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 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22&rec=164&run=13

枣梆,原名“本地(人山西?)”,系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
言的影响,发生变化,逐步形成的一个剧种。过去由于狭隘的地域观念,山东人
对山西人称为“山西?”山东人学唱山西戏,故称“本地?”,简称“?梆”。
后来觉“?”字对山西人有贬意,又因此剧种所用的击节梆子是枣木,“枣”字
与“?”字谐音,便于1960年将“?”字更换为“枣”字,定名为“枣梆”。
早在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前,就有山西人到鲁西南一带经商,这些
山西商贾中,有的把他们家乡的地方戏教给当地人说唱。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
从山西晋城来了一个银匠,他教唱的是一种“山西泽州调”。后来,学习的人逐
渐增多,便唱“围鼓戏”。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西省的职业班社“十万班”
来到鲁西南,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一年多。“十万班”走后,山西艺人潘
朝绪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等地收徒传艺,并在郓城组成了第一
个职业戏班——“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
在几代艺人演唱山西“泽州调”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吸收本地兄弟剧种的某
些唱腔与表演程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枣梆。
枣梆在演唱艺术上具有粗犷、豪迈的特色,其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
旦角花腔更为优美动听。从板式、旋律、唱法等方面来看,枣梆依然保留了山西
上党梆子的唱腔特点。但它不同于上党梆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唱腔中真假嗓结
合,真嗓吐字,假嗓拖腔,真假嗓变声截然,由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 嗓拖音
甚长。小生、小旦的拖腔皆用“口衣 ”、“呀”,黑脸、红脸的拖腔皆用“啊”、
“口欧(?)”。所以有的观念称枣梆为“口欧(?)戏”。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枣梆艺人参加了革命工作,配合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演出。
1949年, 郓巨县在陈坡区于庙村建立了游击剧团(枣梆) ,1947年秋,周圣礼
(艺名“大孩”)、桂相臣、桂相连、刘富贵、赵凤来、梁宝兴等一部分艺人参
加了冀鲁豫二地委文工团,并成立了枣梆专业艺术团体——民声剧社。
建国后,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徐龙铡子》、《无底洞》、《蝴蝶杯》、
《珍珠塔》、《杀路》等,还创作了现代戏《光棍苦乐记》、《菊花魂》、《生
儿容易养子难》、《鸳鸯歌》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和省地戏曲汇演中,大部分获
得奖励。目前,全市唯一的一个专业枣梆剧团——枣梆剧团,演员行当齐全,阵
容强大,192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剧目、
演员等五个项奖,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