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决溢改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3&rec=49&run=13

决溢 据黄委会资料,自周以来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决口1500多次。菏泽地区受黄河
水害的最早记载,为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瓠子决口,自此以后至1875年(清
光绪元年)2007年间,黄河决口泛滥淹及菏泽的有134年。从1875年在现河道南岸筑堤
起,截至1985年,这段临黄堤共决口52处(包括障东堤4处),合3.8公里即有一处决口
。按年代统计,清代37年间决口26次,民国36年间(截至1947年人民治黄止)决口26次
,人民治黄以来的39年间临黄大堤没决口。菏泽地区堤防决口情况如下:
东明境:1880年(清光绪六年)霜降后,第11号高村口门(在大堤桩号203+900附近
)刷决。直隶总督李鸿章报告险情的奏折中记述:“大溜侧注堤边,汹涌异常,坝埽
随厢随冲,且秋水搜根淘底力更猛劲。数日之内刷高村堤身至二百丈,仅剩里皮丈许
,并有高仅二三尺之处。……(九月)二十日夜间,西南风大作,水势骤涨。……高村
漫刷成口,宽约百余丈。”“漫出之水,仅由东明至山东省菏泽、巨野、嘉祥而上,
不过二百里,即由沟河入嘉祥县属低洼草湖。”高村口门刷宽至二百多丈,堵合时先
用秸埽堵塞各串沟截断河水来源,而后筑套堤合龙。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无河防机
构,入汛由大名镇派练军来高村驻守,霜降后撤回。这次决口是撤防后河势突变,串
沟堤河进水走溜刷堤致决。
1884年(清光绪十年),第10号高村(双井)口门(桩号200+500附近)大汛漫刷溃决
。李鸿章在报灾奏折中说:“(东明)十一二铺,于七月十三日漫刷成口,水入越堤以
内,将越堤南头冲破。……入山东菏泽境,仍将大溜挡归正河。”又在堵口奏折中记
述:“七月二十五日,串沟四道一律合龙,并将大堤越堤裹头盘筑坚稳。其口门以上
,自十一铺起至越堤中段止筑围堰。……大堤退修一千三百余丈,新堤顶宽三丈、底
宽九丈、高一丈,口门上裹头改为挑水坝,以下修顺坝两道。合龙大堤共拨银十一万
两。”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第14号中堡口门(在东明临黄堤上段),《直隶河防辑要
》有:“长垣中堡漫决,堵筑”的记载。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第2号樊庄口门(桩号171+000--171+800处)大汛溃决。
《清史稿·河渠志》记:“七月决长垣(原东明南部属长垣)范庄。”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号赵泮寨口门(桩号166+500附近)决口。据东明修
防段调查:系由大李庄人掘堤造成决口,但未引动大溜,水落后口门断流,是年秋堵
干口。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12号黄庄口门(桩号216+000附近)溃决。《淮系年表》
记:1911年(清宣统三年)“黄河决东明县南堤刘庄西数里”。
1917年,第3号樊庄口门大汛漫决。《东明县志·水灾篇》记:“民国六年七月
二十二日,范庄小堤漫溢决口,寻涸。”因水落口门自干,是年九月堵干口。
1917年,第4号二分庄口门大汛漫决。《黄河变迁史》记:“决长垣南岸范庄、
小庞庄。”老河工张殿全(东明修防段工程队长)说:1917年伏汛樊庄决口两次,先决
村南后决村北,河防部门为减轻罪责,将后决的村北口门上报为二分庄决口。是年秋
后断流口门干堵。
1917年,第5号小庞庄口门(据《黄河变迁史》记载),(在大堤桩号171+800附近
)漫决,情况与4号口门同。疑为《黄河变迁史》将二分庄误记为小庞庄。
1917年,第9号谢寨口门(大堤桩号182+000附近)大汛漫决。《东明县志》载:“
八月七日水复暴涨,更由谢寨堤顶越过。城东城南适当其冲,横流波及平地水深数尺
。凡旧有之涸渠如东明集、五霸岗无不充溢弥漫,田禾大半淹没,民人环村筑堰自卫
。溃破者数十村,而赵官营村地居坑坎,一时失守水与屋平,村人仅以身免。”
1921年,第6号黄固口门(桩号178+000)伏汛溃决。《东明县志》记:“民国十年
伏雨连霄月余不息,黄流暴发,于六月十一日黄固庙小堤溃决四百余丈,……汪洋浩
瀚,所过尽成泽国,田庐荡然。……四外扶老携幼纷纷进城避水,门为之塞。”“全
县被灾者计三百二十村。”
1923年,第8号郭庄口门(桩号178+000)大汛漫决。《东明县志》记:民国“十二
年七月初河水复涨,越郭庄小堤趋向东北,城西北村庄无不被害。”《长垣县志》亦
有同样记载。是年十月将口门堵塞。
1929年,第13号黄庄口门(桩号216+000)溃决。《东明县志》载:“黄河涨溢,
下汛大堤决口二里许。附近灾民避堤上。”是年秋,秸埽进占合龙。
1933年,第7号庞庄口门(桩号177+765--180+670处)溃决。是年陕州站最大洪峰
流量22000立方米/秒。《黄河变迁史》记述:“从八月起,豫鲁交界处北决数十口。
……又由长垣南岸庞庄漫兰封、考城,并由铜瓦厢旧口溃小新堤及四明堂,分入黄河
故道。流至砀山高寨、盘龙集,阻于旧堤,折北经丰、沛大沙河入南阳湖,达微山湖
。”《东明县志》记:“八月十二日,黄河自上汛庞庄地方决口,分流而下,水势汹
涌,县境全入洪流。……决口次日,水围城堤,深及丈许,城垣岌岌不保,灌灭之祸
即在目前。”庞庄口门刷宽至1360米,但未引动主流,水落后自涸,是年秋堵干口。
黄委会对这次洪水灾害的调查统计:贯孟堤决口11处,太行堤决口6处,两岸临黄堤
决口33处。共被灾41县(市),淹地1.15余万平方公里。
鄄城境:1878年(清光绪四年),第7号周桥口门溃决。据山东河务局调查,1878
年(清光绪四年)周桥民堰决口。
1881年(清光绪七年),第3号营坊口门溃决。《濮州志》、《再续行水金鉴》都
记载:“是年河决营坊。”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第4号西李庄口门(桩号252+100)和第5号殷庄口门(桩号
253+350)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查: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黄河大水
,鄄城民堰(现大堤)殷庄决口,口门宽600米。是日李庄亦决口,口门宽130米。溃水
滞留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水落后口门自干,是年秋干堵。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第10号旧城口门(桩号265+400--267+000)溃决。据鄄
城修防段调查: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日,旧城玉皇阁民堰(现大堤)因漏洞
决口,口门宽约三华里。溃水潴蓄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水落口门断流,是年十月用
口门附近飞沙土干堵。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1号陈刘庄口门(桩号269+270)决口。据民间调查
和清宫档案查证,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八孔桥决口,溃水滞蓄于民堰与障东堤之
间,陈刘庄民堰经溃水浸泡堤身塌陷决向临河。口门刷宽约两华里,次年干涸用土堵
塞。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6号谭家庄口门漫决。《清光绪谕折汇存》记载:
“七月十五日张汝梅奏:濮州八孔桥、谭家庄民堰先后漫溢。”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2号八孔桥口门(桩号276+000)附近溃决。据山东
三任巡抚张汝梅、毓贤、袁世凯奏折的综合情况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伏汛,
濮州(鄄城)民堰八孔桥、谭庄漫决,溃水滞蓄在民堰与障东堤之间。至十月大溜南移
,冲八孔桥口门,遂于盐店、田楼、八孔桥一线做柳坝缓溜,为堵口做准备。是年十
月二十五日,八孔桥进占合龙。之后大溜淘刷口门复决,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重
堵。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双李庄口门(桩号280+250--280+700)溃决。据山东三
任巡抚张汝梅等奏折载: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大溜由八孔桥下滑,冲决双李
庄民堰,主溜直抵寿张障东堤杨庄(梁山境)新合龙处,并将口门上游裹头埽冲塌过水
,形势危急。故决定先将双李庄民堰决口合龙断绝来溜,使杨庄大工免遭复决之难。
双李庄合龙后,在口门左右修民堰长一万五千余丈。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第16号夹堤、焦庙口门溃决。《濮州志》和《再续行
水金鉴》都记载:“是年南岸河决夹堤焦庙,北岸河决开州白岗,濮州城外大水。”
此口门具体地点待查。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13号左营口门决口。据山东河务局调查:1911年(清宣
统三年)鄄城左营民堰决口。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8号杨屯口门漫决。《政治官报》记:“濮州南岸杨屯
民堰漫决。”《再续行水金鉴》亦有同样记载。
1912年,第9号是葵堆口门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查资料:(鄄城)葵堆民堰
(现大堤)因漏洞决口,口门刷宽六百多米,水落后口门自干,次年于口门处退修新堤

1918年,第15号双李庄口门(桩号280+250--280+700)人为扒决。据鄄城修防段调
查:土匪仪洪亮与双李庄有仇,1918年乘汛期涨水将堤掘开造成决口,所幸未掣动大
溜,水落后口门自干,是年冬浇土堵塞。
1925年,第2号李升屯口门(桩号239+000附近)溃决。《黄河变迁史》记:“七月
,决濮县李升屯,至寿张分为二股:一股北入正河;一股东经安山,穿运河入东平凹
地,折而东北流入坡河,出东阿庞家口归入正河。”溃水滞蓄于李升屯民堰(现大堤
)与障东堤之间,危及黄花寺(梁山境)大堤,山东河务局长林修竹令扒黄花寺、高堂
、义和庄民堰,导溃水回归大河。李升屯决口,于1926年4月26日秸埽进占合龙。堵
口用银元67万元,以濮、范、郓、寿等沿河8县丁漕银为基金,不足部分8县均摊。
1935年,第1号董庄口门大堤(桩号238+714--239+260)溃决。《中国水利史》记
述当时情况为:“七月,河又决鄄城县董庄民堰,分正河水十之七八。……决官堤六
大口,溜分两股:小股由赵王河穿东平县运河,合汶水复归正河;大股则平漫于菏泽
、郓城、嘉祥、巨野、济宁、金乡、鱼台等县,由运河入江苏。”《黄河下游修防资
料汇编》记述灾情是:“共计(受灾)21县市,被淹面积44849平方里,淹死人口3750
人,财产损失共值19502万元(银元)。”1936年3月27日,由旧黄委会主持进占合龙。
口门以上修挑水坝4道,以下挖引河6道,依进占拥水情况次第开放引河,再加挑水坝
托溜,大溜渐入引河,龙门口抛柳石枕合龙。因柳石枕漏水合龙不闭气,遂在背河修
围堰(名漾水盆)潴水,盆内常年积水深达七八米,成为以后防守的弱点。人民治河以
来曾多次修做防漏工程无效,后采取放淤办法,淤平漾水盆并高出地面,险情彻底消
除。
郓城境: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第7号高太安(梁楼)口门溃决。据山东河务局
调查: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高太安民埝决口。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5号罗楼口门、第6号吕店口门溃决。据山东巡抚张
汝梅等奏折综合情况: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伏汛,寿张(郓城境)民堰于罗楼、吕
店先后决口。溃水大溜东行,冲障东堤杨庄段,致堤身塌陷漫溢决口。漫水东穿运河
后仍归入正河。罗楼、吕店两口门溜势很猛,直冲杨庄,决口形势险恶,是年冬堵罗
楼、吕店两口,用秸埽进占合龙。合龙后将民堰退修(即现大堤)。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第12号伟庄口门漫决。《光绪谕折汇存》载:“(八
月)上游各县属民堰,如寿张县(郓城境)南岸之魏(伟)庄,……以致漫溢成口。”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第4号仲堆口门(桩号291+900)溃决。据郓城段调查: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五月,仲堆民堰(现大堤)决口。是年十一月堵复。
1918年,第1号门庄口门(桩号285+550--285+670)溃决。据郓城修防段调查:19
18年积凌水漫滩,冲决门庄民堰(现大堤)。次年春浇土堵干口。历年大水漫滩时,背
河井水外溢。第2号、3号是香王口门(桩号287+920--288+050)。2号口门于1918年溃
决。据郓城段调查:1918年积凌水漫滩,因凌块撞击,香王民堰(现大堤)被刷决,次
年春用冻土块堵塞决口。3号口门于1919年大汛溃决。据郓城段调查:1919年秋大水
漫滩,香王民堰用冻土块堵塞决口处,因堤身虚松出现漏洞,抢护不及再次决口,背
河冲成深坑。水落后口门断流,遂用好土堵塞。50年代大水漫滩时,背河渗水严重,
后修做填塘、后戗等加固工程,险情好转。
1921年,第8号、9号汪庄(四杰村)口门(桩号303+350--303+500)先后决口。据郓
城段调查:1921年秋,汪庄民堰(现大堤)被土匪汪化名掘堤决口,水落后堵干口。另
据《历代治黄史》记载和群众反映:1925年9月间,黄花寺河段河势突变,大溜绞边
,由黄花寺民堰放水口溢出,溃水倒漾至汪庄,民堰被浸塌决向大河。水落后溃水断
流,用土浇堵口门。
1925年,第10号、11号义和庄口门(桩号307+000--307+500和308+000--308+200
)人为扒决。《历代治黄史·李工专刊》载:“(八月)八日,直隶濮县李升屯民堰漫
决,决水出堰游衍于(大)堤(民)堰之间,至黄花寺壅遏不舒,一时水与堤平。山东上
游南岸二百六十余里大堤,无处不险。山东河务局局长林修竹驰往,督同郓城、寿张
知事抢护十余日夜,卒由高堂、义和庄、黄花寺民堰尾扒开缺口三处流入正河。”水
落后用土堵干口。
梁山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第3号高大庙口门(在障东堤下段)溃决。据
《山东巡抚李秉衡奏折》载:“(七月)因刘新石庄以下民埝冲塌,水逼堤根,堤外又
附近沮河,两面浸透,以致塌陷成口。”“黄水为汶水所敌,由沮河循安山一带仍归
正河。”李秉衡另一封报告合龙的奏折中说:“至十月,刘新石民堰堵合。……于十
一月二十五日(障东堤)堵筑完竣,计筑成围堤牵长二百二十七丈五尺。……用款项不
及五千金。”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4号杨庄口门漫决。《德宗实录》记载:“山东黄
河上游南岸黑虎庙漫溢,溜由寿张、郓城两县地界穿运河东泄。”又“寿张县(梁山
境)杨家井临黄堤漫溢,平地水深盈丈。”《光绪谕折汇存》亦记述:“七月十五日
张汝梅奏……六月二十一日,……张家楼以北之杨庄大堤漫溢。”张汝梅奏报堵口情
况是:“光绪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障东堤杨庄口门秸埽进占合龙。不久,双李庄
民堰决口,直冲杨庄合龙处,致上裹头塌陷过水,遂又抢堵塞闭。”
1925年,第2号黄花寺(寺庙)口门(桩号325+500)人为扒决。扒口地点是当时的民
堰,现加修成了大堤,当时的扒口情况与义和庄相同。口门用秸埽堵合,漫滩大水时
有渗水现象。
1925年,第5号黄花寺口门(障东堤接近临黄大堤处)溃决。《历代治黄史·李工
专刊》记述:“九月中旬,黄花寺水势已落至堤根,因河底西高东低,溜势由南北忽
变为东西,绞边刷底,一日之间堤根刷深二丈余,横宽刷至六十余丈。林修竹驰赴工
地,急调寿张、东平、阳谷、东阿、郓城、汶上六县民夫三万余人,抢至七昼夜,卒
因人力不敌,七日间刷堤二百六十余丈,终于九月二十日晚,将黄花寺大堤冲溃。水
向东南至运河西堤被阻,折而南下,灾区一千五百平方里,灾民二百万人。东平县居
民乃在运堤常山口、王仲口、三里堡、八里弯、十里堡扒开缺口五道,导黄水入东平
湖,由东阿之姜沟仍归黄河正流。”当时山东战局紧张,鲁西正处战区,财政奇绌,
堵口经费难筹。至1926年,濮县、范县、寿张、郓城、阳谷、汶上、东平、东阿8县
组织请愿团赴省,请准以8县丁漕银60万元为李升屯、黄花寺大工基金,不足部分8县
均摊。遂于3月26日进占合龙。另苏、浙两省助款将黄花寺以上障东堤加高两市尺。
1937年,第6号是黄花寺口门(在障东堤紧邻临黄堤处)人为扒决。据梁山修防段
调查:1937年,因雨水特别大,民堰与障东堤之间雨水无泄路,积涝成灾。当地群众
扒开黄花寺以北之障东堤,排涝水东入运河。1938年花园口掘堤使黄河改道,障东堤
废置不用,因此黄花寺缺口长期未堵。至1947年人民治黄时,在黄花寺缺口处建桥。
菏泽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第2号兰口口门(桩号227+550--228+650)伏
汛溃决。据菏泽修防段调查: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兰口大堤被大溜
冲刷决口,口门宽约千余米,当时急退修圈堤挡水。后来溜势外移,口门淤淀,将旧
堤浇土合龙。
1913年,第3、4号双河岭口门(桩号229+500--230+250)溃决。《濮阳河上记》载
:“七月,河决于习城集以西(东)之双河岭。”至民国四年四月,秸埽进占合龙。又
据《历代治黄史》记述:“(民国四年)四月,濮阳大工合龙,因阴雨习城集(双河岭
)又漫,更事堵筑,十旬而毕。”双河岭口门,再作第二次秸埽合龙。历年大水漫滩
时,大堤229-230公里处渗水较重。人民治黄以来,先后做前戗、后戗、粘土斜墙等
加固工程,渗水险情减轻。
1926年,第1号刘庄口门(桩号219+170--219+950)大汛溃决。《黄河变迁史》载
:“八月,决东明南岸刘庄,入巨野县赵王河,淹金乡、嘉祥二县。分南北二支:北
小支穿运河达庞家口,南大支直灌济宁、鱼台由微山湖南注,徐淮海均被灾。”《东
明县志》亦记:“黄河水势汹涌,南岸下汛岔河头(距刘庄甚近)决口一百余丈。山东
曹州北部,半为波臣所有,而东明被灾较轻。”据老河工说:1926年7月7日,刘庄险
工跑埽决口,之后溜势外移,口门淤淀,乘机于8月7日秸埽进占合龙。
大徙 公元前132年(汉元光三年)瓠子决口。这是黄河第二次大徙,第一次流经菏
泽。《史记·河渠书》对这次决口的记述是:“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黄委会
在《河南武陟河北馆陶黄河故道考查报告》中考证,瓠子决口在今濮阳西南刘堤口一
带,尚有遗留潭坑,群众称黄龙潭。当时大河由西来在此陡折向北,于转弯处冲破南
堤,溃水经濮县(范县濮城)、鄄城、郓城、巨野归入大野泽(在巨野东北,现成平陆
),又溢出夺泗水、淮河注入黄海。《史记·平淮书》记述这次灾情是:“是时,山
东(崤山以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决口屡堵不闭,
行河23年,至公元前109年(汉元封二年)刘彻亲临现场监督,才将决河堵塞。
1020年(宋天禧四年),滑州天台山决口。这是黄河第七次大徙,第二次流经菏泽
。在1019年(宋天禧三年)六月滑州天台山曾决口,《宋史·河渠志》记:“岸摧七百
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此口于1020年(宋天禧四年)二月堵复
,可是4个月后又决,灾情比上年更甚,未能当即堵合,决河流淌8年。到1027年(宋
天圣五年)十月才堵塞。当时黄河下游共45埽,其中濮州(鄄城)有任村、东、西、北
4埽,郓州有博陵、张秋、关山、子路、王陵、竹口6埽。涉及菏泽地区范围的有10处
险工(埽)。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即金太宗天会六年,东京留守杜充在浚县扒河,造成黄河
第十二次大徙,第三次流经菏泽。《宋史·高宗本纪》载:“是冬,杜充决黄河,自
泗入淮以阻金兵。”洪水经延津、长垣、东明、菏泽、郓城、巨野一带入梁山泊,而
后经泗水、淮河入海。北宋于1127年沦亡,宋室南迁,黄河一带为金人占领。完颜晟
只顾军事行动,无暇兼顾河事,决口未堵,决河行水40年,到1168年(金大定八年)第
十三次大改道止。另外,《金史·地理志》记,郓城曾于1166年(金大定六年),“五
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
1168年(金大定八年),滑县李固渡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三次大徙,第四次流经菏
泽。《金史·河渠志》记:“六月,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
另据《黄河变迁史》一书考证:大定八年李固渡决口后,溜势南移,在李固渡分两支
,主流由口门向东南经东明、定陶、曹县、单县直下徐州入淮,另一股仍循“北流”
故道流向魏(大名)、冀、乾宁军(青县)。“北流”断流、梁山泊干涸都在这一时期,
大河专走东明、曹、单、徐州一道,全黄夺淮入海。
1344年(元至正四年),曹县白茅堤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七次大徙,第五次流经菏
泽。《元史·河渠志》载:“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涨,水平地深二丈许,北
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水势北侵安山,沿入会通运河。”溃水主流由曹
县东北行到现梁山县安山,而后入大清河归海。这段决河行水7年,到1351年(元至正
十一年),才由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贾鲁堵塞白茅口,并立碑刻。碑文《至正河防记
》记述了这次治理黄河经过。白茅合龙后,大河复回归德(商丘)、徐州故道。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原武黑羊山决口。这是黄河第十八次大徙,第六次流
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载:“四月,河北暴溢,决原武黑羊山,东经开封城北五
里,又东南由陈州、项城、太和、颖州、颖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全入于淮,而贾鲁河
故道遂淤。”又“由旧曹州(菏泽)、郓城两河口漫东平(梁山境)之安山,元代会通河
(运河)亦淤。”当时河分三股:主流向南由颖河入淮,后人称“大黄河”;一支循故
道东流由徐州以南入淮,水量很少,称“小黄河”;一支由曹州、郓城漫安山入会通
河。20年后工部尚书宋书礼疏浚会通河,使大河由封丘金龙口至鱼台县塌场汇入汶水
,经徐、吕二洪向南入淮河,恢复了主河东流的局面。
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开封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九次大徙,第七次流经菏泽。
《明史·河渠志》载:“决开封州县十四,经怀远,由涡河入于淮。”溃水主流由涡
入淮,东流故道成了汊流。
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陈留、新乡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次大徙,第八次流经
菏泽。《明史·河渠志》记载决口后河分三股:主流“自新乡八柳树漫曹、濮,抵东
昌(聊城),冲张秋,溃寿张沙湾(在今台前县境),坏运道,东入海”;另一支向南由
涡河入淮;再一支由贾鲁故道趋徐州,水流已很微弱。沙湾关系漕运大计,但屡堵屡
决,到1455年(明景泰六年)才堵塞,大河恢复由涡入淮流路。
1489年(明弘治二年),开封及封丘金龙口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一次大徙,第九
次流经菏泽。这次决口后形成南、东、北三面分流的局势。弘治七年副都御史刘大夏
治河,采取遏制北流措施,修筑太行堤,防止大河冲张秋坏漕运,主流复归兰阳、考
城、归德(商丘)、徐州会淮水东流。
1509年(明正德四年),曹县梁靖等处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二次大徙,第十次流
经菏泽。《明武宗实录》载:“六月,(河)又北徙一百二十里,至沛县飞云桥,俱入
漕河。因单、丰二县河窄水溢,决黄陵岗、尚家等口。……九月又决曹县梁靖等口直
抵单县,人畜死者、房屋冲塌者甚重。”正德至嘉靖前期,黄河南流各支渐淤,河改
向东趋,可是单、丰间河窄槽浅,水流并不顺畅,因此这一带堤防常有决溢。1534年
(明嘉靖十三年),河决兰阳赵皮寨(兰考境),决河经睢水入淮河,大河主流又南徙离
开了菏泽境。
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曹县新集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四次大徙,第十一次
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记述这次决口后河势特乱,分流达十一支多,溃水向东
北经单县段家口分为六股:“曰大溜沟、小溜沟、秦沟、浊河、胭脂沟、飞云桥,俱
由运河至徐洪。”乱流的结果,使曹县新集至小浮桥250余里一段故道淤塞,在曹、
单、砀、徐一带“河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经潘季驯等人治理后,散乱的河道才归
一,河患也减轻。明末河道流路,系由仪封、考城间流入菏泽区内曹、单南部,以下
经砀山、徐州夺淮入海。
1855年(清咸丰五年),兰阳铜瓦厢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五次大徙,第十二次流
经菏泽。铜瓦厢决口改道,结束了黄河数百年夺淮入海的局面,溃水由封丘、兰仪(
兰考境)、考城(兰考境)、长垣东下,漫淹菏泽全区,至张秋横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
,北面有金堤屏障,南面无堤防挡水,在菏泽区内漫流20年,南北流动百余里,菏泽
境内成了黄泛区。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创修南岸障东堤,黄河才受
两岸堤防束范,形成现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