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杂类畜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3&rec=30&run=13

兔 养兔是全区农民的一项重要家庭副业。境内在50年代以前就有长毛兔的饲养,
但数量很少,发展也很慢,其品种都是当地长毛兔。50年代末、60年代初,区内曾先
后引进了“安哥拉”长毛兔和“青兰紫”、“力克斯”皮用兔。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由于饲料不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养兔生产没有发展起来。
70年代由于兔毛价格不断上升,长毛兔发展很快,品种质量也逐步提高。1980年
前后全区养兔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存养量达到325万只,以后因兔毛降价或停收
,养兔又逐渐减少。1985年全区存养长毛兔337万只,出现了第二个养兔高峰。
1978年前,全区饲养的长毛兔主要是当地兔,成年兔每只平均体重2-2.5公斤,
每次剪毛1-1.5两。1978年以后,全区各有关部门相继引进了西德纯种长毛兔630只,
日本大耳纯种长毛兔414只,安哥拉长毛兔300只,西德长毛兔与安哥拉长毛兔杂交种
和西德长毛兔与日本大耳兔杂交种共5850只,繁殖推广纯种免3.5万只,深受群众欢
迎。引进的长毛兔,成年兔体重均在3.5公斤以上,每只年产毛量1公斤以上。但是,
这些外来品种兔对饲养条件和周围环境要求较高,抗病力弱,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下达不到该品种的生产性能标准。为了促进长毛兔生产的发展,全区有关部门和长毛
兔专业户,进行了当地长毛兔和引进长毛兔的杂交改良工作,充分发挥了两种长毛兔
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杂交一、二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年产毛量0.35-0.6公
斤,杂交三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年产毛量0.7-1公斤,体重平均3.75公斤,基本上
接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而且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如耐粗饲、抗病力强等。据统计
1978-1985年,全区共杂交改良当地兔152万只。
为了进一步搞好长毛兔的引进和杂交改良工作,巨野、成武、郓城、曹县、单县
外贸建立了种兔场,自1980年起先后投产,至1985年共引进纯种长毛兔850只,基本
西德长毛兔400多只,日本大耳兔240只,安哥拉兔200只,共繁殖推广良种兔2万多只

全区有长毛兔专业户438户,共养兔36918只,其中饲养优良品种兔的350户,养
兔25000多只。这些专业户共为社会提供优良长毛兔45万只。
境内5县种兔场,1985年有种兔1250只,其中西德长毛兔750只,日本大耳长毛兔
290只,法安哥拉长毛兔210只。在稳定发展长毛兔的同时,各种兔场不断进行了种兔
的更新换代、提纯复壮工作,保证了长毛兔质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食兔的发展也出现广
阔的前景。从70年代初期开始,全区就有部分群众饲养肉食兔,但发展很慢,饲养量
也很少。进入80年代以后,肉食兔逐渐多起来。1984年全区存养肉食兔2.41万只,当
年出栏1.67万只;肉食兔专业户73户,养兔5071只。郓城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很
重视肉食兔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县出口冻兔肉500多吨,而且形成了生产、加工、
贮存、销售的配套体系。
为了推动全区养兔生产的迅速发展,1981年由地区农村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牵头,
农业、外贸、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办公室等单位参加,成立了“菏泽地区养兔协会”
,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和指导全区的养兔生产、引进和调配优良种兔,宣传和推广先进
科学技术,以适应养兔生产的需要。
桑蚕 菏泽地区是国内蚕业发源地之一。据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中国方志丛书
》记载:郓城县蚕桑颇称发达,计湖桑有3500株,椹桑、荆桑有32000株。养蚕者30
00家,年产茧约700余公斤。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山东巡抚胡廷干任职期间,除
在省城设农桑总会外,还在曹州府设农桑分会,并附设初级农桑学堂。在成武设蚕桑
局,三月在巨野开办椿蚕厂;五月十五日菏泽农桑支会及曹县农桑支会开办;十月间
定陶县农桑支会开办。民国初年,由于蚕丝出口量的增加,政府施行劝业政策,各县
均成立了劝业所,“积极提倡种桑……并请省长强迫种桑”,原规定大县每年栽桑不
得少于3万株,中县2万株,小县1万株。至1925年省府新定栽桑强迫法:大县每年新
栽桑不得少于15万株,中县9万株,小县4.5万株(见民国十三年《劝业季刊》第二十
一期《山东施行劝业政策后蚕桑业之发展》一文)。当时,各县劝学所会同农会合办
蚕桑讲习所、蚕校、桑苗田、桑园、蚕种制造所,乡设立蚕桑公会,添筹桑园,对栽
桑养蚕及制种成绩好的给予奖励。从民国初年至1931年,全区蚕桑生产为发展时期,
此后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蚕桑发展处于萧条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很重视蚕桑生产,发动农民利用村前四旁的大桑树养蚕
,单县、曹县、郓城为主要产地。1953年配备了专业技术干部,推广改良蚕种。195
4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方针,全区蚕茧产量由1949年的600担上升到
1959年的1154担。1958年后,由于体制改变和大计划、高指标,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
,1961年蚕茧产量下降到425担。1962年,特别在全国蚕茶工作会议后,贯彻了“巩
固现有,积极恢复,迅速发展”的蚕业生产方针,实行了“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
育苗地减免农业税和蚕茧奖售等一系列政策,全区掀起了大育桑苗的热潮。1964-19
66年全区共育苗四万余亩,重点在菏泽、郓城等县,地直及县直机关、学校、工厂院
内的闲地也育了不少桑苗。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品种桑园,闯出了适合全区气候特
点的小蚕地窑子育、大蚕室外林荫育的一套多快好省养蚕法,并在全省推广。1973年
春季广交会上展出了菏泽沙土集东张庄室外养蚕的大幅照片,省内各地区及重点桑蚕
县及邻近9个省区参观者一万余人次,电台报纸进行了报道,专业杂志进行了介绍,
还编进了某些教科书。1964-1972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蚕茧生产
量上升幅度不大。1974年在贯彻全省蚕茧规划会议后,地革委以第75号文件下达了“
菏泽地区‘四五’后期与‘五五’期间蚕业生产发展规划”,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特别是原来蚕茧生产少的定陶、巨野两县发展较快。1976年12月,地区林业局组织
各县蚕业技术干部及重点大队的技术员40余人,赴河南夏邑县学习冬季室内桑树嫁接
技术,推动了桑苗生产和桑蚕生产的发展。从1977-1984年的8年间,全区共培育大叶
桑苗1.6亿株,使专用桑园面积由1975年的1.6万余亩扩大到4万亩,产茧量由1976年
的225吨,上升到1980年的487.15吨,其中利用苗叶养蚕占全年总产茧量的60%以上
。约有一亿株桑苗销往山西、河南、江苏、河北、辽宁和山东省的烟台、潍坊、临沂
、淄博、济宁、泰安、惠民等重点桑蚕县。成为省内主要商品苗基地。1978年12月在
全区召开的多种经营、畜牧工作会议上有9个植桑养蚕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表彰
。1980年全区有10个大队产茧量过万斤,有23个单位亩桑产茧在75-100公斤之间,有
10个单位亩桑产茧在100公斤以上,有一个单位达151.5公斤。
从1979年开始,由于把桑园分到户管理,有的分得1、2行,不便管理被刨掉。特
别是成为重点产棉区后,全区逐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国家对棉花实行加价优惠政策
,出现棉茧比价不合理,加上棉花包购基数低,蚕桑生产受到冲击,桑园面积逐年减
少。1978年桑园面积38500亩,1979年33200亩,1981年15000亩,1982年6400亩。19
83年省政府第137号文下达了《转发省丝绸公司关于发展我省桑蚕生产的意见》的通
知指出:“全省蚕桑生产要适当集中,权衡各地条件,建立19个稳定的丝绸原料基地
县”,全区蚕桑生产进行了收缩。1984年秋季开始,只在菏泽、巨野两县收购蚕茧,
1985年收购了3.5万公斤蚕茧,降至建国初期的水平。
桑蚕种的生产,民国以前,全区没有专门培育蚕种的机构,只是蚕农在采茧前选
留茧质最优者留种,使其产卵于布或纸上,作为来年春蚕用种。1921年,区内第一所
蚕种所在菏泽成立,生产一代杂交种。解放后,于1958年同时成立菏泽、曹县两处国
营蚕种场,60年代菏泽吕陵公社及东明陆圈公社各成立社办蚕场一处,1977年曹县砖
庙公社办蚕场一处。
全区饲养品种,清代大多为三眠蚕,1931年菏泽成立蚕种制造所,推广改良蚕种
,但所制茧种名称、每年制种数量及茧质情况亦无记载。解放初期,农民有自己养蚕
留种的习惯,土茧占有相当数量。50年代逐步实行国家计划供应蚕种,严禁和取缔农
民私自制种,大力推广优良蚕种,以提高原料茧的产量和质量。蚕种主要从江苏购进
华九×云汗、华八×云汶,云汶×华十等一代杂交种。1958年建立的菏泽、曹县两处
蚕种场,主要生产华九×云汗品种。1963-1983年的20年间,以多丝量品种苏16×苏
17为春、夏、秋用种。此品种体质强健,孵化发育齐,食桑活泼。1983年春在菏泽、
巨野两县试养青松×皓月、苏5×苏6等新品种。
蓖麻蚕 蓖麻蚕原产于印度阿萨母帮,区内1957年开始引进饲养,主要在郓城、鄄
城、菏泽等县部分社队推广。由于当时收购加工等环节没解决好,发展很慢。1963年
后,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把大种蓖麻、饲养蓖麻蚕作为重点来抓。号召利用“四
旁十边”,闲散土地种植蓖麻。中共华东局科委投资12万元将原菏泽县蚕场改建为菏
泽地区蓖麻蚕原种场。上海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教授王高顺、副研究员弗襄、
唐佩贤等先后来菏泽指导蓖麻蚕生产,亲自培训养蚕制种技术骨干,行署专员王雨亭
分工负责抓这项生产,各县多办和林业局具体抓,有力推动了全区蓖麻蚕生产的发展
。1966年全区10个县建立了蓖麻蚕制种站24处,主要品种有广花黄、高州一号等。1
965年全省饲养蓖麻蚕11万合,菏泽就占了4万余合,年收购茧皮81万公斤,占全省产
量的40%;1966年全区饲养18万合,收购茧皮18.65万余公斤;1967年为最高年产量
达18.85万公斤。1968年由于曹县、菏泽等7处制种站用显微镜检查母蛾时,发现微粒
子孢子,病毒率超过1%,因蚕种不合格被烧掉,种站被封,蚕种供应不足,当年茧
皮收购量下降为10万公斤;1969年降到6.5万公斤。1970-1978年的8年间茧皮产量在
5万公斤左右徘徊,1976年全区只剩菏泽、郓城两处制种站,1979年后相继停产。19
83年全区在东明建制种站一处,制蚕种600余合,并采取免费供应农民蚕种。但因缺
少饲料和茧皮价格低等因素,只收茧皮500余公斤。1984年东明制种站停产。
貂 1958年,有些县引进貂种并建了养貂场,因管理不善而停办。进入80年代以后
,养貂业逐渐发展起来。
水貂是食肉动物,每养一只种貂连同其后代平均每年需要动物性饲料250公斤左
右。全区青山羊饲养量较大,不少地方结合青猾皮生产(利用羔羊肉)发展了养貂事业

水貂皮经济价值大、换汇率高,是一项重要的出口商品。80年代前,随着经济改
革形势的深入发展,养貂户的积极性更高了。由于种貂供不应求,对种貂的选择也很
不严格,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水貂当作种貂用,致使貂皮质量下降,甲级皮减少,等
外皮增多,影响了国家的收购和出口,减少了养貂户的经济收入。80年代,区内许多
养貂场和专业户,由于常年坚持种貂选育和科学饲养管理,貂群质量显著提高。一般
养貂者对种貂每年进行三次选择,6月份幼貂分窝前进行初选,9-10月份再进行复选
,11月下旬屠宰取皮前进行精选,对所有预选的种貂进行全面鉴定,并把重点放在毛
绒品质方面。
育成期幼貂新陈代谢旺盛,生产发育迅速,对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蛋白质和
矿物质的需要量较大。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给予足够的、丰富全价的饲料,充分满足
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要以肉食为主,粮粟为辅,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滋补饲料。全区
多数养貂者系用上述办法,获得了尺码大、质量好的貂皮,但也有个别养貂者,仔貂
一分窝便如释重负,采用“低标准、粮菜代”,或给予低质单调的饲料,结果水貂因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貂皮尺码小,减少了经济收入。
蜂养蜂是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50-60年代全区养蜂较少,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
。1980年前后,全区养蜂最多。80年代由于棉田扩大,农药使用量增加,生态平衡受
到一定影响,不利于养蜂生产的发展。1984年养蜂量略有下降,全区共产蜂蜜26.1万
公斤。
全区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枣树、洋槐、芝麻、棉花等;辅助蜜源植物有苹果树
、梨树、桃树、杏树、山楂、紫穗槐、中国槐、白菜、萝卜、甘兰、大葱、西瓜、甜
瓜、黄瓜、南瓜、田菁、大豆、豌豆、蚕豆、烟草、玉米、高粱、水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