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2&rec=169&run=13

“十不闲”是将戏剧演奏中的锣、鼓、板、弦等十余种乐器综合起来,由一
人像弹钢琴那样独自操作,而又不失其音色声韵的一种艺术形式。演奏者—人顶
十人用,利用手、脚与木架巧妙结合,吹拉弹敲,有条不紊,一人完成一台戏,
演奏者十根手指都不闲着,故而叫“十不闲”。
“十不闲” 是由郓城县张营乡陈河口村的民乐艺人陈德先发明的。 陈德先
1912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辈靠打短工扛活为生。他兄弟四个,排行
老大,幼时上不起学,15岁即为人扛活打短工,18岁开始学戏,受教于山东梆子
艺人王凤才。1952年会同邻乡近村的戏友成立“玩友社”,农闲时节于街头巷尾
唱“板凳圈”,即几个人坐着板凳围成一圈,又称“打闹鼓”。
陈德先自幼聪敏过人,性格内向,喜爱钻研思考,尤其对各种乐器有浓厚兴
趣,稍有空闲,即操弄玩味,爱不释手。1954年春,他与人搭伴去山西运城一带
卖艺,由于当时他只会边拉弦边唱,没有硬乐伴奏,显得太冷清,不吸引人。山
西人爱热闹,喜欢锣鼓。那时陈德先想,要是一个人连敲带打,边拉边唱,把软
硬乐器都操弄起来就好了。从那以后,他白天卖艺,晚上就独自钻研,边拉边唱,
捎带敲锣打鼓。三个月后,他从山西回来时,这三种乐器已经操练得得心应手,
便与玩友社的陈全礼(木匠)合作,研制了一个木架,下边装个铁叉,可以固定
在地上,挂上锣、鼓,锣锤夹在手指缝中,鼓棒用绳连在左手“指帽”上,操作
方便,运用自如。以后又相继增添了铜板(二锣)、边鼓、梆子和二板,支架也
由独杆沿变成四杆方框形。后经他反复揣摩,精心演练,每增添一种乐器,都要
演练很长时间,有时为了适应新增添的乐器,不得不将原来熟练的演奏法推倒重
来,直到将十种乐器完全操作得得心应手为止。
1957年,郓城县举行民间艺术调演,陈德先第一次在郓城大礼堂里演奏,以
其精湛的技艺,优美的唱腔,尤其他那手脚麻利,件件乐器有声有色,博得全场
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也就在这次演出中, 才把这种独创的民乐艺术形式命名为
“十不闲” 。1958年3月,陈德先参加山东省民乐、舞蹈会演,在舞台灯光下,
他手脚不闲,又敲又打,连拉带唱,短短—段《杀庙》演奏得有声有色、活泼而
洗炼。数千名观众为之精彩的演奏而惊讶,为了看得更清楚,观众竟不由自主地
站了起来。省文化厅厅长专门与他及他的全部“家伙”合影留念。这次会演,他
荣获二等奖。
用“十不闲” 经常演奏的山东梆子戏曲目有: “杀庙”、“宋江坐楼”、
“二进宫”、“三娘教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