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工商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h&A=17&rec=102&run=13

工作综述
副主任 祝宗斌

1998年,全区各级工商联组织在省工商联及地委、行署的指导和领导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团结带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截止年底, 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11446户,从业人员529731人,注册资金10.66亿元, 营业收入50.1亿元;私营企业3154家,从业人员58110人,注册资金9.1亿元,销售收入15.3亿元;纳税额1.5亿多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0%。
一、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
为了切实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各级工商联在工作中,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围绕国家和地区重大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各县市工商联干部经常深入到私营企业、个体户,采取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据统计,一年来,各级工商联共走访企业、个体户10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50余次。地区办事处通过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探讨欠发达地区的根本出路,写出了两篇理论调研报告。一些县市工商联,不仅协助党委、政府制定了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还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乡镇商会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写出了有理有据的调研报告。如菏泽市工商联就如何改善私营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了在全市建立“私营经济服务中心”的建议,被市委采纳。“私营经济服务中心”的建立,受到省内各新闻单位的关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王修智来菏实地考察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说这是创造性地落实十五大精神的一个举措,很有价值,值得在全省推广。单县工商联针对该县因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环境不够宽松而导致部分产业纷纷迁到外地经营或停业,造成税源流失,减少了财政收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写出了“单县个体私营经济现状调查报告”。“报告”对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建议;报送县委、政府,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巨野县工商联就个体私营企业纳税问题进行调研,写出了“关于个体私营企业税费一本清”的调研报告,受到县领导高度重视。此建议正在得到实施。二是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在调研的基础上,各级工商联把提案工作作为衡量参政议政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抓紧抓好。一年来,各级工商联的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113项。这些提案基本上都得到了答复,其中,有80项已被各级党委、政府所采纳。曹县工商联会员提出“制止三乱,为个体私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的议案,引起县委重视。县委书记专门批示,让纪委办理,县政府并由此制定了37条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参与监督执法。各级工商联配合协助纪检、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就党委、政府制定的各项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进行监督、检查,并就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普遍拥护。
二、解放思想,建立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各级工商联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落实全联“八大”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开拓,立足本职抓大事,面向会员办实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在思想建设中,始终把思想政治学习放在首位,通过印发材料、集体学习、自学和以会代训等形式,组织广大工商联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五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做好工商联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加强商会领导班子建设。随着各县市工商联换届工作的结束,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视为组织建设的关键,各级工商联组织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地区工商联还多次召开县市商会会长会议,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习,明确任务、统一思想,使各级商会的领导班子形成了团结高效的战斗集团,带领商会一班人,不断开拓创新。三是加强乡镇商会组织建设。一年来,以搞好乡镇商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推广了定陶县、单县建立商会的经验。各县市工商联积极争取党委支持,配合组织、人事等部门专门下发文件,经过精心筹备,成立了50个乡镇商会。除个别县市进展速度较慢之外,全区已建立乡镇商会149个,占全区乡镇总数的58.9%,发展会员1300多名。乡镇商会建立后并很好地发挥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抓好乡镇商会建设的同时,还注重抓好对已建乡镇商会的巩固、充实工作。由于乡镇商会会长大部分由乡镇政府负责人兼任,县市委、政府换届后,乡镇党委、政府的负责人工作变动,乡镇商会会长需重新进行选举和充实,为此,及时地做好乡镇商会长的补选充实工作,使乡镇商会组织始终保持正常运行状态。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商会工作的开展,还对乡镇商会如何开展工作进行探索,如单县工商联坚持每月出两期《单县商会》,指导、推广交流商会工作。还定期召开乡镇商会负责人会议,组织他们学习文件,学习先进单位工作经验,座谈交流商会工作,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定陶县商会还制定了乡镇商会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并在全县召开了乡镇商会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学习了部分先进乡镇商会的工作经验。四是积极组建同业公会,并发挥其作用。至年底,全区已成立同业公会10个。郓城县塑料同业公会、菏泽市酒业商会、成武县饮食业公会、单县的镀镜、罗底、木线条、塑料等在沟通政府与企业联系,协调同业关系,交流供求信息,加强行业自我管理、监督和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服务,办实事,切实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
各级工商联组织在深入了解会员企业实际困难的同时,积极想方设法,从办实事入手,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一是提供信息服务,为会员企业及时搞好信息咨询。一年来,全区各级工商联就向会员企业提供各类经济信息600余条,有些信息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县市工商联还专门印发了“信息与咨询”简报等,下发各会员企业,受到广大会员企业的欢迎。二是提供舆论服务,广泛宣传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先进典型。一些县市工商联与电视台联合开辟了宣传个体私营企业栏目,为个体民营经济正名、定位,撑腰鼓劲。如菏泽市、曹县、单县、成武、巨野等县市在电视台开辟了“工商联会员风彩录”、“前进中的民营企业”等栏目,对会员企业进行宣传。有些县市还向《齐鲁工商报》推荐会员企业,专版宣传报道个体私营企业,使其被收入“工商界名流”,提高了民营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既树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良好形象,又增强了工商联的凝聚力、向心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各县市工商联有的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有的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有的协助会员利用法律解决经济纠纷和侵权案件等。至年底,全区共有6个县市聘请了法律顾问,协助会员解决侵权案件20几起,调解经济纠纷2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四是提供融资服务,为会员企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各县市工商联利用互助基金会等形式积极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扶持困难企业发展,全区累计融资达3000万元。单县工商联一方面发挥自办企业--湖西典当行的作用,及时为会员企业提供资金服务,1998年,累计提供资金1500万元;另一方面,县工商联还从乡镇财政、会员企业之间调剂资金30万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燃眉之急。郓城县工商联一年来,共筹措资金30余万元,解决了部分会员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五是提供中介服务,组织会员到企业参观考察、参加商品订货会、新闻发布会和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据统计,1998年,全区共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种经贸活动6次,签订购货合同1500多万元,成交额1300万元。菏泽市工商联借国际牡丹花会召开之际,协助酒业商会成功举办了商品展销会,特别是在协助会员企业--北联公司举办订货会期间,通过积极工作,使订货会成交额达到500万元。六是提供培训服务,全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整体素质。根据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整体素质偏低、个体私营企业规模较小的现状,
工商联把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主的培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与统战部配合纳入统战两支队伍的培训规划之中,并逐步实施。9月份,与统战部联合举办了首期80多人的个体私营企业厂长、经理研讨班。邀请了省内一些知名专家授课,向学员讲授私营企业发展的有关对策。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培训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大潮的能力。各县市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对个体私营企业主进行了培训,使全区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998年,全区各级工商联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21期,参加培训人员1001人。七是提供对外联络服务,不断拓宽会员企业与海内外商会的联络渠道。各县市工商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与海内外商会沟通信息,建立和扩大横向联系,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地区工商联办事处和定陶县商会通过省联牵线搭桥,促使四川希望集团在定陶县投资1500-2000万元建设的一处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即将投产。定陶县工商联还与莱阳市商会结为友好商会,双方就农业产品综合开发和合作等达成了协议。鄄城县商会通过香港观堂商会在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积极为县属企业改制寻找合作伙伴,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
四、推动个体私营企业者积极投身于“光彩事业”和吸纳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各级工商联组织在工作中,一是抓好“光彩事业”项目的落实,搞好项目推动。本着自觉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帮助“光彩事业”投资者落实好每一个项目,以项目推动“光彩事业”的发展。至年底,全区“光彩事业”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14个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企业投资者已受益,而且带动了近10万人脱贫致富,并以此推动了全区“光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曹县商会副会长丁广义在陕西咸阳投资40万元建起3个毛板厂,安排当地群众200余人就业,年产值100万元,上交税金20万元。鄄城县商会副会长刘瑞林向周边群众无偿提供药材种苗12万棵,价值10万元,不仅调整了种植业结构,扩大了药材市场,而且增加群众收入3-5倍。郓城县商会副会长吴佩民承担了100余名失学儿童的复读等等。二是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各级工商联充分认识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大意义,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认真学习领会省联有关会议精神,层层召开会议,宣传发动,让“再就业”工程不断深入人心,让广大个体私营企业者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有些县市专门成立了安置机构和“再就业”服务中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曹县工商联还专门与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再就业之路”系列专题片,在全县进行了广泛宣传。菏泽市、定陶、鄄城等县市还组织会员企业向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发出倡议,积极吸纳安置下岗职工。成武县工商联还与有关单位联合向下岗职工发出倡议,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至年底,在一些安置下岗职工先进企业的带动下,全区个体私营企业已安置下岗职工19267人,仅1998年,就安置7997人。曹县商会会长、山东王光集团董事长王光不仅收购了县粮局的磐石酒厂,安置原厂200名职工,而且扩大企业规模,新上两条方便面生产线,又安置300余名下岗职工。三是为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水灾,牵动着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全联的号召,组织动员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以实际行动为抗洪抢险做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工商联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捐款捐物100多万元。其中,郓城县商会副会长陈灵捐款12.8万元,吴佩民捐款12万元;曹县工商联执委王海林捐赠10万元的物品。

(冉凡文)