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7&rec=27&run=13

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综述
体改委主任 陈守军

1998年,地区体改委以企业改革为重点,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事求是,扎实
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8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资产重组和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以股、
送、卖、租、并、破等为主要形式,不断强化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企业改革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
(一)制订文件,广泛发动。年初,针对全区大多数企业亏损,9万多名职工下岗
的严峻形势,代地委、行署起草了《关于加快国有工业企业产权改革的决定》,以地
委[1998]1号文件下发执行。各县市也在地委1号文件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关于企
业改革的有关政策、措施和规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改革的进展。为了提高广大干部
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地区及各县市多次召开规模不同的会
议进行发动,报纸、电台、电视台开辟了专栏,企业通过宣传材料、黑板报、职工会
议等形式进行动员,解疑释惑,很快在全区形成了人人关心改革的大气候。
(二)典型引路,全面推进。在全区各类企业中挑选了20家企业作为试点先行一步
,取得经验再在全区企业中推开。地直及各县市在认真制定试点方案和措施的同时,
采取县市及部门负责人包企业的办法,落实改革目标责任制,组织工作组驻企业帮助
指导改革。地、县两级体改部门和企业改革办公室,经常派人深入企业,具体指导,
跟踪调查了解试点情况,及时总结改制试点经验,为面上工作顺利开展摸索出了路子
。初步统计,全区企业改制已探索和采用的形式达13种。
(三)政策推动,规范操作。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把《公司法》和地委1号文件贯
穿始终。一是搞好资产评估,严格界定产权,防止国有、集体资产流失和银行债务悬
空。二是切实做好“三项剥离、五项扣除”。三是严格改制方案的制订和审批,做到
不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不予审批,不经审批不得实施。四是严把改制质量关。企业无
论采用哪种形式改制,都必须做到“四真”,在与区外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必须贯
彻落实“资本、管理、技术、市场”四个增量。五是着眼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抓好改
制企业规范运作。为了防止一改了之,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在搞好产权制度改革的
基础上,企业必须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按新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使企业真正建立
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
至年底,全区纳入统计表报的705家工商企业,实行各种形式改革的434家,占应
改制企业的61.6%。其中,459家工业企业已改制304家,改制面达66.2%,工业企业
中县属以上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82.1%。246家流通企业改制130家,改制面达52.8%
。已改制的434家企业中,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154家,兼并联合的22家,租赁
经营的127家,出售、拍卖的40家,外资嫁接的6家,无偿划转的3家,破产重组的19
家,委托经营的2家,个体私营的61家。改制企业出售资产总值69582.05万元。菏泽
地区搞活中小企业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
、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10月,陈光专员代表地委、行署在全省中小企业改革工作会
议上作了经验介绍。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也多次派员前来采访报道。
通过改制,全区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财政和职工收入有
所增加。①盘活了存量资产。据统计,全区共盘活存量资产近28亿元。使90%以上的
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了生产。曹县通过改制共盘活资产2.5亿元,有22家停产、半
停产企业相继开工生产。②有效遏制了全区经济下滑的势头,经济效益逐渐回升。改
制后,企业运行质量逐渐改善,特别是工业企业,9月份开始实现了盈亏相抵后净盈
利。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9.2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剔
除不可比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17%、16.8%和21.8%。其中有些企业变化尤其明显
,菏泽拖拉机厂被郑州金牛集团兼并后,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
0.7%,实现利润64万元,由亏转盈增加利润107万元。③调动了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
性。郓城县塑料厂改制前管理混乱,亏损严重,1997年1月至1998年8月共浪费原料7
0多吨,生产的产品全是废膜,损失达150多万元。改制后,职工成了企业的股东,全
年实现利润50万元。④安置了大批下岗职工,缓解了就业压力。全区下岗职工最多时
达9.2万人,企业改制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6.3万人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再就业,其
中4万多人到企业重新上岗。⑤增加了企业发展后劲。改制后,企业甩掉了一些包袱
,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县橡胶助剂厂1998年8月
被地区进出口公司买断后,吸收浙江工业大学、香港怡华公司和内部职工入股,组建
了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增资880万元。该公司的RT培司催化氢项目和年产50
0吨环丙胺项目已被省里批复立项,投产后企业销售收入可达4亿元,利税可达9100万
元。
二、改革开放试点县工作深入发展,东西结合工作取得突破
1998年,鄄城(第一批),东明、单县、巨野(第二批),成武、郓城(第三批),曹
县、定陶、巨野(第四批)被列入改革开放试点县范围。各试点县抓住这个机遇,充分
利用省、地给予的优惠政策和“五方结对”的有利条件,在争取外援,借助外力的同
时,着力启动内力,在“改”和“试”上做文章,加快了发展步伐。多数试点县财政
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均比试点前有较大幅度提高,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为
了确保改革开放试点县工作顺利进行,地区体改委首先抓了试点方案的制订。为了明
确试点工作的指导原则、工作重点、政策措施、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问题,会同省
直各牵头部门、省体改委多次召开了试点县工作联席会议,试点工作五方结对联席会
议、研究制定了改革开放试点工作总体方案,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其次抓了结对活
动的开展。各试点县为了搞好五方结对,做到五力合一,主动与这些单位接洽,征求
他们的意见,争取他们在项目、资金、物资、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截止到年底
,省委、省政府领导,省体改委和省直部门以及东部强县的领导同志先后四十余次到
试点县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为试点县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据统计,省直部门帮助
新上项目和扩建项目62个,帮助争取资金4亿元,其中无偿援助资金5800万元。强县
与试点县签订各种协议85个,为试点县培训各类技术、管理人才360余人,吸纳试点
县劳动力5000余人。通过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等形式新上项目180余个。与大专院
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签订协议50余个。其三抓了项目的落实。作为试点县,对项目
要求力求做到既符合政策,又力所能及。郓城县为提高项目的准确性,在筛选项目时
,深入到全县各经济主管部门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反复进行调查摸底,对提报项目
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同时,对项目解决的路子、报批单位、资金来源等进行了认真
了解,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998年底,省委、省政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菏泽的发展问题,决定采取东西结合
的办法帮扶菏泽,明确济南、青岛、烟台、威海4个东部经济强市和胜利油田、齐鲁
石化、兖矿集团、山东电力、省烟草公司5个特大型企业分别对口支持菏泽地区一个
县市。根据地委、行署的安排,及时抽出人员参加东西结合工作,从而保证东西结合
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争取股票上市和设立证券交易场所工作取得突破
首先,重点抓了东明石化集团的股票上市工作。通过搜集信息,研究政策,请专
家,找伙伴,多渠道工作,终于使东明石化集团与华鲁集团捆绑上市达成协议,并报
国家证监委审批。8月份上市,上市后,东明石化筹措3亿元的股金,加上配额贷款,
可解决6亿元的资金问题。其次,集中精力抓了山东证券公司菏泽营业部的设立。据
不完全统计,全区现有股民超过1万人,开户费加上用于炒作股票的资金,全区有几
亿元的资金流向外地。连同其他费用,流出的资金还会更多。鉴于这种情况,地区体
改委与山东证券公司协商,同意在菏泽设立山东证券公司菏泽营业部。
其三,抓了发起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筹建。为了使菏泽地区更多企业的产权进
入市场,培植上市资源,促其早日上市,体改委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发起方式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至年底已有3家企业得到省里筹建批准,股本总额达1.76亿元,
其中,山东盛华达股份有限公司已获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
四、流通领域改革有了新的进展
1998年,各县(市)体改部门和流通部门把加快流通领域的改革发展作为大事来抓
,通过强化措施,努力工作,实现了流通改革平稳发展。
第一,流通企业改革有了新突破。围绕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根据“两抓两退”
以退为主,“抓大放小”以放为主的要求,各县市、各部门以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出售
转让产权为重点,多形式推进企业改制,至年底,全区流通系统664个企业完成改制
任务,改制面达到76.7%。鄄城县由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并亲自挂帅,短短
两个月,全县44家县乡流通企业全部完成了改制。
第二,大力开拓市场,启动内需取得明显成效。面对市场销售不畅的严峻形势,
各级把开拓市场,启动内需列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组织企业加快推行总经销
、总代理、连锁经营、商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至年底,全区开展
总经销、总代理的企业达到82个,连锁经营、配送供应企业发展到11个。
第三,流通经营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围绕提高企业综合经营能力,促进下岗职
工再就业,全区流通部门和企业以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办工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经营结
构调整,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新上多种经营项目45个,商办工业项
目26个。至年底,多种经营项目发展到450多个门类。县以下流通企业基本消灭了多
种经营空白。商办工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占整个流通系统
的60%以上。
第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1998年,各级把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
育完善市场体系,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流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重视和加强了
市场建设培育工作,加大了商业网点和商品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区共完
成总投资2.2亿元,改扩建网点3120处,新增网点7231处,新建改造市场54处,新增
面积25万平方米。至年底,全区各类商品服务网点11.5万处。
第五,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吴官正关于发
展个体私营经济讲话和地委、行署《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按照“政
策激励,市场引导,规模带动,典型示范,服务推动”的基本思路,从放宽从业人员
、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和简化办证程序、治理外部环境入手
,积极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至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16077户,从
业人员54万人,注册资金10884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9.15%、20.22%和9.8%;私
营企业发展到3403户,从业人员62755人,注册资金6734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
7%、26%和26.7%。个体私营经济经营额达86.6亿元,上缴税金2100万元。
五、农村改革稳步发展
1998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和财政增收的目
标,从调整结构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重灾之年保
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二是土地延包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根据中央关于承包到期耕
地再延长30年不变的要求,通过宣传发动,试点引导,已在部分乡村逐步推开。至年
底,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已完成40%。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各县市将股
份合作制、出售拍卖等产权改革形式引入农田水利建设、水产养殖、林果生产和“四
荒”开发等领域,回收了生产资金,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四是认真抓了小康村建设。年初,借鉴外地小康村建设经验,派
专人帮助试点村庄搞好小康村建设和发展规划,特别在发展经济方面给予了具体有力
的指导和帮助,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农民收入有了
大幅度提高。
六、加强体改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1998年,首先抓了理论的学习。组织编印了《中央领导同志论改革》和《法规文
件汇编》两本小册子,让大家在改革实践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认真搞好调查
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搞好调查研究作为推进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围绕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分析改革中出现
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措施,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和建议。另
外,全年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30余个,撰写各类调查报告10余篇,编发体改简报43期
。同时,还成立了企业改革调度中心,坚持每月对全区705家工商企业的改革、改制
情况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度。其三狠抓了体改队伍建设,健全了机构、充实了
人员。在机构设置上,经过协调,各县市都相继恢复了体改机构,并配齐了领导干部
和一定数量的办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