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儒起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3&rec=108&run=13

徐鸿儒,原名徐育,明朝人。他出生在菏泽巨野,后迁居郓城。他以白莲教
组织群众, 被山东﹑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1622年5月,徐鸿儒
在郓城发动了反抗明朝统治的起义。
明末,皇亲国戚强夺豪取,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贪官污吏敲
诈勒索成风,广大农民生活穷困潦倒,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622年,徐鸿儒利用明朝对后金作战连连失利、内地军事力量空虚之机,联
合王好贤、于宏志等,约定中秋节在河北景州、蓟州和山东郓城三方同时起义。
但因叛徒告发﹐不少骨干被捕。徐鸿儒决定提前至五月在郓城梁家楼(今郓城县
武安镇吕庄)树旗起义。
徐鸿儒借助梁山泊聚义故事广泛发动群众, 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5月13
日,徐鸿儒按计划兵分两路攻打郓城。郓城知县余子翼闻风丧胆,仓皇逃跑,起
义军占领了县城。后来,起义军将领侯五与魏七相继投降了明军,削弱了起义军
的力量。10月16日,徐鸿儒率军突围,因叛徒出卖被明军俘获,押至北京。11月
21日,徐鸿儒和他的父母、部属18人,在北京殉难。
据说,徐鸿儒起义失败后,他的部下有的潜伏下来,创立了在清代多次起义
的“天理教”和“八卦教”;有的自山东向豫东、豫西、鄂北和关东转移,后被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部队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