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宗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9&rec=57&run=13

菏泽地区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历史上佛、道教徒居多,
近百年则伊斯兰教、基督教人数较多。
道教道教又称“五斗米道”,是我国传统宗教。道士所居为宫、观、庙、院。道
观大多有庙产,道士自种自吃,遇生活困难时,则到集镇乡村敛钱粮,平时春秋两季
外出化缘。境内古代观庙较多,清末始衰,民国时期数量更少。新中国成立后,已无
道教组织,庙院渐无香火,多数移作他用,道士相继还俗。
佛教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祖,以成佛超凡、普度众生为宗旨。公元前2年(汉元寿
元年)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有所发展,隋唐达到鼎盛。隋代境内已有佛寺建立,
至清代规模有较大发展。民国时期,兴办教育,寺院多被拆除,出家为僧尼者逐渐减
少,佛教日趋衰微。新中国成立后,所剩少量寺院大都倒废,僧民大部还俗,至“文
化大革命”中,拜佛活动绝迹。
伊斯兰教元朝末年,伊斯兰教随回族群众迁入菏泽而传入,并逐渐得到传播和发
展。活动场所为“清真寺”,同时又是回族穆斯林的社会聚集中心,寺内设有管寺乡
老、海里凡、回师和阿訇等成员,掌握寺内各项事务。
1985年,全区有清真寺45座,主要分布在曹县(19坊)、菏泽(8坊)、定陶(5坊)、
东明(6坊)、鄄城(4坊)、巨野(2坊)、单县(1坊),共有教徒5万余人,人数之多居山
东省第四位。
伊斯兰教徒分新、旧两大教派,他们各行其事,互不干涉。
伊斯兰教共有三个节日,即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节。区内习惯较重节日为开斋
节,时间是教历十月一日。这一天,教徒须缴开斋费,着盛装到寺内沐浴礼拜,家家
还要“下油”改善生活以示庆祝。
该教教徒,语言上常使用宗教术语,饮食讲究卫生,四腿动物中必须吃反刍的,
水中鱼虾须吃外形体美性情温顺的。另外还有禁食血液、自死物及酒类等。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
一些较小的派别。信仰上帝(或称天主)创造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
世成人,救赎人类。在中国,基督教通常专指新教。两大节日是复活节(纪念耶稣复
活,公历中没有固定时间,一般在3、4月间)和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为每年的12月
25日)。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波兰传教士包志礼偕妻子苏玛利(美国人)来到菏泽境
内首办基督教,属美国的门诺西门宗,一般人仍认为属福音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宣布宗教信仰政策,教会恢复了正常活动。
1951年上海市中华基督教会发起革新运动,菏泽区内立即响应,各县先后成立了
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筹委会。仅曹县教徒就发展到2925人,堂口发展到23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堂被拆除,活动被迫停止。
1978年后,教会的房产权全部退给宗教团体,对无法退还的,都进行了作价付款
,并制订双方房产协议。教会为适应新的形势,对于活动场所、活动内容进行了整顿
和改进,如活动定点、定片、定人,建立基督教爱国公约和工作守则等,从而保证了
教会健康发展,防止利用宗教搞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勾当。
天主教亦称“罗马公教”或“加特力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1875年(清光
绪元年)传入菏泽。开始由德国神父安治泰在单县孔楼活动,1884年(清光绪十年),
安治泰在菏泽县城购买了李家店,建立全区第一座教堂。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十一
月,鲁南代牧区成立,驻兖州、曹州教务属其代管。1934年成立菏泽教区,统辖菏泽
、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9县,信教人员达38000余人。
教堂座落菏泽东门里,钟楼高25米。“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拆除。
1934-1954年间,教区内有外国籍教士28人,中国籍7人,修女46人,大修士2人
,小修生46人。小修院和备修院各1所,较大教堂26所,小教堂和经室640所。另外还
有孤儿院、医院、养老院、学校等。
1957年10月,菏泽专区成立天主教爱国会。由宋登文任主任,李明月、杨一武任
副主任(杨兼秘书长)。1958年7月,李明月神父为全区主教。十年“文化大革命”中
,天主教爱国会一度被驱散。1978年,落实了宗教政策,天主教活动恢复正常。至1
985年,教会的房地产部分得到落实,未落实者处在继续解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