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井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3&rec=65&run=13

井泉建设 凿井灌溉在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凿井灌
溉已在区内发展起来。据《山东全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
去北京农商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通过试验未能推广开,仍采用旧法,即用砖石砌
垒造井。每凿一眼井,需大钱60千,官方投资很少,多属农民自办。据统计,建国前
全区有菜园井6169眼。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国家投资
和人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发动群众大搞井泉建设。1950-1952年,全区共打砖井17
879眼,较建国前全区砖井总数增加1.9倍。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打井下泉工作有了新发展。1956年从河北省引进弓子锥打井技术。1954-1956年,
全区共培训打井技术人员31700名,下泉技术人员4982名。1956年冬,各级人民政府
领导广大群众,掀起了打砖井运动,采取乡、社统一安排劳力,发动群众投资,按信
用社利率规定生息,定期归还,政府还制定了奖励政策,“凡打井灌溉增产,三到五
年不征收农业税”,因此群众踊跃投资。菏泽县白杨张的广大群众,投资银元7700余
元;郓城县三屯乡群众投资人民币4500元,还有黄金4.5两,铜钱180公斤。到1957年
底,全区累计打井下泉81688眼,其中泉井34700眼,配套水车20188部。1957-1958年
,由于涝灾突出,加上引河灌溉有所发展,井泉建设一度出现低潮。
1960年区内开始推广新式打井工具-“跃进锥”,颇受群众欢迎,至1965年全区
累计打机井1042眼。
1966-1979年为机井建设稳步增长的时期。1973年中央为了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
不足问题,召开北方省市抗旱会议,号召开展打井灌溉,当时地、县均建立了抗旱打
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把打井配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国家不论在资金、
设备、物资材料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到1979年底,全区已打机井71842眼
,其中配套机井52323眼,提水动力达到42.73千瓦。
1980-1985年,机井建设进入了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注意发挥效益的阶段。
据1985年底统计,全区机井除去报废的外,还有68365眼,其中配套机井50821眼,提
水动力42.78千瓦,井灌面积达到328.8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49.55%。1949
-1985年,国家总计投资3970万元用于机井建设,占全区水利建设投资的8.3%。
井型种类及构造 建国初期,菏泽地区井泉建设以打砖井为主,井深一般6-8米。
至1956年在砖井基础上进行下泉,一般有竹泉、木泉和瓦管等。下泉后扩大了原井出
水量,在抗旱灌溉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1960-1969年,为增加出水量,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全区进行了机井建设。
井深一般50米,利用较好含沙层,每眼机井每小时出水量可达80-100立方米,能满足
机械抽取。其结构造型多采用通天砖管井、砖木管井,井径一般为1.5-1.7米,适用
于水车、机械抽水两用。1969年井的结构又有所发展,诞生了水泥管井。井管分节制
作,每节长2米,分水泥白管和滤水管,水管内径一般为55-60厘米,坚固耐用,出水
量大。1977年,为充分挖掘地下水,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土层,采
用不同井型,除在沙层好的地方打水泥管骨干井外,在无沙层或沙层较差的区域范围
内,创造性地打了可眼装井、瓶形井、亚葫芦井、套管井、大骨料井、简易真空井、
多管真空井等。这些井对充分采取地下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打井设备与提水工具 建国初期,菏泽区内使用的打井工具比较原始,除人工开挖
外,主要使用弓子锥和其他冲击式打井工具,工效较低。1960年开始使用火箭锥(前
身称大锅锥),当时自河南省引进的出头出杆旋转式打井工具,因使用极不方便,进
行研究改制成为仅出头不出杆的火箭锥。该锥于1958年山东省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
,毛泽东到济南视察时,参观了展览,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同时,正式命名为“活头
双开火箭机井锥”。这一工具的主要优点是:使用轻便,钻进力大,吃泥利,工效高
,节省时间。
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打井工具又有了新的突破。定陶、鄄城两县把人力火箭锥
变为动力火箭锥。成武县水利局经过多次试验改革,制成了无架动力泵吸锥。该工具
主要利用一台195型柴油机带动钻机,回转钻进,另一台195型柴油机带动10英寸水泵
,抽破碎物和泥浆,钻到所需深度,下管成井。地区水利局还在东方红300型动力磨
盘钻的基础上,改革研制了适合区内特点的水冲磨盘钻。以上工具,对节省劳力,减
少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速机井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985年,全区有各种打
井钻机434台,具有年打3000眼到4000眼机井的能力。
区内的提水工具,建国初期主要使用辘辘、柳斗、鸳鸯罐、二人蹬以及其他简易
提水工具,后逐步发展为手摇水车、脚踏水车、畜力水车。1950年开始全面推广铁制
水车,1962年铁制水车发展到33825部。
1952年,在利用推广铁制水车的同时,从外地引进一部锅驼机,开始进行动力提
水试验,但因机型笨重,使用极不方便,未能推广。1955年引进八马力柴油机1台,
同时由于电力事业的发展,抽水灌溉开始向机械化迈进。先是推广了电动水车,继而
采用柴油机、电动机驱动水泵提水。1958年以后,随着打井灌溉、引河灌溉的发展,
全区共有排灌机械88017台,77.76万千瓦,农用水泵60852台。其中,机井配套机械
5052台,42.78万千瓦,平均每眼机井浇地60.91亩。
井泉灌溉及其效益 建国后,全区在“以井保丰、以河补源”思想的指导下,井灌
面积逐年增多。据统计,1949-1952年井灌面积为5.24万亩;1953-1957年为28.02万
亩;1958-1962年为29.75万亩;1963-1965年为6.15万亩;1966-1970年为87.9万亩;
1971-1975年为273.7万亩;1976-1980年为320万亩;1981-1985年为322.3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