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历史背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9&rec=120&run=13

中国国花的认定,由来已久。早在公元七八世纪的唐代,就有“惟有牡丹真国色”
的诗句。后又以“国香”、“国貌”、“国色”来歌颂牡丹。至明代,“国花”一词
正式出现。时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明天启初年犹存的北京极乐
寺,“门外古柳,殿前古松,寺左国花堂牡丹”。清人的《天咫偶闻》说:北京极乐
寺明代牡丹最盛,寺东有“国花堂”额,清成亲王所书。1903年,清政府敕定牡丹为
“国花”,并在颐和园修国花台。因此,最新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中写道:“我国
旧时有以牡丹为国花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牡丹的发展,其影响愈来愈大,于是国人又有“重
塑牡丹国花形象,再圆牡丹国花之梦”的愿望。1959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就说“牡
丹是我国的国花”。1982年春,花卉专家陈俊愉教授在《植物》杂志上撰文,提出有
关国花的具体建议。其后十多年来,植物学会曾组织讨论、评选,各界人士发表文章
七十余篇,全国人大代表个人或联名提出有关提案八十多件次。1985年,牡丹研究专
家喻衡教授在《大众花卉》 第4期上发表《牡丹应是国花》的论文,引起不少人的共
鸣。洛阳、菏泽先后将牡丹定为“市花”。1987年,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揭晓,为
中国国花的评选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