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科研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9&rec=66&run=13

数百年,甚至说上千年来,菏泽牡丹研究在一代一代花师们共同努力下,取得了
古今中外注目的科研成果,推动着菏泽牡丹向高级、深层次、宽领域快速发展。
早在隋朝(581—618)隋炀帝时,相传曹州的高级花工齐鲁桓应宫廷之召,就给隋
炀帝的西苑中嫁接了一棵“楼台牡丹”,因此也使众多花工免遭了杀身之祸。但此功
却被太监戚丧良(尚良) 贪取。唐朝郭橐驼(生平不详)在其《种树书?花》中就谈及牡
丹的种、接和催花之法:“??如一接活,逐岁有花如初;接不活,削去再接,只当年
有花。牡丹花上穴,如针孔,乃虫所藏处,花工谓之气仓。以大针点硫黄末针之,虫
乃死,或以百部草塞之。??用马粪浸水,前一日浇之,三四日方开者,次日尽开。??
牡丹、芍药摘下,烧其柄,插瓶中,或将其柄,以蜡封之,尤妙。凡花宜春种,惟牡
丹宜秋社前后种植。”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曹州牡丹已繁盛,牡丹研究也有
所发展。此时已懂得种植牡丹子法和用土窑加火冬天催牡丹法。明朝高濂著的《遵生
八笺》载:“元月时候,看牡丹上结子,微黑,将皱、开口者取置向风处,晾一日,
以瓦盆拌湿土盛起。至八月取土,以水浸试,沉者开畦种之,约三寸一子,待来春当
自得花。??”明万历年间谢肇在《五杂俎》中载:“朝廷进御,常有不时之花,然皆
藏土窑中,四时以火逼之。故隆冬时节有牡丹花,计其功力,一本至数十金。??余过
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植之,??在曹南一诸生家观牡
丹,园可五十余亩,??”当时北京销售催花很普遍,牡丹一般从曹州购进,而曹州催
花已有一套经验。清末催花技术更加成熟,同时往南方运牡丹也由原来的“土托子”
(60棵一捆,一、二百斤重)发展到“合把子”(300棵一捆,才几十斤重)。
古代,曹州牡丹在新品种繁育上主要以自然繁育为主,兼有少量的人工授粉。从
牡丹谱上记载, 至1669年菏泽牡丹77个,至1869年202个,但实际曹州牡丹品种要多
于这些。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余鹏年的《曹州牡丹谱》、赵孟俭的《桑篱园牡
丹谱》、赵世学《新增桑篱园牡丹谱》都是建国前菏泽牡丹的理论研究成果。
建国后,菏泽牡丹科研受到重视,科研成果累累。不论是牡丹栽培、新品种繁育、
病虫害防治,还是催花、切花、嫁接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突破性进展。
从栽培上看,进行了盆栽牡丹、案头牡丹、无土栽培、牡丹寒带(黑龙江)露地栽
培越冬及热带栽培试验。盆栽牡丹曾获’92香港国际花展优秀一等奖,案头牡丹获’
93年香港国际花展最佳展品一等奖,“案头牡丹无土栽培”在第四届全国花展中获三
等奖。新品种繁育,由原来的自然杂交为主,转为定向杂交为主,利用人工授粉、罩
袋管理的办法采收种子。“牡丹新品种培育”在全国第一届花展中获一等奖。菏泽培
育出的迎日红、紫蓝魁、粉中冠等新品种有较强的抗逆、抗病性,每年有数千株运往
东北三省安家落户,打破了“牡丹不过关”的历史。杂交培育的凤丹红、凤丹粉等品
种耐湿热,适宜在南方栽培,解决了长期观赏品种南下成活率低的难题。
在病虫害防治上,对造成牡丹早期枯叶的叶斑病,筛选出了“多菌灵”,“甲基
托布津”等有效的药物,控制住了真菌的危害,使牡丹叶片生长期延长近两个月;对
危害根系的虫害与根茎部的天牛,也找到了根治药物及防治方法。在1993年全国第三
届花展中,该研究项目获铜奖,“红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获银奖,“锯花天牛
防治”获铜奖。
在催花研究上,不仅南方催花有了新进展,还掌握了北方温室催花;不仅使牡丹
春节开花,还能使牡丹“五一”、“七一”、“十一”等开放,达到了牡丹花开随人
意。催花品种由原来的三种到目前的一百多种,并且催开的牡丹花色酷似自然开放。
1986年经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技术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当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
1987年全国第一届花展中“菏泽牡丹大田催花技术”获科技进步奖。在全国第五届花
展中“牡丹国庆节催花品种选育”获三等奖。
牡丹切花也已试验成功,并小批量出口,存放恒温库的切花牡丹能保鲜3—5个月。
在1993年全国第三届花展中,“菏泽牡丹芍药切花生产技术”获优秀奖。
在牡丹嫁接上,新发展到芍药根嫁接及凤丹苗嫁接,加快了繁育速度,降低了成
本,换芽嫁接也有新突破。在1993年全国第三届花展中“凤丹牡丹嫁接观赏牡丹在商
品化生产上的应用”获金奖,“牡丹换芽嫁接”获中国科协“金桥奖一等奖”。
另外, “牡丹基因与染色体的研究” 也有突破,花农赵文强新培育出一棵花开
105天的绿牡丹, 被专家认为是奇迹;野生牡丹和国外牡丹的引种驯化、杂交也取得
新成果,得到了很多新的变异植株;牡丹深加工,如牡丹系列补酒、牡丹化妆品等方
面的应用研究也得到有关专家和科研部门的肯定,产品已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