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高徒冉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2&rec=92&run=13

冉雍(前522~? ),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茶堌坡(今菏泽城东南15里张
什店)人。孔子高徒之一,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
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
冉雍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少孔子二十九岁,配曾氏(曾皙之女,曾参之妹)。
早年拜师孔子, 为孔子弟子,随孔子周游列国。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
四十一岁的仲弓当上了季氏家族的总管。唐赠薛侯,宋封下邳公,改封薛公。
《冉氏族普》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
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
冉雍的祖先是传说中远古东夷族首领少昊。冉姓,据说源自周文王十子,从
姬姓,因封地在冉,故取冉为姓。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代居住在“菏泽之阳”。
冉雍出身贫寒,从小放牛放羊,人称“犁牛氏”。冉雍的父亲是个地位卑贱的人,
传说“贱而恶”。但是冉雍打小就和父亲背道而驰。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起
冉雍:杂毛牛生下的牛犊却有赤色的毛,周正的角,即使人们想不用它做祭神的
牺牲, 山川之神难道不要它吗?对冉雍的溢美之情露于言表。 故孔子有“犁牛
之子马辛且角,虽欲无用,山川岂舍诸”之说。
春秋末年,冉氏父子兄弟十多人师从孔子,最著名的五人,分别是冉耕(字
伯牛、 长门祖) 、冉雍(字仲弓、二门祖)、冉求(字子有、三门祖)、冉孺
(字子孺、冉求之长子)、冉季(字子产,冉雍次子),他们为儒家学说的创立
和儒家学派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较大贡献。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为人敦厚,气度宽宏,孔子对其有“雍也可
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
在孔门得意的高弟当中,他认为道德学问都行的是颜回;慷慨好义、军事第一的
是子路;政治、外交、经济等第一是子贡;另一个他最得意的学生,就是冉雍。
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所谓南面,就是说他有南面而王,说冉雍这个学生
有帝王之才。在《先进》篇里,孔子进一步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
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
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冉雍在孔子眼里虽然有做帝王之料,帝王之才,但是却没有做成帝王。为什
么呢?这可能与冉雍的性格与他的出身,再加上时势有密切的关系。据记载,冉
雍做季氏私邑的长官时请教孔子如何做官时说:“雍闻,至刑也,必刑、政相参
焉,太上以德化民而以礼齐之,以政导民,以刑奈之。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
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也。”孔子回答说“赦小过,举贤才”。因此,他为政的
时候“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想把老师的“仁”始终如一贯彻到实际
工作中去。 但是季氏却不卖他的账,仅仅“仕三月,只待之以礼,”但 “谏不
能尽行,言不能尽听。因此,冉雍辞官,复从孔子。之后,“居则以处,行则以
游,师文终身”。
一个大户人家的“管家”都没有做出政绩,未免使得冉雍英雄气短。然而,
冉雍“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
大儒莫之能立,”于是一心一意承接老师的学问。冉雍从小口才就不好, 不善于
言谈, 不会迎合别人,孔门弟子中很有些不大看得上冉雍。有人说:“冉雍这个
人有仁德,但却没有口才,不善于谈吐。”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快嘴利
舍地和别人争辩,常常会使人讨厌。冉雍有仁德,但他为什么要有口才呢?”
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
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
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跨之世不能污,非
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孔子去世后,为把他的思想传于后世,他与闵子等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
行记录下来,编著《论语》120篇;又独著6篇,辑名《敬简集》,后因秦朝焚书,
已不存在。冉雍去世后,葬在曹州东南60里的冉堌,与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
里茶堌建祠专祀。
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德政”,历代封建皇帝非常重视孔子思想对维护封建
统治秩序的作用,所以在尊孔、祭孔的同时也对冉雍等诸弟子加以尊崇和封赐,
加追谥号。 汉高祖祀奉冉雍为陶子, 元帝加封为陶侯;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648)封鲁侯,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薜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增封下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封薜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冉子;
清康熙间赐先贤嫡派为翰林院五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