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运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5&rec=17&run=13

民国初期,水上运输系沿河地主、商人私营,他们雇佣贫苦农民做船工。沿黄各
县船只,多往返于济南洛口至县码头之间,少数上溯行至河南洛阳等地。运河航道船
只则由黄河转运河达安居(济宁城西9公里处)。木船一般载重量3万公斤,需船工七八
人。运出货物多为大豆、小麦、花生、中药材等农副产品;运进货物主要是食盐、煤
炭、石料、煤油、布匹、食糖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大规模军运,仅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在区内河段北岸征集、建造木帆船400余只,征集训
练船工1000余名,共渡军民30万人。这次军运中,涌现了许多英雄水手。梁山县老艄
工(当时任黄河司令部水兵连长)仝士文,荣获冀鲁豫军区授予的“人民功臣特级奖章
”。刘伯承、邓小平于1947年7月17日致电各渡口员工,电文是:“由于你们不顾敌
人的炮火和蒋机的骚扰,不顾日夜的疲劳,积极协助我军度过大反攻的第一个大阻碍
,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渡河任务……”。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航运事业,使其得以迅速发展。1952年,沿黄各县组
成船民协会,郓城、梁山协会船只分别由孙口、袁口航运管理站调度;鄄城、菏泽协
会归苏泗庄管理站调度。1955年,成立木帆船合作社。1956年,全区入社木帆船为4
77只,从业人员2183人。1959年6月,分别编入山东省交通厅河航局第四、第五船队
,由集体转为国营。是年,属第五船队的郓城船只,下放给聊城地区交通局。1962年
3月,又交还郓城县交通科,时有木帆船21只,职工120人。从此,区内专业航运企业
逐步发展起来。至1977年,货运物资主要是石料、煤炭和粮食。石料主要供黄河防汛
工程、东平湖水库工程;煤炭主要运往胜利油田;粮食则用于区内救济。1978年,由
于胜利油田基建工程所需砂石缩减,黄河防汛石料由东银铁路承担,梁济运河停航,
区内除少数船只在黄河渡口渡运外,其他陆续转入京杭运河山东南段参加运输。198
5年,全区计有国营、集体航运公司6个,职工717人,拖轮19艘、1852.2千瓦,驳船
116只,11800吨位,年货运量10.2万吨,货运周转量4323万吨公里。
菏泽地区航运队1960年12月,山东省航运局第四船队的原苏泗庄木帆船合作社的
船只,划为菏泽专区交通局,称菏泽专区航运队。时有船30多只,600吨位,职工20
0人,1961年增加职工108人,住梁山县小安山。1962年迁至苏泗庄。1963年该船队的
职工、船只下放至鄄城、范县(河南省)两县。其中鄄城分船12只,职工104人,改称
鄄城国营船队,隶属鄄城县交通科管理。
国营鄄城县航运公司1964年秋由苏泗庄迁至旧城北关。1972年船队改称航运公司
,下设造船厂、航运队、旧城黄河横渡站。1985年,公司固定资产达180万元,职工
153人,有钢质双体渡轮3艘,钢质趸船2只,全年完成货运量2.1万吨,周转量800万
吨公里,纯利润7.9万元。
郓城县航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1971-1977年,先后购置和建造钢质、木质拖轮
4艘,计294千瓦。1985年,公司有职工156人;拖船3艘,286.65千瓦;驳船3只,24
00吨位。
东明县航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1956年建,时称跃进航运合作社,有木帆船12只
,106吨位。1966年改为航运队。1979年起停止航运,专搞摆渡。1982年改为航运公
司,有职工74人,木帆船3只,150吨位;机船4艘,30.135千瓦,280吨位。1985年,
公司有职工66人,拖轮3艘,810吨位,机船4艘,木船1只。
梁山县航运一公司建于1956年,时为梁山县航运站,系集体所有制。1971年改名
梁山县航运一公司,地址在梁山镇任庄。该公司承担梁济运河货运。1971、1972、1
973、1976和1977年,航次分别为39、37、47、2和1次,完成货运量分别为11000、1
000、17250、680和310吨。1985年,公司有职工156人;拖轮4艘,396.9千瓦;驳船
30只,2200吨位。
梁山县航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1959年属山东省交通厅黄河航运局第四船队,1
962年下放梁山县。是年10月成立梁山航运合作社,地址在梁山县路那里,时有职工
184人,木帆船32只,675吨位。1980年改名为梁山县航运二公司,地址迁至银山沈屯
。1985年公司有职工140人;拖轮3艘,275.63千瓦;驳船21只,1500吨位,年货运量
2.5万吨,周转量800万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