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2&rec=17&run=13

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又名水、沇水,是黄河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济水及
其支流沮水、汳水、水、羊里水、睢水、菏水、黄沟水(荥川)等两岸,满布先
民生活聚落——仰韶、大汶口、龙山、岳石等文化遗址,反映出这些支流是先民
文明的发祥地。
先秦时期,它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
河”,这是河北部分;下文的“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
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河南部分。《汉书·地理志》记载,济水“过
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
《水经》:“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曰沇水,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河南
部分本是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河北济水入河口隔河相对,古人
把它视为济水的下游。《水经注·济水》云:“济水于衡雍出黄河(今原阳县西
境西卷城、西晋卷县、春秋衡雍、战国垣雍),分河东南流,……东经西广武城
北,……又东经东广武城北,……又东经敖山北,……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
……荥水又东南流,注于济。”可见,南济水之源是荥泽。它在河南岸荥泽形成
湖泊,而后穿过今菏泽市流入渤海。
自汉以后,境内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
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
巨野合流入巨野泽,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北济即沮水,另有专文记
述,这里只介绍南济水。
《水经注》详细记述了南济水的流域。《水经注》:“济水分河东南流,…
…合荥渎……,经荥泽北,……又东过阳武县南……,又东北流,南济也。……,
济水又东经封丘县南,又东经大梁城北,经仓垣城,又东,经小黄县之故城北,
县有黄亭近济,黄水出焉(古荥川至此与济水分流)。济水又东,经东昏县故城
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又云:“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经戎城北……,济
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济水又东北,经冤朐县故城南……。济水又东,经秦相
魏冉冢南……济水又东北,经定陶恭王陵南……,坟南,魏(济阴)郡治也,世
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也,……。济水又东北,经定陶县故城南,
侧城东注”。“南济也,又东北,右合菏水……。济水自此东北流,出菏泽”。
《水经》:济水又东过定陶县南,又屈从县东北流,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
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南为菏水,北为济渎,经乘氏县,
与济渠(北济)、濮渠合(于钜野泽)。
《水经注》记述的南济水流域,按当今地名应是:南济水自今河南省原阳西
南,出黄河东南流,过原阳县南(阳武南)东流,于今封丘县西南过黄池北。古
荥川由此东南流,南济又东流,经兰考县东北五十里(即过东昏城北,城在兰考
东北二十五里),过东明县小井乡南(武父城南)、马头乡朱岗寺龙山文化遗址
(济阳故城南)南。又东流,过曹县庄寨、桃源镇北(戎城北),又东过韩集镇
北、安陵堌堆南(魏冉冢南),又东过定陶马集乡左山寺南(共王陵南),青岗
集北(济隄在曹县北三十五里,即青岗集古曹南山,后为济水之堤)。济水东北
流,过仿山乡官堌堆、程庄、仿山等龙山文化遗址北(又东过陶丘北),又东流
至游集村、邱集村南,杜堂戚姬寺龙山文化遗址北;又东过杜堂乡祝庄村北,又
东北至陈集镇棠林坡南(西谷庄、李庙、张李庄南),冒儿岗北(蔡庄北),又
东流至半堤乡潘楼村、孟海乡苗堌店村北,入菏泽。菏泽东岸有汉乘氏县,济水
于县西出菏泽分二流,一流东南为菏水(古文献之菏水由此始),一水东北流为
济水,过钜野县龙堌镇古遗址东,又东北流于田桥镇西境汇入钜野泽。济水于今
郓城县黄堆集乡北境出钜野泽,东北流过大老人乡东,嘉祥县黄垓村西(春秋遗
址),又北流过梁山县拳舖乡蔡林村西;济水再北流,过梁山东三里、小安山东
(须朐西)、大安山镇以东,今东平湖西,又东流过腊山之东、东平湖西(须昌
县西),又北流入今黄河至济南小清河,东入渤海,此古济水之道。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北征,曾利用济水作军运,会晋平公于黄池(在今天河南
封丘西南),那时的济水是畅流的。晋代人郭璞在《山海经》的注释中说:“今
济水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济阴(治所在今定陶城西南20里处)北,东北至东平
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这段话说明东晋初期黄河南岸的济水仍继续
流淌着。另外,东晋桓温北伐,在金乡、巨野开渠通济入河;南北朝时刘宋行军,
亦自桓温渠入济。 这都证明当时的济水仍可通航。但到刘宋元嘉七年(430年)
到彦之北伐循此水路行军时,已是浅涩难行。《资治通鉴》中说他的船队“日行
才十里”。此时济水淤塞的严重情况是可以想见的。北宋人乐史编著的《太平寰
宇记》中有“自复通汴渠以来,旧济遂绝”的记载。汴渠就是唐、宋人所说的隋
大业七年开通的通济渠,这说明早在七世纪初期,济水就已经淤塞的无法疏浚了。
千里济水不复存在的原因,就是黄河的多次改道和决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