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夹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2&rec=166&run=13

又名二夹弦,当地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流行于菏泽市大部、河南东北
部、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它因主要伴奏乐器四胡而得名(“四胡”有四根弦,
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用以拉奏)。在鲁西南有“拆了房子卖了梁,
也要听两夹弦的《站花墙》”之说。
两夹弦是在鲁西南一代流行的曲艺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
“花鼓丁香”主要流行在鲁西南地区,因为经常上演《休丁香》(《张郎休妻》)
而得名。 “花鼓丁香” 最晚在清代中叶也就已在菏泽流行,其演唱形式主要是
“坐板凳头”(清唱)或“打地摊”(简单化妆演唱),只用一面手锣,一个梆
子,一个挎在腰侧的凸肚花鼓,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常用的曲调有: [赞子] 、
[序子]、[砍头撅]、[货郎调]、[寒韵]、[平调]、[哭迷子]、[过序子]等。经常
演出的剧目,除《休丁香》外,还有《站花墙》、《梁祝下山》、《安安送米》、
《吕蒙正赶斋》、《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数十出。
清咸丰初年(1851年),山东濮州引马集(今属山东鄄城县)有个穷秀才白
殿玉,擅诗词,通音律,酷爱花鼓丁香,常编些花鼓新词,教妻吟唱。后来,他
对花鼓小唱只配一面凸肚腰鼓击节伴唱,深感乏味,常思增加丝弦,以壮声色。
其妻纺棉时常哼曲词,其每唱一句,接着便“嗡、嗡、嗡”纺抽棉花,纺车声成
了唱腔的自然伴奏, 白秀才深受启发, 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做出了如二胡状的
“弦子”为妻伴奏,节奏和谐,大增其色。白殿玉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编词清
唱,并根据词意,突破原始腔调的节奏规范,融入其他姊妹艺术的唱腔,博得了
广大听众的喜爱。白殿玉在引马集收了三个乞讨人为徒弟,他们是莘县的李季安、
东平的戚成兴和济宁的梅福成。咸丰八年(1858年),濮州遭水灾,李季安北归,
白殿玉带戚、梅二徒,乞讨至曹州(今菏泽)东北的大徐庄落户,后由戚、梅二
人在大徐庄收徒数十人,在菏泽、鄄城、郓城、定陶、曹县、巨野、梁山、东平
一带农村“打地摊”卖唱。这期间,由于人员的增加,以由一人清唱,逐步发展
到七、八个人分包赶角形式,其体裁也由说唱式的叙事体,过渡到戏曲化的代言
体,具有了较复杂的表演程式,演唱出比较完整的戏曲故事,其乐器除一个凸肚
花鼓,又增加了丝弦(两根弦的“弦子”),还有一面手锣、一个梆子。两夹弦
剧种初具皱形。
清同治年间(约1864年左右),曹州城西南魏堂村贡生魏金玉聘请戚成兴、
梅福成为师,在村里成立了两夹弦玩友班,随后趁本村庆贺王姓夫人立贞节牌坊
之机,在四辆太平车搭成的戏台上,演出了《安安送米》,这是两夹弦有地摊上
小唱走上舞台的开始。戚成兴、梅福成在演唱时常把蒲扇作为简单道具,群众送
他们“大蒲扇”、“二蒲扇”的艺号。
这一时期的两夹弦戏,仍是农闲唱,农忙散的“玩友会”,没有严格的科班
制度,其唱腔也没有“格”和“规”的种种束缚。这种机动自由的特点,加上艺
人们要把自己的俗俚小曲变成“大戏”的强烈欲望,使其大量吸收了其他艺术的
优点,得以迅速发展。在唱腔方面皆突出地受到当地民歌(如:划船调、打你八
棒锤、大锯缸等)、曲艺(如:山东琴书、山东大鼓、坠子等)、戏曲(如:山
东梆子、柳子、平调等)的影响,使之日益丰富,表演方面,则学习、借鉴了其
他戏曲的程式。
1853年(清咸丰三年),在努力提高演出质量的同时,对乐器也进行了改革。
为扩大主弦音量,他们把原“弦子”(似二胡)上的两根弦, 增加到四根弦,弓
子上的一股增加为两股,这就是沿用至今为主弦的“四胡”(又叫四弦)。之后,
“文乐”又增加了琵琶、二胡,“武乐”增加了大锣、手钹、堂鼓等,多用于开
戏之前的“打通”。不过表演形式仍较简单,人员很少。艺人们常称:“紧七慢
八,六人抓瞎”。乐师往往一人兼奏几样乐器。服装道具也很少,一个班中,一
般只有一身褶子,两身布衫,一身官衣,一顶纱帽等“行头”。所演剧目也多是
以“三小” (即小生、 小旦、小丑)为主角的生活小戏。如:《安安送米》、
《休丁香》、《小姑贤》、《兰桥会》、《王汉喜借年》、《拴娃娃》、《站花
墙》、《换亲》、《梁祝下山》、《吕蒙正赶斋》、《抱灵牌》等。至此,两夹
弦剧种逐渐成熟。
与此同时,流落在黄河以北的莘县、临清一带的白殿玉的另一徒弟李季,尽
管也收徒传艺,但吸收其他艺术的营养很少,其曲牌、板式,基本上还属白氏初
传,不如曹州(菏泽)“大蒲扇”的两夹弦唱腔委婉、细腻,易于表达各种感情。
他们之间,因流传区域关系,观众便称鄄城以北、莘县一带的两夹弦为北词两夹
弦,称曹州(菏泽)一带的两夹弦为南词两夹弦。南词两夹弦发展迅速,从艺者
甚多,流传区域很快扩大到河南省的安阳、新乡、开封、商丘等地。而北词两夹
弦继李季安之后,只有鄄城的王贯得、吴志修等稍有名气。较近的北词两夹弦名
演员要数鄄城的王自端,他以唱《王婆骂鸡》出名,吐词爽快流畅,一口气可唱
二百多句,有“翁倒山”之誉。
光绪初年(约1875年),戚成兴、梅福成在定陶县张湾村再度收徒传艺,教
授玩友班,后成名者有旦角王玉华等。
1878年春,菏泽东关泰山奶奶庙大会,专请戚成兴的两夹弦班来演家庭小戏,
当时连唱四天,曹州府台、县令、都观看了演出,并赏银五十两。从此,两夹弦
由村镇舞台走向城市舞台。
光绪六年(1880年),“大蒲扇”的传人刘大焕、张惯通、徐效言、王玉华
及张惯同的艺徒徐广思(大徐庄人)、徐广远(大徐庄人)、马天仓(丑,艺名
“马老平”,菏泽吕陵镇人)和刘大焕的艺徒徐启敬(司鼓,大徐庄人)等,进
入豫东大城市开封,起初在较偏僻的城隍庙内演出,因很受欢迎,后移到繁华的
相国寺市场演出,名震豫东。
1910年(宣统二年)左右,王玉华(旦角)在曹县马楼一带组织了第一个两
夹弦职业班社“洪兴班”,进行营业性演出,每天戏价八百铜钱。这一时期,两
夹弦借鉴其他剧种的做法,根据两夹弦的具体条件,对生、旦、净、末、丑各行
当进行了细致、明确的分工,改变了过去“三小”独占两夹弦舞台的局面。为丰
富上演剧目,排演了公案戏(如《清宫断》)、功架,武打戏(如《九女庵》)、
连台本戏(如《金镯玉环记》)。徐广思还于1911年左右,先后收曹县的崔兰琴
(艺名“大金牙”)、大脚二妮(鄄城人)为徒,培养了两夹弦第一代女演员。
他们优美柔和的唱腔和婀娜的舞姿,很快轰动菏泽、曹县、开封、商丘等城市。
1925年左右,徐光思又收下讨饭人黄二润之妻张秀香(东明县人)授艺,张秀香
由演《站花墙》出名,因其初登时穿的是白靴,观众便送艺号“大白靴”(后又
叫“老白靴”)。她便是两夹弦后来著名女演员黄云芝的母亲和宗师。
1928年, 徐广远的高徒王文德(中、 青年时期从旦行,后改为须生,艺名
“小印(艺)”),召集二十多位艺人在本村(菏泽市安兴镇贤圣寺)庙院内,
成立“共艺班”(洪艺班),主要演员有王文德和其弟王文胜(艺名“二宝”)、
王文亮(艺名“二燕子”)、张秀香、崔兰琴、赵秀真(艺名“二金牙”)、马
福勤等。这个班社在王文德的带领下,吸收了山东梆子、柳子戏的表演程式,使
表演更趋完美,在音乐方面,改革、丰富了两夹弦的唱腔、板式,比如在“原北
词”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慢北词”和“连北词”。增加了笛、笙、唢呐等乐器。
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 如: 河南开封地区二夹弦剧团的主要演员杨桂莲(艺名
“二马峰”)、张海莲(艺名“三马峰”、“水上漂”),当年都在“共艺班”
(洪艺班)学过艺。通过他们的努力,两夹弦这个独具风格的剧种最终走向了成
熟。同时,也由于这些优秀演员的出现,使两夹弦这个年轻的剧种,日益广泛的
流行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当时北到河北省的大名、广平、馆陶;东到济宁,南
到安徽省蚌埠,江苏省的浦口,西南流传到河南省的开封、民权、兰考、扶沟,
以及安徽省的亳县、阜阳等地。
建国后,两夹弦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仅山
东菏泽地区就有:菏泽县新艺剧社(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前身)、巨野县新艺剧
团、单县新民剧团,东明县两夹弦剧团,河南省的开封、商丘两地区及延津县、
台前县,安徽省的亳县,也都有两夹弦专业剧团。而北词两夹弦却无专业表演团
体,其优秀营养业已被纳入北词两夹弦的范畴传承发展下来。
剧团中最突出的是菏泽县新艺剧社。1951年,以原“共艺班”(洪艺班)演
员为主体成立。1954年,剧社经过登记,归菏泽县人民政府领导,成为国家正式
的职业艺术团体,同时吸收了一批青年演员,全团发展到50余人。1959年剧社调
到专署,成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两夹弦演员的艺术水平进一
步提高。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著名演员黄云芝(艺名“小白鞋”)以细腻、婉转、
悠扬的唱腔和优美、轻盈的台步而闻名,它促使两夹弦戏曲在重唱功的基础上进
一步加强对舞蹈技巧的提高,使两夹弦戏曲成为完美综合艺术的统一体。
1952年和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和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黄云芝演出
现代戏《离婚》和整理的传统剧目《站花墙》、《换亲》获得演员一等奖,马福
勤、李京华等获得三等奖,剧目获得一等奖。并由上海制片厂灌制了唱片,黄云
芝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59年10月,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两夹弦《三拉房》等剧目
的演出。同年11月,山东柳子戏、两夹弦、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菏泽
专区演出了两夹弦《三拉房》、《站花墙》、《拴娃娃》、《三进士》等剧目,
在北京演出期间,受到刘少奇、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0
年黄云芝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64年春,又在济南向朱德、贺龙汇报演出现
代剧目《向阳人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两夹弦剧种遭受重创,许多剧团包括菏泽专区两夹弦
剧团被迫解散,剧种濒于绝境。1970年,更名为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并吸引了一
批新生力量。1979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创作演出的现代剧目《相女婿》,参加了
文化部举办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编剧王岳芳获文化部剧本创作二等奖,定
陶县两夹弦剧团获文化部演出三等奖。1982年山东省戏剧月演出期间,定陶县两
夹弦剧团演出《红果累累》,孔凡凯、武斌编剧,获剧本创作奖;李京华饰春婶,
获优秀表演奖;韩艳萍、牛辉庆、张兆夫获表演奖。近几年又排演了祝兆明编导
的《抬爹嫁娘》、《愣姐让房》等剧目,均参加了省地艺术节,分别获得了优秀
剧目奖和演出一等奖。
进入21世纪,定陶县两夹弦剧团作为全国唯一的专业两夹弦剧团,肩负着这
一稀有剧种的传承,由于老演职员退休、新生力量培养条件差等诸多因素以及观
众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剧团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发展状况,两夹弦剧种的传承和
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
两夹弦的传统习惯是唱功重于做功,所以它的唱腔是戏剧布局的核心。初期,
生、旦角都用本嗓演唱,红脸、花脸行当都用二本腔(假嗓)演唱。20世纪20、
30年代以后,两夹弦得以迅速发展,角色行当齐全,音乐、唱腔基本形成,唱腔
基本上用真嗓,尾音翻高的用假嗓,只有红脸用二本腔演唱。从这一时期开始,
两夹弦唱腔就基本固定下来。
两夹弦的唱词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表式;一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的上下句
式,韵脚为上仄下平,下句押韵。在这种结构形式中,亦有一种字数多少变化不
定的长短句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的唱词,虽仍为上下句体,但句体的排比罗
列、韵脚的要求等不太严格,垛句上下的呼应也不一定对称;另一种结构形式是
“三、三、二”结构的[娃娃]句体,这种词格,除第四句和第七句跳韵外,其余
各句均为同一韵脚。第三句为“平、平、仄”,中间三句为“仄、平、仄”,最
后两句为“仄、平”。在实际应用中,对此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两夹弦所用的语言,为鲁西南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声韵基本相同,
但其四声调值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语汇称谓不尽相同。
文场乐队配置、大小不等,一般是四至八人。使用的乐器以四弦(也叫四胡)
为主,它类似二胡,有四根琴弦,分别夹着两股马尾进行演奏,以发出双印,音
量较大,琴师在演奏时常戴有金属指帽按弦,音色铿锵有力,其它弦乐器有二胡、
矮秆坠胡,有时也用小提琴、大提琴配合。拨弹乐器有琵琶(早年是使用柳叶琴、
与山东拉魂腔所用相同,现已改为通用的琵琶)、中阮、三弦等。管簧乐器有竹
笛、笙、闷子等。
在武场音乐中最关键的是司鼓,他是文武场音乐的总指挥,兼奏手板、边鼓
及堂鼓。云锣、木鱼、小钹等使用很少,一般不另设专人,而由操持大锣、钹的
人分别兼奏,唢呐由弦乐师兼奏。
两夹弦经典传统剧目有所谓“老八本”(《头堂》、《二堂》、《休妻》、
《花墙》、《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牌子》)之称。另有《站
花墙》、《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吕蒙正赶斋》《小姑贤》、《王定保
借当》等90余出,多是反映民间的小戏;还有不少是从柳子戏等地方戏中移植过
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两夹弦创作(或改编)了大量反映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生活
的优秀剧目,使两夹弦这一剧种获得了新的生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两夹弦是以唱为主,以唱制胜的剧种,在发展中也吸取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程
式,使表演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剧目相关,行当以“三小”(小生、小旦、
小丑)为主。其它行当也多是仿制其它姊妹剧种。
两夹弦的伴奏乐器,在传统乐器中称为“三大件”的是四弦、坠琴和柳琴。
建国后,多以琵琶代替柳琴。
四弦:是两夹弦文场伴奏中的领奏乐器,木制。其规格为:弦身共分弦杆、
弦柱、千金、弦马、弦桶、托板、蟒皮、弓杆、马尾(两股)九部分。
坠琴:是两夹弦“三大件”主奏乐器之一。音色柔和,与四弦形式对比,相
互补充。早期为八角形木制琴筒,现在改为圆型铜制。
琵琶:是两夹弦“三大件”主奏乐器之一,弹拨乐器,色彩丰富,声音与四
弦、坠琴搭配谐合,共同形成两夹弦伴奏乐队中的音响核心,是该剧种音乐风格
特点的重要体现。
另外,两家弦文场乐器还配有笙、笛、三弦。现在又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
电子琴、扬琴、二胡等乐器。打击乐器与山东梆子相同。
两夹弦脸谱吸收了京剧、山东梆子等剧种的脸谱造型艺术,大致分为“白脸”、
“红脸”、“黑脸”、“二花脸”及其他“勾脸”等种类。
两夹弦的“红脸”脸谱,有时在表演中并不勾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