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节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1&A=6&rec=4&run=13

夏历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解放前有接神、敬天等习俗,解放后逐渐废除。守岁、穿
新衣、吃水饺、放鞭炮、拜年等习俗流传至今,并增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亦称“灯节”、“上元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猜
灯谜、放鞭炮、玩龙灯、踩高跷、吃元宵等习俗相沿至今。
二月二(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解放前民间有用炉
灰“打囤”,炒“蝎子爪”(炒豆)的习俗。解放后仍有炒豆习俗。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解放前,有扫墓、踏青、
春游、放风筝习俗。解放后成为悼念革命先烈的节日。扫墓、踏青、放风筝流传至
今。
端午节(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解放前有挂艾枝、吃粽子、喝雄黄酒、
戴香荷包的习俗。解放后仍有吃粽子、插艾等习俗。
乞巧节(七月初七),传说七月初七之夜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人们在庭院摆
设瓜果,妇女向织女乞求智巧。解放后,此节逐渐消失。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亦称“鬼节”。解放前有上坟祭祖的习俗。解放后,
此节逐渐消失。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有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欢庆丰收的习俗。
重阳节(九月初九),解放前有登高赏菊的习俗,相传至今。
腊八节(十二月初八),原为佛教节日,以香谷、果子做粥供佛。解放前,民
间多吃黄米、江米、江豆、花生、糖等煮成的“腊八粥”。并在此日做“腊八蒜”。
解放后,沿袭下来的是做“腊八蒜”。
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 , 又称“小年”。解放前以麦芽糖、酒、祭灶神
(灶王爷)。解放后此习俗已废。
除夕(每年最后一天)。解放前,贴春联,祭祖先,全家团聚吃水饺、放鞭炮,
通宵不眠,俗称“守岁”。解放后仍保留全家团聚吃水饺、放鞭炮等习俗。
公历节日
元旦(1月1日),亦称“新年”、“阳历年”。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规定元旦放假一天。
妇女节(3月8日),妇女集会或举行纪念活动。
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集会或举行庆祝活动。
青年节(5月4日),共青团、青年联合会、学生会组织社会活动。
儿童节(6月1日),妇女联合会、少先队组织活动。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7月1日),各级党组织举行纪念活动。
建军节(8月1日),举行军民联欢、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
教师节(9月10日),节日前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尊师重教活动。
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两天,组织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