南人。1543年(明代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仕历赵州、
永宁知州,德王府、周王府长史。与李攀龙、殷士儋交往甚密。能诗善文,诗风近
攀龙。著有《瞻泰楼集》、《梁园集》、《海右倡和集》等。
朱宏祚 (1630~1700)字徽荫,号厚庵,济南人。1648年(清代顺治五年)
举人。康熙年间任安徽■■知县,革除杂派,减轻农民负担,赈济灾民,卓有政绩。
后升广东巡抚,奏除当地额外征役,惩治污吏,颇有惠政。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
任闽浙总督。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受命治河,劳瘁病故。著有《清忠堂奏疏》。
孙光祀 字怍庭,号溯玉。祖籍平阴,后迁入历城县。1654年(清代顺治十一
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著有《澹余轩集》。乾隆年间《历城县志》有传。
铁保 (1752~1824)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书法家。1803年
(清代嘉庆八年)任山东巡抚。大明湖铁公祠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
湖”的楹联,是1804年(清代嘉庆九年)夏铁保偕友雅集大明湖小沧浪亭时,由史
学家刘凤诰即席吟咏,铁保乘兴挥毫写就。著有《惟清斋全集》。
马国翰 (1794~1857)字词溪,号竹吾,济南人。世居南全福庄。清代学术
家。进士出身,曾任知县、知州。辞官归里,喜收藏典籍,藏书甚丰,他鉴于古人
著述多有佚失不传, 以毕生精力致力于辑佚工作, 共辑出已佚古书600余种, 成
《玉函山房辑佚书》 708卷, 又续补14卷, 如已佚的《乐经》、《记胜之书》、
《终军书》等均辑出,对祖国文献,特别是齐鲁文化甚有贡献。
何绍基 (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省道州人。清代进
士。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曾在泺源书院主讲。大明湖历下亭门联“海右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和《重修历下亭记》石刻,为其所书。
丁宝桢 (1820~1886)字稚璜,清代贵州省平远人。咸丰进士。1867年(清
代同治六年)任山东巡抚。镇压捻军起义。治理山东黄河水患,兴建蓬莱、烟台、
威海炮台,加强海防。在济南创办山东机器局,是济南第一个机器生产工厂。在任
曾抗旨力驳李鸿章,智斩太监安得海,有刚正不阿之声誉。著有《丁文诚公奏稿》。
孟洛川 (1851~1939)字继笙。章丘县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近代商业民族
资本家。一生经商70年。在济南经营的瑞蚨祥绸布店,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北方最
大的布业商号。北平、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城市设有分号38处之多。
刘鹗 (1857~1909)字铁云,江苏省镇江人。曾在山东巡抚张曜处作幕宾,
因参加治黄有功,官至候补知府。著有《老残游记》,描绘济南有“家家泉水,户
户垂杨”之句。
郝玉章 (1870~1944) 字云彩, 山东省齐河县人。清代末科举人。1906年
(清代光绪三十二年)应聘任济南师范和女子师范教员。1935年,郝召集济南中医
药界名人, 在舜皇庙成立国医学校和国医慈善医院, 郝玉章分别任校长和院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郝拒绝出任日伪市府秘书长,并将
学校解散,动员部分学生赴延安解放区。
郝玉章博学多才,中医学造诣颇深,在济南中医药界颇有影响。
鞠思敏 (1872~1944)名承颖,字思敏,山东省荣成县人。教育家。1906年
加入同盟会,1909年任教于山左公学。后在山东高等师范学堂、省立第一师范等学
校任教。曾任山东省教育厅司长。1913年与王祝晨等人,创办私立正谊中学。“五
四”运动时期,又共同创办尚志学会,传播新文化。办学中聘用进步教师,培养爱
国进步学生,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在教育界很有影响。
杨瑞卿(女) (1878~1977)又名赵瑞卿,山东省禹城县人。齐鲁护士学校
毕业,后在华美医院当助产士。1913年在正觉寺街延平里创办妇科诊所,用新法接
生婴儿,技术精湛。解放后,参加济南妇婴保健学会,年逾古稀,仍继续从事助产
工作,颇孚众望,99岁病故。
于明信 (1882~1948)字丹绂,临淄县人。18岁考中秀才补廪,20岁入省城
山东大学堂师范馆学习。1910年毕业,次年晋京复试,授师范科举人衔,任青州初
级师范学校校长。辛亥革命时期,与贾振琨奔走青州、诸城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同年冬天贾遇害,于避居青岛,遭德国拘捕,辛亥革命后获释。1913年,与同盟会
会员刘冠三、鞠思敏等共同发起筹办正谊中学,力谋教育救国。后东渡日本,在早
稻田大学学习。1916年归国,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校长。1923年,他受托赴
日赈济, 后又4渡日本,任山东留日学生经理员。1927年自日本归国,受地方人士
聘请,编修《齐河县志》。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正谊中学南迁泗水
县,他以正谊中学创始人的身份与校长鞠思敏留守学校,并招生复课。日伪邀请他
出任省教育厅长,被拒绝。后强邀参政,并被迫出席会议,他在会上从不道一语,
签名写“汉奸于明信”,并声言:“作汉奸何必讳言”。1940年避居北京西郊庙寺。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返济南,在辖区七家村居住。1948年病逝。
王祝晨 (1882~1967)名世栋,以字行,山东齐河县人。“五四”运动后,
参加济南教育界爱国人士组织的尚志学会,编辑出刊文学、教育、哲学专号。1922
年任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37年,日军占领济南后,随学生徒步南撤。曾
任第三战区教师服务团委员。 1946年返回济南,任教于省立济南中学。1948年9月
济南解放后,任省立济南中学校长。1950年任济南市政协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第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任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协副主席。1967年病
逝。
吴元鼎 (1895~1970)字少怀,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21岁入历城私立
大同医院学医6年, 留院任中医师。自1928年起,先后在司里街和经三路纬五路开
业行医,并经常出外应诊,到章丘、惠民等地治愈许多疑难病症,享有盛誉。1947
年2月, 任济南市医师公会理事,省救济施诊所义务医生。济南解放后,在舜井街
惠民诊所、市第二联合诊所任中医师。1957年任市立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市中医
医院院长,省、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被选为省、市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和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是全省闻名的中医。晚年对胆胃症治的理论研究很
有造诣。著有《吴少怀验方集》、《胆胃症治》、《吴少怀医案》等。被列为现代
中医科学家,入《中国科学家辞典》第五册。
俞剑华 (1895~1979)学名琨,字剑华,济南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
范学校,专修国画手工科。一生从事国画、书法、美术史画论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
创作。他历任上海美专、暨南大学、新华艺大、东南联大、诚明文学院教授,民族
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华东美协、江苏文联理事,江苏政协委员等职。1953年出席全
国第二次文代会。著有《中国绘画史》、《国画研究》、《中国壁画》、《历代名
画观摩记》、《两宋花鸟画》、《中国画论编》等书。为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将毕生收藏的古籍、图书画册、资料期刊、著作手稿以及历年大批国画作品,赠
送给南京艺术学院。他的书、画在国内外美术界颇有影响。
尤家骏 (1898~1969)山东省即墨县杨头村人。1927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
院。获加拿大医学博士学位,历任齐鲁大学助教、讲师、教授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
任。1932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中心医院接受一年的皮肤病专门训练,1947年又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临床皮肤病学,1948年作为中国麻疯病学专家代表
赴古巴哈瓦那参加第5次国际麻疯病会议, 在会上作了《关于麻风分类》的专题发
言。解放后,尤家骏历任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第
三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山东医学院一级教授、皮肤病教研究室主任、山东医学
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等职。在攻克麻疯病专业方
面获得较好的成果,在国内外享有威望。著有《麻疯病学概论》、《麻疯病学简编》、
《皮肤病学》以及《性病》、《雅司》、《霉菌》等书。
姜守迁 (1897~1982)原名春年,曾用名寿千、受倩、史友迁。山东平度县
七里河村人。现代教育家、书法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曾在吉林
省立一师、山东省立一中、诸城第十三中学等校任教。“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战,
曾任平度县参议长、胶东行政区参议员、胶东行署委员及胶东公学校长等职。解放
后任济南一中、济南二中校长、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济南市博物馆馆长。先后当选
为济南市第一届至第六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山东书法篆刻学会理事,山东文史
会理事暨济南历史学会理事。一生从事文教工作。重文史研究,在主持博物馆工作
中, 偕同研究人员, 对大汶口文物发掘与考古作出贡献。擅书法.济南千佛山有
“峰迴路转”,历城四门塔有“千佛崖”等大字题记。1964年,中国对外友协举办
书法展览,他的作品入选赴日本、香港展出,受到好评。一生酷爱金石、古砚、书
画,收集珍品盖有“斯珍馆藏”印章或手刊题记。
刘诚恩 (1900~1977)字惠民,山东沂水县人,毕业于上海中西医药专科学
校。1938年参加八路军,任鲁中八路军二支队医务处主任。后被派回革命根据地,
任山东省卫生总局临沂卫生合作社社长,鲁中南新鲁制药厂经理,沂水县参议员等
职。1948年9月济南市解放后,刘来济南创办中医诊疗所,后改为济南市中医医院。
1958年任山东省中医学院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他医术高超。著有《中西混合解剖生理学概要》、《中医伤寒病学选要》、《中西
诊断学概要》、《战地临时救护医院组织概要》、《麻疹和肺炎的防治》等。1957
年,随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任保健医生。
赵常林 (1905~1980)山东黄县人。193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历任齐鲁大学
医学院助教、讲师、教授。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齐鲁医院、济南市立医院等单位
从事医疗和教学工作。1947年赴美国纽约骨科医院留学。1948年返回祖国,继续从
事医疗和教学。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任山东省立第二医院院长、山东医学院外
科教研室主任、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任民
盟济南市委员会委员,被选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第
四届省政协常委。赵常林擅长骨外科,在国内外享有声誉。著有《外科学》、《急
症外科学》、《医生丛书外科学》等。
马克先 (1895~1982)名永修,原籍陕西省扶风县,在北京市海淀区出生。
1919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 1922年来济南私立正谊中学任教。同年8
月,经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代理中共济南支部书记。1928年因党内出了
叛徒,党员相继离去,马克先离济后与党组织脱离了联系。1931年回济南任教于省
立第一中学。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后,随一中师生南迁至四川省。抗战胜利后回济
南,在山东师范学校任教。济南解放后,任济南正谊中学校长。曾当选济南市人民
代表、省政协委员、民盟济南市委员会副主席、省民盟委员。
王大彤 (1916~1966) 山东潍坊人。 1936年肄业于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
1933年上大学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以北平学联负责人身份参加中国人
民武装抗日自卫队,参与领导了“12.9”和“12.16”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1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北平民族先锋队西城区总务、中共北平东城区委书记。1936
年9月, 因病返回济南修养。1944年与山东分局派入济南地下工作的党员赵丁夫取
得联系,1946年转入渤海解放区工作,1947年重新入党。济南解放后,历任中共济
南市委宣传部科长,中共济南市学校委员会委员,山东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济南教育工作会主席,齐鲁大学副教务长。1952年调任山东师范学院任教务长、副
院长等职。1966年8月30日被迫害致死。
马良 (1879~1947) 字子贞,回族,河北省清苑县人。幼读私塾7年,爱习
武。1896年(清代光绪二十二年)考入保定铁路局任巡警,后提升警官。1900年参
加袁世凯组建的近畿陆军第五镇(即武卫右军先锋队),后被保荐入北洋武备学堂,
卒业留校充任教官,颇受段祺瑞赏识,1909年段派马任北洋陆军第五镇第九协标统,
1912年升为第九协统领,1916年改编为第四十七混成旅,马良任旅长兼济南镇守使
(旅部设在济南皇亭),1917年升为师长(师部驻济南南辛庄)兼济南戒严司令。
1919年“五四” 爱国运动中,马良为献媚日本侵略军,于8月25日取缔了以回
民为主组织的中华救国十人团,逮捕枪杀回民爱国领导人马云亭等人,一手制造了
骇人听闻的“济南血案”。其暴行引起济南各界人士的极大义愤。1920年军阀混战,
皖系失败,马良随段祺瑞下野。1925年又随段东山再起,任内阁总理临时执政府顾
问。 1928年5月,日军制造“五三”惨案,马良等人出城迎接日本侵略军进城。马
良任山东省暨济南市商会会长。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任日伪山东省维
持会会长及省长。后又任北平警察总监。
1945年9月2日, 日本侵略军投降, 马良以汉奸罪入狱,后又因病保外就医,
1947年病死家中。马良在1916~1920年,曾在济南创办新中华武术讲习所,聘著名
武术家王子平任教。马著有《新中华武术四科全书》(棍、拳、剑、摔跤),30年
代曾在国内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