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劳动安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1&A=3&rec=30&run=13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无业人员实行生产自救、临时安置就业,解决生活困难。
1964年历下区成立劳动学校,1965年成立劳动服务大队。劳动学校培训16~25
岁未婚无业青年,3年共培训800多人,除27人外其余均分配工作,1967年劳动学校
解散。区劳动服务大队下设街道办事处劳动服务分队,负责安置25岁以上无业人员。
1967年9月,街道办事处劳动服务分队撤销,建立4个直属中队。一中队组织木工、
瓦工技术人员500多人, 承包建筑工程;二中队组织1000多人,承包济南钢铁厂土
方工程和厂内铁路线工程;三中队组织1000多人,承包市政建设土方工程;四中队
组织车工、 铣工等技术工200多人,在二贤街建机械厂,从事小型机械生产和机械
维修。1968年区劳动服务大队在太平街建立制锁厂。1969年在二贤街建立预制厂、
在七家村建立服装厂、在平安巷建立电子仪器厂(后迁至仁智街)。1972年在七家
村建立材料机械厂。1973年区劳动服务大队制锁厂、预制厂、电子仪器厂升为区属
集体企业。1975年区劳动服务大队撤销,财产、设备交区生产服务局。
1964年, 历下区有1145名无业人员回原籍章丘、历城等县落户,772人下乡插
队落户, 103名高、 初中毕业生到青海生产建设兵团参加边疆建设。1965年1月,
154人回原籍落户,415人下乡插队落户。1966年4月,123名高、初中毕业生到青海
生产建设兵团参加边疆建设。
1968年1月至11月,1479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其中到日照县376
人、邹县294人、沂水县181人、莒县167人,回原籍461人。
1968年12月至1969年12月,2999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其中到沂
水县361人、 惠民县195人、 历城县572人、 曲阜县259人、济宁市445人、济南市
“五·七”黄河农场(垦利县)1088人、回原籍79人。
1970~1971年,923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到建设兵团参加生产,
其中到德州地区191人、 到垦利县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原名济南市“五·七”黄河
农场) 255人、回原籍287人、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0人。1971年历下区有留城
待业青年3412人,招工2768人。
1972年,177名高、初中毕业生到肥城县插队落户。
1974年7月至1975年12月, 2518名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落户,其中到齐河县
710人、 兖州县554人、武城县739人、乐陵县124人、回原籍391人。插队落户、回
原籍参加生产和到生产建设兵团的高、初中毕业生均参加当地招工、参军、升学。
1975年12月,历下区办理留城待业青年招工3598人。1976年高、初中毕业生上山下
乡插队落户工作停止。1980年下乡知识青年劳动点撤销。
1981年, 历下区办理招工2510人,其中推荐招工949人、退休顶替1330人、自
然减员补充231人。 另外安置到街道生产厂(组)650人、调配临时工250人、安置
家属工1688人。 同年,辖区建立待业青年劳动服务网点112个,安置待业人员2240
人,当年从劳动服务网点推荐招工324人。
1982年, 历下区办理招工1029人。辖区劳动服务网点发展到219个,当年安置
待业人员2753人,从劳动服务网点推荐招工470人。
1983年, 历下区办理招工5210人,其中推荐招工3333人、退休顶替455人、自
然减员补充717人、 退伍军人安置421人。另外调配临时工284人。同年,辖区劳动
服务网点撤销32个, 尚有187个, 当年安置待业人员1560人, 推荐招工2461人。
1983年辖区省商业厅山师东路待业青年商店被评为全国待业青年劳动服务先进集体。
1984年, 历下区办理招工3127人。辖区劳动服务网点有195个,当年安置待业
人员1552人,推荐招工1971人。
1985年, 历下区办理招工2899人,其中推荐招工1665人、退休顶替179人、自
然减员补充1045人。另外安置退伍军人200人、部队干部家属8人、调配临时工1048
人。 同年,辖区待业青年劳动服务网点有184个,安置待业人员1082人,推荐招工
13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