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植树造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3&rec=23&run=13

育苗 1914年2月,定陶县设置了官办苗圃,面积52亩,育苗33种,年产树苗1.5万
株。1925年,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鄄城、濮县分别建立了官办苗圃。1926年,
全区有官办苗圃15处,总面积425亩,每年育苗92.2万株。育苗的主要树种为刺槐、
榆、柳、侧柏、紫穗槐、毛白杨、桑及杂果等。所产苗木主要是廉价或无偿供官僚绅
士、团体、学堂、庙宇栽植,余者供给群众栽植。建国后国家育苗由两部分组成:一
部分是国营苗圃的专业育苗,一部分是国营林场的附设苗地育苗。1949年,建立国营
苗圃3处,总面积186亩,其中成武王林庄苗圃45亩,巨野吕集苗圃45亩,定陶吴庄苗
圃96亩。国营环城何庄林场附设苗圃159.3亩。1950年,又新建5处国营苗圃,面积为
1090亩,包括曹县黄观寺冷店苗圃,鄄城鹿湾苗圃,复程县菜范庄苗圃,菏泽义和岭
村亩圃,单县南郊黄堂苗圃。1952年,又新建梁山李密窝国营苗圃,面积60亩。全区
国营苗圃达到9处,总面积1339亩。1954年林业机构调整,全区撤销7处国营苗圃,只
保留了单县菜范庄和鄄城鹿湾苗圃,总面积缩为764亩。1955年,恢复和建立曹县冷
店苗圃,新增巨野县新城苗圃地132亩。1958年后,随着林业“三化”的发展和植树
造林高潮的到来,全区又新建了一大批国营苗圃,增加苗圃地1576.26亩,包括菏泽
县高庄苗圃(1959年建)、曹县大付庄苗圃(1958年建)、梁山西郊苗圃(1960年建)、鄄
城县谷林苗圃(1959年建)和东明县李屯苗圃(1963年建)、沙沃苗圃(1963年建)。198
0年,鄄城县国营金堤林场改为国营苗圃。1981、1983年分别建立了郓城小屯和成武
十里国营苗圃。1950-1985年全区国营苗圃和林场累计育苗51690亩,提供各种苗木1
8091.5万株。1985年,全区有国营苗圃14处,职工313人,经营面积3851亩,主要育
苗树种为杂交杨、泡桐、毛白杨、刺槐、侧柏等。从建国到1985年的36年间,全区育
苗216万亩,为植树造林提供了大量苗木,促进了林业事业的发展。
防护林 菏泽地区沙荒面积35万亩,受风沙危害的农田面积44万亩,主要分布在单
、曹黄河故道,鄄、郓、巨、菏大沙河和东明县的三条沙河。从1949年开始,党和政
府发动群众开展固沙造林。1950年鄄城县临濮区在临濮集村西1500亩的大沙丘周围密
集栽植美杨和杞柳45.9万墩,沙丘变小后,又在其上部栽植乔木,使沙丘逐渐变小,
固定下来。1951年,单县大周庄群众在沙丘中下部栽刺槐、杞柳,株行距为1×0.7米
,采取乔灌块状混交和行间混交,使沙丘全部固定。1952年,曹县黄河故道一带群众
,对流动沙丘进行封沙育草和栽植灌木,到1953年基本固定了沙丘。他们的固沙经验
是:“先栽紫藤固沙,后栽乔木安家”。据统计,50年代单县、曹县、鄄城、郓城四
县在沙丘上共造林4.85万亩,保护农田38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24公斤,共增产9
00多万公斤。
从建国到1958年全区基本建成8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第一条是临黄防护林带,
西起黄河入境的东明县焦园乡,东至梁山县的刘庄,全长195公里,是利用临黄大堤
和金堤的堤滩、堤坡营造的,当时被称为“菏泽专区北部头道防线”。第二条是郓城
西沙河防护林带,东起郓城北,西至鄄郓交界的王楼,由片林和小型林网构成。第三
条是临太防护林带,西起鄄城临濮集,东至巨野县太平集,途经菏泽、郓城边界,全
长50公里,由中小型林网和片林构成。第四条是菏泽防护林带,1953年利用菏济公路
的路肩和路坡营造的,由乔木4行、灌木2行构成,全长100公里。第五条是万福河防
护林带,全长50多公里,横贯成武县。第六条是太行堤防护林带,从曹县入境,穿越
单县,直至江苏省,全长约150公里(含太行新堤)。第七条是黄河故道防护林带,西
自曹县,通过单县至江苏省,全长约100公里,由片林和中小型林网构成。第八条是
单县南沙河防护林带,从单县西南口门王楼至县城东北部,全长30余公里,宽0.5-1
.5公里,由片林和中小型林网构成,最初种有沙打旺,1957年后栽植果树。
1958年,全区的大片沙荒基本得到治理之后,防护林建设由风沙区转向较大面积
的农田和半利用沙地。1963-1965年,全区普遍开展了公路、河渠绿化,利用纵横交
错的河网、渠网、交通网营造农田防护林。1965年在黄河故道,东明南部和鄄、郓、
菏、巨大沙河地带营造了2000多条6000公里长的林带,面积达30余万亩。林网以小型
为主,中小型结合,以道路为主,路沟、渠、林结合,达到树成带,地成方,形成了
较完整的防护林体系。1975年到1977年,全区开展以农田林网化为主的植树造林运动
,三年全区营造林网341万亩。菏泽市佃户屯公社4.75万亩耕地,1976年全部实现农
田林网化,成为全区的典范。1985年全区实有农田林网646万亩。
农林间作是菏泽地区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实行立体种植的一种传统经
营方式,主要有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条粮间作、楝粮间作。桐粮间作是菏泽专区6
0年代学习河南省兰考县经验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1965年冬,鄄城县什集公社康半
大队杨庄村,临濮公社梁屯大队,阎什口公社申魏庄大队,建成了全区第一批桐粮间
作试点,总面积2250亩。1976年营造桐粮间作154.6万亩,为1975年保存面积29万亩
的5倍。1983-1985年,全区发展桐粮间作达到高峰,三年完成250万亩。1985年冬营
造桐粮间作333万亩,总面积达到596万亩,使全区基本实现了桐粮间作化。桐粮间作
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以林为主,株行距5×10米;二是农林并重,株行距5×20米;
三是以农为主,株行距5(6)×40(50)米。枣粮间作,建国后重点分布在巨野县薛扶集
一带,面积约100亩,定陶县一千王和曹县黄河故道一带也有少量分布。“文化大革
命”中,由于左倾错误干扰破坏,枣树面积减少到3000亩。1977年和1978年,结合农
田基本建设,统一规划营造枣粮间作2150亩。1985年底,全区实有枣粮间作9776亩,
其中曹县490亩,巨野6177亩,东明县2830亩。条粮间作栽培历史较长,主要有杞柳
、白腊、柽柳等间作形式。建国前夕全区约600余亩,主要分布在曹县、单县、郓城
等县。1964-1966年曹县普连集东北一带村庄发展2000余亩,“文化大革命”中因政
策不稳、价格下跌,群众刨掉当柴烧。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
放的发展和柳制工艺品的大量出口,杞柳得到大发展。1985年全区杞柳间作面积为3
0922亩。白腊间作60年代兴起,1960-1965年,曹县梁堤头、邵庄等公社营造6000余
亩。柽柳间作主要分布在巨野县,1975年发展到135万亩。楝粮间作是用于改造盐碱
地,1979年曹县开始营造,1984年后,巨野、成武、曹县、定陶有大面积的发展,1
985年,全区实有面积为3200亩。
用材林 建国前,境内用材林木多为乡土树种,残存的7180亩林地中,用材林128
9亩,占18%。建国后,各级人民政府重视发展用材林。“一五”期间用材林发展较
快,面积达2.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1%,到1985年,全区实有用材林面积68.14万亩
。用材林基地建设始于1977年,1983年结束。7年内,省林业厅共安排给基地建设任
务23.62万亩,国家每亩补助10元,总投资236.2万元。1983年检查验收,实际完成2
3.68万亩,其中泡桐22.07万亩,占93%;欧美杨0.89万亩,占3.8%;毛白杨0.20万
亩,占0.8%;枣槐0.52万亩,占2.2%。保存率50%以上的基地面积为13.89万亩,
面积保存率为58.6%。1958-1960年在左倾错误影响下,三年内造林面积达6.16万亩
。但由于“五风”盛行,缺乏严密的科学技术措施,营造的速生用材林无一成林,6
0年代初期几乎全部毁坏。1983年后,根据山东省林业厅统一布置,菏泽地区乡村集
体造用材林转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国家每亩扶持造林周转金20元,抚育管理周转
金5元。到1985年,全区共发展丰产林11.45万亩,国家投资达263万元。造林树种中
,泡桐9.9万亩,占86.4%;欧美杨1.06万亩,占9.2%;毛白杨0.05万亩,占0.4%
;刺槐0.28万亩,占2.5%;白榆、苦楝、旱柳0.16万亩,占1.5%。造林的规格,泡
桐为5×20米,二亩折一亩,其他树种均为纯林。这个时期营造的丰产林,面积大,
整地标准高,采用良种壮苗,实行集约经营,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2%。
经济林 菏泽地区经济林木除板栗外,苹果、梨、葡萄、桃、杏、枣、柿、核桃、
木瓜、山楂、石榴、樱桃、花椒、香椿、杞柳、柽柳、腊条等均有栽培。
1933年《东明县新志》记述:“枣:有凌枣、核桃纹、九月青”、“柿:有镜面
柿及牛心柿二种,树上摘下经缸烘或窑烘后味甜美且可制柿饼或柿霜,味尤佳,乃地
方之特产。”菏泽地区历史上果树种类虽然很多,但果树生产发展不快。
1936年,全区果树总株数为148万株,合2.6万亩,果品产量90万担,(折4500万
公斤)。民国时期的经济林木多属私人所有,植于庭院、宅旁、田边隙地,呈零星或
小片分布。到1949年果树总数为183.76万株,其中结果树137.14万株,虽株数有所增
长,但果品产量下降到2915.4万公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
果树生产的发展,在“果树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方针的指导下,领导农民恢复
和发展生产,适当调整果品价格,大力组织推销,改进栽培技术和开展病虫害防治,
果树恢复很快,产量逐年回升。1952年果品产量3466.9万公斤,为1949年的119%。
1958-1962年先后在鄄、郓、菏、巨大沙河地带的临濮、什集、阎什口、胡集和曹县
、单县黄河故道北侧的邵庄、梁堤头、蔡庄、高韦庄等地发展苹果、梨等果树共3.1
万亩。1959年和1960年,引进保加利亚红玫瑰葡萄,栽植到单县等5处国营园艺场,
共0.17万亩。据统计,1963年全区果树总面积达到7.80万亩,果品总产量为1876.5万
公斤,形成了苹果、葡萄、梨三大生产基地,为菏泽地区第一个果树发展高峰期。从
1964年后,通过培训果树技术员,请专家指导,至1972年全区果树面积21.7万亩,果
品总产量3138.3万公斤。1977-1979年三年间果树发展最快。据统计,1979年全区果
树发展到29.4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6441万公斤。1980-1985年为果树生产内部结构
调整时期,面积虽有所减少,果园质量相应提高。1983年果品总产量达到8065.5万公
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全区共有果园2978个,经营面积18.92万亩,产量56
41万公斤,果品产值4500多万元。

菏泽地区1949-1985年果树面积、果品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亩、万公斤

┌──┬───┬───┬──┬───┬───┐
│年份│面积 │产量 │年份│面积 │产量 │
├──┼───┼───┼──┼───┼───┤
│1949│2.54 │2915.4│1968│ │2591.7│
├──┼───┼───┼──┼───┼───┤
│1950│2.56 │3630 │1969│ │2824.7│
├──┼───┼───┼──┼───┼───┤
│1951│3.00 │3892.2│1970│ │2609.6│
├──┼───┼───┼──┼───┼───┤
│1952│3.22 │3466.9│1971│19.47 │2963 │
├──┼───┼───┼──┼───┼───┤
│1953│3.41 │3458.2│1972│21.70 │3138.3│
├──┼───┼───┼──┼───┼───┤
│1954│3.66 │3111.5│1973│18.70 │3709.7│
├──┼───┼───┼──┼───┼───┤
│1955│3.94 │2816.4│1974│23.10 │3224.1│
├──┼───┼───┼──┼───┼───┤
│1956│4.29 │2083.8│1975│22.00 │4279.3│
├──┼───┼───┼──┼───┼───┤
│1957│4.57 │1894 │1976│22.82 │5386 │
├──┼───┼───┼──┼───┼───┤
│1958│6.16 │2763.2│1977│26.80 │5998.5│
├──┼───┼───┼──┼───┼───┤
│1959│6.05 │2666.6│1978│28.89 │5530.5│
├──┼───┼───┼──┼───┼───┤
│1960│8.85 │2091.6│1979│29.46 │6441 │
├──┼───┼───┼──┼───┼───┤
│1961│11.09 │1974.8│1980│27.79 │5706.5│
├──┼───┼───┼──┼───┼───┤
│1962│12.32 │1575.6│1981│22.48 │6818 │
├──┼───┼───┼──┼───┼───┤
│1963│7.80 │1876.5│1982│18.09 │4948.5│
├──┼───┼───┼──┼───┼───┤
│1964│9.56 │1116.7│1983│17.07 │8065.5│
├──┼───┼───┼──┼───┼───┤
│1965│ │2035.8│1984│16.45 │5771 │
├──┼───┼───┼──┼───┼───┤
│1966│ │2325.7│1985│18.92 │5641 │
├──┼───┼───┼──┼───┼───┤
│1967│ │3051.6│ │ │ │
└──┴───┴───┴──┴───┴───┘

村镇绿化 菏泽地区人民素有在房前屋后、村内村外和坟茔、庙宇周围植树的传统,城
镇绿化更是被历代官绅所重视。1921年《巨野县志》记述:“城壕内外共植树九百余
株,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孟绅广业、徐绅芳州等种植,当禀以县长王备案作为修
城之用后,添植小柳及白杨树百余株,现合计共一千余株。”1933年版《东明县志》
记述:“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县杨日升修池兼修护城堤,周围植柳千余株,树根蟠
固,可耐久远,于是南关石桥亦复重建。”新中国成立时,虽历经战乱,有的村庄仍
有不少大树、古树。全区村庄树木1149万株,人均2.5株。建国初,菏泽专区贯彻了
“谁种谁有,村种村有,社种社有,自种自有”的造林政策,通过土地改革和互助合
作运动,广大农民群众造林积极性大大提高,绿化院落和村庄成为风气。至1956年村
庄树木就达到3472万株,比1949年增加2倍,人均7株。其树种组成,榆树占75%,其
他占25%。是年零星植树改称为“四旁”植树,村庄植树亦改称为宅旁、村旁植树。
1958年后,因大搞水利,大炼钢铁和工具改革等需要,砍伐了大量成材树木,同时也
新栽了很多幼树,但由于连续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缺乏烧柴饲草,以及林业体制政
策变化,管理差,成活率低,树木损失严重。到1960年,成材树木大部分被砍光,全
区村庄实有树木1020万株,人均2株,还不及建国初期的株数。1961年之后,随着国
民经济调整,林业“十八条”和农村“六十条”的贯彻执行,林权上左倾错误作法逐
渐得到纠正,社队和社员发展“四旁”植树的积极性又有提高,村庄植树获得了迅速
恢复和发展。根据1962年的林业资源调查,全区村庄植树发展到1593万株,其中用材
树1270万株,占80%。1963年,10个县城开始绿化,菏泽城还成立了由专区、县、城
关公社三级组成的绿化委员会。到1965年,县城植树达到53.9万株;村庄植树发展到
2534万株,有525个村庄每户植树超百株,1005个村庄栽满了树。鄄城县85%的村庄
实现绿化,301个村庄营造了围村林,达到了“村外有片林,宅旁无闲地”。1973-1
977年,菏泽地区大搞“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化,各县提出“白天不见村,晚上不
见光”的村庄绿化口号,宅旁村旁植树得到大发展。据1975年林业资源调查,村庄植
树发展到8460万株,立木蓄积量为256万立方米,占全区总蓄积量的82.1%,成为菏
泽地区民用木材的主要来源。1984年林业区划调查,全区村镇树木9600万株,占树木
总株数的62.9%,人均13株。树种组成为:杨树占14.2%,柳树占10.4%,榆树占3
5.7%,槐树占20.1%,泡桐占6.4%,经济林树种占13.2%;村镇立木蓄积量384.3
万立方米,占全区总蓄积量的63.3%。1985年底,全区实有村镇树木13241.1万株,
占树木总株数的63.1%,绿化面积为119.8万亩,占村镇总面积的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