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农民书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2&rec=178&run=13

巨野,这片古老的土地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传统艺术,书画艺术
便是其中一朵久盛不衰的艺苑奇葩。2000年11月,巨野县被中国文联正式命名为
“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高占祥亲自题名。
巨野的书画艺术可上溯到秦汉时期。近年来,从巨野县出土的陶器、玉器、
汉画像刻石等文物资料上,就有着丰富的文饰图样,绘画题材涉及到人物、花卉、
山水等各个方面,技法娴熟,形象逼真。千百年来,巨野县这片古老的土地还孕
育了众多的书画名家。北宋文学家王禹、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清代文学家
刘藻等不仅诗文名世,而且书画兼工,闻名遐迩。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巨野名士
王维翰和才女谢天香以书画联姻的爱情故事传为书坛佳话。此故事明代被凌初选
入《二刻拍案惊奇》。
伴随着新中国建设的脚步,巨野县传统绘画艺术也迎来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春
天。传统艺术沃土的滋养,一代又一代的执着实践与探索,使巨野县一直保留了
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民间书画艺术创作队伍。1960年前后,以黄恩涛、刘昌杰、
周申、陈明、董森、王世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书画新秀,脱颖而出。他们在继承
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紧扣时代脉搏,以丹青妙笔抒发理想壮志,描绘幸福生活,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省美展。姚桂元、刘新义、黄
呈晋、梁福湘等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植根广阔艺术天地,利用手中的画笔,
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洪流。在他们的辐射和带动下,巨野县的绘画艺术创作队
伍日渐扩大,久盛不衰。从城镇到乡村,弄笔作画,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已有相当创作水平的画师就有1500余人,还有数不胜数的画匠,构成了巨野
庞大的农民书画群体。年创作绘画作品20余万幅,累计参展作品2000余幅。群众
性的各类书画组织,遍布全县。县里先后成立了巨野县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
老年书画研究会、政协书画社、麟州书画社等组织。2001年11月建立了山东艺术
学院巨野县书画艺术培训中心。 2002年4月,巨野县又专门成立了农民书画研究
会、中国巨野农民书画院。每逢重大节日、国家重大活动,巨野都会组织大型书
法和画展。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由80位农民绘画师运用80种牡丹
造型,用80天时间创作了象征国家富贵祥和、繁荣昌盛的长6米、宽2米的名画牡
丹长卷《中华富贵图》,此画被北京天安门城楼管委会收藏。1985年以来,全县
就举办大型书画展览60余次,展出作品近万幅。先后有1000多幅作品参加国家、
省市级展览,部分精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管理局收藏。
近年来,巨野县的农民书画作品又先后参加了“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山东省农民书
画作品展”、“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作品赴青海展销会”、“新世纪新风采中国农
民画精品展(日照)”、“首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浙江嘉兴)、“首届菏泽国际
牡丹花会书画展销会”等活动,并有30多件作品获奖。
在长期的书画创作实践中,巨野人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创作风格,书画作品呈现浓郁的地方特色,一幅幅争奇斗艳的牡丹图,一幅幅清
新活泼的山水画,都透露着生活的气息,泥土的芳香。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
等不同物象,还是工笔、写意、白描等不同手法,都独具特色。巨野县的当家画
种工笔牡丹,就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手段,精工
细作而成。它色勒严谨,工整典雅,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
目前,全国各地知名画院、画店收藏和销售的工笔牡丹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出
自巨野人之手。北京的荣宝斋、硫璃厂、广州的友谊商店、西安古楼书画市场、
济南齐鲁画店、文物总店等全国各大画店都经销有巨野县的书画作品,并有许多
作品远销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巨野县历来重视书画艺术事业。近年来,巨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
提出了“以画致富、发展书画产业”的思路,并成立了巨野县书画产业化领导小
组,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发展书画产业的实施意见》,目前,已发展书画基地70
多处,书画专业村17个,开辟了书画一条街。书画已成为全县的一门新兴产业和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