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农技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3&rec=19&run=13

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 推广组织:菏泽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共分试验场、专业
推广组织和群众推广组织三种类型。
农业技术推广站:1949年地区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组,1954年改为农业技术推广
所,第二年又改为农业技术推广组。1965年7月与专区农科所合并,内设农业技术室
。1967年建立专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从农科所迁到农业局院内。1970年10月农技、植
保、种子三站合并,改名为农业三站服务组。1971年农技、植保、种子三站相继分开
,重建农业技术推广站,其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区农业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搞好试
验示范和引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抓好地、县、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
作,1979年地区又建立了土肥站。
自1954年起全区各县也先后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任务是坚持试验、示范
、推广三步走的原则,及时总结群众中的经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科研成果。
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1955年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1957年撤区建乡,改
为乡农业技术推广站;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又改为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1984年建
立乡镇,又改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任务是试验、示范、推广和普及农业科
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进行农作物良种繁育与推广,搞好病虫防治等
工作。
试验场:区内最早的农业技术试验场是菏泽城东北官花园农场,始建于1950年,
1956年改为菏泽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2年还相继建立了菏泽县官庄农业试验场、曹县李庄农场、巨野县棉花原种场
、定陶县仿山农场、单县张寨农场、郓城县黄集农场、梁山县农作物良种场、东明县
农作物良种场等。
群众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1958年后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
组,并办起了农场、试验田,成为农村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基地;1982年管
理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网。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出现了农业技术示范户、
带头户,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推广内容:建国后,区内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内容有科研成果、外地及本地经验
。农业科研成果主要有:各种农作物优良品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包括测报);玉米
、高粱、水稻等杂交制种技术;各种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土壤普查与改良利用;三
十烷醇和助壮素等化学激素的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等。
引进推广外地经验主要有: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地瓜育苗、高温催芽、贮存
、防治黑斑病等;水稻育苗及栽培技术;麦棉二熟制及玉米等作物大面积套种间作技
术;涝洼地、盐碱地发展水稻及杂交制种技术。
本地农业增产经验主要有:增施有机肥、大搞秸秆还田,提高地力;改革耕作制
度,如改一年一熟为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各种农作物的合理密植;各种农作物的栽
培技术及肥水管理技术。
推广形式:建国后,区内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形式灵活多样。
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方针。把外地的农业技术先
进经验,首先布点进行小区试验,成功后到基点进行大区示范,最后再全面进行推广
。1980年以前,各公社都有重点大队、生产队,作为试验、示范基地。也有的以几个
大队或本队内连片的生产方作为示范区。1980年以后,由于土地承包到户,示范任务
也随之转向了户(示范户),也有的联户承包示范任务。
民间技术传播交流。这也是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现场参观、典型
示范以有线广播、组织农业技术报告团等种种方式,来推广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干部和农民。培训方式主要有3种:①定期
定向培训:50和60年代,单县、定陶县、菏泽县分别在张花园、仿山、小留建立了农
业学校,培训了农村干部和农村知识青年。有固定房舍、校具和教师,学制3个月到
一年。②不定期短期培训:根据生产任务和季节,每年组织几次短期的单项培训,时
间5-10天,最短者2、3天,最长者半月,每期100人左右,最多者几百人。③层层进
行培训:地区培训到县和重点公社(乡、镇);县培训到公社(乡、镇)和重点大队(行
政村);公社(乡、镇)培训到大队(行政村)和重点户。培训对象在地区主要是培训技
术干部或分工技术工作的领导干部;县(市)、公社(乡、镇)两级除培训干部以外,还
培训一部分农村知识青年和部分科技示范户。
以点带面。搞好基点,全面推广,这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又一主要形式。在农
业技术推广方面,地、县(市)、社(乡、镇)各级,都有自己的基点。基点的规模有大
有小,大者一个公社(乡、镇)或社与社的连片土地;小者一个大队(行政村)或一个大
队中的某一连片土地。各级都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基点。基点的
任务是:推广综合性的增产经验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等。也有单项的、专一的推广点
,如作物良种点和病虫害测报点等。基点的时间有长有短,根据需要而定,一般有一
季、一年、二年、三年的,也有长期的。
农作物良种推广 品种更新:新中国建立后,全区农作物良种,除推广种植农家品
种和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品种及群选群育的品种外,还大量引入外地品种,经试验、示
范、繁殖、推广等程序,进行推广种植。同时注意良种的提纯复壮,有计划、有组织
的实行品种更换更新。据统计,全区农作物品种共更换更新24次,达129个品种,其
中小麦更换更新5次,54个品种;玉米更换更新3次,28个品种;大豆更换更新3次,
10个品种;地瓜更换更新2次,7个品种;高粱3次,11个品种;谷子3次,8个品种;
棉花3次,5个品种;稻谷2次,6个品种。由于品种更换更新,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
生产的发展。
良种提纯复壮:区内农作物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只在棉花优良品种上进行,有的单
位虽曾进行过小麦良种提纯复壮,但对良种繁育程序未能坚持。
全区从1966年开始棉花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到1973年,全区棉花原种1-3代更
新面积达86.98万亩,占棉田面积的58.8%。1980年行署,确定在全区18处集中产棉
社和鄄城、东明部分大队棉种生产基地,提出实行棉种三年一更换的要求,从思想、
措施和政策上加以落实,使全区棉种工作有了新起色,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施肥 有机肥料:区内施用的有机肥料以土杂肥为主,圈肥次之,其它还有农作物
秸杆。人粪尿、饼肥、老墙土、坑泥、草木灰、绿肥、糟渣、垃圾、动物残体、骨粉
、堆肥等。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粪坑,平时把植物叶、树叶、垃圾等随时填人坑内,加水沤
制,即为土杂肥;圈肥就是大牲畜、猪、羊等家畜的粪便和平时垫入的秸草、杂土堆
积而成的肥料。60-70年代,土地由集体统一耕种(农户仅有少量的自留地),除了土
杂肥、圈肥以外,又逐渐发展了堆肥,不少单位(主要是生产队)利用旧坑塘,或在沟
边、井旁、地头大搞堆肥,以农作物秸杆、杂草等作原料,有的还混入少量人粪尿或
圈肥。1980年农村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畜牧业大大发展了,圈肥的数量和质量
有了较大提高,但堆肥量减少了,秸杆还田的数量逐渐多起来。由于棉花播种面积和
单产大幅度增加,棉饼的生产量大大增多,所以饼肥施用量比过去增加很多。在施用
方法上,有机肥料以撒施翻压为主。即在耕地之前,把有机肥撒在地面上,然后进行
耕翻。有机肥料主要是作基肥施用。50年代以前,有的农民把有机肥料在冬季盖在麦
田或油菜田上,一来起到保温作用,有利于麦苗、油菜安全越冬;二来起到追肥的作
用。但是,有机肥料长期暴露于田间,经过风吹、日晒,养分必然要损失一部分。6
0年代以后,有的农民利用有机肥料,特别是人粪尿、畜禽粪便及各种饼类,采取开
穴追施的方法,效果很好。进入80年代以后,秸杆还田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施用上,
有的农民把玉米秸、麦秸等铡碎撒在地面上进行耕翻,也有的把铡碎的麦秸、玉米秸
或麦糠,在大豆盛花期或玉米抽天穗前撒入田问,然后进行中耕或浇水,效果也很好
。还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用人尿浇麦田,也有撒施草木灰的,多用于地瓜等作物。
化学肥料:50年代,在农业生产上,化学肥料仅是零星施用,60年代化肥施用量
逐步增多。70年代以后,各种化学肥料的施用量逐渐增多。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以后,农民对化肥的性能和增产效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施用化学肥料当成发展农
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并大量施用。
全区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其次是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氮肥主要有氨水、碳
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骨粉、磷矿
粉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复合肥使用较多的是磷酸二铵。60年代,氮肥大部
分作追肥,小部分作基肥用;磷肥一般只作基肥用。施用化肥的农作物主要有棉花、
小麦、玉米等。70年代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的施用量逐渐减少,氨水、碳酸氢铵
、尿素的施用量逐渐增多;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其次是钙镁磷。施用化肥的农作物
种类进一步扩大,除棉花、小麦、玉米外,地瓜、大豆、花生、瓜类、蔬菜、谷子、
水稻、杂粮、药材等作物开始施用化肥。在施用方法上,基肥都是结合耕地翻入犁底
;追施氨水多用耧条施,尿素除用化肥耧条施外,也有穴施的。其它肥料以穴施为主
。80年代中期,不仅化肥的施用量大大增加,而且注意了氮肥、磷肥的配合施用。
1985年全区施用化学肥料(按实物量)共56.84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49公斤;
按折纯量全区共施用16.79万吨,每亩耕地平均14.5公斤。与1978年相比,实物量每
亩增加30公斤,折纯量每亩增加10.5公斤。从施用化肥的种类来看,氮、磷、钾的比
例也渐趋合理。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也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间作套种面积不断扩大,一年
二作的种植面积由1980年的38.7%提高到1985年的70.4%,复种指数由1980年的145
%上升到1985年的167.1%。
病虫害防治 药剂防治:50年代防治蝼蛄,主要用白砒、红砒毒饵,铒料有谷子、
麦麸、豆饼等,以后有了“六六六”粉农药,防治蝼蛄用“六六六”粉毒谷(煮半熟
的谷子0.5公斤加6%“六六六”粉0.05公斤)。防治蛴螬,除用“六六六”粉毒谷外
,每亩用1%“六六六”粉5公斤,在耕地时撒施,防治效果在90%以上。对棉铃虫用
50%DDT乳剂200倍液喷雾防治。对棉花苗期病害用0.2%赛力散或西力生加草灰拌棉
种,闷上一天播种,防治效果达80-90%。对玉米螟、豆虫、大豆造桥虫、地瓜斜纹
夜蛾、粘虫等螟蛾科和夜蛾科害虫多用“六六六”粉、DDT防治,效果在90%以上。
对小麦秆黑粉病主要用0.2%赛力散拌种防治。由于害虫的抗药性,到60-70年代,采
用一些新方法、新农药。为克服棉蚜对乐果的抗性,改用了氧化乐果。防治棉蚜开始
用2500倍液,后来只能用1000倍液。为了克服1605、1059毒性太高的缺点,又使用甲
基1605、甲基1059,采用1500-2000倍液。5%久效磷乳剂防治棉蚜,开始用3000-40
00倍液,后来用2000倍液。防治棉蚜还用了水胺硫磷、甲胺磷、磷胺等,一般用150
0-2500倍液。
进入80年代以后,化学农药的生产发展很快,70年代末出现了呋喃丹。全区于1
980年开始推广使用。3%蚨喃丹每亩用375克-500克拌棉种防治棉蚜,可控制蚜害45
-50天。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出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主要有25%敌杀死、20%速灭
杀丁、2.5%氯氰菊酯、20%杀灭菊酯。防治棉铃虫,一般每亩棉田用30-40毫升;防
治棉蚜,一般每亩棉田用20-30毫升。1983年起,由于棉蚜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
防治棉蚜多使用有机磷农药。1983年停止“六六六”粉生产,又陆续出现了代替农药
。如50%辛硫磷、40%甲基异柳磷。这两种药用种子量的0.2%拌麦种防治地下害虫
,效果在90%以上,而且毒性低。粉锈宁可以防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和部分蔬菜
病害。防止蔬菜病虫害还出现了几种新农药:瑞毒霉(国产叫甲双灵),主要防治黄瓜
霜霉病,效果很好;百菌清对黄瓜霜霉病、西瓜枯萎病等防治效果很好;双效灵、多
菌灵也是防治蔬菜病害的好药剂。用0.05%敌鼠钠盐拌小麦、玉米制成毒饵,防治鼠
害效果很好。用0.5%毒鼠磷、3%磷化锌拌小麦、玉米制成毒饵也可防治鼠害。20%
灭扫利防治棉红蜘蛛有特效,击倒性很强,2小时达80%。在除草剂方面,全区也开
始使用麦草畏(百草敌)、24D-丁酯、二甲四氯等,除麦田杂草效果很好。
生物防治:1965-1966年,单县、定陶等县用蓖麻蚕卵培育赤眼蜂,在玉米螟产
孵初盛时期释放,防治一代玉米螟有一定效果,但不稳定,未能推广。1976-1978年
,全区开展了棉蚜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以瓢(七星瓢虫)治蚜。除利用棉田瓢虫外,还
利用早春蔬菜上的蚜虫饲养瓢虫,在棉蚜发生时释放,以补充棉田瓢虫的不足。在瓢
蚜达到1:100-150时,可控制棉蚜危害。据统计,1975-1980年全区累计推广以瓢治
蚜750万亩。
在定陶县开展了棉花全生育期的生物防治试验,主要利用草铃、瓢虫、食蚜蝇、
农田蜘蛛等天敌扑食棉铃虫的幼虫,以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尤其对中产地块控制得较
好。1975-1980年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棉铃虫56.1万亩。
人工防治:在秋播前耕翻土地的时候,全区农民有跟犁拾虫的习惯。主要是蛴螬
,这时蛴螬多数三龄,少数二龄,很容易看见,跟犁拾虫效果很好。冬耕翻地,增加
了棉铃虫越冬蛹的死亡率。同时,对蛴螬、蝼蛄也可机械损伤致死一部分。对豆虫,
在早晨露水未干时,人工捕捉豆天蛾以及高龄残虫,可减轻危害。
曹县植保站根据棉田黄地老虎卵的发生分布情况,提出于5月上、中旬黄地老虎
发生期,进行棉田中期锄草,可破坏黄地老虎的卵和初孵幼虫。这项防治措施在全区
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棉花间苗、修枝、打杈,把棉苗枝叶带出棉田沤肥,可减
少棉蚜、棉铃虫的危害,这一有效措施在全区推广多年。
在大豆菟丝子发生季节,人工摘除豆株上菟丝,严重时连豆株一起拔掉带出田外
,可控制其蔓延危害。高粱蚜虫先从高粱底部叶开始发生,广大农民有打高粱叶喂牲
畜的习惯,此时结合治虫,能有效地减轻高粱蚜虫的危害。小麦锈病发生时,后期叶
片组织被破坏,失水严重,浇水可减轻危害。7月中旬是豆田蛴螬卵孵化期和幼虫一
龄盛期,结合抗旱,豆田浇水,可控制或减轻危害。大白菜栽到畦埂上可减轻大白菜
软腐病的传播和蔓延。菜园、果园、大田作物,及时清除田间、园内枯枝落叶是很好
的防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